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度文明的朝代。宋代美学在唐朝和五代基础上延续,创新与突破,进而形成了素雅清淡、简洁质朴的美学特点。这种美学展示了宋人绝大部分的审美,投射到「宋版书」的刻印、版式、字体和装帧上,则表现出独具匠心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古籍中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一类,流传于坊间的老话“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也足以说明宋版书在书籍界以及收藏界的价值。
两宋三百余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带动了文人读书买书的需求,从朝廷到地方,大小官府机关及文化机构刻书业兴起,雕坊印行颇多、印刷内容丰富、印刷作品精善程度另中国历代难以*,雕版印刷事业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作为世界上昂贵的、高品位的收藏书籍之一,“宋版书”同时也是中国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宋代文化的历史见证。《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延续内容品牌知中ZHICHINA以往的设计风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家从“宋版书”的视角窥见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美学追求,向读者呈现有关宋代印刷业以及中国古代出版历史的面貌。
严谨的史料考证,丰富易读的实用知识,本期《知中》将一如既往的为读者带来富含人文情怀的阅读体验。从宋代印刷出版“宋版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印刷史开始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不限于中国传统印刷术、造纸术、书籍版式与装帧、字体、书籍美学、校勘学、古籍善本鉴赏与收藏等方面,邀请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木活字印刷手艺继承人邱恒勇、字体设计师厉向晨、古籍修复师朱煜、清代宫廷善本书籍“天禄琳琅”研究专家刘蔷、日本字体设计师今田欣一等中外多位受访人共同探讨,力求多角度立体呈现有关中国传统书籍美学与历史,为设计师、古籍善本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以及对中国文化议题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提供丰富实用的案头知识。
何为“知中ZHICHINA”?
知中ZHICHINA,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的*。
知中ZHICHINA,为有思考力兼具行动力的中国青年一代,以及对中国有兴趣的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提供有关中国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美学、艺术、商业、社会、文化等一切重要议题内容的消费。
知中ZHICHINA,一个文化商业社群,为重建东方思考力和语言体系,以及东西方沟通提供可能性。
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历史性崛起,了解中国,成为巨大迫切的时代性需求。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
中国所代表的东方,也遇到许多沟通需求。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对中国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世界年轻人前往中国探索;
知中ZHICHINA,应运而生。
知中ZHICHINA,为此,将提供官方站点、移动APP、MOOK、社交媒体账号、电视戏剧、视频节目、自营电商等消费产品和服务。
吕敬人
书籍设计师,插画家,视觉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家联盟AGI会员,敬人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师从杉浦康平,代表作《朱熹榜书千字文》《怀袖雅物》《范曾谈艺录》《梅兰芳全传》等,将书籍设计扎根在中国的先行者。
刘蔷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版本目录学者、清代宫廷善本书籍研究专家,著有《天禄琳琅研究》。
邱恒勇
福建省宁化县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祖传四代技艺,从事木活字雕刻印刷族谱近20年,系木活字作坊式活态印刷技艺*的继承人,堂号“文林堂”,流传百余年之久。2012年,邱恒勇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厉向晨
中国个人字体设计代表,字体(字库)设计师,现居北京。2015年创立公司文悦科技。代表作有康熙字典体,仪凤写经体,文悦古体仿宋等。
今田欣一
日本活字字体设计师,欣喜堂创立人。1954年5月9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1977年毕业于九州产业大学艺术部,后就职于株式会社写研。1996年离开株式会社写研,次年创立“有限会社今田欣一设计室”。
艾思仁
Soren Edgren
世界知名的中国古籍图书研究学者,张大千先生曾为其书斋“观海楼”题字。八十年代,艾思仁攻读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博士学位期间,同时就任于瑞典的图书馆。1991年到2011年,曾任“ 中国古籍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 (Chinese Rare Books Project)主编。
张晓东
中国书店副总经理暨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组织和参与过多场古籍善本拍卖以及流失海外的中国古籍收购。
朱煜
1988年生,2011年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古籍修复)专业,是全国古籍修复的首届本科生。师从南京图书馆副研究员周苏阳,目前就职于常州市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6年。
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特集 言论
中国古今出版印刷发展时间轴
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地图
吕敬人谈书籍设计: 承其魂, 拓其体
从模仿改进到曙光初现:雕版印刷的兴始
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刻本概述
承宋余辉,特色发展:元刻本概述
雕椠之业,迈轶前朝:明刻本概述
雕版时代的*后余晖:清刻本概述
谈书先论纸
宋版书字体之美
宋刻本版式全解
印刷精良,刻写精致的活字印刷
风雅“蝴蝶”,古典“包背”:宋版书装帧艺术
盛世藏书,天禄琳琅
宋代书籍出版小史
校书如拂几上尘:宋代校勘学简述
第求精本,独嗜宋刻: 宋版书行情
古籍版本鉴定浅谈
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
传统非遗技艺,当世活字匠人
厉向晨:仿宋刻印,古体新风
浅谈宋代美学
晚清四大藏书楼
近代著名藏书家
如何制作一本线装书?
