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什麼用?:2500年前的一本書,告訴你現今最務實的做人道理 [使う! 論語]

讀論語,有什麼用?:2500年前的一本書,告訴你現今最務實的做人道理 [使う! 論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渡邊美樹 著,劉宗德 译
图书标签:
  • 论语
  • 国学
  • 修身
  • 处世
  • 人生智慧
  • 自我提升
  • 经典
  • 实用
  • 管理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6037108
版次:1
商品编码:16015008
包装:平裝
丛书名: Biz
外文名称:使う! 論語
出版时间:2011-12-26
页数:224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21×14.8 cm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學的時候,我們死背論語,最常發表的感想是:「讀《論語》,有什麼用?」
.宋太祖的宰相趙普處理政事明快果斷,不過他承認,自己生平只讀一本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但我猜你不相信。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說,他用「半部《論語》創王品」--你相信嗎?
.現在,渡邊美樹,每年光是經營居酒屋就創造將近七百億日幣產值,他說:「我經營事業,憑的就是一本(其實只有65則)《論語》。」
他還說:「我的和民集團,根本沒有員工工作手冊,因為不需要!我們工作的守則,就是『恕』,一個字而已。」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渡邊美樹知道,光憑這個「恕」字,還不足以讓大家相信讀《論語》有什麼用。他列舉這本書當中讓他最有感覺的65則,提出自己的心得和經驗。他不是單單引用原文、注釋翻譯,而是拿自己的人生際遇、自家公司的經營故事,來告訴我們--《論語》就是這樣用。
渡邊美樹說,這部2500年前孔子和學生的問答記錄,已經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許多成功祕訣和待人處世的方法,例如:
.「四十、五十而未聞焉」,不能在自己的行業中小有名氣的,小心中年失業。
.「無友不如己者」的做法太現實?--志向跟你差太多的人,你真的沒法勉強自己。
.朋友有四種層次--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太多太多的攜手創業故事,已經證明了這句話。
.憤怒、心急,不是壞事,表現出來才有貴人相助--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天天寫日記的人,事業成功--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做人不難,只有兩個字--「忠、恕」,也就是誠心和體貼。
.人們常說「個性決定命運」,錯了,是習慣決定命運--性相近,習相遠。
.人生最大挑戰不是面對競爭,而是面對自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敏以求之」--要費一番心力達成的,才算是有意義的「目標」。
.做對的事,錢會自動流進來--其身正,不令而行。
.領導者必須讓大家信賴,但不必讓大家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奢華、享受,是努力的結果,不是努力的目標--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本書作者創立了日本和民集團。他說:「孔子十五歲立志當學者,而我十歲立志經營事業。」因為當時他經歷了母親過世、父親公司倒閉,激發了他「當社長」的目標,發誓「要掃盡父親的敵人」。
他24歲創業,40歲時公司上市。和民集團目前除了在全球擁有超過600家國際連鎖餐廳,更跨足外食、照護、農業、環境、教育等事業,總共營業額超過一千億日圓。
《論語》是渡邊美樹最喜愛的書,他舉了一則讓他最著迷《論語》故事,告訴我們他怎麼用這本書:
官員向孔子洋洋得意地說:「我國是個治理得非常好的好國家。父親偷了羊,兒子就會舉發,紀律非常嚴明。」
不過,孔子卻不以為然,他回答:「這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做人的道理,理應是孩子會為父親隱瞞、父親會為孩子隱瞞。這樣的人之常情,比起做的事情是否有缺失,往往還要優先。我覺得相互隱瞞、溫柔體貼的心,這才是所謂的正直。」

