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

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孔祥俊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
ISBN:9787509378243
商品编码:13258371796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作者:孔祥俊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118.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09378243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司法是有步骤的,审判是有方法的,**法官从司法哲学和法律方法的角度具体探讨如何找法、如何释法、如何用法,循序渐进剖析司法的过程和审判的方法,可谓“司法三部曲”!

  《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是三册中阐述深刻的一册,具体讲述如何像法律人那样思考,如何去解释法律,如何解决法律规范冲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解决“释法”的难题,是“司法三部曲”的过程。

  像法律人那样思考,拥有法律解释的能力,并掌握法律适用的方法和路径。审判的大数据或者规律,大概就是法律解释和适用的另类排列。

  用司法哲学和法律方法锻造风骨卓然的法律人,使之逃脱目光如豆的“法匠”困境!

内容提要

  《司法哲学与法律方法论丛》共分为3卷,主要从司法哲学、法律解释与适用、法官裁判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如何“找法”“释法”“用法”。本丛书既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又有生动的实践研析,从司法实践者兼理论研究着的独特视角,生动讲述知行合一的司法感悟和思考。

  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是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活动,是司法之“术”。是将法律付诸实施的路径和方式,对于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导引作用。本卷全景式阐述了法律解释的理念与方法、法律规范的选择和适用,具体展示获取法律答案的过程和路径。

  ◎“找法”与审判依据

  ◎法律解释体制与法律解释权

  ◎法律解释的造法性

  ◎法律解释的价值衡量

  ◎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方法运用实例

  ◎法律解释的规则

  ◎法律解释的目标

  ◎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

  ◎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

  ……

作者简介

  孔祥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历任*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庭(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巡回法庭党组副书记副庭长、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处长、山东省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法官。法学(民商法专业)博士。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和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任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首届全国法院审判业务专家,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度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的“全球*影响力50位知识产权人物”,2006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已出版《法律方法论(三卷本)》《司法理念与裁判方法》《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反垄断法原理》《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合同法原理》《公司法要论》《商标法适用的基本问题》《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司法哲学、司法政策与裁判方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等20余部专著。

目录

  **章 “找法”与审判依据

  **节 审判依据与法 / 002

  一、从审判依据的角度看“法” / 002

  二、审判依据的法律规定 / 005

  第二节 法律渊源与审判依据 / 008

  一、法律渊源的理论与实践含义 / 008

  二、正式法律渊源与审判依据 / 012

  三、法源的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 / 013

  第三节 法源中的成文法 / 015

  一、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 015

  二、各类成文法意义上的法源 / 017

  第四节 非正式法源的审判依据意义 / 034

  一、辅助性的法源 / 034

  二、非正式法源的必要性 / 035

  三、政策或者公共政策 / 036

  四、习惯与习惯法 / 042

  第二章 法律解释体制和法律解释权

  **节 法律解释的体制 / 054

  一、立法解释与应用解释 / 054

  二、法律解释的形式 / 058

  三、法律解释的法律效力 / 068

  第二节 法律解释权的演变 / 076

  一、法官与法律解释 / 076

  二、从法官无解释权到有解释权 / 078

  三、机械法学与否定法官解释权 / 079

  四、法律解释权向法院的回归 / 085

  第三节 英美法的法律解释权 / 087

  一、“司法至上”与法官造法 / 087

  二、英国之限制解释权与解释能动性的悖论 / 088

  三、美国之“法院的正当与特有的职责” / 090

  四、法官享有*终解释权的原因 / 099

  第四节 由立法者解释到司法者解释 / 102

  一、法典思路与法官解释权 / 102

  二、法官地位与法律解释权 / 107

  三、判例的地位与法律解释权 / 108

  四、法律解释成为一项精深复杂的艺术 / 111

  五、法国之法官释法的含蓄性 / 113

  六、德国之法官“有思考的服从” / 121

  第五节 我国法院的法律解释权 / 124

  一、我国法院法律解释权的现状 / 124

  二、对于法官法律解释权的几点思考 / 126

  第六节 福利国家与当代司法解释权的扩张 / 130

  一、当代司法解释权的扩张 / 130

  二、福利立法扩展了司法解释权的空间 / 130

  三、集团冲突与保护分散的和集体的利益中的司法角色 / 133

  四、人权保护与司法解释的扩张 / 134

  第三章 法律解释诸特性

  **节 注疏性、判断性与超然性 / 138

  一、法律解释的注疏性 / 138

  二、法律解释的判断性 / 140

  三、法律解释的超然性 / 144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文义拘束性和创造性 / 146

  一、法律解释的文义拘束性 / 146

  二、创造性的必然性与普遍性 / 147

  三、创造性的必要性 / 150

  四、创造性的限制(限度) / 151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造法性 / 153

  一、法律解释、司法解释与法官造法 / 153

  二、法律解释的填补功能与造法性 / 155

  三、司法造法与立法的不同 / 156

  第四节 法律解释的价值衡量性 / 161

  一、裁判的价值平衡性 / 161

  二、法律解释的技巧性与价值性 / 162

  三、法律解释的妥协性 / 163

  四、价值冲突的权衡 / 165

  第五节 法律解释的静态性与动态性 / 172

  一、稳定与变动的悖论 / 172

  二、静态性与动态性的协调 / 173

  第六节 法律解释答案的**性与非**性 / 179

  一、学理上的争论 / 179

  二、法律解释是否有**的正解 / 183

  第四章 法律解释方法总论

  **节 法律解释及其方法概述 / 190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 / 190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 191

  三、法律解释的要素及方法分类 / 193

  四、法律解释方法的灵活性 / 198

  第二节 具体法律解释方法概观 / 200

  一、典型的法律解释方法 / 200

  二、各种解释方法的运用 / 201

  三、各种解释方法的作用 / 204

  第三节 各类解释方法的适用条件 / 207

  一、解释的正当性与方法取舍 / 207

  二、文义方法的适用条件 / 208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