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

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利平 著
图书标签:
  • 液压阀
  • 液压技术
  • 阀门
  • 原理
  • 维护
  • 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备
  • 自动化
  • 控制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台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6787
商品编码:2376043821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D3版)
作者: 张利平 开本:
YJ: 12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5-01-01
书号: 9787122206787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张利平
  在高等工科院校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40年,曾任中国力学会流控专委会液压气动技术交流开发中心特聘理事。
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完成电液数字控制阀、加工U形管液压自动成型机床、气动胀管机和制药机械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等科研设计项目多项,获两项中国专利。
  著有《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液压气动元件与系统使用及故障维修》、《现代液压设备与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及典型案例》和《液压技术培训读本》及高校教材《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等近20部,三部获中国石化工业YX科技图书一等奖,一部获机械部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在GN外发表论文60余篇。
  长期为工矿企业各类GN外机电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设计调试、故障诊断及技术培训与咨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精彩导读 目录

D1篇液压阀概论
 D1章液压阀基础知识
  1.1液压技术原理与液压系统的组成
  1.2液压阀的功用及重要性
  1.3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原理
  1.4液压阀的分类
   1.4.1根据功能及使用要求分类
   1.4.2根据阀芯结构形式分类
   1.4.3根据操纵方式分类
   1.4.4根据安装连接方式分类
   1.5液压阀的发展
   1.6液压阀图形符号绘制及应用
   1.6.1控制机构和常用控制阀图形符号
   1.6.2应用注意事项
   1.7液压阀的基本性能参数
   1.7.1公称压力
   1.7.2公称流量与公称通径
   1.8液压阀的安装面和插装阀阀孔规格代号
   1.9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D2章液压阀中的共性问题
  2.1液压阀常用阀口的流量压力特性
   2.1.1常用阀口形式及其流量压力特性通用公式
   2.1.2圆柱滑阀的流量压力特性
   2.1.3锥阀的流量压力特性
   2.1.4节流阻尼孔的流量压力特性
  2.2液压阀上的作用力
   2.2.1液压作用力
   2.2.2液动力
   2.2.3液压侧向力与摩擦力
   2.2.4弹簧力、重力与惯性力
   2.2.5液压阀上的总作用力
  2.3液压阀的阻力控制原理
   2.3.1液阻及其特性
   2.3.2液桥及其特性
   2.3.3动态液压阻尼
  2.4液压阀的噪声
   2.4.1液压阀噪声及其测量
   2.4.2液压阀噪声的诱因及其对策
  2.5液压阀的级间耦合
  2.6液压阀的控制输入装置
   2.6.1控制输入装置及其功用
   2.6.2控制放大器
   2.6.3电气机械转换器
   2.7液压阀制造工艺简介
   2.7.1液压阀主要构件的材料
   2.7.2液压阀主要构件的加工工艺
   2.7.3液压阀的装配工艺
 D3章液压阀产品系列概览及常用液压阀选型要点
  3.1液压阀产品系列总览
  3.2普通液压阀产品系列概览
  3.3特殊液压阀产品系列概览
   3.3.1多路阀
   3.3.2叠加阀
   3.3.3插装阀
   3.3.4电液伺服阀
   3.3.5电液比例阀
   3.3.6电液数字阀
   3.3.7微型液压阀主流产品系列概览
   3.3.8水压控制阀主流产品系列概览
  3.4常用液压阀选型要点
   3.4.1选型的一般原则
   3.4.2类型选择
   3.4.3公称压力与额定流量的选择
   3.4.4安装连接方式的选择
