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中的神話與傳說(修订版)

歐洲藝術中的神話與傳說(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觀泉 著
图书标签:
  • 欧洲艺术
  • 神话
  • 传说
  • 艺术史
  • 文化
  • 古典艺术
  • 宗教艺术
  • 文学
  • 绘画
  • 雕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信實文化行銷有限公司
ISBN:9789866271311
商品编码:16009620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10-12-17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1.5*16.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神話與傳說,是人類歷史中最美麗的詩篇。
翻開歐洲歷史,幾乎等同於希臘和宗教兩大神話與傳說思潮的循環交替,它們競相爭豔,形成人類文明史、藝術史、文學史裡,光芒萬丈的輝煌史詩。
情欲,到底是不是「萬惡之源」?
美女潘朵拉為何要帶著神秘寶盒來到人間,導致人類的罪惡淵藪全部從盒子裡飛奔而出?
萬神之王宙斯頭痛不堪,竟然把腦袋劈開,跳出了手持長矛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普羅米修斯甘心在高加索山接受三萬年的苦刑,只為了一把「火」!
河神的女兒達芙尼,為了躲避阿波羅的愛,變成了一棵月桂樹,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場惡作劇?
希臘神話中那一大群有情有愛的平凡神明,還有神人交媾而生的悲劇英雄,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舞台戲碼,一再演繹著快樂與災禍相隨的悲喜劇精神。
看看希臘人飛蛾撲火式的悲劇性格,談起愛情就必定淒美動人,也總有一場場打不完的壯闊戰爭,他們寫出的人生劇本,何以總是那般驚心動魄?
歐洲中世紀的文化發展,與基督教息息相關。亞當和夏娃在蛇的引誘下,偷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啟動了基督教神話的第一章!
耶穌降臨的第一個故事《受胎告知》,充滿離奇色彩,天使加百利告知瑪利亞要以處女之身懷孕生子,可說是宗教畫的首要題材。
莎樂美跳一支舞,施洗者約翰的人頭注定要落地,原來是因為得不到他的愛而種下殺機。
藝術家以具體形象重現了基督教的故事,從教堂建築到繪畫、雕塑,無一不是熱門首選。
《歐洲藝術中的神話與傳說》作者從藝術史的角度,並以希伯來民族神話的起源,及其演變之後的宗教傳說,研究宗教題材的藝術創作。本書延續「你不可不知道的」叢書系列,走訪古希臘與基督教的神話與傳說典故,讓您在欣賞西洋藝術之美的同時,也能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內涵與趣味。

作者简介

王觀泉
1932年生於上海,因家貧,書讀至初中即輟學進入社會,像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似地負重忍辱以求溫飽,心儀阿波羅的壯美和雅典娜的智慧。1951年,步入文壇至1992年退休,曾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者曾經出版過多部著作,其中惟有此書隱藏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希望讀者傾心欣賞名畫名雕塑的同時,能在啟人以愛以智以忍以勤奮鬥故事中,感悟人生。

目录

Preface前言
希臘神話:人類美麗童年的詩
基督教神話:把《聖經》畫給你看
Greek Mythology希臘神話
奧林匹斯神族 Gods of Olympus 從打倒父親奪王位說起
竊火者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高加索山上三萬年苦刑
人類的起源 Human Origins 洪水過後,用石頭造人
冥王黑帝斯 Hades 為了愛情強擄仙女
海神波塞冬 Poseidon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 宙斯吃掉妻子後,頭痛欲裂
勝利女神尼姬 Nike 一對展翅高飛的雙翼
太陽神阿波羅 Apollo 和九個文藝繆斯女神
河神的女兒達夫尼 Daphne 讓我變形,避開阿波羅的愛吧!
