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企业 国学(袖珍版)
:48.00元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6092586
字数:
页码:34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与银监会的漫谈
堂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
缘起
北伐与南伐
翻译问题大
西方、东方和人类的经济学
吃饭大如天的农业
自己的金融、法律体系
求索而迷惘的百年
票号、、银行与金银、钞票、卡
第二堂
财富从哪里来
清末民初的货币战争
张恨水的文章
抗战与抗战后的金融
到了台湾 朝不保夕与白色恐怖
分税制、黄金、计口授粮
治理通货膨胀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合作社、搭会与信用
第三堂
小国寡民与治大国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克难运动
土地公有与金融
公与私的辨证
盛名之下不可久居
《票据法》的兴废
文物衣冠与中药
美国、法国的银行
做生意的时机
金温铁路与试验中国银行
文学与人生修养
两首诗的感慨
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
堂
缘起与感想
奖学金与助学金
所谓“经济”
学问知识文化
历史的重要性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管鲍之交与做的条件
第二堂
国之四维
管仲相齐
吕不韦相秦
春秋大义
文景之治
发展的虚实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堂
一穷二白的发展经验
政策的争论
读《史记》的窍门
政治哲学
史官的品格
六经皆史也
骄奢的风气
经济、政治的教育原则
谁够得上儒商
第四堂
贤愚不肖皆爱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财产与人格
财富的无常与无情
财富与文化、道德
欲望的极限
第五堂
微言大义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
经史合参
企业实业事业
六个突然
新旧企业家
管理学的历史
访问日本
第六堂
自我管理
《诫子书》
唯大英雄能本色
管理自己的性与情
大的管理学
晚餐后答学员问
国学与中国文化
堂
缘起
国学中国文化国粹汉学
焚书坑儒的背后
项羽的一把文化劫火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断层
对汉学的无知
白头宫女在
学国学的步——诵书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二百年文化反省
文字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第二堂
万古通晓的文化体系
先研究“小学”
中国的书院
尺牍与师爷
教授与“叫兽”
儿童经典读诵工程
教育的目标
民办、官办教育的历史得失
知识分子的榜样与精神追求
第三堂
有容乃大与通变
组织与利害关系
研究中国文化的捷路
《朱子治家格言》
如何读史
文化文学诗词
第四堂
诗词与文艺
玩索而有得
好小说中短命的爱情
帝王的诗才
诗人政治的代价
尾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正处于一个职业瓶颈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找到突破口。当我无意中看到这本《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企业 国学(袖珍版)》时,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期待。它的标题就点出了我最关注的三个交叉点。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学术、理论性的书籍,但拿到手后,发现它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那小巧精致的装帧,让人一眼就觉得亲切,仿佛随时都能打开一本秘籍。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那种举重若轻的功力,着实令人佩服。他不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将金融市场的博弈、企业的经营之道,与国学中的处事哲学、人生智慧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卷。我尤其期待在书中找到关于“诚信”、“责任”、“共赢”等核心价值观在国学与现代商业中的体现,相信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传统智慧,定能为我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提供宝贵的指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以及如何在竞争中保持道德底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吸引我了!打开封面,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这袖珍版的尺寸设计得太贴心了,完全可以揣在口袋里,随时随地都能翻阅。我一直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又觉得很多宏大的论著读起来有些压力。这本《漫谈中国文化》就像一位温和的朋友,用一种轻松、对话式的方式,将金融、企业和国学这三个看似有些距离的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初读之下,我便被作者流畅的文笔和独到的视角所吸引。它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 relatable 的现象,将深厚的国学智慧与现代的商业实践联系起来。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金融与企业管理时,引用的那些古籍中的哲学思想,例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等,这些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导着中国古代的商业运作,甚至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感受那种融会贯通的阅读体验,相信它一定会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认识中国文化的大门,让我从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维度去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更深层次文化根基的理论支持。这本书的书名《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企业 国学(袖珍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相信,中国的企业文化和金融发展,必然深深植根于我们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如何去发掘和阐释这种联系,却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课题。这本袖珍版的书籍,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没有那种大部头著作的压迫感,反而像是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文化锦囊”。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是如何影响了中国企业家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金融活动中体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关于中国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这些思路可能比单纯的西方管理理论更能触及到中国企业发展的本质,并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深刻见解。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极大地拓宽了!我一直对金融市场和企业运营的逻辑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缺少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关于中国本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这本《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企业 国学(袖珍版)》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国学智慧,巧妙地融入到对金融和企业管理的探讨中。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易经》中的辩证思想,可以用来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可以指导企业家的决策;甚至《论语》中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能成为现代企业合规经营的根本原则。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生硬地搬弄古籍,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真正理解了国学思想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它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并非陈旧的教条,而是可以与现代商业社会完美融合,并为其注入独特的东方智慧和人文关怀。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国学”这个词汇有些敬而远之,总觉得它过于古老,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些距离。直到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企业 国学(袖珍版)》。它的尺寸非常便于携带,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我一直认为,任何文化都应该与时俱进,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巧妙地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金融和企业管理,与我原本觉得有些遥远的国学结合起来。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流传千年的古代思想,转化成理解现代金融运作和企业管理的独特视角。是像《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应用于市场竞争?还是像《论语》中的“仁”、“义”、“礼”等道德观念,指导企业家的经营伦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探索这些可能性。我希望通过阅读它,能够打破我对国学固有的刻板印象,发现其中蕴含的宝贵智慧,并学习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