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教材共9本,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公共科目+必考课。
书名:自考教材 汉语言文学本科01C1501公共课+必考课 全套9本教材
定价:295.5元
重量:5kg
序号 | 书名 | 课程代码 | 定价 | ISBN | 出版社 | 版次 | 主编 |
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708 | 22 | 9787040423273 | 高等教育 | 2015年版 | 李捷 王顺生 |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709 | 31 | 9787301258569 | 北京大学 | 2015年版 | 卫兴华 赵家祥 |
3 | 语言学概论 | 0541 | 43 | 9787513565929 | 外研社 | 2015年版 | 沈阳 贺阳 |
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00538 | 36 | 9787301194027 | 北京大学 | 2011年版 | 陈洪 张峰屹 |
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00539 | 41.5 | 9787301194010 | 北京大学 | 2011年版 | 陈洪 张峰屹 |
6 | 外国文学史 | 0540 | 21 | 9787301146149 | 北京大学 | 2009年版 | 孟昭毅 |
7 | 英语二 | 00015 | 46 | 9787513527064 | 外语出版 | 2013年1月 | 张敬源 |
8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00537 | 35 | 9787301193075 | 北京大学 | 2011年版 | 丁帆 朱晓进 |
|
|
|
|
|
|
|
|
9 | 美学 | 0037 | 19 | 9787561755433 | 华东师范 | 2007年版 | 朱立元 |
这套《自考教材全套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专业代码01C1501 全套9本》简直是为我这种目标明确的自考生量身定做的装备!我之前自己零散地淘了一些参考资料,结果发现东拼西凑的效率太低,而且很多知识点之间衔接不上,每次复习都像在走迷宫。直到我入手了这全套九本教材,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系统性学习”。首先,从包装和装帧就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纸张质量挺好,印刷清晰,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大量阅读的文科生来说太重要了。更让我赞赏的是它的内容编排,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而是非常有逻辑地将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语言学基础、写作与修改等核心课程串联起来。比如,在学习唐诗宋词的演变脉络时,教材不是孤立地介绍某位作家,而是将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与文学流派紧密结合,让我能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人名年代。特别是那些涉及具体文本分析的章节,给出的例句和深度解析,远超我之前买的那些“速成”小册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从基础入门到深入研究的完整路径,每深入一层,都能感受到对文学本质理解的提升。
评分我尝试过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料来准备这次汉语言文学的本科自考,结果就是浪费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网络资源零散不说,更致命的是标准不统一,有些概念的界定和现在考试大纲的要求都有偏差。转而使用这套官方指定的《自考教材全套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全套9本》,我才真正体会到“正规军”的威力。这套书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确保了所有知识点都紧扣最新的考试要求,减少了我们自己去猜测“重点在哪里”的风险。尤其是关于“文艺理论基础”的那一本,它对美学流派的划分和关键术语的定义都非常严谨,这对于我们后续撰写论文或者进行深入分析题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某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感到非常困惑,查了几个网络论坛,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非常混乱。最后翻看教材原文,发现书中用了一个非常简洁明了的比喻来解释那个复杂的理论,瞬间豁然开朗。这种由权威专家把关的深度和准确度,是任何零散资料都无法比拟的,它提供的是一条清晰、高效的成功之路。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九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犯嘀咕,心想自考教材不就是把大学本科的课程内容压缩一下吗?但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至清)》那本后,我的疑虑立刻烟消云散了。它在选材上非常精当,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考虑到了自考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举个例子,它对“魏晋风度”的阐述,没有陷入过度繁琐的文学流派之争,而是精准地抓住了那个时代士人精神内核的转变,配以恰到好处的文本节选,让你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思想。另外,它的“自学导向”设计做得极佳。每章末尾的“思考与探究”部分,都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提问,而是直击学习难点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迫使读者必须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我发现很多教材在讲解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时常常枯燥乏味,但这一套教材里的语言学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分析,连我这个对语法不甚敏感的人,也能很快抓住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的辨析技巧。对于准备应试的考生而言,这种清晰的结构和重点突出,简直是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
评分作为一名从小就对文字和故事抱有深厚情感的爱好者,我这次决定通过自考系统提升自己,而这套《汉语言文学本科全套教材》无疑是我的“武功秘籍”。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对文学批评方法论的介绍。很多本科教材往往只停留在作品分析的层面,但这一套教材深入探讨了文本细读、历史语境分析、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等多种现代研究方法。这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拓宽了我看待文学作品的维度。比如,在学习鲁迅作品时,教材不只停留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层面,还会引导读者思考作者在叙事技巧上如何运用白描和杂糅,这让我对鲁迅的伟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全套九本书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从基础的语言知识入门,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小说理论和诗歌格律分析,循序渐进,确保学习者不会因为早期的挫败感而放弃。可以说,这套教材不仅是考试的指南针,更是培养一个合格、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汉语言文学学习者的摇篮。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平衡工作和学习的社会人士来说,学习效率是决定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这套教材的排版设计可以说是为“时间紧张者”优化过的。我发现它在内容呈现上非常注重效率最大化。比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它不是简单地堆砌作品,而是针对性地挑选了那些能体现特定文学思潮和创作手法的代表作,并且在作品的导读部分,对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这使得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领略到文学之美,又能迅速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点,避免了在非重点内容上过度耗费精力。再者,全套书的重量和厚度虽然不轻,但它带来的知识的密度和广度是成正比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系统的知识点“扫描”,而非杂乱无章的“浏览”。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衔接处做的提示,会明确指出“本章知识点与前一章 XX 理论如何关联”,这种结构上的提示,帮助我时刻保持全局观,确保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会断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