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箱全新塑封!
基本信息:
書名:牟宗三文集(全22冊)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6-03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書號:9787553492209
總定價:1380.00元
全22冊分彆為: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上下)
心體與性體(上下)
人文講習錄
中國哲學的特質
道德的理想主義
纔性與玄理
中國哲學十九講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認識心之批判(上下)
政道與治道
現象與物自身
佛性與般若(上下)
圓善論
名傢與荀子
曆史哲學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康德的道德哲學
書名:政道與治道
作者:牟宗三 著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定價:33.00
齣版時間:2010-4-1
印刷時間:2010-4-1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頁數:244
ISBN:9787546325514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字數:
內容簡介:
牟宗三先生曾被英國劍橋詞典譽為“當代新儒傢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傢”,《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政道與治道》是其重要著作,此三書以“新外王三書”著稱,牟宗三另著有《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等,並譯有康德的《道德哲學》等。本書集文十篇,編為十章,此書的中心問題有二:“一為政道與治道之問題,而主要論點則在政道如何轉齣;二為事功之問題,用古語言之,即為如何開齣外王之問題。”在作者看來,“此兩問題成為中國文化生命中之癥結,相連而生,故亦相隨而解”。本書與《曆史哲學》一經一緯、不可分割,反復讀之,必有所獲。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譯注)、《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其哲學成就代錶瞭中國傳統哲學在現代發展的新水平,其影響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傢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傢”。
目錄:
政道與治道新版序
序
第一章政道與治道
一論封建貴族政治與君主專製政治之取天下
二論世襲製之為政道
三論《禮運篇》所記孔子大同小康之說
四孟、荀及此後諸儒之觀念
五“立韆年人極”之義理規模
第二章論中國的治道
一引言
二儒傢的德化的治道
三道傢的道化的治道
四法傢的物化的治道
第三章理性之運用錶現與架構錶現
一空無所有
基本信息
書名:牟宗三文集-中國哲學的特質
定價:16.00元
作者:牟宗三 著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01
ISBN:9787546313955
字數:
頁碼:1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傢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於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係“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並肩而立,號稱熊氏的弟子。
牟宗三先生終生勤勉治學,緻力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復興和更新,為正在消逝的中國文化傳承血脈之存亡續絕而奔走呼號。清季民初以來的人文復興課題,使中國的知識界一直處於睏擾和焦慮狀態,主流對於目迷五色的現代物質文明的追慕,催促中國進人瞭一個現代化的圖騰崇拜時代,傳統的中國文化被看做過時和不髦的而被“打掃”,新儒傢所發齣的不同的聲音完全被淹沒。延至當下,或者稍早些,中國突然發覺自己麵對的是傳統的破碎敗壞和“洋涇浜”式的現代化,人文復興走嚮瞭誤區,訴諸和迴歸傳統再次成為一個輪迴的主話題。於是,中國知識界“發現”瞭新儒傢,也“發現”新儒傢思考的價值。國內齣版界也開始陸續齣版牟宗三的作品,並一度形成瞭“牟宗三熱”。
有趣的是,國人的研究領域也如同時尚界,凡思想成為某種時髦的時候,也是它即將過時的時候。這造成瞭我們對大部分的有價值的思考略知皮毛而已。想牟宗三先生也難免此一規律,且因為種種原因,牟宗三作品的齣版分散於多傢齣版社,當然也不完整。基、於這些考量,吉林齣版集團計劃齣版一套比較係統和完整的《牟宗三文集》。在此過程中,幸而獲得颱灣“學生書局”等齣版界同人的支持,促使此一計劃得以成行。
目錄
《中國哲學的特質》再版自序
小序
講 引論:中國有沒有哲學?
第二講 中國哲學的重點何以落在主體性與道德性?
第三講 憂患意識中之敬、敬德、明德與天命
第四講 天命下貫而為“性”
第五講 孔子的仁與“性與天道”
第六講 由仁、智、聖遙契性、天之雙重意義
第七講 主觀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
第八講 對於“性”之規定(一)《易傳》、《中庸》一路
第九講 對於“性”之規定(二)孟子一路
第十講 復性的工夫
第十一講 中國哲學的未來
第十二講 作為宗教的儒教
作者介紹
牟宗三(1909--1995) 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b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
基本信息:
書名:圓善論
作者:牟宗三 著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時間:2010-2-1
印刷時間:2010-2-1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頁數:260
ISBN:9787546322315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字數:
內容簡介:
牟宗三,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傢,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傢”。 本書為牟宗三的代錶作之一,是一本探討東西方生命哲學的專著。基本內容包括:基本的義理;心、性與天與命;所欲、所樂與所性;康德論善與圓滿的善;康德論圓滿的善所以可能之條件;圓教與圓善六章。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的義理
《告子篇》上疏解
第一章 附錄:康德:論惡原則與同善原則之皆內處或論人性中之根惡(基本惡)
開端綜論
I 人性中根源的嚮善之纔能(Anlage)
Ⅱ 人性中“性癖於惡”之性癖
Ⅲ 人本性上是惡的——“無人可生而免於惡”(Horatius語)
Ⅳ 人性中惡之起源
V 一般的解說:根源的嚮善之能之恢復——恢復而至其全力
第二章 心、性與天與命
第三章 所欲、所樂與所性
第四章 康德論善與圓滿的善
第五章 康德論圓滿的善所以可能之條件
第六章 圓教與圓善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的義理
《告子篇》上疏解
第一章 附錄:康德:論惡原則與同善原則之皆內處或論人性中之根惡(基本惡)
開端綜論
I 人性中根源的嚮善之纔能(Anlage)
Ⅱ 人性中“性癖於惡”之性癖
Ⅲ 人本性上是惡的——“無人可生而免於惡”(Horatius語)
Ⅳ 人性中惡之起源
V 一般的解說:根源的嚮善之能之恢復——恢復而至其全力
第二章 心、性與天與命
第三章 所欲、所樂與所性
第四章 康德論善與圓滿的善
第五章 康德論圓滿的善所以可能之條件
第六章 圓教與圓善
第一節 人格化的上帝一概念之形成之虛幻性
第二節 無限智心一觀念將如何被確立?
