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全14册)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全1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卫平,陈雨岚,王存立,刘兴诗等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地理
  • 中国地理
  • 地理科普
  • 启蒙教育
  • 少儿读物
  • 绘本
  • 旅行
  • 文化
  • 自然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23654548
商品编码:20137359391
套装数量:14

具体描述

有一样东西,比人类的历史更古老、智慧更深邃、故事更丰盛,它便是我们脚下的大地。

大地有它的姿态,你可知道,从太古之初到现在,它们经历过什么?

大地也有它的性格,看看各地的风物人情,人的生命与大地是那样息息相关,妙趣横生。

大地还有它的故事,种种典故、传说,令自然美景散发出人文想象的光芒。

☆     全面

中国大地,行政区划很多,大量的空间单元,对孩子来说是障碍也是困扰。这套书,将空间单元重新整合,分为14个自然环境单元,包括天府之国、洞庭南北、千里中原……有条不紊地讲述了每个单元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特定经济活动等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探索人与自然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们会对中国地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     丰富

每本书都有专业的地形图,便于孩子直观理解地形;小章节前设有分区地图,引导孩子由点到面,关注空间位置;自然与人文地景,配有精美彩色图片、简要精彩的解说,让孩子身临其境洞察地理之美;此外,丰富的专栏和地理名词解释框,为孩子的地理知识锦上添花。

☆     趣味

在中国,有个装着一亿人的大盆子,你知道它在哪里吗?狗咬太阳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阴沉沉的么?你知不知道,有个地方的泉水很神奇,传说能医百病?三国时期火烧赤壁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文赤壁和武赤壁是怎么来的?

在我们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有很多令人神往的地方,这套书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它们娓娓道来。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地理信息,令人记忆深刻。

☆     诗意

这套书中,有2000余幅自然与人文地景的图片,揭示出地理原本的诗意和美妙,文字中,也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瞧,这儿的人家前门是街,后窗是河。……晚上,小港里传来卖菱角和莲藕的小贩吆喝的声音。白天,河上漂过一只只装满丝绸的小船。

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有种《东京梦华录》的味道?

☆     眼界

地理对孩子*的意义,在于它的广袤和丰富会化为孩子的眼界。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地理,让孩子回到世界的源头,探索亘古永恒的智慧,走出自己的人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地理书,它以自然区界将中国划分为天府之国、洞庭南北、云贵山中等14个地理区,用贴近生活的笔触,引领孩子们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城市乡镇。细腻绘制的地形图、丰富的地貌及人文景观图片,呈现出极其特色的中国自然与人文地景。从自然地貌、水文气候,到风物人情、典故传说,处处都是故事。它揭示了中国地理的丰富和有趣,也以独特的诗意吸引孩子们爱上地理、探索地理、发现人生。

作者简介

这套书由陈卫平、陈雨岚、王存立、刘兴诗等人共同撰写完成。

陈卫平,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后致力于童书出版工作。童书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获第十届“文津奖”),《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获台湾“金鼎奖”)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热心于孩子的阅读,1990年曾率台湾儿童文学界访问团赴北京、天津进行座谈,近年来发起并推广“中、小学班级读书会”活动,以及“绘本阅读与欣赏”观念的普及运动。

目 录

第?1?册 天府之国

 

自然环境概说 1. 装着一亿人的大盆子︱2. 狗吠太阳的地方︱3. 四川的四条川︱4. 蜀道难

四川省(注) 5. 剑门天下险︱6. 李冰与都江堰水利工程︱7. 肥沃的成都平原︱8. 青城天下幽︱9. 峨眉天下秀︱10. 乐山大佛︱11. 盐井和火井︱12. 大熊猫和恐龙︱

13. 石海、山洞和大漏斗︱14. 绿油油的竹海︱15. 西昌,月亮城︱16. 童话世

界九寨沟

重庆市 17. 山城重庆︱18. 挽救欧洲命运的小山︱19. 瞿塘天下雄︱20. 秀丽的巫峡

 

第?2?册 洞庭南北

 

自然环境概说 1. 江汉湖群︱2. 八百里洞庭

湖北省 3. 武汉三镇︱4. 生锈的铜绿山︱5. 文赤壁和武赤壁︱6. 古荆州︱7. 弯曲的荆江︱ 8. 荆江分洪工程︱9. 奇特的西陵峡︱10. 江城宜昌︱11. 万山丛中的清江水︱12. 长坂坡和玉泉山︱13. 汉水边的双子城︱14. 武当山︱15. 神秘的神农架