羊角仙馬耳緒阿斯 Marsyas 悔恨地看著那支笛子
月神阿提米絲 Artemis 頭上一彎新月的女獵人
美神愛芙羅黛蒂 Aphrodite 從海水泡沫中誕生
美少年阿多尼斯 Adonis 美神將他變成一朵秋牡丹
愛神之子愛洛斯 Eros 金箭還沒射出,反被賽姬的美擊中
冶煉神赫淮斯托斯 Hephaestus 把網撒在愛神的床上
酒神戴奧尼索斯 Dionysus 墓上一支葡萄藤的大發現
賊王赫耳墨斯 Hermes 跳出搖籃,就做了小偷
美少年伽倪墨得斯 Ganymede 被宙斯派出的神鷹叼走
命運三女神 The Fates 操縱所有神人的命運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Heracles 選擇走英雄事業的路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Heracles 半馬人設下魔血毒計
伊娥 Io 100隻眼睛看守一條牛
仙女麗達 Leda 不知身邊天鵝就是宙斯
腓尼基美人歐羅巴 Europa 被牛誘劫到克里特島
阿麗雅德妮 Ariadne 幫助愛人走出迷宮
達娜厄 Danae 狂風大作,下了一陣黃金雨
勇敢青年珀耳修斯 Perseus 砍下蛇髮魔女梅杜莎的頭
衣索比亞公主安朵美達 Andromeda 正當她成為海神的祭品……
狠毒皇后狄耳刻 Dirce 被綁在牛角上活活拖死
驕傲的尼俄柏 Niobe 流著淚泉的母親石像
痴情美狄亞 Medea 幫伊阿宋取得金羊毛
美少年納西瑟斯 Narcissus 愛上自己的水中倒影
拿著豎琴的奧菲斯 Orpheus 勇闖冥府尋找已死的妻子
復活的珀羅普斯 Pelops 為了公主,和國王比賽車
阿瑪宗女部落 Amazon 得殺死男人才能結婚
人頭獅身斯芬克斯 Sphinx 要你命的恐怖猜謎遊戲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Paris 都是一顆金蘋果惹的禍
統帥之女伊菲革涅亞 Iphigeneia 代父親償罪走上祭壇
祭司拉奧孔 Laocoon 識破木馬計而慘遭滅口
羅馬帝國的建立 Romulus 雙生小兄弟被母狼救走
薩比諾的女人 The Sabine Women 王后領軍,女人奔向戰場
Christian Mythology基督教神話
亞當和夏娃 Adam and Eve 偷吃果子被逐出天國
巴別塔 Tower of Babel 大洪水後,建一座通天高塔
試探亞伯拉罕 Abraham 能不能把自己的兒子當祭品
以色列民族英雄摩西 Moses 法老王的女兒撿到這個小男孩
英雄國王大衛 King David 拔出利刃割下巨人人頭
發瘋的掃羅王 Saul 殺不殺大衛,內心矛盾交戰
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 Bathsheba 丈夫因她的美麗而死
所羅門 Solomon 小孩一人一半的判決
大力士參孫 Samson 頭髮的秘密
女中豪傑朱提斯 Judith 手刃巴比倫大將的人頭
浴中的蘇珊娜 Susanna 反遭兩個老人誣告
聖母瑪利亞 Blessed Virgin Mary 天使捎來懷孕生子的消息
耶穌降生 The Birth of Jesus 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
希律王 King Herod 下達男嬰全面追殺令
門徒約翰 John the Evangelist 父母九十歲生下他
以利沙伯 Elizabeth 瑪利亞會見約翰的母親
施洗者約翰 St. John the Baptist 舀約旦河聖水為耶穌施洗
莎樂美 Salome 以一支舞交換約翰的命
迦那的婚禮 Marriage at Cana 六缸清水變成美酒
妓女抹大拉瑪利亞 Mary Magdalene 趕走她身上的七個鬼
犯下私通罪的婦女 The Woman Taken in Adultery 誰沒犯過罪,就可以拿石頭砸她
葡萄園工人 The Workers in the Vineyard 每人一律發給一錢銀子
浪子回頭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落得偷吃豬食的下場
耶穌與羅馬稅吏 The Tax Collector 一個奸細一場舌戰
耶穌救睚魯的女兒 Jairus' Daughter 她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拉撒路死而復活 Raising of Lazarus 耶穌叫大家打開裹屍布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 Entry into Jerusalem 一粒麥子如果落在地上
最後的晚餐 Last Supper 你們之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猶大賣主 Betrayal by Judas 毒吻和血田
耶穌受審 Trial of Jesus 被指控誘惑煽 人民
戲弄耶穌 Jesus Mocked 猜猜是誰在打你啊!
