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编
图书标签:
  • 海关申报
  • 进出口贸易
  • 报关员
  • 报关技能
  • 贸易合规
  • 外贸实务
  • 海关法规
  • 货物通关
  • 国际贸易
  • 进出口业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ISBN:97875175007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92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是全国海关审单系统成立十几年来首部为进出口货物申报业务提供指导的大型工具书,由海关总署关税司面向全国海关审单系统关员征稿,并组织专家团队历时1年多统编而成。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在编撰之初,编委会组织工作组通过深入业务现场调研、主动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进出口企业在申报方面存在的困难、需求,倾听企业呼声,收集整理原始稿件达85万字。随后,编委会组织全国部分直属海关审单部门及关税外脑机构专家在近1年时间里,对书稿内容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最终定稿。内容接地气,实用性、可读性强,并保证准确。

内容简介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以海关申报管理制度为基础,依据海关申报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从通关流程、填制项目、商品申报指南三个角度系统介绍了申报知识和技能。
  具体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基础技能篇”,根据申报操作的主线流程展开叙述,在解读海关申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及时传递海关申报管理规定和要求,归纳整理进出口申报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二是“规范填制篇”,以进出口报关单填制项目为序,阐述了填制报关单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并引入大量实例,对报关单重点填制项目、特殊填报形式及常见的填制差错进行精解和剖析。三是“商品申报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号排序为主线,介绍19大类商品在规范申报、归类、原产地等方面的申报注意事项,并选取有代表性的重点商品展开介绍。四是“附录”,汇集了《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公告等依据,常用工具表格及咨询联络方式,专业术语界定等,是《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的重要补充。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基础技能篇
1 申报概述
1.1 申报概念
1.2 申报主体
1.3 申报地点
1.4 申报期限
1.5 申报方式
1.6 申报单证
1.7 申报责任
1.7.1 报关单的法律效力
1.7.2 “准确、如实申报”的要求
1.8 特殊申报
1.8.1 提前申报
1.8.2 集中申报
1.8.3 特殊运输方式下的申报
1.8.4 补充申报
2 报关单流转环节要点分析
2.1 电子审单环节
2.1.1 什么是电子审单?
2.1.2 了解海关电子审单流程
2.1.3 海关电子审单过程中常见退单原因分析
2.2 专业审单环节
2.2.1 什么是专业审单?
2.2.2 了解海关专业审单流程
2.2.3 海关专业审单过程中企业常见问题分析
2.3 现场接单审核环节
2.3.1 现场接单审核概述
2.3.2 报关单的修改与撤销
2.3.3 退税
2.3.4 补税
2.3.5 海关事务担保
2.3.6 申领进出口货物证明书
2.3.7 现场接单审核环节企业常见问题分析
2.3.8 企业常见特殊监管贸易方式问题分析
2.4 批量复审环节
2.4.1 什么是报关单批量复审?
2.4.2 批量复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4.3 企业应如何配合海关批量复审工作?