作者简介

渡邊美樹
日本和民集團創辦人。
1959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明治大學商學院畢業。1984年創業,1992年第一家居食屋「和民」誕生,2000年3月公司股票上市。和民目前投入餐飲、照護、農業、針對高齡者開發的餐點服務等,以「成為收集地球上最多『謝謝』的公司」為本、打造百年企業為目標。
擔任學校法人郁文館夢學園理事長、醫療法人盈進會理事長之外,也以公益財團法人School Aid Japan理事長身分,在柬埔寨等開發中國家進行教育支援工作。著有《渡邊美樹教你為夢想加上完成日》、《你為什麼工作?和民創辦人送給你的88句話》、《父子約定》等書。
劉宗德
輔大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曾任雜誌兼任翻譯、國科會研究計劃案兼任助理,譯有《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每一個決定都是經濟學》、《那樣擺不會賣,這樣才對!》《3天讀懂哲學》、《3天讀懂德國》、合譯《世界,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世界資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我們沒那麼了解美國》(以上皆大是文化出版)。

精彩书评

王品集團創辦人、董事長戴勝益 熱情推薦

目录

前言 《論語》,與人生重疊的一本書
第一章 為了夢想而學習,因學習而有夢想
1立志到成功需要十年,你幾歲立志?
2四十歲以後難找工作?你得讓工作來找你
3個性決定命運?錯!是習慣決定命運
4憤怒心急,表現出來才有貴人相助
5你念書不是為了自己,還得為別人
6憑知識做出來的夢,色彩繽紛
7我真的盡力了嗎?
8大量學習別人,走出獨特自己
第二章 朋友分四個層次,做人得懂兩件事
9大家所謂的「友情」,沒那麼重要
10朋友分四種層次
11你有說真話而不傷感情的朋友嗎?
12從別人身上觀察自己
13個人好惡和相處問題,先擺一邊
14如果人生只能有一個選項
15我的公司,工作手冊只有一個字
16做人的道理,只有兩個字
17你憑藉什麼讓別人追隨你?
18敬意,讓任何關係都持久
19死纏爛打的邀約,不算真朋友
第三章 人品與格調
20自我盤點之後的勇氣
21法律沒管到的,老天爺在看
22「均分」時,讓對方多拿些
23這個問題,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
24說話慢點、手腳快點
25主管的「樣子」,不能裝
26你必須讓大家信賴,不必讓大家理解
27司機的識人術
28會承認錯誤的人,心胸寬大
29不承認錯的人,總是重複同樣的錯
30再給他一次機會的「正直」,你敢嗎?
31找藉口、怪別人,都是小人
32做對的事,錢會自動流進來
33不做四種事,就能做對的事
第四章 態度決定勝負
34人必須有強烈而不卑劣的「欲望」
35好像達不到的,才算是目標
36覺得喜歡,就不覺得難
37奢華享受是努力的結果,不是努力的目標
38年輕時候不必擔心「做過頭」
39對錢的態度,可分辨君子、小人
40什麼叫做有氣魄
41「交給我」、「我來負責」
42人生最大挑戰不是面對競爭,而是面對自己
43自個兒先動手,就會有人幫你
44什麼情況下,你可以讓上天作主
第五章 要求自己幾件事
45寫日記,為了整理自己
46每天要撥出三十分鐘「一個人」
47讓人家再麻煩也要來找你
48二萬九千九百三十天,等於一生
49解決問題第一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50從不反對你的,通常不是夥伴
51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沒有遺憾
第六章 人生每個階段,如何不留遺憾
52將來想徹底放鬆,現在得好好活著
53把一種事做透徹,就威力無比
54你找到「立足之地」了嗎?
55四十想不惑,三十得想清楚
56何時該知道如何不虛此生
57不要「見不得別人好」,不簡單的修養
58教人,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59聰明的人,知道自己哪裡無知
60節儉的人很少失敗
61要有專長但不被定型
62追求成功的動機,不能太淺薄
63要發揚道德,而非藉道德發揚自己
64一輩子都要堅持的態度是……
65你想讓別人怎麼記得你?
結語 別把時間看太短而誤判人生

