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紧跟大会报告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经济前沿预测分析。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近段时间经济形势预测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见成效,《经济蓝皮书》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从宏观经济走势、农业、工业、财政、税收、金融、对外贸易、商品市场等方面,研究中国的宏观形势进行前景预测。通过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方法工具、知识与专家群体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连接成整体系统,提出当年及下一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数据,为政府、行业企业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历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基于复杂前沿的系统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经济风险。
其成果发布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均详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代前言)
——学习报告关于建设现代金融的论述 李扬 / 001
Ⅰ总报告
1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年秋季报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001
2“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年秋季座谈会”综述彭战 / 024
Ⅱ经济增长与经济预测篇
3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机制转变 张平 / 030
4 2017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8年展望 赵琨 王宝林 / 048
5 经济增长新基础初步形成,新特点日益明显
——2017~201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张立群 / 054
6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 黄群慧 江飞涛 张航燕 / 063
7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工业增速预测 解三明 / 081
8 2017~2018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 陈磊 孟勇刚 孙晨童 / 090
Ⅲ宏观政策与供给侧改革篇
9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祝宝良 / 114
10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李泊溪 / 124
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7~2018年 郑超愚 / 130
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与展望师博 任保平 / 142
Ⅳ财政与金融篇
13中国财政再分配效应测算 娄峰 / 157
14稳健中性取向下的货币金融运行 闫先东 刘西 苗大林 / 180
15中国金融状况分析与展望(2017~2018) 陈守东 孙彦林 / 195
Ⅴ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16当前投资形势分析与对策 张涛 / 208
17中国消费结构变化及政策取向:2017~2018年 宣烨 余泳泽 陈启斐 张莉 / 218
18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获重大进展
——2017年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金柏松 刘建颖 / 240
Ⅵ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19 PMI显示:供给体系创新新消费时代来临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前瞻 于颖 / 259
20 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2018年展望 陈克新 / 270
21 2017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及2018年初步展望 付广军 / 281
22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与2018年展望 李世奇 朱平芳 / 292
Ⅶ新经济、新动能篇
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2016~2017年) 叶秀敏 姜奇平 / 309
24积极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蔡进 武威 / 331
25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前景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分析 李平 刘强 王洽 / 340
26中国的就业奇迹与后续行动 杨宜勇 黄燕东 / 352
Ⅷ附录
27统计资料 / 363
《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8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以“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为主题,分析了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指出在运行发展总体格局良好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报告认为,2017年,党的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的中国描绘了新的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全面发展态势且亮点纷呈。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民生支出继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精准扶贫成就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站在历史新时期的起点,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成为今后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本书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四大板块,用1篇总报告和18篇分报告,分别讨论了2017年中国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形势。总报告分析了2017年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面临的宏观问题和挑战。第二板块用6篇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以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形势和问题。第三板块包括6篇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涉及中国社会发展质量,新兴共享经济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生活和社会态度,都市新白领的生存状况,中国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以及城乡困难群体生存状况等社会热点问题,依据翔实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透视。第四板块由6篇专题报告组成,其中3篇专题报告系统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舆情状况、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环境保护形势,既肯定了2017年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其余3篇专题报告则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产业工人阶级、农户和新设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难题。在这些问题上,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8年度分析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是第23本分析和预测社会形势的年度社会蓝皮书。
本书聚焦当下社会热点,包含了2017年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合理,涵盖了社会发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民生、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
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Ⅰ总报告
1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
——2017~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张翼 范雷 执笔 / 001
一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 003
二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和难题 / 014
三2018年中国社会发展态势和重要任务 / 019
Ⅱ发展篇
2 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报告 吕庆喆 / 028
3 2017年中国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莫荣 陈云 汪昕宇 / 040
4 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报告 吕学静 王永梅 / 062
5 2017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报告 李涛 张文婷 房琛 / 082
62017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房莉杰 / 099
72017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发展报告 周延东 宫志刚 / 113
Ⅲ调查篇
8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 崔岩 / 130
9中国共享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调查报告——基于七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卢阳旭 何光喜 赵延东 / 151
10当代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社会态度调查报告——基于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刘保中 / 164
11都市新白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基于2017年上海市调查 孙秀林 施润华 / 183
12中国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报告 朱迪 高文珺 朱妍桥 / 208
13中国城乡困难群体状况调查报告 江治强 王晶 田丰 / 234
Ⅳ专题篇
14 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 祝华新 廖灿亮 潘宇峰 / 255
15 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罗杰 田明 / 273
16 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状况分析报告 贾峰 杨珂 田烁 黄瀞漪 周恋彤 / 284
17 2017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乔健 刘晓倩 / 309
18 2017年中国农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彭超 张效榕 / 326
19 2017年中国新设小微企业状况分析报告 张久荣 吕鹏 靳朝晖 / 345
Ⅴ附录
20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7) 张丽萍 / 360
(评价五)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读物,它让我得以窥探中国社会发展背后更深层次的动因。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2018年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现象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我尤其被书中对于社会结构变迁和群体关系演化的论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描绘了表面的社会图景,更深入地挖掘了隐藏在这些图景背后的权力结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书中对社会资本、信任机制等抽象概念的解读,让我对理解社会运行的微观动力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作者也对中国社会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和适应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让我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像是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它引发了我对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并启发了我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一本能够提升思想境界,并提供宝贵社会洞察力的优秀著作。
评分(评价三)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度体检。它以一种极其客观和冷静的视角,呈现了2018年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议题时的平衡性,既指出了社会发展中的亮点和进步,也毫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书中对于城乡差距、收入分配、教育公平等社会痛点都有深刻的探讨,并且尝试从多角度去分析其成因和影响。我从中看到了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切实影响。它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着各种动态的博弈和妥协。作者的分析不仅限于现象层面,更深入到社会结构和制度根源,这使得这本书具有了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对于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真实现状,并对社会发展趋势有深入思考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带来的经济洞察力,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价值的收获之一。它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解读了2018年中国经济的独特运行逻辑。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深入剖析,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深远影响。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局势下,不断寻求自身发展动力和战略调整的智慧。书中对国内消费市场潜力的挖掘、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的强调,都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此外,本书对一些具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理解不同产业的动态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它不是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书,而是充满了具体的数据、案例和逻辑分析,让读者能够真正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是一本能够帮助你构建对中国经济更全面、更深刻理解的权威读物。
评分(评价二) 这本经济蓝皮书绝对是想深入了解中国经济脉搏的读者的必备读物。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式的泛泛而谈,而是以一种极其扎实和深入的方式,剖析了2018年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增长数据、产业结构调整,到微观的消费趋势、企业经营状况,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经济韧性的分析,作者没有回避挑战,而是详细阐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应对外部压力,并从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书中对新兴产业的解读也十分到位,比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些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在预测方面也展现了其价值,虽然经济预测总有不确定性,但书中基于扎实研究提出的趋势判断,为我的投资决策和商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的强大活力和不断前进的决心,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好书。
评分(评价一) 一本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中国社会复杂肌理的大门。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看似分散的社会现象一一梳理,并置于宏观的背景下进行解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演,让我对社会结构、利益分配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现象,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趋势。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提出的新颖观点所启发,迫使我去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问题。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但其所包含的深刻反思和建设性意见,无疑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整本书的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即使是复杂的社会理论,也被作者阐释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位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吸收。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照反思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