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織錦大全 | 作者 | 錢小萍 |
| 定價 | 1280元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 ISBN | 9787518007257 | 齣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綫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織錦是絲綢織物中結構復雜、花色豐富、工藝精湛、價格昂貴的一種,是絲綢百花園中瑰麗的花朵,數韆年來一直聞名於世。其主要技藝已被列入人類和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麵的、係統的研究和總結。 《中國織錦大全》共分三編。絲綢織錦編綜述瞭源遠流長的中國織錦,並詳細敘述瞭古代織錦、近代織錦和現代織錦;三大名錦編詳細介紹瞭我國的蜀錦、宋錦和雲錦;民族織錦編講述瞭各民族、各地區所形成和發展的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民族織錦。 《中國織錦大全》涵蓋瞭我國自古以來逐步形成和不斷發展的各類織錦,包括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的各類織錦,從其曆史文化、藝術風格、結構特徵和工藝技術等方麵進行剖析和敘述,是部全麵完整闡述織錦的專著。 |
| 作者簡介 | |
| 錢小萍,研究員,1939年12月齣生,常州武進人。1957年畢業於滸墅關蠶絲學校首屆絲織專業。1988年評為“國傢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第六、七、八屆全國代錶。蘇州絲綢博物館和中國絲綢織綉文物復製中心的創始人。首屆全國繭絲綢行業“終身成就奬”獲得者。*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宋錦織造技藝的傳承人。 錢小萍從事絲綢設計和研究達五十餘年,曾發明瞭我國第二代人造血管——“機織滌綸毛絨型人造血管”,榮獲國傢發明三等奬。1986年,在日內瓦獲得第14屆國際發明鍍金奬以及第35屆布魯塞爾尤裏卡國際發明博覽會銀質奬。 同時,她又研製成功多種絲綢産品。如“花絨綢”曾暢銷國內外,並獲國傢新産品金龍奬;又如1996年她設計的雙麵異質復閤長巾,風靡全國,獲得瞭聯閤國第四屆婦代會博覽會金奬。 她為瞭搶救、保護、展示和弘揚中國絲綢傳統文化和技藝,創建瞭我國所絲綢專業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和“中國絲綢織綉文物復製中心”,與國傢博物館閤作,近18年來她帶領科技人員主持研究,成功復製瞭先秦、兩漢、隋唐、明清等珍貴絲綢文物20餘件,分彆獲得瞭國傢文物局科技進步三等奬和一等奬。 |
| 目錄 | |
| 《絲綢織錦編》 綜述 一、源遠流長的中國織錦 二、織錦的定義與分類 章 古代織錦 節 古代織錦的概念與分類 一、經錦 二、緯錦 三、經緯顯花錦 第二節 古代織錦的生産技藝 一、紋製加工技藝的發展曆程 二、織造加工技藝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近代織錦 節 近代織錦的概念與分類 一、近代織錦的概念 二、近代織錦的分類 第二節 近代織錦的生産技藝 一、經緯綫原料加工 二、提花機裝造 三、紋製加工技藝 四、織造加工設備 第三節 近代織錦的典型實例 一、多彩的重緯織錦 二、多彩的重經織錦 三、杭州織錦(像景織物)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現代織錦 節 現代織錦的概念與分類 一、現代織錦的概念 二、現代織錦的分類 第二節 現代織錦的生産技藝 一、現代織錦的生産過程 二、數碼仿真彩色織錦技術 第三節 現代織錦代錶作品介紹 一、織錦唐卡《大輪手持金剛菩薩壇城》 二、織錦《清明上河圖》 三、織錦《富春山居圖》 四、織錦圖書《孫子兵法》 五、織錦《宗喀巴極樂世界》 六、織錦人像《苗女像》 七、織錦《四季》 八、織錦《光明如意錦》 九、織錦服裝《喜相逢》 十、織錦《五星紅旗》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另類織錦 節 縧帶 一、織錦縧帶的發展及演變 二、錦縧的生産技藝 第二節 緙絲 一、緙絲的發展及演變 二、緙絲的結構與類彆 三、緙絲的生産技藝 參考文獻 後記 …… 《三大名錦編》 《民族織錦編》 |
| 編輯推薦 | |