湖南省 16. 金湖南︱17. 湘江边的古城─长沙︱18. 南岳衡山︱19. 神奇的张家界石林

 

第?3?册 千里中原

 

自然环境概说 1. 话说中原︱2. 黄河不是天生的坏孩子︱3. 海河大漏斗︱4. 淮河的故事

河南省、河北省 5. 中岳嵩山和豫西山地︱6. 中原三古都︱7. 河南、河北两省省会︱8.天下关─山海关

北京市、天津市 9. 庄严的北京︱10. 从河港到海港的天津

山东省 11. 山东半岛︱12. 青岛,胶州湾里的明珠︱13. 山东多良港︱14. 泉城济南︱15. 东岳泰山和孔孟之乡︱16. 水泊梁山兴衰纪

江苏省 17. 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

第?4?册 黄土高原

 

自然环境概说 1. 风吹来的高原︱2. 形形色色的黄土地貌︱3. 泾渭分明和泾渭不分︱4. 黄土高原的物产

陕西省 5. 千年古都西安︱6. 八百里秦川︱7. 巍巍黄帝陵︱8. 西岳华山︱9. 铁打潼关︱ 10. 榆林三迁

山西省 11. 肥沃的汾河平原︱12. 晋国的心脏─太原︱13. 龙门和壶口瀑布︱14. 三晋门户─娘子关︱15. 北岳恒山︱16. 圣山之首─五台山︱17. 雁门三关的故事︱              18. 大名鼎鼎的大同

 

 

第?5?册 祁连内外

 

自然环境概说 1. 巍巍祁连山︱2. 河西走廊︱3. 祁连山上的空中水库

甘肃省 4. 西北枢纽兰州︱5. 河西四郡︱6. 敦煌莫高窟︱7. 鸣沙山和月牙泉︱8. 万里长城 西头─嘉峪关︱9. 玉门石油的故事︱10. 白银和金昌︱11. 沙漠小城民勤

青海省 12.柴达木聚宝盆︱13. 高原门户西宁︱14. 日月山︱15. 青海湖︱16. 塞外水乡乌兰绿洲︱17. 戈壁新城格尔木︱18. 盐湖王

 

 

第?6?册 云贵山中

 

自然环境概说 1. 貌合神离的云贵高原︱2. 阻碍东西交通的横断山脉︱3. 云贵高原是河流的摇篮︱4. 铜城、锡都、煤海

云南省 5. 春城昆明︱6. 云南石林︱7. 元谋人的故乡︱8. 丽江的高山和峡谷︱9. 美丽的西双版纳︱10. 摩梭人的“女儿国” ︱11. 石鼓,长江湾︱12. 大理石之乡︱ 13. 腾冲火山群

贵州省 14. 贵阳盆地︱15. 金丝猴乐园─梵净山︱16. 黄果树大瀑布︱17. 奇妙的地底王国─打鸡洞︱18. 高原上的大洗澡盆─草海

第?7?册 岭南天地

 

自然环境概说 1. 古怪的南岭︱2. 华南大动脉—珠江

广东省 3. 富饶的珠江三角洲︱4. 珠江八门︱5. 五羊城广州︱6. 深圳和珠海︱7. 雷州半岛︱8. 韩江,客家人的故乡河︱9. 红艳艳的丹霞山︱10. 南国胜景—肇庆七星岩

广西壮族自治区 11. 古老的兴安灵渠︱12. 桂林山水甲天下︱13. 龙城柳州︱14. 坐井观天的“山寨”︱15. 边陲首府南宁︱16. 中国的“珍珠港”—北海︱17. 南疆一雄关—友谊关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8. 东方明珠香港︱19. 吊在莲花茎上的澳门半岛

 

第?8?册 东南丘陵

 

自然环境概说 1. 东南半壁山

浙江省 2. 杭州,人间天堂︱3. 天下奇观钱塘潮︱4. 东海 大的群岛︱5. 海天佛国普陀山︱6. 金华北山三洞︱7. 雁荡三绝

福建省 8. 东南山—武夷山︱9. 会跳舞的大石头︱10. 古城福州和泉州︱11. 九龙江口的大门—厦门

江西省 12. 顺着赣江看江西︱13. 中国大淡水湖—鄱阳湖︱14. 鄱阳湖外三名城︱ 15. 避暑胜地庐山

安徽省 16. 胜过五岳的黄山

 

第?9?册 江淮水乡

 

