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资本论(第一卷) | 作者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010041155 | 出版日期 | 2004-01-02 |
| 字数 | 881000 | 页码 | 1124 |
| 版次 | 2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1.022Kg |
| 内容简介 | |
| href='#'> 本卷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二十三卷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1年历史考证版第二部分第十卷重新校订的。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卡·马克思 第一版序言 卡·马克思 第二版跋 卡·马克思 法文版序言和跋 弗·恩格斯 第三版序言 弗·恩格斯 英文版序言 弗·恩格斯 第四版序言 第一册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第二章交换过程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工作日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注释 人名索引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文献索引 报刊索引 名目索引 计量单位和货币名称表 插图 卡尔·马克思像(1867年) 马克思1867年8月16日给恩格斯的信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扉页 马克思给《资本论》第一卷法文本出版者拉沙特尔的信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四版的扉页 |
| 编辑推荐 | |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资本论》的译本,我拿到手就感觉分量十足,那种厚重感本身就让人对卡尔·马克思的这部巨著充满了敬畏。我本来对政治经济学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那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但出版社能将如此宏大的著作以“满58包邮”的价格推出,实在是很亲民的举动。我主要想说说阅读体验上的直观感受。首先是装帧设计,虽然不是那种华丽的精装,但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扎实,油墨印刷清晰,排版疏密得当,这对于长时间阅读经典文本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译者署名,中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这个历史悠久的团队的翻译,无疑保证了术语的准确性和思想的严谨性,避免了许多市面上盗版或业余翻译容易出现的理解偏差。我翻阅了其中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开篇章节,那些拗口的德语概念被转化为清晰的中文表述,虽然内容本身依然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但至少在语言层面上,它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稳固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深层逻辑的冰山一角。阅读这类书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而一个优秀的译本,是确保这次探索航程顺利的关键。
评分这次购买《资本论》的体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知识的“重量感”。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感受到信息密度之高。我对比了自己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零散节选,还是觉得购买实体书、而且是权威译本的体验是无可替代的。它的可读性并非是那种轻松愉快的“快餐式”阅读,而是一种需要沉淀和尊重的学习过程。我尤其欣赏译者在处理那些非常专业的经济学术语时所展现出的专业性,比如“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译文的处理非常到位,准确无误地传达了马克思对资本形态流转的精妙划分。我目前只能以非常慢的速度来阅读,可能一个月才能攻克几页,但这并非是对译本质量的质疑,而是对原著思想深度的尊重。阅读它,就像在攀登一座学术的高峰,每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汗水,但山顶的风景——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洞察——绝对值得这份投入。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朝圣”的心态。我深知《资本论》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它更像是一部社会学的史诗,一部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解剖的百科全书。这次购买的契机是因为我正在研究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迫切需要了解当时资本家是如何最大化利润的机制。这本书的篇幅之浩瀚,足以让人在任何一个章节都能找到与之相印证的当代现象。我特意找了书中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那一部分来细读。文字的节奏感非常强,马克思的论述逻辑如同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直插本质。我喜欢这种直击核心的写作风格。虽然我没有立刻读完,但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辨力量,它迫使你跳出日常生活的琐碎,去审视那些构建我们世界的底层规则。对于想真正理解现代社会权力结构的人来说,这本书是绕不开的硬骨头,而这个译本的清晰度,让啃这个硬骨头变得没有那么痛苦。
评分作为一个对社会变迁抱有持续关注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资本论》的动机是探寻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这个由编译局翻译的版本,在语言上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庄重感,既不失学术的严谨,也避免了过度僵化的古董味。我发现,即便是跨越了近一个半世纪的理论,书中对于资本扩张的内在矛盾的描述,依然能在我阅读当代新闻报道时找到完美的注脚。例如,书中对生产过剩的分析,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某些市场现象有着惊人的共鸣。这本书的“沉重”在于它所揭示的结构性困境,而这个译本的清晰度,保证了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进入这种高强度的思辨状态。我不会期望通过一本书就改变世界观,但拥有这样一部基石之作的权威版本,无疑是丰富自己认知工具箱中最重要的一件。它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代表着对深刻思考的坚持。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远远超出了其标价,甚至也超出了“包邮”的范畴。对我而言,阅读《资本论》更像是一场与已逝的伟大思想家的深度对话。我通常习惯在阅读时做大量的批注和交叉引用,这个译本的版式设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友好,页边距留得足够宽敞,这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是极其重要的细节。我不是专业经济学家,我更多是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来品味其中的思想张力。比如,书中对拜物教的批判,那种鞭辟入里的讽刺和揭露,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只不过如今的“拜物”对象从物质商品延伸到了虚拟信息和数字资产。这个由编译局提供的权威版本,确保了我们能最接近原作者的思想脉络,而不是被二次加工后的二手解读所误导。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花上几分钟来整理思绪,因为它提供的是一种宏观的、结构性的分析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评分物流迅速,包装完好,商品超值
评分快递给力
评分价廉物美,物流小哥给个赞!
评分特别好的书特别好的书
评分物流快,书籍活动实惠,经常在京东买书
评分快递给力
评分有深度
评分物流快,书籍活动实惠,经常在京东买书
评分物流迅速,包装完好,商品超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