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 | 齣版社: 中國法製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7-05-01 |
| 作者:孔祥俊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11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09378243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司法是有步驟的,審判是有方法的,**法官從司法哲學和法律方法的角度具體探討如何找法、如何釋法、如何用法,循序漸進剖析司法的過程和審判的方法,可謂“司法三部麯”!
《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是三冊中闡述深刻的一冊,具體講述如何像法律人那樣思考,如何去解釋法律,如何解決法律規範衝突,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解決“釋法”的難題,是“司法三部麯”的過程。
像法律人那樣思考,擁有法律解釋的能力,並掌握法律適用的方法和路徑。審判的大數據或者規律,大概就是法律解釋和適用的另類排列。
用司法哲學和法律方法鍛造風骨卓然的法律人,使之逃脫目光如豆的“法匠”睏境!
《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論叢》共分為3捲,主要從司法哲學、法律解釋與適用、法官裁判三個維度具體闡述如何“找法”“釋法”“用法”。本叢書既有深度的理論闡釋,又有生動的實踐研析,從司法實踐者兼理論研究著的獨特視角,生動講述知行閤一的司法感悟和思考。
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是充滿智慧和藝術的活動,是司法之“術”。是將法律付諸實施的路徑和方式,對於掌握和運用法律知識具有“萬變不離其宗”的導引作用。本捲全景式闡述瞭法律解釋的理念與方法、法律規範的選擇和適用,具體展示獲取法律答案的過程和路徑。
◎“找法”與審判依據
◎法律解釋體製與法律解釋權
◎法律解釋的造法性
◎法律解釋的價值衡量
◎法律解釋的方法
◎法律解釋方法運用實例
◎法律解釋的規則
◎法律解釋的目標
◎法律規範衝突的選擇適用
◎法律規範衝突的適用規則
……
孔祥俊,上海交通大學凱原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知識産權與競爭法研究院院長。曆任*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知識産權庭(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行政審判庭副庭長、**巡迴法庭黨組副書記副庭長、四川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四川省法學會副會長、國傢工商行政管理局副處長、山東省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法官。法學(民商法專業)博士。中國法學會知識産權研究會、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和國際保護知識産權協會中國分會副會長,中國知識産權研究會副理事長。兼任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被評為首屆全國法院審判業務專傢,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度入選英國《知識産權管理》雜誌評選的“全球*影響力50位知識産權人物”,2006年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齣青年法學傢”。
已齣版《法律方法論(三捲本)》《司法理念與裁判方法》《司法哲學與裁判方法》《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和判例》《反壟斷法原理》《反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商業秘密保護法原理》《閤同法原理》《公司法要論》《商標法適用的基本問題》《知識産權法律適用的基本問題--司法哲學、司法政策與裁判方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創新性適用》等20餘部專著。
**章 “找法”與審判依據
**節 審判依據與法 / 002
一、從審判依據的角度看“法” / 002
二、審判依據的法律規定 / 005
第二節 法律淵源與審判依據 / 008
一、法律淵源的理論與實踐含義 / 008
二、正式法律淵源與審判依據 / 012
三、法源的形式意義和實質意義 / 013
第三節 法源中的成文法 / 015
一、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 015
二、各類成文法意義上的法源 / 017
第四節 非正式法源的審判依據意義 / 034
一、輔助性的法源 / 034
二、非正式法源的必要性 / 035
三、政策或者公共政策 / 036
四、習慣與習慣法 / 042
第二章 法律解釋體製和法律解釋權
**節 法律解釋的體製 / 054
一、立法解釋與應用解釋 / 054
二、法律解釋的形式 / 058
三、法律解釋的法律效力 / 068
第二節 法律解釋權的演變 / 076
一、法官與法律解釋 / 076
二、從法官無解釋權到有解釋權 / 078
三、機械法學與否定法官解釋權 / 079
四、法律解釋權嚮法院的迴歸 / 085
第三節 英美法的法律解釋權 / 087
一、“司法至上”與法官造法 / 087
二、英國之限製解釋權與解釋能動性的悖論 / 088
三、美國之“法院的正當與特有的職責” / 090
四、法官享有*終解釋權的原因 / 099
第四節 由立法者解釋到司法者解釋 / 102
一、法典思路與法官解釋權 / 102
二、法官地位與法律解釋權 / 107
三、判例的地位與法律解釋權 / 108
四、法律解釋成為一項精深復雜的藝術 / 111
五、法國之法官釋法的含蓄性 / 113
六、德國之法官“有思考的服從” / 121
第五節 我國法院的法律解釋權 / 124
一、我國法院法律解釋權的現狀 / 124
二、對於法官法律解釋權的幾點思考 / 126
第六節 福利國傢與當代司法解釋權的擴張 / 130
一、當代司法解釋權的擴張 / 130
二、福利立法擴展瞭司法解釋權的空間 / 130
三、集團衝突與保護分散的和集體的利益中的司法角色 / 133
四、人權保護與司法解釋的擴張 / 134
第三章 法律解釋諸特性
**節 注疏性、判斷性與超然性 / 138
一、法律解釋的注疏性 / 138
二、法律解釋的判斷性 / 140
三、法律解釋的超然性 / 144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文義拘束性和創造性 / 146
一、法律解釋的文義拘束性 / 146
二、創造性的必然性與普遍性 / 147
三、創造性的必要性 / 150
四、創造性的限製(限度) / 151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造法性 / 153
一、法律解釋、司法解釋與法官造法 / 153
二、法律解釋的填補功能與造法性 / 155
三、司法造法與立法的不同 / 156
第四節 法律解釋的價值衡量性 / 161
一、裁判的價值平衡性 / 161
二、法律解釋的技巧性與價值性 / 162
三、法律解釋的妥協性 / 163
四、價值衝突的權衡 / 165
第五節 法律解釋的靜態性與動態性 / 172
一、穩定與變動的悖論 / 172
二、靜態性與動態性的協調 / 173
第六節 法律解釋答案的**性與非**性 / 179
一、學理上的爭論 / 179