规范填制篇
3 报关单填制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3.1 报关单填制的基本要求
3.1.1 如实申报
3.1.2 完整准确
3.1.3 认真负责
3.2 报关单填制的基本原则
3.2.1 分单填报
3.2.2 分项填报
3.2.3 逻辑一致
4 报关单各栏目填制要求及实例分析
4.1 报关单表头栏目填制要求及实例分析
4.1.1 预录入编号
4.1.2 海关编号
4.1.3 进口口岸/出口口岸
4.1.4 备案号
4.1.5 合同协议号
4.1.6 进口日期/出口日期
4.1.7 申报日期
4.1.8 经营单位
4.1.9 收货单位/发货单位
4.1.10 申报单位
4.1.11 运输方式
4.1.12 运输工具名称
4.1.13 航次号
4.1.14 提运单号
4.1.15 监管方式
4.1.16 征免性质
4.1.17 征税比例/结汇方式
4.1.18 许可证号
4.1.19 启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
4.1.20 装货港/指运港
4.1.21 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
4.1.22 批准文号
4.1.23 成交方式
4.1.24 运费
4.1.25 保费
4.1.26 杂费
4.1.27 件数
4.1.28 包装种类
4.1.29 毛重
4.1.30 净重
4.1.31 集装箱号
4.1.32 随附单证
4.1.33 用途/生产厂家
4.1.34 标记唛码/备注
4.2 报关单表体栏目填制要求及实例分析
4.2.1 项号
4.2.2 商品编号
4.2.3 商品名称、规格型号
4.2.4 数量及单位
4.2.5 原产国(地区)/最终目的国(地区)
4.2.6 单价
4.2.7 总价
4.2.8 币制
4.2.9 征减免税方式
4.2.10 税费征收情况
4.2.11 录入员
4.2.12 录入单位
4.2.13 填制日期
4.2.14 海关审单批注及放行日期(签章)
5 重点栏目说明和特殊情况申报技巧
5.1 关联备案和关联报关单
5.1.1 填报要求
5.1.2 填报规定
5.2 常见监管方式释义与报关单填制
5.2.1 一般贸易
5.2.2 加工贸易料件、边角料销毁
5.2.3 来料加工
5.2.4 加工贸易货物结转
5.2.5 加工贸易料件复出
5.2.6 加工贸易货物退换
5.2.7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转内销
5.2.8 加工贸易设备
5.2.9 监管年限内减免税设备结转
5.2.10 保税区加工贸易内销货物
5.2.11 进料加工
5.2.12 补偿贸易
5.2.13 出料加工贸易
5.2.14 保税区间及保税仓库间货物结转
5.2.15 保税仓库进出境仓储、转口货物
5.2.16 保税区进出境仓储、转口货物
5.2.17 特殊区域进出境货物
5.2.18 特殊区域进出区货物
5.2.19 特殊区域研发货物
5.2.20 物流中心进出境货物
5.2.21 加工专用油及加工贸易成品油以产顶进
5.2.22 国轮油物料
5.2.23 易货贸易
5.2.24 旅游购物商品
5.2.25 市场采购贸易
5.2.26 寄售代销贸易
5.2.27 修理物品
5.2.28 租赁贸易
5.2.29 免税品
5.2.30 免税外汇商品
5.2.31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5.2.32 退运货物
5.2.33 外国常驻机构进出境公用物品
5.2.34 暂时进出境货物
5.2.35 进出境展览品
5.2.36 货样、广告品
5.2.37 无代价抵偿进出口货物
5.2.38 其他免费提供的进出口货物
5.2.39 对外承包工程进出口货物
5.2.40 国家或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
5.2.41 进出口捐赠物资
5.2.42 边境小额贸易
5.2.43 对台湾小额贸易及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
5.2.44 驻外机构运回旧公用物品
5.2.45 直接退运货物
5.2.46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
5.2.47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5.2.48 海关处理货物
5.2.49 无原始报关单的后续补税
5.2.50 其他贸易
5.2.51 留赠、转卖物品
5.2.52 进口溢误卸货物
5.2.53 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5.2.54 其他
5.3 常见监管方式报关单栏目对应关系
5.3.1 加工贸易货物报关单填制各栏目对应关系
5.3.2 减免税进口设备报关单填制各栏目对应关系
5.3.3 暂准进出境货物报关单填制部分栏目对应关系
5.3.4 无代价抵偿、一般退运、直接退运货物报关单填制部分栏目一般对应关系
5.4 常见征免性质释义与报关单填制
5.4.1 一般征税进出口货物
5.4.2 无偿援助进出口物资
5.4.3 其他法定减免税进出口货物
5.4.4 保税区进出口货物
5.4.5 其他执行特殊政策地区进出口货物
5.4.6 科教用品
5.4.7 科技开发用品
5.4.8 国家重大项目进口货物
5.4.9 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
5.4.10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货物