精彩书摘

前言 《論語》,與人生重疊的一本書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愛讀哪一本書?」我的答案一定是《論語》。
緊接著,問我問題的人臉上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驚訝表情。「怎麼會喜歡讀這麼生硬的書啊?渡邊先生這個人還真怪。」這句話就算沒有說出口,我還是可以從他們的反應清楚知道,他們心裡是這麼想的。
對很多人來說,《論語》根本就是生硬的教科書,內容既艱澀,又難以親近。總之,《論語》真無聊。
我就直說吧,這些想法都是錯的。我就是為了打破這樣的成見,想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瞭解《論語》的真正價值,才決定寫這本書。
《論語》裡頭一字一句闡述的內容,是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年以前發生的事。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然而,每次讀到《論語》中描述的人物時,我都體認到,所謂的「人」,根本上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人應該怎麼過生活呢?」孔子接二連三地提出評論,每一句話都帶著喜愛人類的深意。
我經常將《論語》放在車上、床邊,只要一有空就拿起來反覆閱讀。
《論語》的內容一點也不艱深,通篇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問答,以淺顯易懂的詞句彙串連而成。不過,在簡潔的詞彙中,卻隱含著深遠的意義。我每讀一行,就會想起這幾天發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不禁拿書中的內容對照反省:「那些事發生時,身為一個人,我是不是做了該做的事了呢?」沒想到短短一行的文句中,不但深藏著故事,還與我自己的人生重疊。
我必須先向讀者說明,我不打算在本書中「翻譯」《論語》,也沒有意圖一字一句解說孔子的話語。我只是將自己閱讀《論語》過程中想到的、感受到的,完完整整地寫下來。
雖說是至聖先師的語彙,但不必太過害怕。拿我來說吧,我對於闡述《論語》所需的知識、經驗都還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同樣讀得很開心。
那麼,請你跟我一樣,試著放膽讀《論語》、用《論語》吧。
渡邊美樹

前言/序言

前言
《論語》,與人生重疊的一本書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愛讀哪一本書?」我的答案一定是《論語》。
緊接著,問我問題的人臉上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驚訝表情。「怎麼會喜歡讀這麼生硬的書啊?渡邊先生這個人還真怪。」這句話就算沒有說出口,我還是可以從他們的反應清楚知道,他們心裡是這麼想的。
對很多人來說,《論語》根本就是生硬的教科書,內容既艱澀,又難以親近。總之,《論語》真無聊。
我就直說吧,這些想法都是錯的。我就是為了打破這樣的成見,想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瞭解《論語》的真正價值,才決定寫這本書。
《論語》裡頭一字一句闡述的內容,是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年以前發生的事。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然而,每次讀到《論語》中描述的人物時,我都體認到,所謂的「人」,根本上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人應該怎麼過生活呢?」孔子接二連三地提出評論,每一句話都帶著喜愛人類的深意。
我經常將《論語》放在車上、床邊,只要一有空就拿起來反覆閱讀。
《論語》的內容一點也不艱深,通篇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問答,以淺顯易懂的詞句彙串連而成。不過,在簡潔的詞彙中,卻隱含著深遠的意義。我每讀一行,就會想起這幾天發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不禁拿書中的內容對照反省:「那些事發生時,身為一個人,我是不是做了該做的事了呢?」沒想到短短一行的文句中,不但深藏著故事,還與我自己的人生重疊。
我必須先向讀者說明,我不打算在本書中「翻譯」《論語》,也沒有意圖一字一句解說孔子的話語。我只是將自己閱讀《論語》過程中想到的、感受到的,完完整整地寫下來。
雖說是至聖先師的語彙,但不必太過害怕。拿我來說吧,我對於闡述《論語》所需的知識、經驗都還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同樣讀得很開心。
那麼,請你跟我一樣,試著放膽讀《論語》、用《論語》吧。
渡邊美樹

