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緣由/1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闢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3
3.中國抗日戰爭的曆史發展階段/5
4.中國正麵和敵後兩個戰場的戰略格局/7
5.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曆史貢獻及偉大意義/1 0
6.九一八事變,日本挑起局部侵華戰爭/13
7.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奮起抗日/14
8.東北義勇軍抗戰/1 6
9.東北抗日聯軍/1 7
10.一·二八淞滬抗戰/1 9
11.長城抗戰/2 1
12.察哈爾抗戰/22
13.華北事變/24
14. 綏遠抗戰/26
15.《八一宣言》/27
16.一二·九運動/29
17.西安事變/30
18.七七事變與全國性抗戰爆發/32
19.抗日民族統一戰綫形成/34
20.洛川會議,製定全麵全民族抗戰路綫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36
21.國民政府的《戰爭指導方案》/38
22.國民黨的《抗戰建國綱領》/39
23.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論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41
24.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45
25.平型關大捷/47
26.夜襲陽明堡機場/49
27.淞滬會戰/50
28.忻口戰役和太原會戰/52
29.南京保衛戰/54
30.南京大屠殺/55
31.徐州會戰與颱兒莊大捷/57
32.武漢會戰與萬傢嶺大捷/61
33.廣州作戰/62
34.蘇聯援華及空軍誌願隊援華作戰/64
35.八路軍開闢華北敵後戰場/66
36.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68
37.新四軍開闢華中敵後戰場/70
38.全國各界各階層抗日救亡運動/7 1
39.颱港澳同胞抗戰/73
40.海外華僑抗戰/75
41.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侵華戰略方針的變化/77
42.中共六屆六中全會/79
43.國民黨軍辜、政治戰略調整/80
44.八路軍鞏固和發展華北抗日根據地/82
45.新四軍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84
46.{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開闢華南敵後戰場/86
47-齊會戰鬥/88
48.{陸房突圍戰/89
49.陳莊戰鬥/9 1
50.黃土嶺戰鬥/92
51.百團大戰/93
52.昆侖關大捷/96
53.五原大捷/98
54棗宣戰役/99
55.重慶大轟炸/1 0 1
56.日本對華殖民政策/102
57.日本對華經濟掠奪/1 04
58.日軍細菌戰和化學戰部隊/106
59.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108
60,“三三製”和“精兵簡政”政策/1 1 0
61.減租減息政策/1 1 2
62.大生産運動/1 1 3
63.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建設/1 1 5
64.汪僞政權/1 1 7
65.皖南事變/1 1 9
66.太平洋戰爭爆發與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綫的形成/1 21
67.抗戰期間,中美、中英簽訂的新約/1 23
68美國援華及誌願航空隊援華作戰/125
69.華北敵後軍民反“掃蕩”、反“蠶食”、反“治安強化運動”/1 27
70.華中敵後軍民反“掃蕩”、反“清鄉”鬥爭/1 29
71.華南敵後軍民反“掃蕩”、反“蠶食”鬥爭/131
72.貫徹十大政策,鞏固抗日根據地/133
73.“敵進我進”作戰方針/1 34
74.廣泛的群眾性抗日遊擊戰爭/136
75,冉莊地道戰/1 38
76.上高戰役/1 40
77.中條山戰役/1 4 1
78.三次長沙戰役/1 43
79. 浙贛戰役/1 46
80.鄂西戰役/1 47
81.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149
82.中美英開羅會議/1 50
83,衛南戰役、林南戰役:揭開局部反攻序幕/1 52
84.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1 53
85.軍橋戰役/1 55
86.緬北滇西反擊戰/1 56
87.豫湘桂作戰/1 59
88.桂柳追擊戰/1 61
89.美蘇對日進攻/1 62
90.敵後戰場的全麵反攻/164
91.日本投降/1 66
92.中國戰區受降/1 68
93. 颱灣光復/1 70
94.審判戰犯/1 73
95.楊靖宇/1 76
96.趙尚誌/1 78
97.趙一曼/179
98.左權/1 8 1
99.彭雪楓/1 82 1
00.馬本齋/1 84 1
01.“八女投江”/186
102.新四軍“劉老莊連”/1 88
103.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189
104.高誌航/1 92
105.張自忠/1 94
106.戴安瀾/1 96
107.佟麟閣/1 97
108.趙登禹/1 99
109,謝晉元等“八百壯士”/200
110.白求恩/203
111.柯棣華/205
112.{斯諾/206
113.庫裏申科/208
“弘揚抗戰精神共築復興夢想”學習杯讀書競賽活動方案/210
學習杯讀書競賽活動競賽題/2 14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緣由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自衛戰爭,是中華民族奮起抵禦外侮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長期推行對外侵略擴張的“大陸政策”的必然結果。 1868年明治維新後,具有深厚軍事封建傳統的日本,效法西方,“脫亞入歐”,實行資本主義改革,在促進近代化發展的同時,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製定瞭“大陸政策”。這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其核心是:第1步侵占中國的颱灣;第二步徵服朝鮮;第三步侵占中國的東北和內濛古;第四步徵服全中國;第五步徵服全亞洲,達到稱雄世界的終*目標。
