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孟晖著的《古画里的中国(精)》是知名作家、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研究者孟晖的近期新文化随笔集,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作者精心挑选194幅有名古画,在美好细节处停驻、引发,讲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有趣情致;下部分则是作者曾经创作的六篇小说,可以借此领略作者虚构写作的能力。 孟晖 著作 孟晖,1968年生于北京,达斡尔族。曾任北京三联书店《读书》杂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盂兰变》(2001),随笔集《维纳斯的明镜》(2001)、《潘金莲的发型》(2005)、《花间十六声》(2006)、《画堂香事》(2006)、《贵妃的红汗》(2010)、《金色的皮肤》(2012)、《唇间的美色》(2012)、《去波斯湾看海》(2015),学术著作《中原女子服饰史稿》(1995),以及翻译著作《西方古董鉴赏》(2002,合译)等。 随后,一位额发插满月牙银犀小梳的丽人起身褪去一袭镜花紫锦裙,将一围戴胜宝相花团窠绿草罗裙展现给女伴们。障外,树上的他早已看痴了。花畔,婢子们从丽人手中接过解下的花裙,将它们一一悬张在那一围湘竹帐竿间。随着丽人们依次解裙,碧障内,一道锦彩斑斓的裙幅围就的幄障在逐着帐竿伸展。五 我一直以为,所谓的“中国风”元素,不过是近些年商业社会为了吸引眼球而生搬硬套的符号。《古画里的中国》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中国风”最真实、最动人的源头。它没有用浮夸的语言去赞美,而是用严谨的考证和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古画中的“中国风”一一剥离出来。我看到了文人雅士在山水画中对隐逸情怀的寄托,看到了达官贵人在宴饮图中的奢华与享乐,也看到了寻常百姓在风俗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才是真正“中国风”的组成部分,它们来源于生活,反映着时代,承载着文化。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中国风”,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它让我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根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开始更加珍视那些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因为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我们与祖先的无形纽带。
评分一 初翻开这本书,我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古画里的中国》。脑海中立刻勾勒出那幅幅饱含岁月沉淀的工笔画卷,那些淡雅的设色,细腻的线条,仿佛能将我带回千年前的盛世。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次纯粹的视觉盛宴,是关于笔墨、色彩、构图的专业解读,是关于鉴赏技巧的倾囊相授。我设想着,它会像一位温婉的画师,指尖轻抚着宣纸,为我细细道来每一笔的来龙去脉,每一色的深浅寓意。我会沉浸在对《清明上河图》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描摹中,想象着他们的笑语喧哗,他们的悲欢离合;我会流连于《洛神赋图》中飘逸灵动的仙子,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美;我还会驻足于山水画的巍峨与宁静,在墨色的晕染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那些遥远朝代的风土人情,看到古人生活的痕迹,看到历史的脉络是如何在这些画作中悄然流淌。我想,它会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与古人进行最深切的交流。
评分四 阅读《古画里的中国》,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令人惊喜的光芒。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视野的拓展。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很多时候只是冰山一角。书中所展现的,是那些隐藏在画作背后的宏大叙事,是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细节。它让我看到了古代社会的运作模式,看到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甚至看到了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理解。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一幅画的名字和作者,而是开始追问,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时代?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这本书没有给我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让我学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艺术,去理解历史。它让我明白,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创造者的时代,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程。
评分三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总有一种疏离感,总觉得它太过遥远,太过高雅,与我的生活格格不入。《古画里的中国》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没有试图将我变成一个艺术鉴赏家,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画作,变成了我身边触手可及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古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人际关系的考量,都可以在这些画作中找到呼应。比如,书中对那些描绘田园生活的画作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人对于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这与当下许多人追求“断舍离”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又比如,书中对表现君臣相处、家族聚会的画作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古人对于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重视,这在信息爆炸、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更显得弥足珍贵。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国古画并非只是摆设,而是蕴含着深邃的生活智慧和永恒的人性光辉,是可以滋养我们当下生活的。
评分二 说实话,拿到《古画里的中国》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多高的期待。我是一个对艺术史知之甚少的人,平日里接触的更多的是生活化的信息。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者是一本流水账式的图录,只是简单地罗列画作和年代。然而,当我随意翻了几页,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的文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反而带着一种温和的叙述感。它不像是在讲解,更像是在讲故事。那些曾经在我眼中只是“好看”的古画,在作者的笔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那些人物的眼神,那些场景的细节,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留白,都蕴含着深意。我开始意识到,这些画作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更是古人思想、情感、甚至是生活方式的折射。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古人会在画中如此细致地描绘一朵花,又为何会在山水中寄托如此深沉的情感。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艺术不仅仅是表面的美,更是隐藏在深处的文化和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