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300頁讀完“一戰”“二戰”
◎從1939年,凡爾賽秩序的解體,到1945年,舊歐洲的zui後時刻
◎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潰到凡爾賽條約,從帝國到民主,從科技到文明
◎牛津曆史學傢“一戰”“二戰”的簡明解讀
◎英國《獨立報》、《衛報》、《旁觀者》周刊、《旗幟晚報》、《今日曆史》推薦
《世界大戰簡史:一戰簡史+二戰簡史(套裝共2冊)》將告訴你:
世界
zui發達的歐洲文明體何以發生內戰,
又如何演變成世界戰局?
大蕭條為何會發生?
意大利怎樣將這場歐洲戰爭變成世界大戰?
巴巴羅薩計劃的奇怪之處與恩尼格瑪密碼
戰爭中的關鍵時刻,局勢惡化的始末緣由
內容簡介
世界大戰簡史套裝由《一戰簡史》《二戰簡史》兩本書組成,是英國著名曆史學傢,牛津大學近代史教授諾曼?斯通
zui為扣人心弦的作品。
在歐洲大陸,法德之間早已存在對抗的關係。俄國實力漸增,奧斯曼帝國瀕臨解體,歐洲以外的世界似乎都處在分崩離析之中。柏林雖然被稱為是當時世界的雅典,但德國對俄國的快速發展恐慌不已。與英國爭霸全球的德國,在20世紀初建立瞭一支直指英國各港口但卻完全沒有必要的海軍。就在這樣的各國關係中,薩拉熱窩事件開啓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的歐洲就像是一尊眾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後,這片大陸麵臨著從經濟到社會,從生活到夢幻的災難性破碎。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整個世界都處在繁榮之中,如果你是歐洲人或者美國人,你會覺得自己是宇宙的主宰。但是沒過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接踵而至。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挑起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是橫亙在現代人心頭的一場夢魘。因為它,有關人類進步的觀點悉數遭到瞭徹底的否定。70年來,它的陰雲一直未曾消散。
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局都曾凶險萬般,正如丘吉爾所說,如果我們失敗瞭,全世界,包括美國和所有我們熟悉且關心的國傢,都將墜入一個新的深淵,一個扭麯瞭科學、更加凶險或者可能更加漫長的黑暗時代。
作者簡介
諾曼·斯通(Norman Stone),英國曆史學傢,牛津大學近代史教授,撒切爾政府顧問,首相演講稿撰寫人。現任土耳其比爾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曾獲英國沃爾夫森曆史寫作個人奬(Wolfson History Prize), 方塔那歐洲曆史奬(Fontana History of Europe Prize)。曾齣版過《二戰簡史》(World War Two A Short History)、《大西洋的的敵人》(The Atlantic and Its Enemies)、 《東綫1914~1917》(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歐洲轉型1878-1919》(Europe Transformed 1878-1919)、《血與火》(Blood & Fire)、《另一個俄羅斯:流亡體驗》(The Other Russia: Experience of Exile)。
精彩書評
★沒有人能像他這樣把曆史寫得簡潔又有力。
——安德魯·羅伯茨
(Andrew Roberts)
美國當代著名曆史學傢 ★諾曼·斯通是我們這個時代
zui為齣色的曆史學傢之一。
——《旁觀者》周刊
(Spectator)
★犀利卻能說服每一個人。
——英國《獨立報》
(Independent)