耶穌被釘十字架 Crucifixion of Jesus 就在這時天地都變黑
耶穌被放下十字架 Descent from the Cross 我將靈魂交在你手裡
基督在以馬忤斯 Christ at Emmaus 耶穌復活記
聖彼得 St. Peter 被倒釘在十字架上
啟示錄 Revelation 四個騎士向人間飛馳而來
最後的審判 Last Judgement 耶穌檢閱生命冊審判靈魂
泛題材宗教畫 Pan-religious 進入宗教精神的宣揚
Index索引
希臘神話名詞
基督教神話名詞

精彩书摘

希臘神話:人類美麗童年的詩
神話,是人類啟蒙時期的產物,是人類企圖探索自然、解釋自然現象的思維活動的結果。因而當古代先民看見閃電,聽到雷鳴,就以為天上有一個巨靈在掌管著,在古代的希臘,就創造了一個掌管雷電的大神—─宙斯。
春天降臨,希臘人愉快地生活在春光明媚的愛琴海邊,為這個美麗的季節創造了一個春天女神;嚴寒將至,人們就說春天女神被地府冥王搶去了,所以大地為之悲慟,萬物凋零枯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古老豐富的希臘神話。
神話產生於原始時期,但在科學能解釋任何自然現象的現代,它依然有文化上的、文學藝術上的意義。馬克思說:「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即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註2)這不僅是希臘神話形成的科學論斷,也說明了神話和人類初期文學藝術創造之間的關係。
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史學家、行吟詩人、劇作家、畫家、雕塑家和藝術工匠們,都愛用希臘神話作為創作素材,他們往往根據自己從各城邦國家所收集來的神話傳說,加以集中、糅合,賦予神話新的內容和形式。而這種新的創造,不僅豐富了希臘神話,還被民眾或藝人們廣為傳播,加以再創造,所以,古希臘神話有著極為豐富的內容,以及多姿多彩的感染力。
希臘神話具有純化人性,激勵奮進,追求美好,營造著一種悲壯的社會風尚。像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奧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在歐洲進步的文學藝術流派中曾起過良好的作用,成為反抗黑暗、嚮往光明的象徵。
古代希臘是個泛神論的國家,沒有使神話演變成宗教一神論的土壤。整個希臘世界,有各種環境的神明,有各行各業的保護神,有智慧的象徵,有力量的源泉……。縱覽希臘諸神或英雄,他們並不是可憎或神聖不可侵犯的,也不具宗教氣氛極濃的離奇幻覺,希臘的神是美麗的、詼諧的,與人民生活極為融洽的。
如太陽神阿波羅,他是光明、正義、藝術和青春的象徵;看看雅典娜,她是智慧、勇敢和貞潔的集中表現;再如那位創造了人,又給人類象徵生存和光明的「火」的普羅米修斯,直到現在,人們都難以忘卻他在高加索山上遭受三萬年之久的苦刑。普羅米修斯是古代希臘人民通過神話形式所創造的一個偉大的人!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留下了不滅的絕唱。
希臘神話的起源是很早的,有些神話在西元前 3000~1500 年的「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期」(愛琴文化期)已經形成。這時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是位於愛琴海的克里特島,並對後起的各希臘城邦產生經濟和文化層面的重大影響。
克里特島的神話傳說,對整個希臘神話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影響。例如,諸神之王宙斯,在克里特島長大,克里特國王邁諾斯是宙斯的兒子,死後又是冥國的判官;而神話中關於英雄特修斯的故事,與考古發現的古跡、文物相互對質,充分表現出克里特島的興衰,甚至連克里特的克諾索斯宮,都被認為是神話中巧匠代達羅斯所建的「迷宮」;其他的一些神話,如伊阿宋取金羊毛、特洛伊戰爭,就顯得較遲,至於阿多尼斯與愛芙羅黛蒂的戀愛故事,則屬於羅馬神話了。
可見,希臘神話的形成是長期的,由許許多多散居在愛琴海諸島、地中海東部希臘大陸各城邦國家的神話傳說匯合而成的。同時,作為意識形態的神話,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進化而逐步形成的;也隨著生產工具、交通工具的發明和地理視野的擴大,城邦國家之間相互來往關係的日益密切,移民、雜居、流遷的頻繁而傳播的。城邦國家之間戰爭和殖民擴張等等條件,使希臘各民族間的民俗和神話相互交流、影響、補充,從而豐富了古代希臘的神話。因此,要考察神話的起源、原始形態和產生的年代是較為困難的,這是神話學的研究範疇。