   3.4.5操纵方式的选择
   3.4.6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
   3.4.7经济性及其他因素的选择
   3.4.8方向阀、流量阀与压力阀选型一览表
D2篇普通液压阀
 D4章方向控制阀
  4.1功用及分类
  4.2普通单向阀
   4.2.1主要作用
   4.2.2工作原理
   4.2.3典型结构
   4.2.4主要性能
   4.2.5使用要点
   4.2.6故障诊断
  4.3液控单向阀
   4.3.1主要作用
   4.3.2工作原理
   4.3.3典型结构
   4.3.4主要性能
   4.3.5使用要点
   4.3.6故障诊断
  4.4充液阀
   4.4.1主要作用
   4.4.2工作原理
   4.4.3典型结构
   4.4.4主要性能
   4.4.5使用要点
   4.4.6故障诊断
  4.5滑阀式换向阀
   4.5.1主要作用
   4.5.2工作原理
   4.5.3操纵控制方式及工作位置的判定
   4.5.4换向阀的机能
   4.5.5典型结构
   4.5.6换向阀阀芯的作用力
   4.5.7主要性能
   4.5.8使用要点
   4.5.9故障诊断
  4.6转阀式换向阀
   4.6.1主要作用
   4.6.2工作原理
   4.6.3典型结构
   4.6.4使用要点
   4.6.5主要性能与故障排除
  4.7球阀式换向阀(电磁球阀)
   4.7.1作用、特点与类型
   4.7.2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
   4.7.3使用要点
   4.7.4其他
  4.8截止阀
  4.9压力表开关
   4.9.1作用与分类
   4.9.2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4.9.3主要性能
   4.9.4使用要点
   4.9.5故障排除
  4.10典型产品
   4.10.1广研GE系列中高压方向阀
   4.10.2联合设计系列方向阀
   4.10.3榆次油研(YUKEN)系列方向阀
   4.10.4引进威格士(VICKERS)技术系列方向阀
   4.10.5引进力士乐(REXROTH)技术系列方向阀
   4.10.6意大利阿托斯(ATOS)系列方向阀
   4.10.7美国派克(PARKER)系列方向阀
   4.10.8北部精机系列方向阀
 D5章压力控制阀
  5.1功用及分类
  5.2溢流阀
   5.2.1主要作用
   5.2.2工作原理
   5.2.3典型结构
   5.2.4主要性能
   5.2.5使用要点
   5.2.6故障诊断
  5.3减压阀
   5.3.1主要作用
   5.3.2工作原理
   5.3.3典型结构
   5.3.4主要性能
   5.3.5使用要点
   5.3.6故障诊断
  5.4顺序阀
   5.4.1主要作用
   5.4.2工作原理
   5.4.3典型结构
   5.4.4主要性能
   5.4.5使用要点
   5.4.6故障诊断
  5.5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综合比较
  5.6压力继电器
   5.6.1主要作用
   5.6.2典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5.6.3主要性能
   5.6.4使用要点
   5.6.5故障诊断
  5.7典型产品
   5.7.1广研GE系列压力阀
   5.7.2联合设计系列压力阀
   5.7.3榆次油研(YUKEN)系列压力阀
   5.7.4引进威格士(VICKERS)技术系列压力阀
   5.7.5引进力士乐(REXROTH)技术系列压力阀
   5.7.6意大利阿托斯(ATOS)系列压力阀
   5.7.7美国派克(PARKER)系列压力阀
   5.7.8北部精机系列压力阀
 D6章流量控制阀
  6.1功用及分类
  6.2节流阀
   6.2.1主要作用
   6.2.2工作原理
   6.2.3典型结构
   6.2.4主要性能
   6.2.5使用要点
   6.2.6故障诊断
  6.3调速阀
   6.3.1主要作用
   6.3.2工作原理
   6.3.3典型结构
   6.3.4主要性能
   6.3.5使用要点
   6.3.6故障诊断
  6.4溢流节流阀
   6.4.1主要作用
   6.4.2工作原理
   6.4.3典型结构
   6.4.4主要性能
   6.4.5使用要点
   6.4.6故障诊断
  6.5分流集流阀(同步阀)
   6.5.1主要作用
   6.5.2工作原理
   6.5.3典型结构
   6.5.4主要性能
   6.5.5使用要点
   6.5.6故障诊断
  6.6典型产品
   6.6.1广研GE系列流量阀
   6.6.2联合设计系列流量阀
   6.6.3榆次油研(YUKEN)系列流量阀
   6.6.4引进威格士(VICKERS)技术系列流量阀
   6.6.5引进力士乐(REXROTH)技术系列流量阀
   6.6.6意大利阿托斯(ATOS)系列流量阀
   6.6.7美国派克(PARKER)系列流量阀
   6.6.8北部精机系列流量阀
   6.6.9国产分流集流阀D3篇特殊液压阀
 D7章多路阀
  7.1功用及分类
