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繪畫類文章首次結集齣版,新配圖片近百幅
為什麼學習繪畫都要從素描開始?
為什麼基本的繪畫練習總要以人體石膏像為對象?
如何判斷一幅畫的優劣,畫得越像就越好嗎?
為什麼說西方美術靠努力就可以,中國美術卻全憑天賦?
……
在這本繪畫藝術啓濛書中,豐子愷先生不僅介紹瞭繪畫入門的基礎知識,還從宏觀角度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繪畫藝術,為讀者培養藝術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泰戈爾曾評價豐子愷先生:"藝術的描寫,不必詳細,隻要得到事物的精神即可……(豐子愷)用寥寥的幾筆寫齣人物的個性。臉上沒有眼睛,我們可以看齣他在看什麼;沒有耳朵,可以看齣他在聽什麼,高度藝術錶現的境地,就是這樣!"
作為藝術大傢,這一次豐子愷先生要迴溯到啓濛階段,講講如何嚮繪畫這門藝術跨齣第一步。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現代畫傢、文學傢、翻譯傢和藝術教育傢,一生著述甚豐,著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再筆》,漫畫集《子愷漫畫》《護生畫集》,藝術論著《藝術修養基礎》《豐子愷美術講堂》《豐子愷音樂講堂》,譯作《源氏物語》《獵人筆記》等。
插圖序 圖畫與人生
圖畫原不過是"看看"的。但因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術是精神的糧食,圖畫是美術的本位,故"看看"這件事在人生竟有瞭這般重大的意義。
第一章 繪畫的學習法
繪畫的學習,西洋畫有一定的方法,而中國畫沒有定論。因為西洋畫容易學,中國畫不容易學。學西洋畫可以用功而成就,學中國畫用功不相乾,全靠天纔。
繪畫的種類
繪畫的工具
繪畫的學習法
圖畫學習法
形體的描法
色彩的描法
構圖法
第二章 繪畫的欣賞
(凡繪畫)大體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力求肖似實物的,即依照眼前的實際狀態而描寫的。其二是故意背叛實物的,即依照心中的想像姿態而描寫的。前者可稱為"寫實"的,後者可稱為"寫意"的。
繪畫的欣賞
繪畫與文學
漫畫
畫鬼
第三章 中國美術的優勝
西洋美術與東洋美術一嚮有著不可越的差彆。然而最近半世紀以來,美術上忽然發生瞭奇怪的現象,即近代西洋美術顯著地濛瞭東洋美術的影響,而韆餘年來偏安於亞東的中國美術忽一躍而雄飛於歐洲的藝術界,為近代藝術的導師瞭。
中國畫簡史
中國畫與遠近法
中國畫與西洋畫
繪事後素
附錄 中國美術的優勝
他的命題是大的,落筆卻是彆緻有趣……豐子愷以簡潔、稚拙、不事雕琢的綫條勾勒齣的那些隻屬於他的形象,他的畫風影響著中國的後輩漫畫傢。
——鐵凝
他的畫極傢常,造境著筆都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常中寓深永之緻。
——硃光潛
我的腦子裏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
——巴金
你的文和畫就像一首首小詩,我們就像吃橄欖似的,老咂著那滋味兒。
——硃自清
我所喜歡的,乃是他的像藝術傢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如果在現代要想尋找陶淵明、王維那樣的人物,那麼,就是他瞭吧。
——吉川幸次郎
我嚮來對藝術史類的書籍抱持著審慎的態度,因為很多作品往往流於空泛的贊美。然而,這本書在曆史脈絡的梳理上做得非常紮實和客觀。它清晰地勾勒齣瞭豐子愷先生藝術生涯的關鍵轉摺點,以及他如何吸收中西文化精髓,最終形成自己獨特“漫畫”體係的過程。書中引用的史料翔實可靠,使得整個敘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對於想係統瞭解近現代中國藝術史,特彆是漫畫發展史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它做到瞭學術性與可讀性的完美平衡,既能滿足專業人士的需求,也能讓普通讀者輕鬆入門。
評分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非僅僅局限於介紹“大作”,它還收錄瞭許多豐子愷先生鮮為人知的早期習作和私人信劄中的插圖。這些“邊角料”的展示,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藝術傢創作心路曆程的認知。通過這些早期作品的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何從傳統功力中提煉齣那種標誌性的、充滿童趣和禪意的風格。它讓豐子愷先生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和豐滿,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藝術大師,而是一個活生生、充滿生活熱情的探索者。這本書的全麵性,絕對是目前市麵上同類書籍中少有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翻閱起來非常舒適。印刷色彩的還原度很高,無論是早期水墨的淡雅還是後期色彩的濃鬱,都錶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對一些經典作品的局部放大和深入解析,讓讀者能更清晰地看到豐子愷先生筆觸的獨特之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像是一本精心製作的藝術品收藏集。對於那些追求閱讀體驗和視覺享受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絕對物超所值。它讓我對豐子愷的藝術風格有瞭更直觀、更立體的感受,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視覺的享受和心靈的洗滌。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在內容如此豐富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版麵的呼吸感和視覺的舒適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本書的版式設計成功地解決瞭這個問題。留白恰到好處,文字塊與圖像的布局錯落有緻,使得閱讀過程非常輕鬆愉快,不會産生視覺疲勞。不同章節的字體和行距設計也略有區分,起到瞭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讓讀者能夠清晰地區分不同的主題和論述層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對藝術書籍應有的敬意和專業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部分內容非常充實,作者的解讀角度新穎獨到,完全跳脫瞭傳統藝術評論的窠臼。他不僅僅停留在對畫作錶麵意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豐子愷先生作品背後蘊含的深厚人生哲理和時代背景。尤其是一些關於漫畫與漫畫哲學的探討,讀來令人茅塞頓開。作者的文筆流暢而不失學者的嚴謹,既有文學的美感,又不乏思想的深度,讓人在閱讀中不斷思考和反省。這不僅僅是學習繪畫技巧,更是一場關於生活美學和東方智慧的深度對話。對於希望從藝術中汲取人生力量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養分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