由於希臘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分成很多城邦國家,並各有其開創的歷史和政治經濟、民俗、文化的獨特發展,這反映在神話上亦有各地自己的神和心目中的開國英雄,這些神話作為其民族的光榮史跡,世代相傳,如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是底比斯城最偉大的英雄,後來成了神而進入奧林匹斯神族。這些英雄故事是神話中精彩的組成部分。
希臘神話中的神,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區別。有些神是全國性的,如眾神之王宙斯、大地之母狄米特、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阿提米絲、酒神戴奧尼索斯等,這些神在全國各地都有神廟,每年還為這些神舉辦全國性的祝祭活動。如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節、每年的泛雅典娜節、每年豐收後的酒神節等。每逢節日,全希臘都舉行盛大的祝祭活動,並有體育競技、文藝表演等活動。這些節慶對古代希臘文學,尤其是建築和雕塑藝術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
希臘神話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 8 世紀,這個時期是希臘從氏族社會跨入奴隸制社會的全盛時期。震撼整個古代希臘大陸的第一屆奧林匹克節慶,在西元前 776 年的雅典開幕,它標誌著希臘文化進入輝煌階段。
荷馬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就產生在這個時代。這兩部史詩,與考古發掘出的資證農業手工業高度發展和形成城邦國家的文物相對照,證明了荷馬史詩確實是藝術化了的口碑史,由是之故,這個興旺發達時期的希臘,史稱之為「荷馬時代」。從神話學的角度,最早的一部系統的神話作者赫西俄德的長篇敘事詩《神譜》亦應運而生,從此,希臘神話成為千百年來藝術家們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
在談希臘神話時,還應該談一談羅馬神話。其實,羅馬神話和希臘神話中的神,有的直接繼承,有的僅只改名,如宙斯在羅馬神話中叫朱彼得,赫拉改名朱諾,雅典娜改名密涅瓦,愛芙羅黛蒂改名維納斯等等。他們的事蹟,是在希臘神話的基礎上引申發展出來的,如羅馬建城的傳說,就是特洛伊戰爭的延續。
由於羅馬帝國在歐洲的霸權和拉丁文化的傳播,羅馬神話傳至歐洲,因此,人們對羅馬神話遠比希臘神話來得熟悉。這個神話學上繼承關係的時期,即是起自西元前 3 世紀的「希臘化時期」;羅馬帝國在西元前 146 年侵佔希臘大陸,一躍而為稱霸地中海、愛琴海的世界強國,從而進入古羅馬時代。新興的羅馬帝國極度崇尚古代希臘的這個時期,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希臘文化傳播期」。
在這個時期裡,希臘神話形成並豐富了羅馬神話,在文學藝術上,為歐洲藝術史創立了保存和模仿、傳播和擴大希臘藝術的過渡時期,沒有對希臘藝術抱著敬仰和模仿的古羅馬藝術,就很難將年代久遠的古希臘藝術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並影響著二千年來的歐洲藝術。例如,我們現在見到的希臘雕塑家比較完整的雕塑創作,大都出自羅馬或希臘人後裔雕塑家之手的摹製品。而另一些著名的雕塑,如《米羅島的愛芙羅黛蒂》、《拉奧孔》、《法爾內塞的牛》等等,均屬於希臘化時期的傑作。
當我們研究希臘神話與古希臘的文學藝術的關係時,就應該綜述整個藝術領域的每種文藝形式,特別是古希臘的史詩和悲劇,但是當我們單獨研究古希臘神話與雕塑繪畫藝術的關係時,就會發現,原來希臘神話的發展,以及它給予後來歐洲文學藝術的影響,假若沒有古代希臘的雕塑(及建築)和繪畫(現存的主要是彩陶工藝),希臘神話的影響就不至於有今天這樣深遠,這就是「人神同形共性」的藝術再現。可以認為歐洲美術史上幾乎沒有一個畫家或雕塑家對希臘神話表示漠視的態度。事實是,文藝復興以來,希臘神話已經成為主要的藝術題材之一。它與古代希臘造型藝術遺產有著血緣的關係。
現在,再簡單介紹一下,希臘神話傳到歐洲大陸時在藝術史上的一些情況。
歐洲中世紀的文化,與基督教宗教統治是分不開的。教會是全能的主宰,一神論視一切神話為異端,它把一切不符合一神論的文化全都判為異端邪說,並加以摧毀,至今,我們還可以在很多殘存的古代希臘羅馬雕塑和手稿上,看出中世紀教會的刀痕火跡。比如著名的佩加蒙《宙斯祭臺》上表現希臘神話中巨靈戰鬥的浮雕,就是被教會硬說它是《新約.啟示錄》中列舉的「別迦摩(即佩加蒙)的撒旦座位」而橫遭毀壞。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因此,一般都稱早期中世紀為「黑暗時期」,由是古代希臘藝術被淹沒了近千年之久。