  7.2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
   7.2.1并联、串联、串并联及复合油路多路阀
   7.2.2整体式多路换向阀
   7.2.3分片式多路换向阀
  7.3操纵控制方式及先导阀
   7.3.1操纵控制方式
   7.3.2先导阀
  7.4位数、通路数与滑阀机能
   7.4.1位数及通路数
   7.4.2滑阀机能
  7.5主要性能
  7.6使用要点
   7.6.1应用场合
   7.6.2注意事项
  7.7故障诊断
  7.8典型产品
   7.8.1Z系列多路阀
   7.8.2ZS系列多路阀
   7.8.3ZFS系列多路阀
   7.8.4D-32、D1-32型液压比例操纵多路阀
   7.8.5DCV系列多路阀
   7.8.6BJS型减压式比例先导阀
   D8章叠加阀
   8.1特点与分类
   8.2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
   8.2.1概述
   8.2.2单功能叠加阀
   8.2.3复合功能叠加阀
   8.3主要性能
  8.4使用要点
   8.4.1应用场合
   8.4.2注意事项
  8.5故障诊断
  8.6典型产品
   8.6.1大连组合所系列叠加阀
   8.6.2榆次油研系列叠加阀
   8.6.3引进力士乐技术系列叠加阀
   8.6.4北部精机系列叠加阀
   8.6.5意大利阿托斯(ATOS)系列叠加阀
   8.6.6美国派克(PARKER)系列叠加阀
 D9章插装阀
  9.1分类与特点
  9.2盖板式二通插装阀
   9.2.1工作原理
   9.2.2主要构件功能
   9.2.3典型组合及应用回路
   9.2.4主要性能
   9.2.5使用要点
   9.2.6故障诊断
  9.3螺纹式插装阀
   9.3.1特点与功能
   9.3.2典型结构及其功能原理
   9.3.3使用要点
  9.4故障诊断
  9.5典型产品
   9.5.1Z系列二通插装阀
   9.5.2TJ系列二通插装阀
   9.5.3华德L系列二通插装阀
   9.5.4威格士(VIKERS)V系列螺纹式插装阀
   9.5.5意大利阿托斯(ATOS)LI系列模块化(盖板式)插装阀和螺纹式插装阀
   9.5.6美国派克(PARKER)CE系列二通插装阀
   9.5.7F系列螺纹式插装阀
 D10章电液伺服控制阀
  10.1功用与组成
   10.1.1电液控制阀
   10.1.2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简介
   10.1.3电液伺服阀的功用与组成
  10.2特点与分类
  10.3液压放大器
   10.3.1先导级阀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10.3.2功率级主阀(滑阀)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10.4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10.4.1单级电液伺服阀
   10.4.2两级电液伺服阀
   10.4.3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
  10.5主要性能
   10.5.1静态特性
   10.5.2动态特性
  10.6使用要点
   10.6.1应用场合
   10.6.2电液伺服阀的选择
   10.6.3注意事项
   10.7故障诊断
   10.8典型产品
   10.8.1两级电液流量伺服阀
   10.8.2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
   10.8.3电液压力伺服阀
 D11章电液比例控制阀
  11.1功用与组成
  11.2特点与分类
  11.3液压放大器简介
   11.3.1先导级阀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11.3.2功率级主阀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11.4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11.4.1电液比例压力阀
   11.4.2电液比例流量阀
   11.4.3电液比例方向阀
   11.4.4电液比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阀(PQ阀)
  11.5主要性能
   11.5.1静态特性
   11.5.2动态特性
   11.6使用要点
   11.6.1应用场合
   11.6.2电液比例阀的选择
   11.6.3注意事项
   11.7故障诊断
   11.8典型产品
 D12章电液数字控制阀
  12.1功用及分类
  12.2基本原理
   12.2.1增量式电液数字阀
   12.2.2脉宽调制式快速开关阀
   12.3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12.3.1增量式电液数字阀
   12.3.2脉宽调制式快速开关电液数字阀
   12.4主要性能
   12.4.1静态特性
   12.4.2动态特性
   12.4.3性能比较
  12.5使用要点
   12.5.1应用场合