《智者心法:在喧嚣中锚定人生的古老智慧》 一本关于如何在信息洪流与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重拾内心秩序、洞察人际真相、并实现个人价值的实践指南。 在这个充斥着即时满足和碎片化思考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一种坚实的立足点。高速运转的社会节奏,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心灵的疲惫与方向感的迷失。我们追逐热点,却常忽略了人性的恒定;我们拥抱技术,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前所未有的疏离。 《智者心法》并非一本空谈理论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深入当代生活肌理的实用手册。它旨在帮助那些在职场晋升、家庭责任与个人成长之间挣扎的现代人,找到一套经过时间检验、却能完美适配二十一世纪挑战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本书聚焦于如何将古代的观察智慧,转化为今日可操作的“心法”与“术”。 --- 第一部:内观自省——构建不受外界干扰的内核 现代生活的最大陷阱在于“外求”的无限放大。社交媒体上的完美展示、无休止的绩效考核、以及永不满足的物质欲望,共同构建了一个让人难以停下来的外部评价系统。本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引导读者建立一个强大的、不受外界风暴侵袭的内在稳定系统。 一、辨识“心猿意马”的现代诱因: 我们将剖析“分心”如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现代流行病。从多巴胺回路的操纵到“信息过载疲劳症”,本书详细解析了外部刺激如何窃取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并提出了“时间区块隔离法”,一种针对性地保护专注力的日程管理技术。 二、何为真正的“从容”: 从容并非慢条斯理,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从而避免无谓的焦虑。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刻意练习“预见局限性”,即提前认知到任何计划、任何合作、任何努力都存在其不可控的边界,从而在面对不如意时,能够迅速回归理性,而非陷入情绪泥潭。 三、修习“反思的暂停键”: 情绪爆发往往源于反应速度过快。《智者心法》提供了一套“三秒法则”与“情绪溯源练习”,教导读者在接收到负面信息或强烈刺激时,强制植入一个短暂的思考间隔。这使我们能够区分“被引发的反应”和“审慎的抉择”,从而避免在冲动之下做出破坏长期利益的决定。 --- 第二部:人际洞察——在复杂关系中保持清醒与弹性 人是社会性动物,但现代社会的关系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扁平化、功利化,同时也更易碎。理解他人的动机、管理沟通的预期,是职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关键。 一、解读“语言背后的意图”: 书中详细分析了现代职场沟通中的“潜台词”现象。我们不只看对方说了什么,更着重于分析其“站位”与“需求”。通过对语境、权力结构以及利益分配的冷静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穿透客套话语,直达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高效、少有摩擦的交流。 二、知人与自知:平衡“锋芒”与“内敛”: 如何在展现自身能力的同时,不激发他人的嫉妒或防御心理?本书提出“适度展示原则”,强调将个人成就置于集体叙事中进行包装,以及如何艺术性地处理批评与赞美。更重要的是,本书深入探讨了识别“机会主义者”和“建设性伙伴”的方法论,教导读者如何选择值得投入时间和信任的关系。 三、冲突管理的“求同存异”艺术: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进步的动力。我们提供了一套“目标锚定法”,即在争论升级时,迅速将双方拉回到最初共同期望达成的目标上,以此稀释个人情绪的对抗性,使讨论重回建设性轨道。 --- 第三部:行动与效率——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路径 拥有卓越的洞察力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则毫无价值。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如何将深刻的理解转化为可执行的、持续性的生产力。 一、拒绝“完美主义的陷阱”与“启动惯性”: 现代人常因害怕“不够好”而迟迟无法开始一项任务。本书倡导“最小可行产出(MVP)”的思维应用,教导读者如何将宏大的目标拆解成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可交付单元”,从而用持续的微小成功来累积完成的动力。 二、决策的“风险平移策略”: 面对重大选择时,决策瘫痪是常态。我们引入了“后悔最小化框架”,鼓励读者从“未来最有可能的遗憾”角度反推当前的最优选择。同时,本书强调“试错成本”的量化,教导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内,进行“小步快跑”的试验,确保每一步的试错都不会对整体人生轨迹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三、构建可持续的“学习系统”: 在知识快速折旧的年代,终身学习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技能。本书提供了超越简单阅读的“结构化吸收法”,包括如何高效地从经验、观察和文本中提炼出可以编码并复用的知识模块,确保个人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而非反复循环的过程。 --- 《智者心法》献给所有渴望在信息爆炸中保持清晰、在复杂人际中保持真诚、在快速变化中保持稳健的现代探索者。它提供给你的,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一套可以经受住任何时代考验的——心智操作系统。 掌握它,你便拥有了在任何环境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判断一本书的价值,关键不在于它“写了什么”,而在于它“让你成为了谁”。《論語》作为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让这份厚重感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而非知识负担,是许多译注本的难题。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解读路径,这对我这种注重结果导向的读者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套关于“自我管理”的底层逻辑,一种能让我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保持心境平和,并持续向前的内在驱动力。想象一下,如果能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通过阅读这本书,为自己建立起一个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那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我期待的不是快速致富的秘籍,而是能够穿越时间考验的“精神韧性”。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传统文化解读的书都有点“审美疲劳”,它们往往堆砌着晦涩的典故和过分推崇的姿态,让人望而却步,仿佛不具备深厚的学识就不能领会其妙处。然而,这本《讀論語,有什麼用?》的风格似乎截然不同,它直接抛出了一个现代人都会问的疑问,这种直击痛点的开场白,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现代的语言和生活实例,去重塑《论语》中那些看似遥远的德行要求,比如“仁”、“义”、“礼”,在如今的商业社会、家庭生活中,它们分别对应着怎样的行为标准?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那些看似形而上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我们日常通勤、开会、处理邮件时就能立刻应用的小技巧。如果它能让我意识到,原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不是一套额外的负担,而是让生活本身变得更顺畅的润滑剂,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