自然环境概说 1. 江南的梅雨︱2. 扬子江︱3. 长江的“尾巴”︱4. 长江口的金三角

江苏省、上海市 5. 太湖身世之谜︱6. 烟花三月下扬州︱7. 龙盘虎踞石头城─南京︱8.锁钥南北的镇江︱9. 苏州,东方威尼斯︱10. 东方大港展新姿︱11. 崇明岛

安徽省 12. 好大一个水鸟窝—巢湖︱13. 安徽腰带上的四颗宝石︱14. 长江三矶之首—采石矶︱15. 江上蓬莱小孤山

江西省 16. 乐音缭绕的石钟山

 

第?10?册 白山黑水

 

自然环境概说 1. 富饶的白山黑水︱2. 冬伯伯的王国︱3. 北方大河黑龙江︱4. 松花江上︱ 5. 神秘的三江平原

黑龙江省 6. 漠河,不夜城︱7. 冰城哈尔滨︱8. 五大连池火山群︱9. 丹顶鹤的故乡︱10. 大庆油田︱11. 美丽的镜泊湖

辽宁省 12. 钢都和煤都︱13. 辽东半岛姊妹港︱14. 蛇岛的故事︱15. 东北名城—沈阳

吉林省 16. 天池之谜︱17. 东北三宝︱18. 年轻的城市—长春

第?11?册 内蒙古高原

 

自然环境概说 1. 像桌子一样的大高原︱2. 内蒙古高原的气候︱3. 欢乐的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4. 草原姊妹湖︱5. 阿尔山神泉︱6. 大青沟︱7. 内蒙古高原的心脏—前套平原︱8. 黄河第二套—后套平原︱9. 草原钢城包头︱10. 统万城的没落︱11. 西头的居延海

河北省 12. 承德避暑山庄︱13. 以小名著称的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14. 塞上江南—西套︱15. 贺兰山︱16. 沙湖美︱17. 塞上凤凰城银川︱18. 石嘴山和乌达的故事︱19. 降伏黄龙的地方

 

 

第?12?册 天山南北

 

自然环境概说 1. 三山夹两盆︱2. 早穿皮袄午穿纱︱3. 哈密瓜︱4. 沉睡的大油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魔鬼城︱6. 藏在深山里的大湖︱7. 湿岛伊犁︱8. 乌鲁木齐︱9. 西王母居住的瑶池︱10.  绿洲棉海︱11. 天山深处的天鹅湖︱12. 葡萄城吐鲁番︱13. 火焰山︱14. 中国洼地︱15. 坎儿井的故事︱16.  忽大忽小的罗布泊︱17.  比台湾省还大的天然公园︱18.  帕米尔高原下的古城︱19. 和田玉

 

 

第?13?册 世界屋脊

 

自然环境概说 1. 世界屋脊是怎样生成的?︱2. 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3. 西藏的气候︱4. 西藏的交通︱5. 神秘的藏北高原︱6. 雅鲁藏布江︱7. 世界大峡谷

西藏自治区 8. 日光城拉萨︱9. 天湖纳木错︱10. 羊八井地热田︱11. 后藏重镇日喀则︱ 12. 察隅,西藏的江南︱13. 藏南门户江孜︱14. 哺育印度文明的神山

青海省 15. 黄河和长江发源的地方︱16. 高原不冻泉︱17. 积石山的故事

四川省 18. 跑马山,康定城︱19. 众山之王—贡嘎山

 

 

第?14?册 海上明珠

 

自然环境概说 1. 辽阔的南海︱2. 南海 岛︱3. 南海的气候︱4. 南方宝海

海南省 5. 海南岛的地形︱6. 在海南热带季雨林里︱7. 琼岛门户︱8. 东寨港水中森林︱ 9. 南湾猴岛︱10. 美丽的天涯海角

台湾省 11.台湾脊梁中央山脉︱12.淡水河流域︱13.北海岸风情︱14.台湾唯一不靠海的县︱15.西海岸风光︱16.古都台南府城︱17.港都高雄︱18.花东纵谷与海岸山脉

媒体评论

对于我们全家人来说,这真是一套有趣、易读、大开眼界的好书。

                                            ——亲子专栏作家、知名台湾艺人  傅娟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兼具工具书与深度旅游功能,可以陪您遨游中国大地的书。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教授 王鑫