5.4.11 科技重大专项进口货物
5.4.12 进口残疾人专用品和专用设备
5.4.13 远洋渔业自捕水产品
5.4.14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货物
5.4.15 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货物
5.4.16 非全税号信息技术产品
5.4.17 加工贸易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
5.4.18 来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出口成品
5.4.19 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出口成品
5.4.20 边境小额贸易进口货物
5.4.21 勘探开发煤层气进口物资
5.4.22 开采海洋、陆上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
5.4.23 利用贷款进口货物
5.4.24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中标机电设备零部件
5.4.25 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
5.4.26 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
5.4.27 外商投资额度外利用自有资金进口设备、备件、配件
5.4.28 救灾捐赠进口物资
5.4.29 境外向我境内无偿捐赠用于扶贫慈善的免税进口物资
5.4.30 进口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5.4.31 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
5.4.32 中央储备粮油
5.4.33 进口科研教学用图书资料
5.4.34 经核准的航空公司进口维修用航空器材
5.4.35 国务院特准减免税的进出口货物
5.4.36 例外减免进出口货物
5.5 常见监管证件与报关单填制
5.5.1 禁止进出口商品
5.5.2 进口许可证
5.5.3 出口许可证
5.5.4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
5.5.5 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5.5.6 自动进口许可证
5.5.7 入境货物通关单
5.5.8 出境货物通关单
5.5.9 野生动植物进口证书
5.5.10 野生动植物出口证书
5.5.11 进口药品通关单
5.5.12 精神药物进出口准许证
5.5.13 麻醉药品进出口准许证
5.5.14 医疗用毒性药品进出口批件
5.5.15 放射性药品进出口批件
5.5.16 药品进出口准许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5.5.17 进口兽药通关单
5.5.18 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5.5.19 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5.5.20 农药进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
5.5.21 音像制品进口批准单或节目提取单
5.5.22 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准许证或批件
5.5.23 银行调运外币/人民币现钞进出境许可证
5.5.24 进口关税配额证明
5.5.25 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审批单
5.5.26 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出口、出境证明
5.5.27 人体血液进出口批件
5.5.28 钟乳石出口批件
5.5.29 技术进出口许可证
5.5.30 军品出口许可证
5.5.31 美术品进出口批准文件
5.5.32 援外项目任务通知函
5.5.33 密码产品和含有密码技术设备进口许可证
5.5.34 适用ITA税率的商品用途认定证明
5.5.35 捕捞产品通关证明
5.5.36 原产地证书
5.6 优惠原产地商品与报关单填制
5.6.1 适用范围
5.6.2 报关单填制要求
5.6.3 其他申报要求

商品申报篇
6 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6.1 本类商品在《税则》中的编排结构
6.2 规范申报要点
6.3 归类要点
6.3.1 常见商品归类解析
6.3.2 易混淆商品的归类界定
6.4 其他申报要点
6.5 重点商品介绍
6.5.1 冻鳕鱼
6.5.2 冻鲽鱼
6.5.3 冻带鱼
6.5.4 龙虾
6.5.5 黄药
7 第二类:植物产品
7.1 本类商品在《税则》中的编排结构
7.2 规范申报要点
7.2.1 类章规范申报注解
7.2.2 商品规范申报要素要点解析
7.3 归类要点
7.3.1 常见商品归类解析
7.3.2 易混淆商品的归类界定
7.3.3 主要归类决定商品举例
7.4 其他申报要点
7.5 重点商品介绍
7.5.1 普洱茶
7.5.2 增稠剂类商品
7.5.3 啤酒花及其产品