   12.5.2注意事项
   12.6故障诊断
   12.7典型产品(日产D系列增量式数字阀)
 D13章微型液压阀与水压控制阀
  13.1微型液压阀
   13.1.1特点类型
   13.1.2典型结构性能
   13.1.3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
   13.1.4典型产品
   13.2水压控制阀
   13.2.1特点与分类
   13.2.2典型结构性能
   13.2.3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
   13.2.4典型产品
D4篇液压控制阀组集成与液压阀常用标准资料
 D14章液压控制阀组的集成
  14.1液压阀组及其集成方式概述
  14.2液压阀组无管集成的类型及特点
   14.2.1板式集成
   14.2.2块式集成
   14.2.3叠加阀式集成
   14.2.4插入式集成
   14.2.5复合式集成
  14.3无管集成液压阀组的设计要点
   14.3.1一般设计流程
   14.3.2油路块(阀块)设计的共性要求
   14.3.3液压控制阀组总装图的内容及要求
  14.4液压阀组块式集成的设计要点
   14.4.1分解液压系统并绘制集成块单元回路图
   14.4.2集成块的设计
   14.4.3块式集成液压阀组总装图的绘制
   14.4.4通用集成块系列
  14.5油路块的CAD
 D15章液压阀常用标准资料
  15.1基础技术标准(摘录)
   15.1.1常用液压气动图形符号
   15.1.2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T2346—2003)
   15.1.3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形式和尺寸(GB/T2878—1993)
   15.1.4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T7935—1987)
  15.2液压阀安装面和插装阀插装孔
   15.2.1液压传动阀安装面和插装阀阀孔的标识代号(GB/T14043—2005)
   15.2.2四油口板式液压方向控制阀安装面(GB/T2514—1993)
   15.2.3液压传动带补偿的流量控制阀安装面(GB/T8098—2003)
   15.2.4液压溢流阀安装面(GB/T8101—2002)
   15.2.5液压传动减压阀、顺序阀、卸荷阀、节流阀和单向阀安装面(GB/T8100—2006)
   15.2.6液压叠加阀安装面(GB/T8099—1987)
   15.2.7四油口和五油口液压伺服阀安装面(GB/T17487—1998)
   15.2.8二通插装式液压阀安装连接尺寸(GB/T2877—1981)
   15.2.9液压二通、三通、四通螺纹式插装阀插装孔(JB/T5963—2004)
  15.3液压阀的试验
   15.3.1方向控制阀试验方法(GB/T8106—1987)
   15.3.2流量控制阀试验方法(GB/T8104—1987)
   15.3.3压力控制阀试验方法(GB/T8105—1987)
   15.3.4液压阀压差流量特性试验方法(GB/T8107—1987)
 参考文献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关键组成部件详析 液压传动系统,作为一种利用液体介质(通常是油)来传递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平稳、精确的运动控制,并且能够输出巨大的力量,同时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远程控制。本指南旨在深入剖析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聚焦于构成这一复杂系统的重要部件——液压阀,全面阐述其工作原理、分类、选择要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详实的参考。 一、 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力,处处相等。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组成: 动力源 (Power Source): 通常是电动机或内燃机,负责驱动液压泵,为其提供机械能。 液压泵 (Hydraulic Pump): 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产生流量并将液压油输送到系统中。根据工作原理不同,液压泵又可细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执行元件 (Actuating Element): 如液压缸(线性运动)或液压马达(旋转运动),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所需的运动和做功。 控制元件 (Control Element): 即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从而调控执行元件的运动。这是本指南重点关注的部分。 