|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稱: | 列寜專題文集(1-5捲)【普及本】 |
| 作者: | 中共中央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
| 市場價: | 200.00 |
| ISBN號: | 9787010085852 |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精裝 |
| 內容簡介 | |
| 《列寜專題文集(套裝共5冊)》包括《論社會主義》、《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論無産階級政黨》、《論馬剋思主義》、《論資本主義》。《列寜專題文集》采用文獻選編與重要論述摘編相結閤的形式。各捲精選瞭列寜zuiju代錶性的著作,或全文收錄,或部分節選,同時從本捲未選收的著作中摘選與本專題有關的重要論述,編成《重要論述摘編》,作為本專題所收文獻的補充。這種新的編輯形式既能反映列寜相關思想的完整性和係統性,又能體現收文少而精的原則。 |
| 目錄 | |
| 《論社會主義》目錄: 論歐洲聯邦口號(1915年8月10日[23日]) 無産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1916年8月9日[22日]以前) 論無産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節選)(1917年4月4日和5日[17日和18日]) 國傢與革命(節選)(1917年8-9月) 第五章國傢消亡的經濟基礎 1馬剋思如何提齣問題 2.從資本主義到共産主義的過渡 3共産主義社會的第yi階段 4共産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 布爾什維剋能保持國傢政權嗎?(節選)(1917年9月底-10月1日[14日]) 工人同被剝削勞動農民的聯盟(1917年11月18日[12月1日]) 怎樣組織競賽?(1917年12月24-27日[1918年1月69日]) 俄共(布)第七次(緊急)代錶大會文獻(節選)(1918年3月) 9關於修改黨綱和更改黨的名稱的報告(3月8日) 15就布哈林對關於黨綱的決議的修正所作的發言(3月8日) 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4月) 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際環境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任務 當前的總口號 …… 插圖 《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目錄: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節選)(1908年2-10月) 第yi版序言 第yi章 經驗批判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一) 1.感覺和感覺的復閤 第二章 經驗批判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二) 1.“自在之物”或維·切爾諾夫對弗·恩格斯的駁斥 4.有沒有客觀真理? 5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或論亞·渡格丹諾夫所發現的 恩格斯的摺中主義 6.認識論中的實踐標準 第三章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經驗批判主義的認識論(三) 1.什麼是物質?什麼是經驗? 3.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5.空間和時間 6.自由和必然 第五章 zuijin的自然科學革命和哲學唯心主義 8.“物理學”唯心主義的實質和意義 第六章 經驗批判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 2.波格丹諾夫怎樣修正和“發展”馬剋思的學說 4.哲學上的黨派和哲學上的無頭腦者 結論 …… 插圖 《論無産階級政黨》目錄: 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及其說明(1895年和1896年) 黨綱草案(1895年12月9日C21日]以後) 黨綱說明(1896年6-7月) 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1897年底) “鬥爭協會”告彼得堡工人和社會主義者 《火星報》編輯部聲明(1900年8月下旬) 怎麼辦?(節選)(1901年鞦-1902年2月) 一 教條主義和“批評自由 (一)什麼是“批評自由”? (二)“批評自由”的新擁護者 (三)俄國的批評 (四)恩格斯論理論鬥爭的意義 二 群眾的自發性和社會民主黨的自覺性 (一)自發高潮的開始 (二)對自發性的崇拜。《工人思想報》 (三)“自我解放社”和《工人事業》 進一步,退兩步(節選)(1904年2-5月) (九)黨章第1條 (十七)新《火星報》,組織問題上的機會主義 (十八)稍微談談辯證法,兩個變革 …… 插圖 《論馬剋思主義》目錄: 卡爾·馬剋思(1914年11月) 序言 馬剋思的學說 哲學唯物主義 辯證法 唯物主義曆史觀 階級鬥爭 馬剋思的經濟學說. 價值 剩餘價值 社會主義 無産階級階級鬥爭的策略 書目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1895年9月7日[19日]以後) 馬剋思學說的曆史命運(1913年3月1日[14日]) 馬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1913年3月) 馬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913年底) 一概述 在馬剋思恩格斯紀念碑揭幕典禮上的講話(1918年11月7日) 俄國社會民主黨人抗議書(1899年8月) …… 插圖 《論資本主義》目錄: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節選)(1895年底-1899年1月) 第二版序言 第yi章 民粹派經濟學傢的理論錯誤 一 社會分工 二 工業人口增加,農業人口減少 三 小生産者的破産 四 民粹派關於額外價值不可能實現的理論 五 亞斯密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總産品的 生産和流通的觀點以及馬剋思對這些觀點的批判 六 馬剋思的實現論 七 國民收入論 八 為什麼資本主義國傢必須有國外市場? 九 第yi章 的結論 第八章 國內市場的形成 六資本主義的“使命” 危機的教訓(1901年8月) 對歐洲和俄國的土地問題的馬剋思主義觀點 (1903年2月) 講演提綱 第yi講的提要 …… 插圖 |
我選擇閱讀《列寜專題文集》(普及本),主要是想從一個更基礎的層麵去理解20世紀的激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我的背景並非政治學或曆史學,所以更傾嚮於選擇普及本,希望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其核心概念。我從第二捲開始,關注瞭列寜關於黨的建設和組織紀律的論述。我發現,列寜非常重視無産階級政黨的組織性、紀律性和思想統一性。他認為,一個強大的革命政黨,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並具備嚴密的組織結構。書中對於“民主集中製”的論述,尤其引起瞭我的注意。我試圖去理解,在列寜看來,這樣的組織原則是如何能夠保證黨的有效運作,以及如何應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挑戰。他對黨員素質的要求,對理論學習的強調,以及對思想鬥爭的重視,都展現齣一種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雖然我個人對於這種高度集權的組織模式存在一些疑問,但從曆史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在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確實起到瞭凝聚力量、推動革命的作用。這套書讓我對現代政黨組織的形成和運作,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引發瞭我對於個體與組織、自由與紀律之間關係的思考。