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段刻骨銘心的曆史。我一直以為自己對那段時期已經有瞭相當的瞭解,但事實證明,我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這本書沒有給我空洞的口號和陳腐的論調,而是通過大量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故事,將那個時代的復雜性一一展現。我被書中關於經濟戰、文化戰、輿論戰的深刻剖析所震撼,這纔意識到,抗日戰爭遠不止是戰場上的較量,更是一場全方位的民族救亡運動。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抗戰形勢的對比分析,讓我對整個抗戰進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看到瞭國民黨正麵戰場上的頑強抵抗,也看到瞭共産黨敵後戰場的靈活機動,更看到瞭那些無名英雄們如何在睏境中堅守信念。這本書也讓我重新思考瞭“抗戰”這個詞的內涵。它不僅僅是一段曆史事件,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一種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團結一心、敢於鬥爭的精神。我深受啓發,覺得這本書不僅僅適閤曆史愛好者閱讀,也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瞭解民族曆史、砥礪民族精神的必讀之作。它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産生新的思考,讓我對國傢、對民族有瞭更深沉的認同感。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兵,坐在我麵前,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歲月。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期望在字裏行間找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留下的痕跡,找到那些為瞭民族存亡而浴血奮戰的先輩們的精神。剛開始,我被那些詳細的戰役描述所吸引,仿佛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感受著子彈呼嘯而過的驚險,聽著炮火轟鳴的震撼。每一個戰役的細節都栩栩如生,從戰略部署到戰術執行,再到士兵們的英勇無畏,都刻畫得淋灕盡緻。我仿佛能看到前綫戰士們緊握的鋼槍,聽到他們堅定不移的誓言。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更像是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它不僅僅記錄瞭槍林彈雨的殘酷,更展現瞭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所迸發齣的強大凝聚力。那些在後方默默奉獻的普通民眾,那些在艱難睏苦中堅持抗爭的知識分子,那些在國際舞颱上奔走呼號的外交官,他們的故事同樣讓我動容。這本書讓我明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無數中國人共同努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我深切地感受到瞭那段曆史的厚重,也更加珍惜當下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鳴,它讓曆史鮮活起來,讓那些英雄的名字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我們心中永恒的豐碑。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預設瞭很多關於抗戰的既有認知,但它卻以一種極其剋製卻又撼人心魄的方式,不斷顛覆著我。這並非一本簡單的曆史教科書,它更像是一份飽含深情的時代報告,將那些沉重的過往以一種極為人性化的方式呈現。我沒有看到堆砌的史料和枯燥的年代,而是看到瞭鮮活的生命,看到瞭他們在命運的洪流中如何掙紮、如何選擇、如何前行。書中對戰爭殘酷性的描繪,並非為瞭渲染血腥,而是為瞭凸顯和平的珍貴;對英雄事跡的講述,並非為瞭歌頌,而是為瞭銘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繪不同群體抗爭經曆時所展現齣的同理心,無論是前綫的士兵,還是後方的民眾,抑或是海外的僑胞,他們的聲音都被平等地聆聽和呈現。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民族抗爭的復雜性,看到瞭在絕境中人性的光輝與掙紮,也看到瞭不同力量是如何匯聚,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抵抗力量。它沒有給我簡單的答案,而是引發瞭我對曆史、對人性、對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閱讀它,就像在與那些逝去的生命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當下,也更加堅定瞭民族自強的信念。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於那段崢嶸歲月的某些認知空白。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曆史抱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的一些讀物要麼過於淺顯,要麼過於偏頗。然而,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洞察力,給瞭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喜歡它不僅僅局限於宏大的曆史敘事,更關注那些構成曆史肌理的微觀細節。比如,書中對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生活狀態的描繪,對不同地區抗戰形勢差異的分析,以及對當時輿論環境演變的探討,都讓我對整個抗戰有瞭更立體、更全麵的理解。我從中看到瞭中國人民在麵對侵略時,是如何從最初的震驚、恐慌,逐步走嚮覺醒、團結,最終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這本書也讓我更加理解瞭“民族精神”的含義,它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由無數個體的抗爭、犧牲、堅持和奉獻所凝聚而成。我從中看到瞭中華民族骨子裏那份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而言,既是一次知識的汲取,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對自己的國傢和民族有瞭更深厚的感情。
評分打開這本書,我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門後是那些令人熱血沸騰、又飽含辛酸的歲月。我驚嘆於作者深厚的學識和嚴謹的態度,他將海量的史料抽絲剝繭,呈現齣清晰而富有邏輯的敘述。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和殘酷性。我看到瞭戰爭的無情,看到瞭無數生命的逝去,也看到瞭民族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如何涅槃重生。書中對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的挖掘,讓我對許多曆史事件有瞭顛覆性的認識。例如,我瞭解到在那個艱難時期,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支持是多麼的有限,以及中國人民是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絕境中尋求生機。書中對一些關鍵人物的刻畫也格外立體,不再是臉譜化的英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掙紮有擔當的個體。我為他們的犧牲而感動,為他們的智慧而摺服,更為他們所展現齣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而鼓舞。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民族的苦難,也照齣瞭我們民族的偉大。它不是為瞭煽情,而是為瞭喚醒,喚醒我們對曆史的記憶,喚醒我們對和平的珍視。
評分送貨速度快,送貨速度快,
評分不錯不錯,推薦大傢購買
評分這次購物很滿意。。
評分這次購物很滿意。。
評分不錯不錯,推薦大傢購買
評分非常好,很好,很全麵
評分非常好,很好,很全麵
評分非常好,很好,很全麵
評分不錯,賣傢服務態度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