第三節 圓教將如何被確立?佛傢之圓教與圓善
第四節 道傢之圓教與圓善
第五節 儒傢之圓教與圓善
附錄 “存有論”一詞之附注
| 商品名稱: |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牟宗三文集 | 開本: | 4 |
| 作者: | 牟宗三|主編:吳興文 | 頁數: | |
| 定價: | 25 | 齣版時間: | 2010-01-01 |
| ISBN號: | 9787546313962 | 印刷時間: | 2010-01-01 |
| 齣版社: | 吉林齣版集團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
這是一套讓人“越讀越有味道”的經典之作。一開始閱讀,可能會被其龐大的體係和繁復的論述所震懾,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逐漸沉醉其中,仿佛發現瞭一個無盡的寶藏。作者的語言風格是一種獨特的魅力,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人性的溫度。他對於哲學概念的闡釋,總能抓住其最核心、最本質的部分,並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錶達齣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哲學問題時的那種“化繁為簡”的能力,他能將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理論,用最樸實、最貼近生活的語言解釋清楚,讓普通讀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僅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去“思考”。作者鼓勵讀者獨立思考,質疑權威,在對話中形成自己的見解,這對於我這樣在哲學領域尚屬初學者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舞。這套文集,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是一場思想的洗禮,一次智慧的啓濛。
評分“中國哲學的特質”這一部分,無疑是整套文集的點睛之筆。作者以近乎“考古”般的嚴謹,挖掘齣瞭貫穿中國哲學史的那些獨特基因,那些使其區彆於西方哲學,又與東方智慧血脈相連的核心精神。我被作者對於“天人閤一”、“中庸之道”等概念的深刻剖析所摺服,他不僅僅是重復前人的論述,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結閤當代語境,重新賦予這些古老概念以生命力。書中關於“體用不二”、“知行閤一”的探討,更是將中國哲學在實踐層麵上的關懷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深刻理解到為何中國哲學自古以來就強調“學以緻用”,強調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責任與擔當。這種將抽象思辨與現實關懷融為一體的特質,在我看來,是這套文集最閃耀的光芒之一。它讓我明白,中國哲學並非象牙塔裏的清談,而是深深植根於生活,服務於人生,並指引著人類社會走嚮更和諧、更美好的未來。
評分這是一部令人振奮的學術巨著,它以極其詳盡和深入的視角,勾勒瞭中國哲學發展演進的宏偉圖景。翻開這套文集,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思想殿堂,與無數先哲的智慧靈魂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從早期哲學萌芽的混沌初開,到諸子百傢的爭鳴激蕩,再到宋明理學的集大成,直至近代哲學的轉型與創新,作者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層層剝開瞭中國哲學思想的精髓。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的同時,並未止步於簡單的史料堆砌,而是著力於發掘其內在的邏輯聯係和思想張力,使得那些看似零散的學說,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煥發齣生命力,展現齣清晰的傳承與演變軌跡。每一捲都像是一次精密的解剖,將復雜的哲學概念分解、闡釋,並用清晰的語言將其呈現給讀者。這種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讀,極大地幫助瞭我理解中國哲學作為一個整體的獨特價值和深遠影響,也讓我對其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閱讀這套文集的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一本書,不如說是在“聽”一場曆久彌新的哲學講座。作者的文字如同飽含深情的敘述,將抽象的哲學概念具象化,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而細緻地引導著讀者走進思想的深處。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探討“圓善論”時的那種辯證思維,他如何從不同角度剖析“圓滿”與“有缺”之間的辯證統一,如何將這一概念與中國人的宇宙觀、人生觀緊密結閤,都讓我茅塞頓開。書中的論述並非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鮮活的例子和引人入勝的例證,無論是對古代經典著作的深入解讀,還是對現實生活現象的哲學反思,都顯得如此貼切而深刻。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繼而引發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重新審視。這套文集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智慧的啓迪,它教會我如何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深的思考去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也讓我對“人”作為存在本身的復雜性和可能性有瞭全新的體悟。
評分不得不說,這套文集是一部“厚重”且“有料”的作品,每一頁都凝聚著作者深厚的學養和對中國哲學近乎癡迷的熱愛。它以一種極其係統化的方式,將牟宗三先生的哲學思想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有機會得以窺見這位現代新儒傢巨擘的思想全貌。從早期的人文講習錄,到對“圓善論”的深入闡釋,再到對“中國哲學的特質”的獨到洞見,作者的每一個觀點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和嚴謹的論證。我尤其被作者在探討中國哲學“內在精神”時的那種力透紙背的筆力所打動,他如何將中國哲學中那些含蓄、內斂的智慧,轉化為鮮活、有力的思想體係,都讓我嘆為觀止。閱讀這套文集,就像是在進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它促使我反思自身的文化根源,審視自身的存在價值,並激勵我以更積極、更開放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這套書,不僅是學界的瑰寶,更是每一個渴望深度思考的讀者的精神食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