至西元 12、13 世紀,封建制度已漸漸瓦解,在義大利,新興資本主義萌芽了,它雖然才踏上征途,但對舊制度不能不起著日漸明顯的摧毀作用。
屢次爆發的農民運動,動搖了義大利的封建莊園制度,破壞了農村自然經濟,城市中成立了各種手工業行會,經濟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開始動搖封建貴族的集團利益,引起了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化;廣大市民階層對教皇專制以及經院哲學,表示強烈的不滿;生產力的發達,自然科學的發展,亦導致了愚昧的宗教迷信的破產,人們一度十分狂熱的宗教信仰日漸衰退,他們要求新的精神寄託,要求瞭解世界,要求衝破一神論對人們的精神箝制,這就是文藝復興的社會條件和精神準備。
具有新興思想的市民階層,他們崇拜古代希臘的民主精神,並以古代希臘的民主政體、文化藝術,作為向當時黑暗勢力鬥爭的依據。
恩格斯說:「拜占庭滅亡時所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所掘出來的古代雕刻,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新世界—─希臘的古代;在它的光輝的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逝了;義大利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藝術繁榮,這種繁榮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再現。」(註3)
可見,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對文藝復興,有著絕對重要的意義。其實,所謂「文藝復興」就是古代希臘、羅馬文藝的再興起。希臘神話再度問世,為藝術家們所注意,並引起藝術上的革命,在文學上則出現了但丁、薄伽丘等詩人和作家。這個革命在繪畫雕塑藝術上更為突出,不僅表現在像波提且利、拉斐爾、米開蘭基羅、提香、丁多列托等藝術家對希臘神話題材的卓越描繪;而且受了希臘文化、希臘羅馬神話的影響,使原來的宗教畫和其他傳統內容的繪畫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拉斐爾一開始畫家生涯,就受到希臘神話中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精神的鼓舞,作了《騎士的夢》,向騎士提出了新的時代的要求,似乎要他們拋棄中世紀的昏暗,像赫拉克勒斯一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去闖出一番事業來。
從本書收集的希臘神話故事與附圖中,也可以看出希臘神話題材,特別是其中顯示人的力量的英雄傳說、優美的戀愛題材,對於摧殘人的尊嚴、禁欲主義、苦行主義(它已經發展到肉體毀壞,比如鞭身教派),是一股強大的衝擊力。在古代希臘神話這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前,中世紀的「幽靈」的確「消逝」了,文化上的這一發展,絕非宗教力量所能阻止。
到了 17、18 世紀,法蘭德斯畫派的魯本斯、范戴克,荷蘭的林布蘭,西班牙的委拉斯蓋茲,法國的普桑、福拉哥納爾,義大利的卡拉瓦喬、貝爾尼尼等等,都曾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完成了時代賦予的藝術使命,留下了優秀的作品。
19 世紀初期,藝術史上出現了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交鋒。
在對希臘神話傳統題材的表現方法上,又出現了變革。當我們觀摩了古典主義畫家如安格爾、卡諾瓦等的作品,再看看浪漫主義畫家如傑利訶、德拉克洛瓦等的作品,就可以發現,對神話題材的解釋,是存在著分歧的。
到了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印象主義以來藝術思潮的多元走向,使古代希臘神話獲得了宣洩人性的發展生機,如羅丹、布林德爾的雕塑,馬奈、雷諾瓦、雷東、克林姆等畫家的作品,甚至畢卡索等抽象主義畫家,都對希臘神話作了鋼鐵工業時代充分張揚人的個性自由的藝術闡述。
這裡不能專門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但當讀者熟悉了希臘神話,再對不同時代的畫家、流派在運用神話進行創作的構思、主題選擇和表現諸方面作一番琢磨,問題的結論是不難獲得的。

前言/序言

研究歐洲美術史上的繪畫雕塑藝術,在情節性的題材方面,大體可分成五類:
1.希臘神話系統
2.基督教神話系統
3.各民族自己的神話傳說(如北歐神話、斯拉夫傳說)系統
4.歷史題材
5.風俗畫