★發人深省,新穎獨到 ,這恰好就是偉大曆史著作的標誌。
——《旗幟晚報》
(Evening Standard)
目錄
《一戰簡史》
第一章 爆 發
第二章 1914
第三章 1915
第四章 1916
第五章 1917
第六章 1918
第七章 結局
關於參考文獻的說明
《二戰簡史》
插圖索引
前言
第一章
兩次大戰之間
第二章
德軍突進
第三章
巴巴羅薩
第四章
珍珠港與北非戰場
第五章
蘇聯反擊
第六章
狂熱與憎恨,混亂與延誤
第七章
納粹主義與共産主義
第八章
西綫與東綫
第九章
結局
戰後
緻謝
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1914年的歐洲看上去非常壯觀,當時,各國的首都都修建瞭巨大的輝煌建築,顯示齣勝利的意味。比如倫敦的莫爾大街,占據世界土地四分之一的大帝國的中心就在這裏;比如維也納新建的霍夫堡皇宮,那裏的民眾想必已經把它當作瞭一件展品,而整個城市就是博物館本身;比如布達佩斯的韆年紀念碑,用以慶祝匈牙利人進入中歐1000年;再如羅馬用來紀念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ctorEmmanuelⅡ)的多層蛋糕樣子的巨型宮殿;還有巴黎,盡管巴黎已經擁有瞭拿破侖一世的建築,而它此時的勝利榮耀則主要體現在亞曆山大三世橋上。如果你是歐洲人或者美國人,你就會把自己想象成為宇宙的主宰。即便不是在上麵這些著名的首都,在彆處,人們也修建瞭一些華而不實的建築來彰顯勝利,比如統治著剛果的布魯塞爾。不過,在這些建築當中,
zui驚艷的一座並不在歐洲,而是英國皇冠上的那顆明珠—印度,它就是由埃德溫·勒琴斯(EdwinLutyens)爵士所設計的新德裏城。印度總督寇鬆(Curzon)勛爵曾在1904年說,英國將永遠統治印度。然而實際上,英國人在1947年就不得不離開印度。而且到瞭那個時候,歐洲這些輝煌的都城不是被摧毀,就是被戰爭蹂躪得破敗不堪。柏林市中心隻剩下遍地的瓦礫。在勝利大街,勃蘭登堡統治者笨重的半身像前雜草叢生,灌木焦黑,從附近動物園裏跑齣來的動物屍橫遍野。20世紀的歐洲開始於一片盛況。當時,全世界的統治者基本都來到瞭倫敦參加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然而,沒等這個世紀走完一半,帝國的演齣就在1945年落下瞭帷幕。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間僅僅過去瞭大約30年。在這期間,隻有20世紀20年代的後半段沒有齣現大的災難。在1914年之前,除去一些悲觀的作傢,所有人都認為世界在進步。赫伯特·喬治·韋爾斯(H.G.Wells)就是這一觀念的主要宣揚者—科學將拯救人類。然而,到瞭1945年,韋爾斯在他的
zui後一本書《心智的極限》(MindattheEndofItsTether)中卻錶現得極為悲觀。這一次他又猜錯瞭。1945年過後,至少1947年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以後,和平與繁榮就成瞭世界的主鏇律,長達30年的噩夢也逐漸遠去。整個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生活又迴復到瞭19世紀末期。在19世紀
zui後的40年裏,世界經濟獲得瞭自現代史以來
zui大的飛躍。馬車變成瞭汽車;醫院也成瞭康復的地方,而不再是人經由感染和疼痛走嚮死亡的場所;電影、飛機、心理分析、摩天大樓、電話等新鮮事物都齣自這一時期。在這期間,人的預期壽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人口數量翻瞭一番。在社會生活領域,當時的發展變化也是極為驚人的。對自然科學傢來說,1910年的世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不需要護照,不需要花很多錢,他們就可以參加由比利時工業傢埃內斯特·索爾韋(ErnestSlovay)組織的國際聚會,與全世界“
zui優秀的大腦”一起討論數學和物理問題,馬歇爾計劃(TheMarshallPlan),即歐洲復興計劃。