| 我國早在西周已能織錦,早期的錦由染色絲綫織成,以經綫顯花,即所謂“織采為文”。魏晉時期齣現瞭緯綫起花的緯錦,至唐代廣為流行。宋代杭州、蘇州、成都三大錦院各擁織工數韆人,三大名錦之一的宋錦即發源於此時,局部通經斷緯的妝花錦等技藝一直影響到如今。明清“江南三織造”將織錦推嚮**,尤以蘇州宋錦的精美典雅,南京雲錦的光耀華麗,極一時之盛。我國的絲綢品種可分為類,其中以錦的結構*為復雜,花色*豐富,工藝亦*精湛。三大名錦影響遐邇,與具有族群、地域特色的眾多民間織錦以及縧帶、緙絲等織錦相得益彰,蔚為大觀。 長期以來,眾多專傢學者對三大名錦和黎錦、壯錦、苗錦、傣錦等錦種作瞭深入的調查研究,有多種專著問世,但尚缺少對織錦全麵係統的論述。《中國織錦大全》一書的齣版,填補瞭這一空白,編撰委員會由來自13個省市、自治區的32位專傢學者組成,由錢小萍先生擔任本書主編,她做事的認真到位、專業知識的廣博深厚,全身心地專注於絲綢研究迄今已五十餘年,既熟知當代絲綢品種和織造技藝,又通過珍貴文物的復原試製,對古代絲綢品種和織造技藝有深切的認知。在眾多傳統手工技藝中,還很少有她這樣集藝人、工程師和學者於一身的代錶性傳承人。由她來主編《中國織錦大全》這一巨著,可謂書得其人。 《中國織錦大全》一書近百萬字、一韆餘幅圖,對織錦的曆史沿革、技藝特點、組織結構、紋樣花色、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等作瞭全麵係統係統的闡述。同時,該書不但在工藝技術上糾正瞭以前有些文章和書本上的差錯,還創造性地提齣瞭新的理論、概念。特彆值得指齣的是,除三大名錦和讀者比較熟悉的黎錦、壯錦、苗錦、傣錦諸錦外,舉凡土傢錦、瑤錦、侗錦、佤錦、拉祜錦、阿昌錦、基諾錦、景頗錦、毛南錦、摩梭錦、納西錦、普米錦、怒錦、傈僳錦、藏錦、德昌錦、布朗錦、布依錦等悉數收入,無一遺漏,稱作“大全”誠為名副其實。其中有不少錦種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所以,此書的編撰、齣版堪稱中國絲綢史上的一大盛事,對挖掘、保護和傳承、振興這些的傳承手工技藝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研究和傳承發展樹立瞭標杆。 |
| 文摘 | |
| |
| 序言 | |
當我第一次翻開《中國織錦大全》這本書時,就被它所呈現的壯闊景象所震撼。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絲綢藝術的史詩般的畫捲,錢小萍先生的編輯功力可見一斑。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織錦的“傢族譜係”的梳理,從早期絲綢之路上的萌芽,到唐宋的繁盛,再到明清的極緻,每一個時期、每一個地域的織錦特色,都得到瞭清晰的描繪和梳理。書中的圖片精美絕倫,色彩豐富而和諧,細節處理得當,讓我仿佛置身於古代的宮廷或市集,親眼目睹那些流光溢彩的織錦。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珍稀織錦的介紹,它們往往承載著厚重的曆史信息和獨特的工藝價值,而這本書則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以最直觀、最藝術的方式呈現給瞭讀者。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被書中的某些織錦所吸引,進而去探究其背後的故事和文化背景,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這本書的知識性、藝術性和收藏性都極高,它不僅滿足瞭我對中國傳統工藝的求知欲,更激發瞭我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它就像一本沉甸甸的寶藏,每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感受到中國織錦藝術的博大精深。
評分我常常覺得,一件精美的織錦,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部無聲的曆史。而《中國織錦大全》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這些曆史記憶的大門。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各地的織錦,更重要的是,錢小萍先生用她的文字,為每一件作品注入瞭靈魂。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對織錦背後文化意涵的解讀。比如,書中對於祥瑞紋樣的講解,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圖案,而是深入到這些紋樣的起源、演變以及在古代社會中的象徵意義,讓我明白瞭為何這些圖案會曆經韆年而依然被珍視。書中的圖片質量之高,令我驚嘆。那些古老而珍貴的織錦,在高清的圖片下,仿佛又重新煥發瞭生命的光彩,絲綫的粗細、色彩的層次、圖案的精巧,都一覽無餘。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織錦織造技藝的介紹,那些看似簡單的圖示,卻凝聚瞭無數工匠的心血和智慧。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我能感受到古代織錦匠人的巧手和他們的匠心獨運,也能體會到不同地域人民對美的獨特理解和錶達方式。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部關於中國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視覺史詩。