免费在线读

第1册  天府之国

1.装着一亿人的大盆子

这个盆子真大,

装满了山和水,

装满了矿藏和庄稼。

天底下,什么盆子 大?是我们用的洗脸盆、洗澡盆吗?不, 大的是天然的盆地。

四川盆地,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盆子”。它从东到西有380~450公里,从南到北有310~330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请问,人间哪有这样大的“盆子”呀!这样大的“盆子”,给童话里的巨人洗澡,也嫌太大了。

有趣的是,这个“盆子”和我们天天用的洗脸盆不一样,不是圆的,而是一个尖角指向东、南、西、北四方的菱形。你想知道它的真实形状吗?只需要在地图上找到广元、雅安、叙永、云阳四地,把它们连接起来,大致就是四川盆地的轮廓了。

“盆子”,总有边呀!它的边缘也非常特别,是一排排高耸入云的大山。北面是米仓山和大巴山,东面是巫山,东南面是大娄山,西北面是龙门山,西南面是大凉山,把盆地团团围住。世界上 高的围墙,也没有它们高,真的像是一个特大号的“盆子”。

“盆子”,总有底呀!它的盆底与众不同。不是平的,也不是凹的,到处起伏不平。除了西部有一小片成都平原,其他地方都是崎岖的山丘。紧靠着成都平原的东面,有一道长墙龙泉山隔断了它和盆地中心。

在盆底的东部、南部和北部,也有一些山。盆底中央,分布着许多小丘陵。密密匝匝的,谁也数不清有多少座。请问,世界上有这样的盆子吗?如果谁制造出了这种底部凹凸不平的盆子,肯定没法卖出去的。

这个巨大的盆地,是怎样形成的?原来,它是一个古老的地块,有非常坚硬的基础。当四周别的板块向它挤压时,周围的地方被挤皱了,成为一道道高大山脉。它的表面也被挤皱了,形成一些低矮的山丘。这就是四川盆地形成的秘密。

成都平原呢?因为那里堆满了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河流带来的泥沙,就逐渐形成平原了。

这个大“盆子”如果灌满了水,该多么壮观啊!

可惜这种奇观只有恐龙才欣赏过。在远古时代,这里曾经是个巨大无比的湖泊。湖波像海浪一样,猛烈拍打着东面巫山和西面龙门山麓的湖岸。湖畔耸立着七八层楼高的大树,林下长满羊齿植物。一只只奇形怪状的恐龙在湖边悠闲地散步,仿佛这个大湖和这些高大的树木是专门为它们准备的。只有巨大的恐龙,才配得上这样的大湖。地质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巴蜀湖”。如果它还存在,就是中国 大湖了。

后来,气候越来越干燥,巴蜀湖没有充分的水源补充,湖面越来越小;随着恐龙灭绝,它也终于静悄悄地干涸了,露出起伏不平的湖底。从西面流来的古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打开了一个缺口,再也不会积水成湖了。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虽然它没有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那么大,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开发 早,是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发祥地。盆地内有八千多万人口,约占全中国人口的十四分之一。四川省的水稻、油菜籽、蚕丝、桐油产量丰富,茶叶、药材也很有名。盆地内还有丰富的井盐、天然气、煤、铁等矿产,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2.狗吠太阳的地方

这里的天气真稀奇,

白天阴沉沉,

晚上就下雨。

四川盆地有一句俗话:“蜀犬吠日”。

这句话说的是四川的云雾多,狗见到太阳觉得很稀罕,忍不住要抬头朝天上那个古怪的“红炭团儿”汪汪叫几声。

这可不能埋怨乱吠太阳的狗,少见多怪嘛!

有人算了一下,重庆一带的阴天,每年有将近220天;成都一带,一年内的阴天可以达到240多天。三天里,有两天见不着太阳的影子。狗见着它,怎能不像瞧见生人似的汪汪叫几声呢?

其实,四川盆地内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阴沉沉的。一般来说,冬季的阴天比较多,夏季比较少。这是因为冬天的云层很厚,常常铺天盖地,不留一丁点儿缝隙。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云被子”下面,当然多遇阴天啦!夏天虽然也有一朵朵白云,却很少连成一大片,遮住下面的大地,晴天就多些。

阴天真讨厌!见不着太阳,也见不着月亮和星星。谁想在四川盆地里观测星象,研究天文学,那真是找错地方了。

可是阴天也有好处。

四川盆地的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筑起两道高高的山墙,挡住了冬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寒风,加上头顶盖着厚厚的“云被子”,寒风吹不进来,地面的热气散发不出去,特别暖和。盆地里很少结冰下雪。如果偶然从天上飘下一些雪花,人们就会像过年似的,兴高采烈地忙着拍摄雪景照片。

说起云,又想起了雾,四川盆地的雾也很有名!