液压辅件 (Hydraulic Accessories): 包括管路、接头、密封件、滤油器、油箱、散热器、压力表等,它们共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温度以及系统的密封性。 工作介质 (Working Medium): 通常是各种液压油,其性能(如粘度、润滑性、抗氧化性、抗泡性等)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至关重要。 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点在于: 传动比大,传递功率范围广: 能够实现从微小到巨大的功率传递。 运动平稳,易于实现无级调速: 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实现速度的平滑调节。 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通过压力溢流阀可以有效地限制系统压力,防止设备损坏。 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便于与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 结构紧凑,单位功率重量轻: 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 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远程控制: 操纵力小,可以集中控制。 然而,液压传动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传动效率相对较低: 存在能量损失,尤其是在低速或节流调速时。 对工作介质的清洁度要求高: 污垢是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易泄漏: 密封件的磨损或老化可能导致液压油泄漏。 对温度变化敏感: 工作介质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影响系统性能。 成本相对较高: 相较于机械传动,液压系统的初期投资可能较高。 二、 液压阀:液压系统的“神经中枢” 液压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用于控制液压油压力、流量和方向的关键元件。它们就像是液压系统的“神经中枢”,精确地指挥着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根据其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以被广泛地分类。 (一) 按功能分类 1. 方向控制阀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作用: 控制液压油的通路,从而改变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类型: 换向阀 (Spool Valves/Poppet Valves): 最常见的一种。通过滑阀或阀芯的移动来改变油路的连通或断开状态。根据滑阀上阀芯的数量和滑阀体内腔的数量,又可分为二位二通、二位三通、二位四通、三位四通、四位四通等。 二位阀: 只有两种工作位置。 三位阀: 有三种工作位置,通常中间位置为“O”型(全关闭)、“H”型(互通)或其他特殊组合,用于实现执行元件的停止、回缩或伸出等动作。 通径: 指阀的公称通径,决定了阀能够通过的最大流量。 旋塞阀 (Plug Valves): 通过旋转阀塞来改变油路的通断。 球阀 (Ball Valves): 通过旋转球体上的孔来控制油路。 操作方式: 手动、机械(滚轮、按钮)、电磁(电磁铁驱动)、液压(通过另一液压信号控制)、气动(通过气压驱动)、肘节(联动装置)等。 2. 压力控制阀 (Pressure Control Valves): 作用: 控制或限制系统中的压力,起到过载保护、稳压、减压等作用。 类型: 溢流阀 (Relief Valves): 保护系统免受过载损害,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将多余的液压油排回油箱,使压力保持在设定值。 直动式溢流阀: 结构简单,响应快,但精度不高。 先导式溢流阀: 由主阀和先导阀组成,精度高,调节范围广。 减压阀 (Reducing Valves): 将系统的高压降低到一个稳定、可调的低压,供需要低压的回路使用。 直动式减压阀: 结构简单,但受主油路压力变化影响。 先导式减压阀: 调节精度高,性能稳定。 顺序阀 (Sequence Valves): 控制两个或多个执行元件按预定顺序动作。当一个执行元件完成动作,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顺序阀打开,允许液压油进入下一个执行元件。 背压阀 (Back Pressure Valves): 在回油管路上产生一个稳定的背压,用于改善液压缸的运动平稳性,或者在某些场合下保持一定的系统压力。 3. 流量控制阀 (Flow Control Valves): 作用: 控制液压油的流量,从而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类型: 节流阀 (Throttling Valves): 通过改变节流口的大小来限制流量。 