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西藏是那么遥远而陌生,布达拉宫、纳木错、珠峰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只停留在网络和电视上。对陌生环境的无所适从,准备工作的烦琐,还有如何应对高原反应、复杂的路线、质量参差的宾馆、混乱的包车市场……也许正是这些原因阻止了你自由的脚步。好吧,就让我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解除你心中的困惑,帮你开启属于你自己的西藏之旅。
计划旅行季节与时间 由于高原特殊的地形,西藏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一山有四季,全年备寒装”是对西藏天气*贴切的形容。受气候的影响,西藏的旅游旺季多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此时西藏白天的温度基本上都在25℃以下,晚上在10℃左右,非常适合人类活动,特别是旅游。即便是冬季,拉萨白天的气温也能保持在10℃左右,晚上则降至零下。而我们的旅游活动都集中在白天,所以夏天感觉不热,冬天也不会太冷。如果前往*高海拔的地区,如珠峰大本营、纳木错等,即便是夏季也应备好御寒衣物。
西藏的雨季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此时进藏旅游气温舒适,气候宜人,空气中含氧量高。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也不*过于担心,西藏的养路工非常多,当地的驻军部队也会帮助进藏游客(有些部队就是为保护当地路段而设的),不过雨季里能否看到很多风景就要拼人品了。至于雨具,如果是徒步、登山、骑行、探险之类的自助旅游,建议出发前备好冲锋衣、防雨裤、防雨鞋;如果是自驾或者包车游,一般不需带雨具,因为西藏的雨大多都是夜雨,白天基本是晴空万里,所以在这方面无须太担心。
夏季是西藏旅游的旺季,尤其是每年的7、8月和“十一”期间,此时西藏的住宿、包车、机票、火车票等都是*为紧张的,价格也比平时上涨不少。选择此时出行,一定要尽量预订好车辆和拉萨的住宿,以及往返西藏的机票或火车票,否则到了拉萨再想办法是很 困难的。总体而言,西藏东部和林芝地区的*佳旅游季节是每年的春秋两季,每年3月下旬林芝桃花盛开,清澈的湖水加上洁白的雪山,**是视觉上的**享受。如果选择川藏线或者滇藏线进藏,每年的5、6月和9、10月都是较理想的时间,此时进藏能避开雨季 塌方的风险,提高遇到好天气的概率。如果是选择纳木错、日喀则、珠峰为旅游目的地,5~10月都是不错的出行时间。阿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藏北的荒原之上,冬季严寒,夏季易陷车,因此每年只有5、6月和9、10月是*佳的旅游季节。
冬天的西藏游客较少,食宿购物都相对便宜。如果喜欢安静独处,12月进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时的拉萨不会有多少游客,大部分都是农闲之后到拉萨转经和采购年货的农牧民。如果想深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和了解藏族文化,冬季出行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只有10天左右的假期(例如国庆假期或年假加周末),可以选择乘飞机往返。抵达拉萨之后,在市区内游玩两到三天,然后选择前往林芝、日喀则、珠峰、纳木错等,走传统路线游玩。
如果你有10~20天的长假期,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很多。可以乘单程火车加单程飞机往返,除去传统路线,还可以到*偏远但风景*震撼的阿里地区。一般来说,阿里旅游分为南线往返和大环线两种路线,时间约为9~16天。除了以拉萨为旅行起点的方式,还可以选择从成都、丽江等城市包车或自驾进藏。川藏线、滇藏线都是人气很高的路线,一般需要7~10天左右的时间。
如果你有大把时间,而预算又比较少,以时间换金钱的穷游是你的不*选择。坐班车、搭车或者骑行都是激动人心的旅游方式。当然,你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就*多一些,但如果你有一颗年轻的心,这些困难是不会阻挡你的脚步的。
选择交通方式 如果是以拉萨为旅行起点的话,首先应该确认以何种方式进藏。**的交通工具无外乎火车和飞机两种。火车的优点在于可以欣赏可可西里和青藏线沿线的自然风光,虽然从格尔木开始车厢内采取弥散供氧的方式,且时间较久,但为了*好地适应高原环境,坐火车还是略好于搭乘飞机。
每年的7、8月和“十一”假期是西藏的旅游旺季,这时无论火车票还是机票都是一票难求,所以要尽量提前订票。购买火车票可以选择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的方式,在车票放出的**时间预订会提高买到车票的成功率。旺季往返拉萨的机票则很少有打折的,*低不过7折左右,大部分时间是9折或者全价。而每年“十一”假期结束也就意味着西藏旅游的淡季来临,这时候进出藏的火车票和机票也就不再那么紧张了,经常会有一节火车没几个人的情况发生。
从拉萨到日喀则的拉日铁路已于2014年8月16日通车运营,全场251公里,全程3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拉萨至日喀则的时间,但乘坐火车到日喀则会错过羊湖等沿途的重要风景,而且在日喀则找不到正规旅游车,所以坐火车去日喀则旅行目前还存在很大 的不便。
国内大多数主要城市都有往返拉萨的航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深圳、杭州、厦门、福州、西安、兰州、西宁、昆明、香格里拉等),除了直飞拉萨,还有很多人选择从成都先飞到林芝,林芝的海拔比较低,这样*容易适应高原环境。但这样比较麻烦的是,在林芝很难包到正规旅游车,旅游车司机一般都集中在拉萨,即便是提前联系好车,也是拉萨的司机跑空车到林芝接,要算空驶费用。P32-36
《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西藏旅行完全手册)》是一本超**的西藏玩全指南! 西藏,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地方,无数人向往之,却又因其特殊的文化和地貌而不知如何走近它。10年专注藏地深度游的**玩家@西藏-假想敌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系统化地将整个藏地旅行事项全部分类归纳,精心设计30条**旅行路线,并提供30幅精准手绘地图,清晰、实用,完胜官方地图。从入藏前的相关准备,到进藏的时间路线规划、不同路线的玩法、景点小贴士、沿途食宿、注意事项……关于西藏游你想知道的一切以及你没想到的,全部涵盖书中。
无论你是学生穷游、白领假日游,还是搭伴自驾游、家庭亲子游,都可以通过本书DIY适合自己的旅行计划,实现你的**西藏之旅!
