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
定價:58.00元
作者:劉越男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21299889
字數:408000
頁碼:268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年度報告”(項目批準號:10XNI019)的成果。 本書由來自電子文件管理研究機構、主管部門和實際單位的十多位學者、專傢共同撰寫,匯聚瞭國內外電子文件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前沿成果。全書分為理論篇、製度篇和實踐篇三大部分,內容涵蓋國內外電子文件管理理論的脈絡梳理和趨勢分析,國內外電子文件管理體製、製度、標準的比較及評析,我國電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整體部署與進展,以及杭州市電子文件中心、江西省數字檔案館、中國核電集團級企業內容管理係統、美國ERA、英國PRONOM等國內外典型電子文件管理項目的跟蹤調研。 本書主要麵嚮廣大形成、管理和利用電子文件的工作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和領導乾部,亦可為信息資源管理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理 論 篇
2000—2014年我國電子文件研究發展分析/張寜
Gov 2.0和大數據背景下的電子文件管理:國外研究及啓示/趙誌闖,安小米
製 度 篇
(一)國內外電子文件管理製度比較及國際經驗藉鑒
數字環境下中外文件(檔案)管理體製及其發展/劉越男
國外文件管理數字轉型分析及經驗藉鑒——以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為例/馬林青
數字環境下中外文件(檔案)分類、鑒定與處置製度比較研究/馬林青
雲中的機遇與風險:雲計算環境下國外文件(檔案)管理指南研究/劉越男
(二)電子文件管理國際與國內標準評析
國外電子文件管理標準建設的經驗及藉鑒研究/硃莉,安小米
國內電子文件管理標準進度報告(2010—2015)/錢毅
實 踐 篇
(一)我國電子文件管理實踐整體進展
國傢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十二五”工作迴顧/張靜
國傢電子文件管理試點工作概述/張靜
(二)國內電子文件管理典型項目跟蹤
杭州市電子文件中心的設計與技術實現/梁凱
江西省數字檔案館建設與發展報告/毛海帆
中國核電電子文件管理進程及措施/李南生
(三)國外電子文件管理典型項目跟蹤
美國國傢檔案與文件署電子文件檔案館(ERA)項目研究/祁天嬌
英國電子文件格式管理項目PRONOM研究/韓若畫
作者介紹
劉越男,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電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先後共獲省部級以上奬項10項,其他奬項5項。如《電子文件管理國傢戰略》獲國傢檔案局2013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奬、入選新聞齣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齣版工程;入選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電子文件風險管理》獲得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奬一等奬;《建立新秩序——電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第九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奬二等奬;博士論文獲2006年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奬等。齣版多部著作。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高校的檔案管理研究者,我對能夠係統性迴顧和總結特定時期檔案管理發展的文獻有著極大的需求。《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我特彆關注的是,報告中對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在電子文件管理中的推動作用的論述。在2010-2015年間,各國對於電子文件的閤規性要求日益提高,報告對此進行瞭細緻的梳理,例如關於電子簽名的有效性、電子記錄的保存期限、以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法律框架等。這部分內容對於我們理解電子文件管理的法製化進程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長期保存”這一核心議題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麵對數字化文件數量的劇增,如何保證其在未來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一直是檔案界麵臨的巨大挑戰。報告中對不同長期保存策略的比較和分析,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評分閱讀《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的過程,宛如一次穿越時空的科技探索之旅。我被書中對這一時期電子文件管理從初步數字化嚮智能化邁進的生動描繪所吸引。報告中對“移動化”趨勢的洞察尤為精準,它深刻揭示瞭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的普及如何打破瞭地域和時間的限製,使得電子文件的創建、編輯、審批和共享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時也帶來瞭新的管理挑戰。我記得書中對於“數據治理”的強調,讓我意識到,隨著電子文件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如何有效地組織、管理和保護這些數據,已經成為組織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報告中對不同行業在電子文件管理實踐中的案例分析,也讓我獲益匪淺,它展示瞭理論如何在實際業務場景中落地,並産生瞭怎樣的實際效果。這本書不僅讓我迴顧瞭過去,更啓發瞭我思考未來電子文件管理的無限可能。
評分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科技的迭代和應用。《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這本書,恰好捕捉到瞭電子文件管理領域在那個關鍵時期所經曆的深刻變革。我特彆欣賞的是,報告並沒有局限於某個單一的技術點,而是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審視瞭整個電子文件管理生態係統的演變。書中對“雲”的解讀,讓我對其在文件存儲、共享以及協同工作方麵的潛力有瞭全新的認識,並且理解瞭它如何從一個技術概念逐漸滲透到企業和組織的文件管理流程中。同時,報告還詳細闡述瞭大數據分析如何在電子文件管理中發揮作用,例如通過對海量文件的分類、檢索、甚至預測性分析,來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和決策能力。這種將新興技術與傳統管理理念相結閤的論述方式,使得報告內容既具有前瞻性,又具備可操作性。我尤其贊同書中對於“智能”的探討,它預示著電子文件管理將不再僅僅是靜態的存儲和檢索,而是朝著更具主動性和適應性的方嚮發展。這本書為我理解過去五年的技術浪潮如何重塑文件管理提供瞭絕佳的視角。
評分作為一名在信息管理領域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從業者,我一直對電子文件的管理和技術發展有著濃厚的興趣。最近有幸拜讀瞭《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這本書的齣版,可以說填補瞭當時關於這一時期電子文件管理領域係統性梳理和前瞻性研究的空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報告在梳理2010年至2015年這五年間電子文件管理的發展脈絡時,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驅動這些發展的關鍵因素,例如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湧現及其對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書中對技術融閤的解讀尤其精彩,它不僅僅是將新技術視為孤立的工具,而是闡述瞭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構建起更高效、更智能的電子文件管理體係。例如,雲計算的普及如何為海量電子文件的存儲和訪問提供瞭前所未有的便利,而大數據分析則為電子文件的深度挖掘和價值體現打開瞭新的空間。同時,報告也清晰地指齣瞭這一時期電子文件管理麵臨的挑戰,如數據安全、隱私保護、閤規性要求等,並提供瞭相應的應對策略和發展方嚮。這種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分析,讓我對如何應對未來的電子文件管理挑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我這個在信息安全領域摸索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好奇,在2010年至2015年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電子文件管理究竟經曆瞭怎樣的演變,又有哪些潛在的風險被我們所忽視。《2010—2015年電子文件管理發展與前沿報告》這本書,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為我揭示瞭這一時期電子文件管理的“前後端”。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風險管理”部分的分析,它詳細列舉瞭在電子文件生命周期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安全漏洞和潛在威脅,比如惡意軟件攻擊、數據泄露、內部人員濫用等,並提齣瞭相應的防範措施。書中對“信任”的探討也讓我深思,如何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電子文件管理係統,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這是技術本身之外,更深層次的挑戰。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安全、可靠的電子文件管理體係,有瞭更為全麵和係統的認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