最近工作压力山大,常常感觉自己被各种KPI和突发状况推着走,做决策时总是摇摆不定,效率低下。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太快了,快到忘记了“慢下来”的价值?翻阅了不少市面上的成功学书籍,大多侧重于技巧和方法论的堆砌,读完后总觉得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但一到实践就烟消云散。我选择这本书,是冲着它标题里那个“务实”二字。我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落实到“如何与同事沟通而不伤和气”、“如何在感到疲惫时保持专注”、“如何对待失败与成功”这些具体场景中的原则。如果它真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提炼出那些不因时代更迭而褪色的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内在的“操作系统”升级。我希望能读完后,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行为模式中的冗余和偏差,从而构建一个更稳定、更有韧性的自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敬畏又好奇的心态,总觉得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一定藏着某种跨越时空的智慧,只是我们现代人常常不得其门而入。《讀論語,有什麼用?》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挑衅和直白的语气,仿佛在替我们这些在信息爆炸时代感到迷茫的人发问。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不玩虚的,直接告诉我,那些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诲,究竟能为我眼前这堆棘手的“当代问题”提供何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得像一团乱麻的今天,我迫切需要一种能让我内心沉静下来,同时又能指导我行动的“务实”哲学。这本书的定位显然不是高深的学术研究,而是面向普通读者的“生活指南”,这种接地气的姿态,让我对它抱有极大的好感,希望它能真正成为我书架上那本可以随时翻开、随时汲取力量的“救急箱”。

评分

阅读体验的舒适度也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如果内容再好,排版和文字组织让人感到压抑或混乱,也很难坚持读完。我希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章节划分,能够充分体现出它“务实”的宗旨——逻辑清晰,脉络分明。比如,它是否能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小模块?当我遇到人际交往的困境时,能否快速定位到书中对应的章节,找到立即可用的建议?这本书的成功,我认为将取决于它能否巧妙地架起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做一次机械的翻译。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启发,一种触类旁通的顿悟,让我能从日常的琐事中,反观自身的不足与提升的方向。如果它能成为我反思自身言行的镜子,那么它对我而言,就是一本真正的“宝典”,而非仅仅是书架上的一个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