山城重庆和英国伦敦齐名,是有名的“雾都”。雾大的时候,几步外就一片模模糊糊,什么也看不清楚,汽车、轮船不敢开,飞机也不敢起飞、降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说起重庆冬天的雾,真让人头疼啊!

重庆还是著名的“火炉”,夏天热到40摄氏度并不稀奇。空调、冰箱、电扇、扇子、凉席和冰淇淋,是这里 受欢迎的东西。

其实,四川盆地大部分地方夏天都很热。诗人杜甫曾在长江三峡的夔州(今奉节)住过,写了一些诗,生动描写当地夏天的情况:“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瞧,峡谷里的空气热得似乎要燃烧起来了,天上却只打雷,不下雨呀!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怎样熬下去啊?

杜甫写道:“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噢,天热得衣服也流汗了。那当然不是真的衣服在流汗,是人身上的汗水把衣服都打湿了!热得没办法的人,低下脑袋,连气也喘不过来了。这里的夏天,真的是热啊!

炎热的夏天,人们多么盼着下雨啊!可惜这里夏天的雨量较少,雨水多半集中在秋天。

这里秋天的雨水也十分特别。唐朝诗人李商隐描写说:“巴山夜雨涨秋池。”秋天夜晚常常淅淅沥沥地下雨,天亮时就停了。这样倒也好!下雨不妨碍白天的活动,听着雨声还特别容易睡着呢。

盆地西部的峨眉山和龙门山,挡住了从东方来的雨云,这里的雨水 多。人们说,这儿“天漏了”。如果你在雨季到这里来,千万别忘记带雨伞啊!

4.蜀道难

想要到四川,

难于上青天,

路在茫茫云雾间。

四川盆地的四面八方都被群山团团围住,进出非常困难。唐朝诗人李白叹息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就是描写此种情况。

瞧,到这里比上天还难。古时候要想拜访这个万山丛中的天府之国,该怎么办啊?

两千四百多年前,住在秦岭北面的秦惠文王听说山南面的蜀国很富有,想派兵去占领,可惜没有一条路。狡猾的秦国人想了一个好办法—做了五只大石牛,每天早上在牛屁股后面放一些金子,说是石牛拉的金粪。蜀国国王听见这个消息,就想要这五只神奇的石牛。秦惠文王非常大方地说:“你想要,就给你吧!”蜀国国王高兴极了,为了把这五只会拉金粪的石牛运回来,派人专门修了一条路。等到路修通了,没过多久秦国就派兵打进来,消灭了弱小的蜀国。

这个故事只是一则有趣的传说。可是在古代从蜀国通往秦国,真有一条小路。

这是一条危险的山路。有的地方在悬崖上打许多小洞,插进树棒、铺上木板,修成悬空的栈道;有的地方凿开石壁,形成横向的凹槽,人在里面走,好像在老虎嘴里走路似的。在这样的路上走,怎能不心惊胆战!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给北伐大军运粮,发明了“木牛流马”。有人说,木牛流马是一种可以在狭窄的栈道上行进的独轮车。有了这种车子,在栈道上来往就方便多了。它一直流传下来,在今天的成都平原上,还能看见农民用这种特殊的独轮车在田坎上运东西,人们叫它“鸡公车”。到成都去旅行,别忘了坐一下鸡公车啊!

顺着长江坐船进入四川盆地,行吗?

古时候,那也是一条危险的水路啊!

长江三峡里有许多险滩。船夫们流传着一句话:“新滩、泄滩不是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这三个险滩都在西陵峡里。新滩(又名青滩)是山崩造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滚落在江心,有的比小房子还大。冬天水落石出,上水船必须让许多纤夫弓着腰,使尽全身力气才能把船拉过去。这是长江三峡里的枯水 大滩。

泄滩的一边有一道坚硬的石梁伸入江心,另一边是一大片乱石滩,把江水束成一个很狭窄的小口子;夏天水势非常凶猛,是洪水 大滩。

崆岭滩有无数险恶的礁石。来往船只一不留神,便会撞得粉身碎骨。

可是,这三个地方都没有瞿塘峡口的滟滪堆危险。滟滪堆是一块特大的礁石,耸立在峡谷门口,也有两句话形容它的险要:“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千百年来,不知吞噬了多少旅客的性命。

进出四川的水路,同样难于上青天。

噢,难道到四川,陆路比上天还困难,水路也进不了吗?