西藏·假想敌,真名李翀,北京人,10年专注藏地深度旅游的**玩家,西藏户外旅行圈**人,微博名人,长期在微博上为进藏驴友解答各种西藏旅游问题,同时为艺龙、携程等多家旅游媒体的西藏专栏撰稿。从2004年起**次踏上雪域高原,10年的时间里,走遍西藏的每一个角落,2008年在一次西藏行结束后,辞去了北京的工作,专注于藏文化的传播和西藏旅游路线的深度发掘,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其**的“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一语,已在驴友中广为流传。
自序
Chapter 1 西藏历史与宗教文化
西藏历史
藏传佛教
和藏传佛教相关的常识
藏区常见的吉祥图案
丧葬形式
西藏的主要节日
Chapter 2 进藏前的准备工作
计划旅行季节与时间
选择交通方式
准备入藏证件
应对高原反应有窍门
出行装备
预订酒店
寻找同行的旅伴
藏区常识*知
Chapter 3 西藏旅行路线
拉萨
林芝
日喀则和珠峰
纳木错
阿里
山南
日喀则环线
藏东环线
Chapter 4 进藏路线
川藏南线
滇藏线
青藏线
新藏线
川藏北线
唐蕃古道
丙察察线
附录 西藏常见动植物
索引 徒步攻略索引
景点索引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西藏这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充满向往,但又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感到无从下手。市面上的攻略书往往要么过于宏大叙事,要么就是流水账式的打卡指南,真正能抓住一个普通旅行者痛点的很少。然而,当我翻开这本《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深入骨髓的热爱和实实在在的经验沉淀。它没有一味地渲染高原的浪漫与艰辛,而是非常务实地将那些我最关心的“硬核”问题一一拆解。比如,关于如何应对初到拉萨的身体反应,书里细致到了不同海拔地带的建议,甚至连哪个牌子的红景天效果比较好这种“偏方”级别的干货都有提及,这比那些官方指南手册里只会用“注意休息”一笔带过要管用得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藏传佛教文化和当地习俗的解读,不再是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融入在具体的旅行场景里,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理解那些转经筒背后的深层意义,避免了无意中触犯禁忌的尴尬。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也很有心思,让人在阅读时心旷神怡,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片蓝天白云之下。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导航,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藏地向导,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告诉你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去”,而不是仅仅“路过”西藏。
评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去哪儿玩”的答案,更是“如何以正确姿态去体验”的指南。它巧妙地将“西藏旅游完全手册”的实用性,与一些富有哲思的“假想敌”式思考结合起来。这里的“假想敌”并非指具体的困难,而更像是对我们自身局限性的一种挑战——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是我们被城市生活异化后对淳朴的渴望。作者似乎总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为什么要来西藏?我希望带走什么?我能留下什么?这种对旅行意义的探讨,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立体和耐人寻味。它不像一本冷硬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耳边低语,告诉你如何在有限的假期里,最大限度地获取精神上的富足。它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准备”好自己,以一颗更开放、更谦卑的心去迎接那片神圣的土地。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原本的预期。很多旅行指南都会把重点放在热门景点,像布达拉宫、大昭寺这些地方的介绍大同小异,大家都能在网上搜到。但这本手册的价值恰恰体现在那些“角落”里。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一些相对小众,但体验感却极为深刻的路线,比如阿里大北线的一些路段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最大程度地适应高反。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浪费时间”的规划理念,它不是鼓吹你必须去多少个地方,而是教你如何有质量地慢下来,去感受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比如,关于如何在羊卓雍措边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而不是挤在人潮汹涌的观景台,作者就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坐标和建议。还有,关于在藏区住宿的选择,它甚至区分了不同档次的客栈,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这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保证一定舒适度的背包客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导航”功能做得非常到位,不仅有详细的路线图,还标注了沿途加油站、补给点和紧急联系方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体现了作者对每一个读者的责任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有一种介于严肃考察和个人游记之间的平衡感。我读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和热爱。特别是关于“心境”的探讨部分,虽然不是直接的旅游攻略,但却是我认为最能提升旅行层次的内容。作者似乎在提醒我们,去西藏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他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哲学,那种面对自然时的谦卑和内心的宁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快节奏的生活。这种人文关怀的深度,是市面上很多以“攻略”为名的书籍所缺乏的。它成功地将“旅游指南”提升到了“心灵探索”的层面,让你在计划行程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内在的准备。我仿佛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股清冽的高原风,那是对尘世烦恼的一种天然过滤,这本书成功地将这种氛围传递给了屏幕前的我。
评分我是一个对后勤保障极其焦虑的人,所以通常买攻略书都会仔细翻阅关于安全和应急处理的部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它非常坦诚地谈论了在藏区旅行可能遇到的风险,比如天气突变、交通受阻,甚至还有一些关于高反的“禁忌”做法。它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应对方案。例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向外界求救,以及如何与当地的救援力量进行有效沟通,这些都是教科书上不会教的“保命”知识。作者似乎是带着“如果我独自一人在雪山脚下,我需要知道什么”的心态来编写的。此外,它对不同季节、不同路线的“风险指数”也做了明确的划分,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次前往高原的旅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参考。这本书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上,做到了细致入微,而不是敷衍了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