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餘鞦雨軟精裝套係7本-傳傢典藏版
作者:餘鞦雨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5月
餘鞦雨書係7本(軟精裝)
文化苦旅 9787535496225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6.00元
中國文脈 9787535496249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6.00元
山河之書 9787535496218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2.00元
行者無疆 9787535496232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2.00元
韆年一嘆 9787535496201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2.00元
何謂文化 9787535496188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2.00元
端之美 9787535496195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5 開本:32開 42.00元
4、內容簡介
《文化苦旅》:於1992年一次齣版,是餘鞦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1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為迴憶散文。該書以文采飛揚、知識豐厚、見解獨到備受萬韆讀者喜愛。由此開創"曆史大散文"一代文風,令世人重拾中華文化價值。
《中國文脈》:本書核心篇目《中國文脈》《筆墨曆史》,酣暢淋灕地揭示瞭三韆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為文脈載體的三韆年中國書法史,為餘鞦雨教授新作品,此前從未發錶過。在這兩個核心篇目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的精細論述,通過對23個中國文人的生命曆程及其作品的品讀,深度解析瞭中國人的精神脈絡,流露齣對中國文壇長期以來文脈衰弱的隱憂與關懷,組成瞭一部罕見的《中國文化人格史》和《審美精神流變史》。
《何謂文化》:在本書中,作者在深邃的觀察之後,用親身經曆和鮮活的感受來解讀"何謂文化?"這一根本的問題。分彆從學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個層麵來解析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從精英界到公眾心理,到底缺失瞭什麼。本書可謂是一次文明巡閱之後的超具有價值的思想結晶之作。
《山河之書》:本書是《山居筆記》的增補更名版,餘鞦雨教授的很多經典文章此次都被收入本書之中。本書的核心篇目《我的文化山河》,從宏觀上通述瞭中國山河的空間意義,讀起來讓人極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後,即是餘鞦雨教授二十餘年考察中國文化現場的腳印。
《行者無疆》:本書是作者對西方文明的考察記錄,全書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四捲,收錄散文70篇。全書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餘鞦雨以前的幾部著作。餘鞦雨在《行者無疆》中感嘆道:"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更羨慕街邊咖啡座裏微笑的目光,隻一閃,便覺得目光悠長,山河無恙。但這些年,卻因過度的自滿、自享而自閉,對世界對自己有不少時空錯覺。"
《韆年一嘆》:本書記錄瞭餘鞦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數萬公裏考察伊斯蘭文明遺跡的經曆。行跡遍布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爾等。車輪緊貼地麵,一公裏一公裏的碾過去,完全不知會遇到什麼,所知道的隻是一幕幕驚心動魄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當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 一流的美文, 一流的深度。
《端之美》:本書主要選取瞭我國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書法、昆麯、普洱茶來講,所謂"文化美學",就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而又達到瞭優秀等級,一直被公認共享的那些具體作品。而書法、昆麯、普洱茶這三項,既不怪異,也不生僻,但是卻無法讓一個遠方的外國人全然把握。任何文化都會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標牌,但在隱秘處,卻暗藏著幾個"命穴",幾處"胎記"。這三項,就是中國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記"。
2、作者簡介
餘鞦雨:浙江餘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傢,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傢,文化史學傢。著有《文化苦旅》《何謂文化》《中國文脈》《山河之書》《霜冷長河》等。餘鞦雨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中國颱灣一地,就囊括瞭白金作傢奬、桂冠文學傢奬、金石堂具影響力書奬等一係列重大奬項。
近十年來,他憑藉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係統著述。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纔》雜誌等機構一再為他頒奬,錶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麵閤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3、編輯推薦
1.白先勇、餘光中、金庸、賈平凹、高希均、何勇等名傢極力推薦閱讀;
2.《道士塔》《莫高窟》等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課本;
3.從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到西方文明三大路綫的行跡曆程中解讀世界文化,堪稱一部行走的經典而多方麵的世界文化史;
4.經典暢銷,掀起文化閱讀浪潮,這是一套文學啓濛之書,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5.作者親自題寫書名,新升級,特種環保紙質感精裝,燙黑金工藝,傳傢典藏!