8 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8.1 本类商品在《税则》中的编排结构
8.2 规范申报要点
8.3 归类要点
8.3.1 常见商品归类解析
8.3.2 易混淆商品的归类界定
8.3.3 近年主要归类决定商品举例
8.4 其他申报要点
8.5 重点商品介绍
9 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10 第五类:矿产品
11 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12 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13 第八类: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容器;动物肠线(蚕胶丝除外)制品
13.1 本类商品在《税则》中的编排结构
14 第九类: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品;稻草、秸秆、针茅或其他编结材料制品;篮筐及柳条编结品
15 第十类: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纸、纸板及其制品
16 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17 第十二类: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
18 第十三类: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
19 第十四类: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硬币
20 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
21 第十六类: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
22 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
23 第十八类: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
24 第二十类:杂项制品


附录
附录1 相关文件索引
附录2 相关海关术语解释
附录3 指定报关口岸的进口货物
附录4 指定报关口岸的出口货物及指定发证机构
附录5 税费计算情况表
附录6 税率、汇率适用情况表
附录7 同时有两种及以上税率可适用的进出口货物最终适用税率汇总表
附录8 国家(地区)代码及可适用关税税率表
附录9 监管方式代码表
附录10 监管证件代码表
附录11 H2000通关系统许可证件与监管方式对应表
附录12 运输方式代码表
附录13 征减免税方式代码表
附录14 征免性质代码表
附录15 征免性质与征减免税方式对应关系表
附录16 监管方式适用的征免性质代码对应表
附录17 成交方式代码表
附录18 结汇方式代码表
附录19 货币代码表
附录20 用途代码表
附录21 计量单位代码表
附录22 包装种类代码表
附录23 计算单位换算表
附录24 常用度量衡英文名称和简写
附录25 优惠贸易原产地证书核对要点表
附录26 现行反倾销汇总表
附录27 现行反补贴汇总表
附录28 塑料原料俗称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29 常见塑料、橡胶缩写中英文对照
附录30 常用咨询途径

精彩书摘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
  (2)海关在审核企业申报的商品归类事项时,需要企业作哪些配合?
  答:海关在审核报关单位申报的商品归类事项时,可以行使下列权力,并要求报关单位予以配合。
  ①查阅、复制有关单证、资料。
  ②要求报关单位提供必要的样品及相关商品资料。
  ③组织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化验、检验,并且根据海关认定的化验、检验结果进行商品归类。
  (3)如果现场海关与企业对商品归类产生分歧该怎么办?
  答:现场海关可以要求报关单位提供确定商品归类所需的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报关单位补充申报。
  对商品归类审核过程中发生的疑难问题、归类意见不一致的问题,由现场海关报归类职能部门确认商品编号。
  (4)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在没有明确商品归类前急需使用这批货物该怎么办?
  答:海关对货物的商品归类审核完毕前,报关单位可以申请先行放行货物,海关应当按照海关事务担保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涉及应当提供许可证件而不能提供的或者国家对进出境货物有限制性规定,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担保的其他情形,海关不予办理担保放行。
  (5)海关在审核归类过程中有哪些情况需要企业补充申报?
  答:需要报关单位补充申报的情况主要如下。
  ①认为申报内容与随附单证资料不足以确定归类,需进一步补充说明的。
  ②发现申报内容与随附单证资料不一致,不能确定归类的。
  ③对商品属性存有疑问,需要报关单位作进一步说明的。
  ④海关认为其他需要对进出口货物的归类补充申报的。
  (6)企业提供国外客户(例如美国)提供的商品编号,为什么在我们的归类工具书里查不到?
