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地图册》(地形版) 书名:《世界地图册》(地形版)
ISBN:9787503180996 ISBN:9787503173097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8 印刷时间:2018
用纸:铜版纸 用纸:铜版纸
包装:平装 包装:平装
页码:267 页码:267
套装定价:70.00元 编辑推荐
《中国地图册》地形版
◎34幅省区地形图,高山平川尽收眼底
◎340幅旅游景点图,开怀畅游美丽国土
◎270幅精美图片,身临其境大美无言
◎特别奉献 海疆热点地图
《世界地图册》地形版
◎6大洲晕渲,高山平川尽收眼底。
◎72幅地形图,详解世界国家和地区。
◎40幅城市地图,快速游览世界城市。
◎60年地图品牌,全新奉献完美世界。
内容简介
《中国地图册》地形版
涵盖34幅省区地形图,其特点是突出中国各省区的地貌特征,祖国高山平川尽收眼底,并重点表示了世界遗产和 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自然保护区,配有简练文字介绍,内容翔实丰富;精心挑选了100余幅名城古镇地图,供您解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 特色的是340余幅景区景点图,为世界遗产和 风景名胜区及景区地形图,精美实用,视觉效果好;同时还选取270余幅精美图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还有少量航片地形图,形象逼真,值得期待。
《世界地图集》地形版
本图册为地形版《世界地图册》 升级版。以政区地图、地形地图为主,配以城市地图及文字说明等,涵盖地形、气候、环境、政区、交通、工业、农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供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概况时参考使用。
图册资料 、准确、现势性强,图解世界地理知识,是一本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实用参考地图册。
1.序图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世界地形、世界交通和世界时区。
2.洲图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和政区图。
3.北冰洋、南极洲以及洋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区图包括东南亚、西亚、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等重要地区。
5.分国图是本图册的主体部分,以较详细的内容表示了世界各国的地理要素,包括国名、国界、首都、居民点、一级政区、交通、水文、地形地貌等。
5.城市图表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含60多个城市。
6.文字说明介绍了各国家的、面积、人口、民族、语言、宗教、行政区划、首都、国庆、货币、历史、自然、经济等内容。
从装帧和便携性的角度来看,这两本图册的组合也体现了很好的实用主义考量。虽然是“尺幅山川”,意味着内容量巨大,但它们的装订和纸张选择非常巧妙,既保证了地图的清晰度和展开后的视觉效果,又避免了过于笨重。我将它们带到咖啡馆阅读时,可以轻松地将它们平铺在小小的桌面上,而不会显得手忙脚乱。特别是世界地图册,在需要比对不同大洲的地理关系时,那种可以平铺阅读的体验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我试着在平板电脑上打开电子地图,但那种需要缩放、拖拽的互动过程,极大地分散了对全局的把握,而纸质地图册的“一览无余”带来的冲击感和信息整合效率是无可比拟的。这套书的设计者显然理解,严肃的地理阅读是需要一个沉浸式的、不被打扰的物理空间的。这套组合真正做到了将“大信息量”与“阅读舒适度”完美融合。
评分我必须得说说中国地图册的部分,相对于世界地图,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更为复杂和细致的地理构造,而这本2018年的分册处理得非常到位。首先,分幅的精度很高,即便是像长江三角洲这样复杂的冲积平原,其支流的蜿蜒和城市群的分布也能看得很清楚。我特别拿它对比了我以前的旧版地图册,发现近几年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铁线路、水利工程(像一些大型水坝的标注)上的更新非常及时,这对于关注国内发展动态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更让我满意的是,它似乎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特定地质构造区的表示上,采用了更为细致和尊重当地特色的标注方式,而不是一概而论。比如,在青藏高原的表示上,它对不同海拔区域植被和冰川覆盖的区分非常到位,这对于理解我国“大尺度地理差异”的特点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关注本土地理变迁和资源分布的读者来说,这本中国地图册提供的详实度和更新度,完全称得上是国内地图集的标杆。
评分让我惊喜的是,这个“尺幅山川·地理好读本”的定位,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地图册“只查不读”的刻板印象。很多地图册摆在那里,除了偶尔查个首都名字或经纬度,基本就落灰了。但这一套组合,尤其是它对细节的解读方式,让人忍不住想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它似乎在地图的边缘或者角落里,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地理小知识或者历史变迁的注释。比如,在看欧洲部分的时候,我注意到关于某些内陆湖泊的面积变化趋势,配有一段简短但信息量巨大的文字,解释了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对它们的影响。这就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图形展示了,而是一部动态的地理演变记录。我尤其喜欢它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结合,比如在展示某个主要贸易通道(比如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时,不仅仅标注了它的位置,还简要说明了它对全球航运格局的战略意义。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小型的学术探索,满足了我那种想要“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这套书的设计者显然深谙如何将枯燥的地理数据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
评分这套组合实在是太给力了!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既权威又直观的地图集,2018年的这个版本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首先,就说这“地形版”的设定,简直是点睛之笔。我以前看的很多世界地图册,要么是政治版图密密麻麻的线条和国界,要么就是太过简化的插图,看来看去都提不起兴趣。但有了这个地形版,那真是立体感十足!山脉的起伏、河流的走向,哪怕是高原和盆地的过渡,都通过精妙的色彩和等高线表达得清清楚楚。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仅仅对比中亚和南美的山系,就感觉自己穿越了那些崎岖的地理构造。特别是对那些偏远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或者安第斯山脉,那种宏伟的气势,单看文字描述是体会不到的,只有这样精细的地形图才能让人真正理解“高耸入云”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绝对值得称赞,色彩过渡自然,细节清晰锐利,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出现模糊或褪色的情况。对于那些准备旅行或者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朋友来说,这套地图册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良品,它不仅仅是地图,更是一部直观的地理教科书,激发了我对地球表面形态的无限好奇心。
评分最后,我想谈谈这两本册子为我带来的“思维框架”的构建作用。地理知识的价值,远不止于记住某个地点的名字和位置,更在于理解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逻辑。这套2018年的组合,通过并置中外地图,极大地促进了这种跨区域、跨尺度的比较思维。比如,我可以同时打开中国和非洲的地图,对比两条大河(长江和尼罗河)在不同纬度下面临的水文挑战,或者比较东亚和欧洲的平原分布对早期文明兴起的影响。这种并列查阅的能力,让我不再将地理知识视为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连接的网络。它训练了我从宏观的地球形态到微观的区域特征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能力。如果说一般的工具书告诉你“是什么”,那么这套强调“地形”和“读本”性质的地图册,则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你“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任何想要培养系统性地理思维的读者来说,这套地图集提供的视角和深度,是任何在线地图服务都难以企及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