其中,分量最大、最具有廣泛意義的,當推希臘神話和基督教神話這兩個部分。
30 年代,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藝術教育家夏丏尊,對這兩種神話有過極簡約而精闢的見解:「這兩種思潮,一盛一衰,一勝一敗,循環往復地鬥爭著,形成了世界文明光華的歷史。安諾德說得好:『在這兩種相反的偉大思潮的勢力間,我們的世界在進行著。』」(註1)
翻開歐洲美術史,這兩大神話系統,交替出現,並駕齊驅,競相爭豔,為歷來畫家所採用而留下了豐富的作品。在這裡,首先對這兩大神話系統的起源、沿革,以及其在藝術史上的流傳情況,作一介紹。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西方文明的瑰宝: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史》的图书简介: 《西方文明的瑰宝: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微的西方艺术史画卷,聚焦于从古典文明的曙光到中世纪的转型,再到文艺复兴的辉煌盛放这一关键时期。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艺术家的名字和作品清单,而是深入探究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反映、塑造和记录人类的信仰、社会结构、哲学思辨与审美情趣的演变。 第一部分:古典的源头——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塑造力量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到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艺术不再仅仅是装饰,而是城邦精神、民主理想与人文精神的物化体现。我们将详细考察古希腊雕塑的“黄金比例”和理想化的人体表现,分析从古风时期到古典盛期(如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与菲狄亚斯的雕塑)的风格演变,探讨其对形式完美的不懈追求。随后,我们将讨论希腊化时期艺术的戏剧性与情感张力,这预示着日后艺术表达的多元化。 紧接着,我们将步入古罗马世界。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形式,但注入了强烈的实用性、工程学精神和帝国意志。本部分会重点分析罗马建筑的革新——拱券、混凝土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服务于公共生活和政治宣传(如万神殿、引水渠的工程美学)。在肖像雕塑方面,我们将比较希腊的理想化与罗马的写实主义(如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浮雕),理解艺术如何成为维护帝国秩序的工具。 第二部分:信仰与象征——中世纪的艺术世界 当罗马帝国衰落,基督教成为西方社会新的核心。艺术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从对“此岸”世界的赞美转向对“彼岸”世界的引导与启示。本部分将细致梳理早期基督教艺术(如地下墓穴壁画)如何艰难地建立起新的视觉符号系统。 随后,我们将进入拜占庭艺术的金色时代。君士坦丁堡的艺术以其庄严的马赛克、神圣化的圣像画和对光线、永恒感的极致运用而著称。我们探讨圣索菲亚大教堂如何通过其建筑空间,营造出神圣临在的体验。 中世纪的艺术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我们考察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短暂复苏,以及奥托王朝的努力。重点内容将集中在罗曼式艺术(Romanesque)的兴起,特别是其在修道院和朝圣教堂中的应用。这一时期的雕塑(如柱头雕刻)往往带有强烈的教化意义,其形式的“非自然主义”正是为了突出精神实体而非肉体表象。 本书将特别开辟章节,详述哥特艺术(Gothic)的革命性突破。从圣丹尼教堂的早期实验到沙特尔大教堂的成熟之作,我们将分析尖拱、飞扶壁和肋拱如何使建筑向上拔升,并最终实现彩色玻璃窗的“光之神学”。对人物造型的观察将展示从中世纪早期到晚期,艺术家如何逐渐重新发现人体的比例与情感,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人性的觉醒——文艺复兴的辉煌开端 文艺复兴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的回归与重塑。本部分将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到艺术实践的变革,全面解读这一时期的伟大成就。 