  答:中国与美国都是世界海关组织成员方,同样商品的《税则》商品编号前6位一致,后几位由不同主权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予以确定,因此会出现同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商品编号(又称商品编码、税号等)。我国所有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和每年正式对外公告的《税则》为准。
  ……

前言/序言



贸易实务与国际物流管理:全球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一、 国际贸易理论基石与环境分析 本书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基础,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贸易运作知识框架。 1.1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应用: 我们将系统梳理古典贸易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着重分析其在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将作为分析一国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利器。此外,我们将介绍新贸易理论,包括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以及克鲁格曼(Krugman)的地理经济学模型在解释区域集聚现象中的作用。理解这些理论,是把握各国贸易政策导向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基础。 1.2 全球经济环境与风险管理: 国际贸易的开展离不开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精准判断。本章节详细分析了全球经济周期波动、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变动(如美联储、欧洲央行政策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冲击。我们将引入政治风险评估模型(如BERI指数、EPU指数),指导企业识别潜在的政治干预、法规变更或市场准入壁垒。同时,系统讲解了汇率风险的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及运用远期合约、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Hedging)的实战策略。 二、 国际货物运输与供应链优化 国际物流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枢纽,本书对运输、仓储及供应链的整合管理进行了详尽阐述。 2.1 海、陆、空多式联运实务: 运输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成本、时效和风险。本部分详尽解析了集装箱运输的结构、类型(如冷藏箱、开顶箱)及其装载要求。海运部分重点分析了班轮运输与租船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航线网络、运价结构(基础运费、附加费的构成)。陆运部分侧重于铁路和公路的跨境联运,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的运营流程与挑战。空运部分则聚焦于航空货运单(Air Waybill)的规范填写、危险品运输(DGR)的特殊要求及航空货运代理人的角色。 2.2 现代仓储与库存管理: 优质的仓储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介绍先进的仓储布局设计原则(如ABC分类法、U型流线),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和物联网(IoT)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库存管理方面,重点讲解了库存控制的经典模型(如EOQ、ROP)和先进的拉动式(Pull)与推动式(Push)库存策略,并探讨了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在提升供应链协同性中的实践案例。 2.3 供应链风险的量化与韧性构建: 区别于传统的效率优先,现代供应链管理强调韧性(Resilience)。本书引入了供应链风险的可视化工具(如风险矩阵),并教授如何通过建立备用供应商网络(Dual Sourcing)、实施“牛鞭效应”的抑制措施(信息共享)来增强供应链的抗冲击能力。重点分析了疫情、自然灾害等“黑天鹅”事件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并提出前瞻性的供应链重构方案。 三、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工具 有效的资金回笼与风险规避依赖于规范的国际结算与灵活的贸易融资。 3.1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全面对比了电汇(T/T)、托收(D/P, D/A)和信用证(L/C)这三大核心结算方式的风险分配逻辑。其中,信用证部分将依据UCP 600 国际惯例,详细拆解不可撤销信用证(Irrevocable L/C)、议付(Negotiation)和相/转单证(Transferable/Back-to-Back L/C)的实际操作流程与单据审核要点,强调“单证一致”的绝对性。 3.2 贸易融资手段的创新与应用: 本章深入介绍银行提供的各类融资工具,包括出口押汇(Packing Credit)、福费廷(Forfaiting)和保理(Factoring)。尤其关注出口信用保险(如Sinosure产品)在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中的作用。此外,还将探讨近年来兴起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金融解决方案,分析其如何提高透明度和交易效率。 四、 国际商务合同管理与法律规范 贸易活动的规范化运营离不开扎实的合同基础和对国际法律环境的理解。 4.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起草与履行: 本部分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为主要法律依据,指导读者如何构建一份结构完整、权利义务清晰的国际销售合同。重点分析合同条款中的关键要素,如价格条款(Incoterms 2020 的选择与适用)、质量异议期、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的界定与通知程序。 4.2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探讨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争议类型(如合同违约、质量纠纷)。详细介绍了仲裁(Arbitration)与诉讼(Litigation)这两种主要争议解决途径的优劣势比较。着重分析国际商会(ICC)仲裁规则、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的实践,以及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的作用)。 五、 绿色贸易、数字转型与未来趋势 面向未来的贸易环境,本书关注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赋能。 5.1 绿色贸易壁垒与可持续供应链: 探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新兴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能耗、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来满足日益严格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5.2 贸易的数字化转型: 介绍电子提单(eBL)、区块链在贸易融资和溯源中的应用潜力。分析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在需求预测、动态定价和市场准入分析中的集成应用,指引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国际贸易决策体系。 本书面向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供应链运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专业人士、企业决策者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旨在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国际贸易生命周期的深度操作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一开始,我以为它仅仅会介绍申报的流程和表格填写,但事实并非如此。