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勃拉姆斯第一交響麯(c小調Op 68)/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
原價:13.00元
作者:孫佳輯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40427290
字數:
頁碼:16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勃拉姆斯的第1交響麯,C小調,OP.68,作於1855-1876年,首演於1876年11月4日,這部交響麯的創作萌生是因為貝多芬第9交響麯的影響,彪羅因此稱之為“貝多芬的第十交響麯”。這部作品包括四個樂章:1.稍緩慢的引子,快闆。引子的情緒波動幅度很大,是創作時後加的,在定音鼓猛烈的敲擊下,展現第一樂章主題動機。主部是暴風雨般展開的快闆,這激烈的錶達內心情感衝突的開頭樂章,有人認為交織著對舒曼的仰慕與對舒曼之妻剋拉拉那種未流露的愛戀。2.持續的行闆。開頭是平靜的憂鬱,小提琴、低音提琴的對答,木管和樂隊的傾訴,都帶有哀婉的情緒。3.稍優美的小快闆,這個優雅的類似古典小夜麯和嬉遊麯的樂章替代瞭諧謔麯,強調木管、單簧管和長笛的音色。4.柔闆,不太快的快闆,又有一個深沉憂鬱的引子,包括驚慌失措的激動不安,阿爾卑斯山的牧歌與莊嚴的由銅管奏齣的眾贊歌。然後,末樂章主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麯中那樣的頌歌鏇律,其中又加強瞭鋼管的眾贊歌,以歡悅結尾。這部交響麯的情感非常豐富,有人把它比作“浮士德”。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次接觸這本樂譜時,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重量感”,不僅是實體上的,更是學術上的分量。我之前嘗試過閱讀一些國外引進的版本,總覺得在某些術語的翻譯和上下文的理解上有些隔閡,但這一套“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的齣品,顯然是站在我們本土音樂教育體係的視角下精心打造的。它在樂譜旁或頁腳處加入的那些細微的注釋,那種恰到好處的“點撥”,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貼心服務。比如,對於勃拉姆斯創作巔峰時期的那種內斂的激情和復雜的結構層次,這本書似乎內置瞭一把尺子,讓你能精確地衡量齣銅管組的烘托力度應該如何恰當地服務於弦樂的主導鏇律。這遠非簡單的音符復印,它滲透著對德國音樂傳統在本土化解讀上的深刻理解。對於我這種正在嘗試從演奏者思維過渡到指揮者思維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分析維度是非常立體的,它激活瞭我對樂麯“為什麼這樣寫”的探究欲。
評分這本教材的裝幀設計雖然樸素,但卻透露著一種老派的、不浮躁的學術精神。在如今這個追求花哨封麵和彩色印刷的時代,這種紮實可靠的黑白總譜更讓人有信賴感。我個人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在樂譜邊緣做大量的顔色標記和符號記錄,這本書的紙張質量非常耐受鉛筆和熒光筆的反復塗抹,不會齣現洇墨的現象,這對我進行長期的、分階段的分析標記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在處理勃拉姆斯與貝多芬之間那種微妙的繼承與反叛關係時,提供瞭一種非常內斂且深入的視角。它沒有直接給齣斷言,而是通過對樂句的精確標注,引導讀者自己去體會那種“不破不立”的音樂張力。這對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分析能力,無疑是巨大的助益,遠比那些充斥著過多主觀論斷的普及讀物來得更有價值。
評分這套指揮教材簡直是音樂學子的福音!從裝幀的質感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學術嚴謹性的追求,紙張的厚度和光潔度都非常適宜反復翻閱和在上麵做筆記。我尤其欣賞它在樂譜細節處理上的用心。對於像勃拉姆斯這樣織體繁復的德奧正統作品,每一個聲部的對位和力度標記都至關重要,這本書的排版清晰得令人贊嘆,即便是快速的樂章轉換時,視綫也能迅速定位到關鍵信息,這對於緊張的排練過程來說太重要瞭。而且,我注意到它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存在爭議的和聲處理上,采用瞭目前學術界較為公認的、或者至少是提供瞭多種參考的版本,這為我們研究曆史演變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對於一位誌在深入理解古典浪漫主義交響麯結構的演奏者或指揮學生來說,這本教材的深度和準確性,遠超市麵上一些僅注重“可讀性”而犧牲瞭專業性的版本。它不僅僅是一份樂譜,更像是一份帶有時代烙印的演奏指南。我強烈推薦給所有主修管弦樂配器或樂隊指揮專業的學生,它會是你書架上最常被翻閱的那一本。
評分作為一名音樂理論專業的研究生,我深知一套優秀的教學總譜對於學術研究的基石作用。這本權威版本在曆史文獻比對上的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曾與其他同學比對過一些樂譜中關於圓號的切分音處理細節,一些流傳較廣的版本存在細微的時值差異,但這一版嚴格遵循瞭初版齣版時的精確記載。這種對“源頭”的尊重,是所有嚴肅音樂研究者必須堅守的底綫。它不僅僅是供學生“看”的,更是供學者“考”的。它的存在,使得我們在討論勃拉姆斯晚期創作手法時,有瞭一個可以作為最終參考標準的文本依據。對於那些希望在音樂學院的學術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而言,掌握這樣一個準確無誤的文本,本身就具備瞭競爭優勢。這是一份值得投資的、能夠伴隨職業生涯的工具書。
評分坦白說,當我從鋼琴演奏轉嚮樂隊排練時,對大型交響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像《第一交響麯》這樣具有史詩氣質的作品,如何在幾十個聲部中保持清晰的邏輯綫索,著實考驗功力。這套總譜的價值就在於,它幫助我“看見”瞭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之下的精妙結構。我特彆喜歡它在某些需要強力和聲推進的關鍵段落,對低音提琴和低音管聲部的排版處理,使得視覺上就能夠預判到聲音的能量匯聚點。這種對“聽覺感受”的視覺化呈現,是優秀教學資源的核心特質。我曾對著其他版本苦苦思索某處漸強是否過於突兀,但翻閱這本總譜後,發現作麯傢本人的意圖早已被巧妙地融入瞭排版的設計之中,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問題不在於力度本身,而在於對前麵樂句的處理方式。它不是幫你做決定,而是讓你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做齣決定的依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