不!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蜀道的情况早就变了。

紧挨着古蜀国运石牛和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栈道,修通了宽阔的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从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是一条特殊的盘山道,翻过秦岭和大巴山,创造了奇迹。

从成都到云南昆明的成昆铁路也是一个奇迹。它穿过四川盆地边缘的大凉山、小凉山的时候,因为山高谷深,火车钻过山洞就过桥。有人说,这条铁路是山洞和桥梁托起来的,一点也没错。

从成都出发,还有川藏公路通往“世界屋脊”上的“日光城”拉萨,以及成昆公路到“春城”昆明。

从重庆也有铁路通往四川盆地的外面。从北面铺了一条襄渝铁路到湖北襄阳,往南面有川黔铁路到贵州贵阳。不管从什么方向来,都可以顺顺当当进入四川了。

走水路也不用发愁,长江三峡里的险滩早已被炸平了。2009年三峡大坝整体完工后,水位提高到175米,万吨船队已能开到重庆了!

书摘插画









《探秘古老土地:中国大地上的孩子》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着无数的传奇故事,流淌着悠久的历史长河。这片土地,既有巍峨的山峦,也有辽阔的平原;既有奔腾的江河,也有碧波万顷的湖泊。这里,生活着勤劳智慧的人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本书系,旨在带领小读者们一同踏上一次充满奇趣的地理探索之旅。我们将从遥远的北方开始,一路向南,去领略中国大地的壮丽风光,去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去发现隐藏在山川河流间的古老传说。 第一卷:北方之魂——黑土地上的歌谣 第一卷,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北方。这里,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黄河。从巍巍昆仑山发源,奔腾万里,滋养了广袤的华北平原。我们将一起认识黄河的壮阔,了解它孕育的古老文化,探寻它蜿蜒流淌之处的神秘故事。 在北方,还有那片神奇的黑土地。它承载着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也孕育了独特的农耕文明。我们将走进广阔的田野,看看农民伯伯们如何辛勤耕作,听听他们在秋收时节的丰收喜悦。同时,我们还会来到东北的广袤森林,认识那些奇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存习性,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北方还有着悠久的边疆历史。从雄伟的长城,到辽阔的草原,每一处都诉说着民族融合与历史变迁的故事。我们将一同攀登长城,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想象他们是如何抵御外敌,守护家园。我们还会走进蒙古族的牧区,了解他们豪放的生活方式,聆听悠扬的马头琴声,品尝香醇的奶茶。 在第一卷中,你还将认识中国北方的许多标志性城市,比如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融的首都;天津,这座海河之畔的港口城市;沈阳,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我们会探索它们的美丽景点,了解它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二卷:东方之珠——黄海之滨的潮起 告别了北方的雄浑,我们来到东方的海滨。第二卷,我们将把目光投向黄海和东海的广阔海域,以及环绕着这些海域的辽阔土地。 这里,有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海鲜的美味将从这里走向全国。我们将一同出海,了解渔民们如何撒网捕鱼,学习各种海洋生物的知识。你还会发现,蔚蓝的大海不仅仅是鱼类的家园,它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能源宝库。 在东方,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城市。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将以其摩天大楼、外滩风光和繁华的商业街吸引你的目光。我们将探索上海的过去与现在,感受它日新月异的变化。 沿海地区,还有着秀丽的风景。比如,山东半岛的青岛,以其优美的海岸线、欧式建筑和啤酒文化而闻名。我们将漫步在八大关,感受海风的轻柔,品尝新鲜的海鲜。 我们还会来到江南水乡,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周庄、乌镇等古镇,如诗如画的风景,将带你穿越时光,体验古人宁静淡雅的生活。 东方也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许多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区都在这里。我们将了解中国是如何通过海洋与世界连接,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枢纽。 第三卷:中部之脉——江河湖海的交响 第三卷,我们将深入中国的心脏地带——中部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腹地。 黄河与长江,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里交汇,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我们将跟随长江的脚步,从四川盆地一路向东,感受它奔腾的气势,了解它沿途的壮丽风光。我们将探索长江三峡的险峻,感受巫山十二峰的鬼斧神工。 在中部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湖泊,比如洞庭湖和鄱阳湖。它们如同颗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土地上,不仅调节着气候,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产。 中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将以其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历史遗迹,带你走进中国古代的辉煌。郑州,这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市,也将展示出中部地区的活力与潜力。 同时,我们将深入了解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河南、湖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我们将看到他们如何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全国人民提供充足的食物。 第四卷:南方之秀——山水画卷的展开 第四卷,我们将来到钟灵毓秀的中国南方。这里,气候温润,物产丰富,风光旖旎,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之地。 我们首先会来到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这里,阳光、沙滩、碧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热带海岛画卷。我们将潜入清澈的海水,认识色彩斑斓的珊瑚和鱼类,感受热带雨林的神秘。 接着,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的盆地地貌,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悠闲的生活节奏。我们将去探访大熊猫的故乡,与可爱的国宝亲密接触。 云南,这座“彩云之南”的土地,将以其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迷倒你。我们将走进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感受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品尝地道的云南美食。 广西,以其桂林山水闻名于世。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如同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让你流连忘返。我们将乘船游览漓江,欣赏两岸如诗如画的景色。 南方地区,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福建的土楼,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 第五卷:西部之韵——丝路风情的传承 第五卷,我们将穿越广袤的西部大地,探寻古老的丝绸之路。这片土地,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如今,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们将来到中国的西部边缘,感受戈壁的浩瀚与荒凉。我们将探访那些古老的绿洲城市,比如敦煌,这座因莫高窟而闻名的城市。我们将走进莫高窟,惊叹于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感受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 我们将走进新疆,感受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歌舞和美食,将让你感受到浓郁的异域文化。我们将品尝香甜的瓜果,欣赏美丽的胡杨林。 