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 752-2017 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 | ||
| 定价 | 16.00 |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本社编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0 | |
| 字数 | 38000 | |
| ISBN编码 | 155170319 | |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除抽水蓄能电站和潮汐电站以外的总装机容量50MW及以下的已建小型水电站。新建小型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中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zui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071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T 50700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范SL 168 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 429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 525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国际小水电中心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中兴 刘德有 李如芳 张学进 欧传奇 谭湘清 徐锦才 禹雪中
冯顺新 叶敏敏
从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来说,我不太喜欢那种干巴巴的技术手册,更倾向于那些能够讲清楚“为什么”的书。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专业,但我很好奇它在“绿色”这个概念上是如何解读的。在我看来,绿色水电不仅仅是少排一些污染物,更应该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可能涉及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当地社区的社会责任等等。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例如如何利用小水电的建设机会,同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或者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小水电的运行更加智能化、环保化?我一直觉得,评价一个事物是否“绿色”,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其深层次的影响和长远价值。所以,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给出一个标准的框架,还能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只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本具有思想启迪意义的书籍,对于推动整个小水电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应该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分读了书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很多关于水电站的画面,有雄伟的大坝,也有潺潺的小溪。这本书的关键词是“绿色”和“小水电”。我认为“绿色”不仅仅是环保,还应该包含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一本好的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平衡这三个方面。例如,在经济上,它是否能帮助小水电站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在社会效益上,它是否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 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评价“绿色”程度时,有没有一些创新性的指标,比如是否考虑了碳排放的抵消,是否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辅助小水电站的运行,或者是否对废弃物的处理有更严格的要求。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环保是个成本,但如果能将其转化为一种竞争力,那才是真正的“绿色”。 这本书是否能为小水电行业提供这样的视角,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评分这本书我之前只是在朋友那里听说过,具体内容不太了解,但光看这个名字,就感觉它应该是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很高的环保要求。现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项目在审批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绿色、低碳的选项。小水电虽然发电量不大,但如果能够做到绿色化,对当地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影响控制都是非常有益的。这本书的出现,想必就是为了规范这个领域,确保小水电的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对河流生态、水质、鱼类迁徙等等方面的要求,应该会很细致。我猜测里面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技术性的标准,比如在选址、建设材料、运行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来说,这应该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性文件,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个人对此书充满了好奇,希望有机会能亲自翻阅一下,了解一下具体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以及这些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会如何落地。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书名里有“评价标准”和“绿色”这两个词。这让我想到,现今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行业都在寻求绿色转型。小水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绿色”二字仍然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来界定。我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定义“绿色”的?它是否仅仅关注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还是会更深入地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原材料的获取、建设过程的能耗、运营期间对水生态的影响,直到最终的退役处理? 我个人觉得,一个真正“绿色”的小水电,应该是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或者至少做到与当地生态和谐共存。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或者是一些指导性的原则,来帮助我们评估一个小型水电站是否达到了“绿色”的标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探索一条通往更可持续能源未来的道路,而这本书,或许就是这条路上的一张地图。
评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对“评价标准”这类东西的印象通常是比较枯燥和专业的。但“绿色小水电”这个组合,听起来却有点意思。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列出一些技术指标,而是更侧重于一种理念和实践的结合。绿色,在我看来,就是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能给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小水电站的建设会不会影响周围的植被,会不会影响河流的自然形态,会不会对当地的野生动物造成威胁?这些都是我关心的问题。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教我们在设计和建造小水电站时,如何尽量避开这些潜在的问题?又或者,是否有一些技术手段,比如仿生设计,能够让水电站更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易于理解的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明白,什么样的水电站才称得上是“绿色”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很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