我们将从佛罗伦萨——这场运动的诞生地——开始。对早期文艺复兴大师如马萨乔(Masaccio)和多那太罗(Donatello)的分析,将聚焦于他们如何运用透视法(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重新定义空间感,以及如何恢复雕塑中的独立性与心理深度。 随后,本书将进入文艺复兴盛期(High Renaissance)的“三巨头”时代。 达·芬奇: 探讨他如何将科学观察、对光影的精妙处理(如晕染法Sfumato)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分析其在肖像画和构图上的革命性贡献。 米开朗基罗: 聚焦于他作为“神圣的雕塑家”如何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掌握,表达出内在的英雄主义和精神的挣扎,从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到他的雕塑作品,展现其对“未完成之美”的追求。 拉斐尔: 分析他如何以和谐、平衡和古典的优雅,完美地融合了前两位的成就,并在梵蒂冈的“学院派”作品中体现了文艺复兴理想的巅峰。 最后,我们将简要回顾威尼斯画派的独特贡献,他们对色彩(Colorito)的重视如何与佛罗伦萨的线条(Disegno)传统形成对比,为巴洛克艺术的来临铺设了道路。 本书特色: 本书的叙述风格注重宏观的文化背景与微观的技法分析相结合。我们不仅研究“什么被画了”,更深入探讨“为什么这么画”,以及艺术如何服务于当时的宗教权威、贵族赞助人或新兴的市民阶层。通过对材料、媒介(如湿壁画、油画、青铜铸造)的探讨,读者将获得一个全面、立体且富有洞察力的西方艺术史基础认知。这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高明,它避免了将神话故事当成独立文本来处理的陷阱,而是将叙事脉络完全嵌入到艺术史的发展长河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仿佛不是在阅读一部学术著作,而是在跟随一个饱学之士的私人漫谈。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异教与基督教神话的融合与冲突”的章节,作者深入剖析了在艺术语境下,圣母玛利亚的形象是如何巧妙地吸收了古典女神的某些特质,以适应不同时代的宗教情感需求。这种跨文化的解读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全书的论证逻辑是环环相扣的,A章节的观点往往能为B章节的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长期的研究积累。虽然内容密度较大,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消化,但每当攻克一个复杂的概念或理解一个巧妙的艺术手法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是其他读物难以给予的。对于希望系统性理解欧洲艺术背后文化基因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参考书。

评分

初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就感觉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但绝非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叙述。作者的笔触如同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穿梭于欧洲宏伟的艺术殿堂之中,从古希腊的雕塑到文艺复兴的壁画,再到巴洛克时期的戏剧性光影,每一步都精准地指向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神话与传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象征意义时所展现出的细腻与洞察力。比如,对“赫拉克勒斯十二伟业”的阐释,不再是简单罗列神话故事,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艺术家们借用来表达世俗的权力诉求或人性的挣扎。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插图(虽然只是黑白的,但质量尚可),脑海中仿佛能重建出提香画作中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或是拉斐尔笔下人物眼神中的复杂情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艺术形式与叙事内核的桥梁,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古典符号变得鲜活起来,对于提升非专业读者的艺术鉴赏层次,具有极强的引导性。