西部地区,还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青藏高原,这片“世界屋脊”,将以其巍峨的雪山、湛蓝的湖泊和广袤的草原,让你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将了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感受他们坚韧的生命力。 在西部,我们还会了解到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看到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六卷:高原之巅——雪域高原的生命 第六卷,我们将聚焦在中国那片神秘而壮丽的雪域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却孕育着独特而顽强的生命。 我们将了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乐观精神。我们将走进寺庙,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我们将走进牧民的家,体验他们的热情好客。 我们将认识高原上独特的动植物,比如藏羚羊、牦牛,以及那些高原特有的植物。我们将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我们将探寻高原上的地质奇观,比如珠穆朗玛峰,这座世界之巅,将以其巍峨的身姿,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我们将了解高原的形成,以及它对中国乃至世界气候的影响。 第七卷:岛屿之梦——碧海蓝天的守望 第七卷,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中国那散落在碧海蓝天中的众多岛屿。从南海的明珠,到东海的礁石,每一座岛屿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 我们将了解海南岛,这个中国最大的岛屿,以其热带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我们将探索岛上的热带雨林,品尝美味的海鲜,感受海岛人民的热情。 我们还会来到舟山群岛,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也是风景优美的海滨旅游胜地。我们将体验渔民的生活,学习海洋知识,品尝新鲜的海鲜。 在第七卷中,你还将认识中国海域的重要性,了解它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第八卷:山川壮丽——中国地形的奥秘 第八卷,我们将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认识中国大地的地形地貌。从巍峨的山脉,到辽阔的平原,从奔腾的河流,到广阔的盆地,我们将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我们将了解中国的五大山脉,秦岭、昆仑山、天山、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以及它们在中国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认识中国的几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我们将探索中国的几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了解它们在地质构造和气候上的独特性。 我们将跟随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了解它们的流向、流域以及它们对中国地理和人文的影响。 第九卷:气候万象——四季轮回的韵律 第九卷,我们将探寻中国大地上的气候变化。从北方的寒冷冬季,到南方的湿热夏季,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我们将了解中国不同的气候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等,以及它们对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我们将认识中国四季的变化,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热情奔放,秋天的金黄收获,冬天的银装素裹。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比如干旱、洪水、台风、地震,以及人类是如何与自然抗争,保护家园。 第十卷:物产宝藏——大地馈赠的惊喜 第十卷,我们将一同发掘中国大地上丰富的物产资源。从肥沃的土地,到深邃的海洋,中国拥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能源和农产品。 我们将了解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中国各地种植和生产的。 我们将认识中国的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探索中国的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合理利用和保护的。 第十一卷:民族风情——多元文化的绚丽 第十一卷,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我们将走进不同的民族聚居区,认识他们的传统服饰、特色美食、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 我们将聆听各民族的民歌,欣赏各民族的舞蹈,感受他们热情奔放的生活方式。 我们将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 第十二卷:历史长河——文明的足迹 第十二卷,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中国悠久的历史。从远古的传说,到现代的辉煌,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们将了解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秦、汉、唐、宋、元、明、清,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们将认识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我们将探访那些古老的遗迹,长城、故宫、兵马俑,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第十三卷:现代中国——发展的脉搏 第十三卷,我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将了解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 我们将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城市,高速铁路,以及那些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 我们将感受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他们勤劳、智慧、充满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十四卷:未来展望——绿色地球的梦想 第十四卷,我们将一起畅想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我们关注环境保护,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将了解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比如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将共同描绘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绿色的未来。 这套“探秘古老土地:中国大地上的孩子”,将带领每一位小读者,以好奇的心,用探索的眼睛,去认识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知识的书,更是一扇打开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窗口。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这趟旅程中,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最近我一直在为班里的孩子们寻找一套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兴趣的绘本。偶然间发现了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先试读了其中几本,发现它的内容非常适合小龄儿童。比如,关于中国的省份,它不是死板地罗列名字,而是用了很多可爱的卡通形象来代表各个省份,并且讲述一些与该省份相关的特色故事,比如“熊猫的故乡四川”、“烤鸭的故乡北京”等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能记住一些省份的名字和特点。书里的插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了童趣,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还在课堂上组织了“小小地理探险家”的活动,让孩子们轮流扮演书中的某个省份,然后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这套书的语言也非常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阅读和讲解。我感觉这套书不仅仅是教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种子。