評分這套《中國織錦大全》簡直是打開瞭我對傳統織錦藝術的全新認知!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原本以為織錦不過是些精美的圖案,但翻開這本書,纔真正領略到它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工藝。書中的圖片極其精美,色彩飽和度高,細節之處都清晰可見,仿佛能觸摸到絲綫的紋理。錢小萍先生作為編著者,其專業性和對織錦的熱情撲麵而來。她不僅僅是展示作品,更像是娓娓道來每一個織錦背後的故事、地域特色以及技藝演變。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地域織錦風格的梳理,比如蘇綉的雅緻細膩,湘綉的奔放大氣,雲錦的華麗雍容,這些文字描述配閤圖片,讓我對中國織錦的地域文化差異有瞭更直觀的理解。書中對織錦的分類也做得非常到位,從曆史沿革到現代發展,再到具體的工藝流程,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介紹。即使是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知識。我花瞭很多時間去品味那些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織錦,那種古樸與華麗並存的美,以及其中蘊含的匠人精神,著實令人動容。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次關於中國傳統藝術的穿越之旅,讓人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工藝情有獨鍾的愛好者,《中國織錦大全》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給我的一份厚禮。錢小萍先生及其團隊傾注瞭大量心血,纔得以呈現齣如此全麵而精美的著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浩瀚的織錦收藏,更在於其梳理和傳承中國織錦文化的深度。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曆史脈絡的清晰梳理,從古代的絲綢之路上的輝煌,到各個朝代的織錦技藝的創新與發展,再到近代以來織錦藝術的保護與復興,都進行瞭詳實的論述。這使得讀者能夠在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下,理解織錦藝術的演變和重要性。書中對不同織錦門類的區分也極為細緻,例如對緙絲的闡釋,讓我看到瞭“織中之聖”的魅力所在,其“通經斷緯”的獨特工藝,在書中得到瞭細緻的圖解和說明。同時,書中還收錄瞭大量具有代錶性的織錦實物照片,這些照片的質量極高,色彩還原度非常齣色,能夠讓讀者清晰地看到織錦的紋樣、色彩搭配以及絲綫的質感。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中國織錦文化和工藝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其專業性與藝術性兼備,實乃收藏之佳品。
評分老實說,一開始是被《中國織錦大全》的封麵吸引瞭,那華麗的紋飾和深邃的色彩,透著一股子古老而神秘的韻味。拿到手後,更是驚喜連連。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整體到局部,層層深入,讓人能夠有條不紊地進入織錦的世界。錢小萍先生在內容上的把控做得相當到位,既有宏觀的概述,也有微觀的細節。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織錦工藝的講解,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那些圖文並茂的解釋,讓我對復雜的織錦技法有瞭初步的瞭解,比如提花、緙絲等,這些古老的技術在書中得到瞭生動的呈現。書中收錄的織錦種類繁多,從皇傢禦用的龍鳳紋樣,到民間生活中的吉祥圖案,再到地域特色鮮明的民族織錦,幾乎涵蓋瞭各個方麵。每一件作品的介紹都附帶瞭詳細的文字說明,包括材質、年代、工藝特點以及象徵意義,這些信息讓原本靜態的圖像變得鮮活起來,賦予瞭織錦生命。我經常會隨機翻到某一頁,然後就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美的追求,更讓我對中國傳統手工藝産生瞭由衷的敬意。它就像一本百科全書,隨時都可以翻閱,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