二、法律解釋是否有**的正解 / 183
第四章 法律解釋方法總論
**節 法律解釋及其方法概述 / 190
一、法律解釋的含義 / 190
二、法律解釋的必要性 / 191
三、法律解釋的要素及方法分類 / 193
四、法律解釋方法的靈活性 / 198
第二節 具體法律解釋方法概觀 / 200
一、典型的法律解釋方法 / 200
二、各種解釋方法的運用 / 201
三、各種解釋方法的作用 / 204
第三節 各類解釋方法的適用條件 / 207
一、解釋的正當性與方法取捨 / 207
二、文義方法的適用條件 / 208
我拿到《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這本書,是因為我身邊有個朋友強烈推薦。我一直對法律有種莫名的敬畏感,覺得它高高在上,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遠。但是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法律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的。比如,關於侵權責任的部分,書中用瞭很多大傢耳熟能詳的案例,分析得非常透徹,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背後都可能涉及到法律的規範。它不僅僅是講解法律條文,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果”不這樣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式,讓我學到瞭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它還教我如何去理解和運用法律,而不是僅僅被動地接受。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法律,讓我覺得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瞭智慧和人性的關懷。
評分《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說實話,有點小糾結。我一直覺得法律條文冷冰冰的,而且好多專有名詞,光看字麵意思就夠頭疼的瞭。沒想到,這本書給我打開瞭一個新世界。它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把那些抽象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起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閤同法的章節,舉的例子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比如租房糾紛、買賣閤同的履行問題等等。書裏不僅解釋瞭為什麼會發生這些糾紛,還詳細講解瞭法律是如何介入,如何判斷責任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還教瞭我一些基本的法律思維方式,讓我以後遇到類似情況,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去思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可能。以前覺得打官司是件很遙遠的事情,現在覺得,瞭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原理,至少能讓我少走很多彎路,不至於因為不懂法而吃虧。這本書的語言也很平實,沒有過多的術語堆砌,就算是我這樣的法律小白,也能看得懂,而且很有啓發性。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去理解法律的邏輯和智慧。
評分讀完《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給瞭我一種“掌握”法律的感覺。之前總覺得法律條文很死闆,難以理解,而且運用起來更是難上加難。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和深入淺齣的分析,把那些復雜的法律概念變得易於理解。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法律適用原則時,那種邏輯嚴謹的推理過程。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一個結論,而是詳細地展示瞭得齣這個結論的思考路徑。這一點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明白,法律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而是基於事實、證據和邏輯的。書裏還涉及瞭許多關於證據收集和采信的討論,這對於我理解法律訴訟過程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法律知識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運用法律智慧的書,讓我對法律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這本書,我一直以為會是一本比較專業的學術著作,但實際閱讀體驗卻遠超我的預期。我比較關注的是書中關於法律解釋的“藝術性”的討論。它不僅僅是在教授如何解讀條文,更是在探討如何把握法律的精神和價值取嚮。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模糊不清的法律規定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審慎和周全。書裏有很多關於不同解釋方法之間的權衡和選擇的討論,這讓我意識到,法律解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它還強調瞭法官在解釋法律時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如何避免個人偏見的影響。這種對法律解釋過程中人文關懷和價值判斷的關注,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法律的哲學思考。它讓我看到瞭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並不高,大概是覺得法律類的書籍要麼太理論,要麼太晦澀。但《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方法”這個層麵的闡述,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讀者去理解法律條文背後的邏輯,以及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法律。書裏對不同類型的法律解釋方法,比如文義解釋、體係解釋、目的解釋等等,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講解,並且結閤瞭實際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疑難案件時的分析過程,那種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推理方式,讓我看到瞭法律的嚴謹和力量。它不僅僅是在告訴你“是什麼”,更是在告訴你“怎麼做”。對於想要深入理解法律,或者需要在工作中運用法律的人來說,這本書的指導意義是巨大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學習法律思維的寶庫,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