评分

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真的是个宝藏!我家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之前对地理的概念模糊得很,老以为中国就是他生活的那个小城市和周围几个省。自从有了这套书,他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记得第一本讲的是中国的地形,刚开始他还皱着眉头,觉得山啊海啊的有什么意思。结果我给他读着读着,他被那描述黄河奔腾而来的壮丽、长江蜿蜒流淌的柔情深深吸引住了。书里不仅有精美的插画,把那些高山大川、沙漠草原都画得活灵活现,还有那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为什么青藏高原这么高,为什么东南沿海有很多岛屿,这些孩子都能听懂,而且还会主动问我“妈妈,那那里是不是有很漂亮的雪山?”“那里的海洋里是不是有很多鱼?”。更棒的是,书里还融入了一些关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的介绍,我孩子现在都能说出一些少数民族的名字和他们的特色服饰了。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每天都吵着要我讲下一册,感觉他的知识面真的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而且是从最基础、最有趣的角度切入,一点都不枯燥。

评分

老实说,最开始买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我担心这么厚的一套书,孩子能不能坚持读下来。毕竟现在市面上好玩的东西太多了,书本很容易被淹没。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套书的设计真的太巧妙了!每一册的主题都非常明确,不会让孩子感到信息过载。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孩子的认知,不会用太多深奥的词汇,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我儿子最喜欢的是讲中国自然灾害的那一册,本来以为会很吓人,结果书里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地震就像大地在打“喷嚏”,洪水就像一条“发脾气”的大河。通过这些比喻,他不仅了解了灾害的成因,还学会了基本的自救常识,这点我特别满意。最让我惊喜的是,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些互动小游戏或者小问答,可以帮助孩子巩固学到的知识。我儿子现在每次读完一册,都会抢着来考我,有时候连我都答不上来,他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看着都觉得很开心。这套书真的把学习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评分

对于我这个从小就对地理充满好奇,但小时候苦于没有好的入门读物的人来说,《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简直是为我圆梦的!我不是给孩子买的,而是我自己买来读的!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比如说,关于中国的气候,我以前只知道春夏秋冬,书里却细致地介绍了季风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等等,还用很多图表和对比,让我这个成年人都觉得豁然开朗。我尤其喜欢关于中国水资源那一册,它详细地讲述了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水系,以及它们对于中国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水利工程的知识,比如三峡大坝,让我明白了人类是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而且,书里的文字描述一点都不生硬,反而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比如在讲到新疆的绿洲时,它用了“生命的绿宝石”来形容,听着就让人心驰神往。这套书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的普及,更是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深情礼赞,让我这个“老北京”也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评分

我一直对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而《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寻的欲望。它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上的山川河流,更巧妙地将人文历史融入其中。比如,在讲述丝绸之路的那一册,我仿佛看到了驼队在漫漫黄沙中前行,听到了古老市集上的叫卖声。书里还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它们是如何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这让我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到无比自豪。我尤其喜欢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那几册,它不仅展示了故宫、长城等宏伟建筑的壮丽,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建筑的结构和设计理念,让我明白了“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艺术中的。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中国,它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璀璨的人文遗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深深打动,感觉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