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T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 ||
| 定价 | 22.00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3月 | |
| 开本 | 04 | |
| 作者 | 本社 编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155083.1578/01 | |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基本规定 5.1 敞开式配电装置 5.2 GIS配电装置 6 环境条件 7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7.1 一般规定 7.2 导体的选择 7.3 电气设备的选择 8 配电装置型式与布置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基本规定
5.1 敞开式配电装置
5.2 GIS配电装置
6 环境条件
7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7.1 一般规定
7.2 导体的选择
7.3 电气设备的选择
8 配电装置型式与布置
8.1 电小安全净距
8.2 型式选择
8.3 布置
8.4 通道与围栏
8.5 防火与蓄油设施
9 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9.1 屋内配电装置的建筑要求
9.2 屋外配电装置架构的荷载条件要求
9.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对土建的要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污秽分级标准/各级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矩分级数值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海拔大于1000m时A值的修正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建、构筑物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类别及zui低耐火等级表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建、构筑zui小间距
附录E (资料性附录)750kV屋外配电装置zui小安全净距
条文说明 显示全部信息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宝贵的经验总结。高压配电装置的运行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的设计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是至关重要的。《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 书中在介绍各种设计要点时,常常会引用实际工程中的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例如,在讨论过电压防护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如雷电、操作引起的),还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护措施,如避雷器的选择与布置、绝缘配合的设计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不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这种“经验+理论”的讲解方式,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评分在阅读《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编写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每一条规范,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实用。 书中在对各种高压设备的参数进行规定时,都给出了明确的范围和依据,避免了模糊和随意性。例如,在关于断路器的选择方面,书中详细规定了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开断电流、以及操作顺序等参数,并结合不同的电网条件和负荷需求,给出了详细的选型指南。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也为工程质量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评分对于正在从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必备的工具书。它提供的详细的设计步骤、技术参数和规范要求,极大地简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复杂项目,涉及到多个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回路,在设计初期,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查阅各种分散的资料和标准上。如果当时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本书,相信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书中对于各种高压开关设备(如断路器、隔刀闸、负荷开关等)的选择和应用,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它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设备的额定参数、绝缘水平、开断能力以及操作性能等关键指标,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了最优化的选型建议。这对于确保设备在高压系统中的可靠运行,防止因选型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故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书中对于接地系统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体的选择以及接地网的布置方式等,这些都是保障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翻阅它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反而将其一一摊开,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举个例子,在处理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时,书中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设计指南,从设备布局、屏蔽措施,到接地系统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源及其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抑制方法。这对于确保高压配电装置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避免潜在的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书中在设备材料的选择上,也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特别是在考虑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机械强度以及长期可靠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例如,对于户外高压柜体材料的选择,书中不仅列举了不同材料的优缺点,还结合了实际运行经验,推荐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最适合的材料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材料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后期维护成本增加甚至设备损坏的风险。这本书的编写,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提升整体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高压配电设计领域的技术空白,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权威、系统的参考标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电力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我深知标准和规程的重要性。一个完善的规程,能够统一设计思想,规范设计行为,提高设计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风险,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正是这样一部承载着行业集体智慧的力作。 它对高压配电装置的构成、关键设备的选择、结构设计、电气接线、接地系统、以及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定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对各种高压设备进行选型和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电网特点、气候条件以及实际运行经验,并结合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这种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使得这本书既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提升我国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电力工程设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设计方案不尽合理,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设计人员对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出现,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学习平台。 书中详细阐述了高压配电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从设备选型、结构布置,到电气接线、继电保护,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例如,在设备选型方面,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高压开关设备的类型,还详细说明了其技术参数、适用范围以及选择依据,确保了设计人员能够选择最适合实际工程需求的产品。此外,书中还对接地系统、电缆敷设、防火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的技术细节,更在于它所传递的设计理念和工程思维。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电气、机械、环境、安全等多个层面的因素。《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帮助工程师树立正确设计观的典范之作。 书中在阐述设计原则时,始终贯穿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理念。例如,在讨论电缆线路的设计时,它不仅考虑了电缆的载流量、绝缘强度,还对电缆的敷设方式、防火防爆措施、以及电磁屏蔽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力求在满足电气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书中对于设备寿命周期的考量,也体现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确保了设备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这种全方位的考量,正是优秀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设计素养。
评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面向工程实践的设计指南,也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力系统运行机理的科普读物。高压配电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率。《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详细阐述,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高压配电装置的各个功能和作用。 书中在介绍电缆线路的设计时,不仅阐述了电缆的载流量、绝缘水平等基本参数,还深入探讨了电缆的散热、电磁兼容性以及运行中的监测等问题。这使得读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高压配电装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对接地系统的设计,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不仅强调了接地电阻的要求,还分析了接地方式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这对于我们理解电气安全的基本原理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电力系统设计领域的老饕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作为一名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在实际项目推进中,面对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技术难题。以往,虽然也有不少相关的技术手册和规范,但总感觉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不够深入,或者说,在应对日益复杂和精细化的设计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条文汇编,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的技术理念融会贯通,条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到位,从最基础的设备选型原则,到具体的结构设计要点,再到运行维护的指导,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某些关键技术问题时,所采用的细致入微的分析方法。例如,在讨论绝缘配合的设计时,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几个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高压设备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绝缘特性,并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化的绝缘选择,以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书中对于电气接线的设计,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特别是针对一些复杂的高压配电方案,如环网、双电源等,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图示和技术说明,这对于一线设计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可以说非常全面且前沿。作为一名在电力行业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飞快,尤其在高压配电领域,新的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对传统的、成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它积极吸纳了近年来在高压配电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在智能化配电方面的论述。虽然“智能化”这个词在2006年时可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但这本书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对一些智能组件的应用、信息化的接口以及远程监控等技术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规范。这使得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它不仅仅是一份过时的参考,更像是一份指引,帮助我们理解现有技术的基础,并为未来的技术革新做好准备。书中对于安全性的强调,也贯穿始终,从设备选型到运行维护,都将安全放在了首位,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正版
评分1
评分正版
评分1
评分很好的标准书,客服也积极的帮忙解决问题,好评
评分挺好的,用着还行
评分质量不错,发货速度快,快递也可以
评分正版
评分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