它不仅仅是一部艺术史的注脚,更像是一本解读西方文明深层精神密码的钥匙。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看见”艺术的窗户,而不是单纯地“观看”艺术。以往欣赏名画时,总感觉隔着一层纱,知道画的是什么典故,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韵味。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复述神话故事本身,而是聚焦于“这些故事如何被‘艺术化’地呈现出来”。比如,关于爱洛伊斯的坠落,书中探讨了不同艺术家如何处理“变形”这一主题,从早期对人体解剖的探索,到后期对光影和情感冲击的强调,每一次转化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思辨。文字的组织结构非常有层次感,从宏观的流派演变,到微观的细节考证,衔接得天衣缝合。作者的论述风格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和考古发现作为支撑,读起来信心十足,完全没有那种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谈。唯一遗憾的是,如果能在一些关键的艺术作品旁边提供更高清的全彩印刷图例,那将是更完美的体验,毕竟面对这些关于色彩和构图的讨论,视觉的冲击力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一种克制而优雅的古典美学气质,用词精准到位,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将复杂的艺术现象描绘得生动形象。它不像一些流行的艺术普及读物那样追求口语化和娱乐性,而是保持了一种应有的学术庄重感,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例如,在分析巴洛克时期的“戏剧性张力”时,作者引用了当时一位评论家的原话,并将这种张力与神话故事中关键的“转折点”进行对比,这种多层次的引用和分析手法,让读者不仅看到了“作品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是这样”。读完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古典主义作品的判断标准有所提升,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美感,而是开始探究其结构和意图。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本书在对不同地区(例如意大利、尼德兰、西班牙)的艺术表现差异化处理上,可以再增加一些对比性的案例,以更全面地展现神话在不同地域土壤上的变异和生长,不过这也许超出了单一修订版的范畴。

评分

这部修订版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某幅画画了什么神话”,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神话主题”到“艺术风格”的演变图谱。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某些神话主题在某个时代特别受宠,而在另一个时代却几乎销声匿迹?书中对社会思潮、赞助人偏好与艺术表达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作者擅长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某个雕塑姿势中蕴含的星象学意义,或是某幅祭坛画中隐藏的世俗政治影射。这种深挖的能力,让读者在欣赏艺术时,能够带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读罢全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文化“健行”,虽然过程需要投入精力,但最终抵达的认知高度是令人振奋的。它成功地将艺术史、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熔于一炉,成为了一部极具内涵和深度的艺术读物,推荐给所有对欧洲文明的底层逻辑感兴趣的探索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