比如亨利·普安卡雷(HenriPoincaré)、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瑪麗·居裏(MarieCurie)。在教育方麵,大多數國傢進行瞭教育改革,使許多中學chaoyue瞭今天的大學;民眾熟知《聖經》和自己國傢的經典著作;音樂錶演的水平已經非常之高;齣版繁榮,像托馬斯·曼(ThomasMann)這樣的嚴肅作傢或者像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Strauss)這樣的作麯傢(雖然兩人花錢都比較精打細算)都能夠成為富有的人。但是,作傢們的悲觀還是得到瞭驗證,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從這樣的繁榮中脫胎而來,而且沒過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接踵而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當然,簡單地說,這一切都是因為—德國。由奧托·馮·俾斯麥(OttovonBismarck)所締造的德國取得瞭極大的成功。與俾斯麥相比,德國的其他統治者全部黯然失色。隨著德國的崛起,德國人開始輕視斯拉夫人。此外,幾百萬波蘭人西遷到西裏西亞半島和魯爾工業區,逐漸融入瞭當地的社區。普魯士國王一直都把學習波蘭語作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直到威廉二世(KaiserWilhelmⅡ)那位信奉民族自由主義的父親阻止他學習波蘭語時為止。整體上看,普魯士與俄羅斯帝國的聯係一直非常緊密。俄羅斯帝國的皇帝有很多是德國人,或者具有德國血統,受德國影響極深。不過到瞭19世紀90年代,由於俄羅斯帝國成為瞭落後與野蠻的代名詞,情況隨之發生瞭變化。不僅如此,俄羅斯帝國甚至與德國的敵人法國結成瞭軍事盟友,同時也從法國獲得瞭大量的投資。到瞭1914年,這一戰略已經頗見成效,俄羅斯帝國正在快步趕上。與此同時,德國的軍方人士也大為驚慌,他們擔心德軍不得不兩綫作戰,進而遭遇失敗。德國的驚慌産生瞭非常廣泛的影響。當時,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正在走嚮崩潰,後者尤甚。但是,奧斯曼土耳其控製著伊拉剋的石油資源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而俄羅斯
zui重要的榖物貿易和許多其他行動都需要通過這一海峽。在1911年到1912年之間,當博斯普魯斯海峽短暫關閉時,俄羅斯帝國南部的經濟也幾乎陷入瞭停滯。在所有這些問題上,德國與俄羅斯發生正麵碰撞在所難免。
問題在於,除俄羅斯之外,德國也與其他國傢成瞭敵對國。1870年被俾斯麥擊敗後,法國從未真正服輸,他們臥薪嘗膽,建立瞭一支龐大的陸軍和一支有望成就霸業的海軍,他們甚至徵召僧侶入伍並且開始奉行一種擴張式的外交政策,還與俄羅斯帝國結成瞭同盟。不過,由於英國仍然保持中立,法國的野心也還隻是野心。可是,德國在世紀之交犯瞭一個巨大的錯誤。它規劃瞭一支海軍,準備奉行“全球策略”,即成為一個大帝國。然而,德國的軍艦與英法兩國的不同,為瞭保護海外貿易和殖民地,英法兩國的軍艦在全世界航行,因此需要巨大的儲煤倉,但是受製於重量,它們的裝甲鋼闆就要輕薄一些。德國的軍艦隻有很小的儲煤倉,這樣它們就可以安裝厚重的裝甲鋼闆。英國過瞭很久纔認識到,德國軍艦確實隻想待在歐洲的海域,而且它們比英國軍艦更堅固。德國海軍的目的在於通過欺壓和敲詐英國來獲取讓步,首先是英國在中國的利益,而後是英國在曾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土的中東地區的利益。1914年前德國軍艦頻繁齣沒在北海,帶來瞭類似於1939年之前希特勒所指揮的空軍的震懾力。然而,德國的咄咄逼人不僅沒有使英國屈服,反而導緻英國與其他國傢結盟。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此舉減輕瞭英國在遠東的壓力。1904年,英法兩國建立瞭半結盟的關係(“友好協定”)。錶麵上看,各國都在爭奪包括北非在內的殖民地。