作者深入探讨了申报工作与企业成本控制、国际贸易合规性以及企业信誉之间的紧密联系。书中对“税费核算”的讲解尤为精彩,作者不仅仅罗列了各种税费的计算方式,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申报,优化企业的税负成本,同时又避免触碰法律的红线。我记得有一段论述,作者详细分析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商品特性和贸易条款,选择最优的归类编码,从而影响最终的关税税率,这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应对海关的后续稽查,以及如何在申报过程中为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像学术论文那样难以理解,他能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又不失其严谨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申报员的案头必备,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业务人员,甚至是财务人员,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它让我们看到,申报工作绝非简单的文件工作,而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申报技能”听起来就不是什么有趣的东西。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他没有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进出口申报流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听。尤其是在讲述“单证准备”这一章的时候,作者列举了提单、发票、箱单等各种单证的作用,并且详细说明了每一项单证上需要注意的关键信息。我记得书中有一个例子,讲述了一位新手因为提单上的唛头信息填写错误,导致货物在目的港被误派,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重新安排。作者通过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通关流程”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将海关查验、放行等环节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并提供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应对海关问询的策略。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讲解了如何利用电子口岸系统进行申报,并附带了详细的操作截图,这对于那些对信息化操作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耐心地引导你一步步掌握这项技能,让人感觉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记忆。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我一直认为进出口申报是一项非常机械化的工作,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条文和规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局限于讲解申报的“怎么做”,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他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海关监管的目的,以及申报工作在整个国际贸易链条中的关键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论述,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更是从海关的角度去剖析这些风险点,让我们理解海关为何会对某些信息进行重点关注。比如,在谈到“商品检验”时,作者就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别的商品可能面临的检验要求,以及如何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文件,避免不必要的延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和“技巧”,比如如何与船公司、货代有效沟通,如何处理一些突发状况等等,这些内容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难看到的。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又不失幽默,他的一些比喻非常贴切,让我在理解复杂概念时感到轻松愉快。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掌握申报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申报背后的逻辑,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申报员。

评分

这本书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书,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行家娓娓道来。作者在开头就用生动的案例,比如某个小型企业因为一个小小的申报失误,导致一批货物滞留港口,损失惨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接着,他并没有直接枯燥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申报的关键环节,比如如何准确填写品名、归类编码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贸易方式下申报的注意事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风险点”的分析,作者会模拟一些常见的申报错误,然后指出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规避,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比如,在描述“价值申报”的部分,作者就详细分析了低报、高报的潜在风险,并给出了如何进行合理价值判断的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刚开始接触进出口业务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海关最新的政策解读,让我感觉这本书的时效性很强,不会很快过时。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人性化,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宣讲理论。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在进出口申报领域的“定海神针”!我之前一直对海关的各种规定感到头疼,总觉得它们变化多端,难以捉摸。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感觉思路清晰多了。作者没有直接给我灌输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而是从实际操作入手,一步步引导我理解申报的逻辑。他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不同贸易术语下的申报差异”,并且用图示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不同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在申报环节的责任和义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转口贸易”时,详细地阐述了其申报的特殊性,以及如何避免在转口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申报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规避某些不必要的查验,如何与海关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冷静处理并找到解决方案。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仿佛我正在和他面对面交流,听他分享多年的实战经验。这本书让我明白,申报不仅仅是按照规定填报表格,更是一项需要智慧和策略的综合性工作。它帮助我建立了对申报工作的信心,也让我看到了这项工作背后巨大的价值和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