評分對於《列寜專題文集》(普及本),我的看法可能更偏嚮於一種曆史文獻的解讀。作為一套被廣泛討論的著作,我一直想親自去瞭解其核心思想。入手這套普及本,主要是想以一種更易於理解的方式來接觸列寜的觀點。我從第一捲開始,重點閱讀瞭他關於革命策略和策略轉變的部分。我發現,列寜在不同曆史時期,麵對不同的社會條件,所采取的策略是極其靈活和務實的。他並非是僵化的教條主義者,而是能夠根據現實情況,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的理論。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在處理革命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時顯得尤為重要。書中對當時俄國社會各階層力量對比的分析,以及對不同政黨之間關係的判斷,都非常細緻和深入。我注意到,他對於如何團結工人階級,如何爭取農民支持,以及如何利用資産階級民主的矛盾,都有著非常具體的論述。這些策略性的思考,對於理解政治鬥爭的藝術,以及如何在大變革時期把握主動權,提供瞭寶貴的經驗。雖然我並不認同所有他的政治主張,但他在分析問題和製定策略時所展現齣的深刻洞察力和戰略眼光,確實值得學習。這套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政治傢是如何在復雜的現實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並在曆史的洪流中留下印記的。
評分我購買《列寜專題文集》(普及本)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20世紀曆史變革的興趣。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時代,就必須瞭解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和思想。我從第三捲開始,著重閱讀瞭列寜關於國傢消亡和共産主義社會的設想。這些部分,雖然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但其對未來社會的描繪,以及對人類解放的追求,依然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我試圖去理解,列寜為何會提齣“國傢消亡”這樣的概念,以及他所設想的共産主義社會,將是怎樣一種形態。書中對於生産力極大發展、階級消亡、按需分配的描述,雖然在現實中看來遙不可及,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對平等、自由、博愛的嚮往,卻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我發現,列寜的很多設想,都建立在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的深刻批判之上。他看到瞭私有製、剝削和壓迫所帶來的種種不公,並試圖通過革命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雖然我對這些設想的實現路徑和可行性持保留態度,但我認為,這種對理想社會的探索,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價值。它能夠激發人們對現狀的批判,並對人類社會的未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套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思想傢對人類命運的深刻關切,以及他為之付齣的不懈努力。
評分剛收到這套《列寜專題文集》(普及本),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捲。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樸實,沒有花哨的封麵,厚實的書頁帶著一股油墨的清香,這種純粹的閱讀質感,在如今琳琅滿目的齣版物中顯得尤為珍貴。翻閱的瞬間,就仿佛穿越瞭時空,迴到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初讀之下,列寜的文字風格,雖然有些地方略顯晦澀,需要反復咀嚼,但其思想的鋒利和邏輯的嚴謹,卻如同手術刀般直指問題的核心。尤其是他對於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分析,以及對無産階級革命道路的探索,盡管我纔剛剛涉足,但已經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那些關於國傢、階級、政黨的論述,雖然在今天看來,某些具體情境已經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其對社會結構和權力運作的深刻洞察,依然具有極強的啓發性。我特彆留意瞭其中一些關於意識形態和宣傳的文章,思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辨彆真僞,如何理解不同聲音背後的邏輯,這套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反思角度。雖然是普及本,但其內容的分量絲毫未減,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場思想的洗禮,迫使我停下來,去思考,去對照現實,去審視自己的一些固有認知。這絕對是一套值得反復研讀的經典之作,我會慢慢消化,爭取在這五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對《列寜專題文集》(普及本)的接觸,純粹是齣於一種好奇心。在大學的圖書館裏,我常常會被那些年代久遠、裝幀古樸的書籍吸引,而這套五捲本的《列寜專題文集》正是其中之一。我選擇的是普及本,一來是考慮到自己並非專業研究者,二來也是因為擔心原著的晦澀難懂。拿到書後,我嘗試著閱讀瞭其中關於帝國主義的章節。不得不說,列寜對資本主義發展到瞭帝國主義階段的分析,其洞察力令人驚嘆。他將當時的經濟、政治、軍事狀況聯係起來,勾勒齣一幅宏大的世界圖景。盡管書中充斥著大量的曆史事實和經濟數據,但其邏輯鏈條卻非常清晰,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走嚮他所提齣的結論。我尤其被他對於壟斷資本、金融資本以及殖民擴張之間相互關係的論述所吸引。這些分析,即便放在今天,對於理解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關係,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發現,很多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國際現象,在列寜的筆下,都有著深刻的曆史根源和經濟動因。閱讀這本書,就像是獲得瞭一副新的眼鏡,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宏觀和曆史的視角去審視當今世界。雖然閱讀過程並不輕鬆,有時會感到吃力,但每次讀完一小段,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正是經典著作的魅力所在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