华夏书香,栖于东瀛
今田欣一:匠人造字,传承古今
美国汉学家艾思仁谈中国古籍
15世纪前的西方图书简史
古籍发源于唐,成书于宋,因而“宋版书”尤其珍贵。“宋版书”不仅刊印精美,装潢考究,宋人工书法,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风气所尚,也影响到版刻事业。至于收藏,“品相完好”和“稀缺”是评价古籍的两大关键。
By 沈津(原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
以雕版精善而言,中国历朝印刷,殆无能超过宋代。
By T. F. Carter(美国学者)
在中国需要印一本著作时,先由善书之手将书文抄写在板上,慎校之,校读者的名字常刻在板背后。抄文次由镌工精刻,书中每页连续排号。刻成后,将板置于封袋中,委可靠之人收管。需用此书者可先付政府规定费用,将板自袋中取出,置纸于板上而印之。如此可免传抄致讹误,代代相循,亦不至失真。
By Rashid Eddin(波斯学者)
唐宋两代都有古文运动,然而从历史上看,北宋的古文运动相比于唐代古文运动似乎更为成功。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当然可以总结很多,但是我们更要注意雕版印刷在北宋的兴盛推广,正是两次古文运动有所区别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By 苏勇强(明清诗学研究学者)
宋朝之所以堪称雕版印刷的黄金时间,与其政治相对稳定有莫大关联。终结五代十国那纷乱局面,国家重归于统一,为政者得以大兴文教,对课本和参考书需求甚殷。为了巩固皇权,宣扬封建思想,对搜集儒家经典古本尤为热衷,再交国子监刻印,供坊间选购。
By 庄玉惜(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唐代科举考试已经实施,而对社会的影响仍然有限,明经科尤其是大族子弟出身的途径,知识传播的局限性应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到了宋代,知识的传播已经远比唐代来得普遍,印刷术的推广和学校教育的兴盛,是导致宋代知识传播日益普遍的两项重要因素。”
By梁庚尧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阅读古代经典,离不开对书籍本身的理解。《知中008 了不起的宋版书》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不仅仅是关于宋代书籍的介绍,更是对宋代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深度剖析。书中让我看到了宋代为何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书籍出版最繁荣的时期,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科举制度对书籍需求的推动作用,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书籍的推广和鉴赏的论述印象深刻。这本书让我明白,书籍的出现和传播,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宋版书的了解,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繁荣,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知中008 了不起的宋版书》,就被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老友,娓娓道来宋代出版业的辉煌篇章。我尤其被书中对雕版印刷术的细致描述所打动,那些精雕细琢的字形,承载着多少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书中不仅讲述了书籍的制作过程,更深入探讨了宋版书在当时社会扮演的角色——它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文人雅士的精神食粮,更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象征。作者巧妙地将历史、工艺、美学融为一体,让枯燥的技术细节变得生动有趣,让遥远的宋朝仿佛触手可及。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起当时的士大夫们,围坐书斋,手捧刚刚付梓的宋版书,脸上洋溢着怎样的欣喜与自豪。书中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那些古色古香的版画,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宋版书的介绍,更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一次礼赞,让我对“了不起”这三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对于历史的迷恋,驱使我接触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的书籍,而《知中008 了不起的宋版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也不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情感化的视角。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探寻宋版书背后的故事。我尤其被书中对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的描绘所打动。他们不仅仅是埋头读书的学究,更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书中提到的他们如何收藏书籍、如何鉴赏古籍、如何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与现代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那些关于苏轼、黄庭坚等大家与书籍的渊源,更是让我对他们的作品多了一份亲近感。这本书让我明白,读史不仅仅是了解事件,更是理解人,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宋版书,就是那个时代精神世界最生动的载体。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情有独钟,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知中008 了不起的宋版书》,虽然它主要讲的是书籍,但封面上那若隐若现的宋代绘画风格,以及“文化随笔”的标签,还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翻开内页,我并没有失望。书中关于宋代社会风貌的描绘,虽然是以书籍为切入点,但却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包括服饰的演变和审美趋势。我特别喜欢其中一段关于宋代士人穿着的描写,提及了官服的形制、便服的雅致,以及女性的装束,虽然不是专门的服饰专著,但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宋人画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文雅的时代,感受着宋人对衣着的讲究和对品味的追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谈论书籍,也能折射出时代的全貌,而服饰,无疑是展现时代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工艺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所以《知中008 了不起的宋版书》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虽然书名看似只是介绍书籍,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对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阐述,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作者详细介绍了从选材、刻版、印刷到装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智慧和匠心。我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竟然能够用如此精湛的工艺,将文字和图像完美地呈现在纸上。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古代纸张、墨水的知识,让我对书籍的物质载体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宋版书的价值”的论述,不仅仅是文物价值,更是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读完这本书,我对“书卷气”有了更直观的理解,那是一种融入了匠人精神、文人情怀和历史沉淀的独特气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