英法兩國曾在埃及發生對抗。英國先在那裏建立瞭保護國,驅逐瞭法國人。法國隨即在摩洛哥站穩瞭腳跟,並且嚮各國尋求支持。後來,兩國達成瞭協議,摩洛哥歸法國,埃及歸英國。實際上,這是兩國海軍在劃分勢力範圍,英國劃走瞭北海,法國劃走瞭地中海。不久後,類似的協議再次擴充,英國與俄羅斯帝國結盟,並在1911年之後與法國約定,如果德國進攻法國,英國就將為法國提供軍事援助。弗洛伊德(Freud)發現瞭一種神經癥,患者的噩夢會成為現實,而德國正是這樣的患者。
《源於幻覺的戰爭》(WarofIllusions)是描寫“一戰”
zui著名的德語著作之一。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那就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自信地把很多事情當作真理,結果到頭來卻發現大錯特錯,這樣的“真理”不勝枚舉。比如戰列艦是至關重要的,比如黃金就是信用,再比如封鎖齣口會引發革命,要塞能阻擋入侵,士氣能決定勝敗,等等。此外,各國對國傢榮譽的討論也甚囂塵上,然而正如福斯塔夫(Falstaff)所說,“什麼是榮譽?一個名詞而已。榮譽這個詞算什麼呢?榮譽是什麼呢?不過是空氣而已。”1914年,歐洲人的帝國世界似乎正在傾覆,地緣政治構成也在發生變遷,這一切都是因為俄羅斯帝國正在快步趕上。德國惶恐不安,它的統治者試圖瓦解俄羅斯帝國,並以柏林為中心建立某種形式的歐洲聯邦國傢,使自己的疆域包含俄羅斯的主要地區。歐洲人的
zui後一個大幻覺是:戰爭將是短暫的。然而,1914年9月9日爆發的馬恩河戰役徹底戳破瞭幻想的泡沫,歐洲人開始領教到真正的現代戰爭的威力。在1914年之前,歐洲受睏於兩個相互關聯的難題,一個是社會衝突,一個是奉行帝國主義的國傢主義。到瞭1917年,這兩大難題集中爆發,不僅俄國發生瞭共産主義革命,美國也捲入瞭戰爭,這意味著歐洲的帝國主義將走嚮終結。“一戰”後簽訂的一係列和約隻不過是暫時的妥協,並沒有太大的效力,無論在道德判斷還是條款執行方麵都是如此。
1919年6月簽訂於法國凡爾賽宮的《凡爾賽和約》標誌瞭“一戰”的結束,然而,這份和約中仍然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幻覺。正如一位法國人所言,《凡爾賽和約》過於寬容。1919年的形勢是人為造成的。德國和蘇俄被排除在瞭討論之外,英法兩國似乎在製訂歐洲的規則。在美國的支持下,他們在東歐和中東建立瞭一係列國傢。波蘭得到瞭重建,占據瞭原本是俄羅斯帝國西部領土的廣大地區,那時波蘭人隻占這個國傢總人口的2/3,另外還有300萬猶太人,占波蘭人口總數的10%。捷剋斯洛伐剋和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國傢,占據主導地位的民族是受法國支持的捷剋人和塞爾維亞人。羅馬尼亞的疆域也得到瞭擴展,但其民族構成並沒有發生像波蘭一樣的變化。在原來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上齣現瞭一係列新的國傢。伊拉剋由土耳其帝國的3個省組成。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存在隻有與伊拉剋一並考慮纔說得通。在巴勒斯坦,即未來的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者和阿拉伯人一直在發生衝突,直到1926年。在沙特阿拉伯,宗教狂熱十分猖獗。在2012年迴望1個世紀之前,入侵奧斯曼帝國的利比亞地區,預示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一個世紀之後的2
世界大戰簡史:一戰簡史+二戰簡史(套裝共2冊)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世界大戰簡史:一戰簡史+二戰簡史(套裝共2冊) 中信齣版社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