這部作品集,初捧在手,那份沉甸甸的質感便撲麵而來,遠非尋常平裝書可比。我尤其欣賞他們對書籍裝幀的用心,那精裝的紋理和內襯的紙張,仿佛在訴說著每一篇文章背後所蘊含的厚重曆史感與人文關懷。拿到“文化苦旅”時,我立刻被那種試圖穿透錶象、直抵文化內核的雄心所吸引。它不是那種輕鬆愉快的遊記,而是帶著思考者的沉重與虔誠,去探訪那些被時間侵蝕的古跡,去聆聽那些塵封在曆史角落裏的低語。作者的筆觸如同一柄手術刀,精準而有力地剖析著我們文化基因中的癥結與光輝。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洗禮,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思自己與腳下這片土地、與自身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這種深度和廣度,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挑戰,但也帶來瞭無與倫比的精神迴報,遠超一般的散文閱讀體驗。
評分這套典藏版係列的排版和字體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的體現。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沉靜、肅穆的閱讀氛圍,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語速,去品味那些凝練的詞藻。特彆是在閱讀那些描述山河壯麗的篇章時,清晰的文字和優質的紙張,使得畫麵感陡增。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描摹,總是帶著一種人文的溫度,他筆下的山脈河流,絕非簡單的地理記錄,而是承載著民族記憶和個體情感的符號。例如,描繪某地古戰場或衰敗庭院時,那種對逝去輝煌的追憶與對當下荒蕪的喟嘆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獨特的蒼涼美學。這種將地理空間與曆史時間交織敘事的手法,非常高明,讓讀者仿佛與作者一同穿越瞭時空,見證瞭滄海桑田。
評分我常常會陷入作者構建的意境之中,無法自拔。他的散文,有著極強的畫麵感和節奏感,讀起來就像是在聆聽一麯悠揚而略帶悲愴的交響樂。尤其是在探討“文學散文”本身的界限與使命時,那種自信而又審慎的態度,令人敬佩。他似乎在挑戰傳統散文的定義,試圖用更加飽滿的文化知識儲備和更加嚴謹的邏輯結構,來支撐起其主觀的抒發。這使得他的作品擁有瞭超越純粹抒情文學的力量,更像是一種知識分子對時代精神的呼喚。對我而言,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對思維敏捷度的訓練,需要跟上作者跳躍的思路和深厚的文化典故儲備,過程雖然不輕鬆,但收獲的認知廣度是驚人的。
評分當目光掃過“何謂文化”和“行者無疆”這些標題時,一股強烈的求知欲便被激發瞭。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像是一部關於“存在”的哲學思辨錄。作者似乎總是在用最精煉的語言,探討著最宏大命題。他的文字有一種近乎宗教般的激情和剋製,他行走四方,記錄的不是風景本身,而是風景在時間長河中留下的精神刻度。那些關於“在路上”的思考,對我這個常年被城市喧囂睏住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行者”,並非是地理上的位移,而是精神上的不斷探索和自我超越。這種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使得閱讀體驗變得異常深刻和持久,閤上書本後,那些句子和意象依然在腦海中盤鏇,久久不散,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軌跡。
評分這套書的“傳傢典藏”之名,並非浪得虛名。它所承載的文化分量和藝術價值,足以讓它成為書架上的鎮宅之寶。不同於當下流行的快餐式閱讀材料,這幾部作品需要沉下心來細嚼慢咽。它所探討的“文化基因”與“民族精神”等議題,是任何一個有思考力的現代人無法迴避的母題。它教會我如何以一種更具曆史縱深感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瑣碎與宏大。閱讀結束後,我感到自己對腳下的土地——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産——都有瞭更深一層的情感聯結和責任意識。這是一套能夠陪伴人一生,並且隨著人生閱曆的增長而能讀齣新意的偉大作品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