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中國鄉村正經曆*的巨變
一、鄉村社會
二、傢庭與養老
三、社會分層
四、低保與扶貧
五、藉貸與保險
六、農業治理
七、信訪製度
賀雪峰,長江學者,著名三農問題專傢,現任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鄉村基層民主和鄉村建設理論研究。研究方嚮:鄉村治理,鄉村建設,農村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一靠兒子的傢庭養老與國傢製度性養老有很大差異,主要在於傢庭是一個共産單位,成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在老年人身體很好的時候,他們不能說自己已經 60 歲瞭,應該退休瞭,所以就不再勞動瞭,就該兒子養著。一般情況下,農村老年人隻要身體好,甚至隻要能動,就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種田、種菜養豬、撈魚摸蝦。當前中國農村普遍齣現半工半耕的傢庭結構,年輕人外齣務工,年老父母在傢務農,他們的勞動收入足以養活自己,還可以支持子女。農村老年人都有土地,還有庭院等空間,他們的勞動力可以與土地結閤起來形成産齣,這些産齣不僅可以養老,而且可以有所積蓄。機械化和電力的普及,使農業生産不再是重體力勞動,年齡大的老年人也可以從事農業生産。從這個意義上講,除瞭傢庭養老以外,每傢農戶都有的承包地,以及住房的庭院空間也為農民提供瞭養老保障。農村老年人隻要能動,就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農業生産,就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隻有當年事已高且不再有勞動能力時,他們纔需要子女贍養。一般情況下,農村老年人從喪失勞動能力到去世的時間都不會很長,所以,贍養父母對農村子女來說並沒有很大的壓力。反倒是超過 60歲的老年人普遍從事農業生産,可以為農民傢庭提供農業收入,因此他們就不是負擔,而是財富。所以農村也有這樣一說:“傢有一老是一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