固定节流阀: 节流口尺寸固定,流量不可调。 可调节流阀: 节流口尺寸可调,流量可变。 单向节流阀: 允许在一个方向上控制流量,在反方向上不加限制(通常与单向阀组合使用)。 调速阀 (Speed Control Valves): 能够在使用节流阀的基础上,实现对速度的稳定控制,即使系统压力或负载发生变化。 带压力补偿的调速阀: 内部有压力补偿机构,能克服系统压力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带温度补偿的调速阀: 内部有温度补偿机构,能克服工作介质温度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分流阀/集流阀 (Flow Divider/Combiner Valves): 将一股液压油分成多股(流量分配)或将多股液压油汇集为一股(流量合并)。常用于同步控制多个执行元件。 (二) 按结构和动作原理分类 滑阀式 (Spool Type): 依靠滑阀的移动来控制油路的通断。 锥阀式 (Poppet Type) / 柱塞式 (Plunger Type): 依靠锥形或柱塞式阀芯的移动来控制油路的通断。 球阀式 (Ball Type): 依靠球体的旋转或移动来控制油路的通断。 隔膜式 (Diaphragm Type): 依靠隔膜的变形来控制油路的通断。 (三) 液压阀的选择要点 在设计或维修液压系统时,正确选择液压阀至关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工作压力 (Working Pressure): 阀的额定工作压力必须高于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以确保安全可靠。 2. 流量 (Flow Rate): 阀的最大通流能力必须大于系统所需的流量,同时也要考虑在低流量下的性能。 3. 控制精度 (Control Accuracy): 根据执行元件要求的运动精度,选择具有足够精度的控制阀。例如,对速度有严格要求的场合,需要选用带压力补偿的调速阀。 4. 响应速度 (Response Speed): 对于要求快速动作的系统,应选择响应速度快的阀。 5. 操作方式 (Actuation Method): 根据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如电磁、液控、手动等。 6. 安装方式 (Mounting Type): 常见的有管式安装、板式安装(叠加阀)和插装式。叠加阀结构紧凑,易于布置;插装阀集成度高,便于维护。 7. 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质和防护等级。 8. 可靠性和寿命 (Reli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选择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液压阀,并根据预期使用寿命进行选择。 9. 成本 (Cost):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也要考虑经济性。 三、 液压阀的使用与维护 液压阀的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是确保液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 使用注意事项 1. 严禁超压使用: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阀的额定工作压力。 2. 保持清洁: 安装前,务必清洁安装面和管路,防止杂质进入阀内。 3. 正确连接: 按照图纸和标识正确连接液压管路。 4. 缓慢操作: 首次启动或调节阀时,应缓慢操作,观察系统反应,避免冲击。 5.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阀体是否有泄漏,操作是否灵活。 6. 避免冲击和振动: 尽量减少液压系统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这会对阀造成损害。 7. 按照说明书操作: 严格按照液压阀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调节。 (二) 维护要点 1. 定期更换液压油和滤芯: 这是最基本的维护措施。根据液压油的污染程度和使用时间,定期更换优质的液压油,并及时清洁或更换滤油器。 2. 检查密封件: 定期检查阀体、连接处以及密封件是否有老化、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 3. 清洁阀体外部: 保持阀体外部清洁,防止灰尘和污垢侵入。 4. 检查操作机构: 对于手动、机械操作的阀,检查操作手柄或滚轮是否灵活,连接是否牢固。 5. 定期校准(如需): 对于压力控制阀或流量控制阀,可能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校准其设定值,以保证控制精度。 6. 故障诊断与排除: 泄漏: 检查密封件、阀座、阀体是否有裂纹或磨损。 动作不灵敏或卡滞: 可能是内部零件磨损、污垢堵塞或润滑不良。 压力不稳: 可能是溢流阀或减压阀调节不稳定,或系统存在泄漏。 流量不稳定: 可能是节流阀或调速阀调节不当,或系统压力波动较大。 7. 避免非专业人员拆卸: 液压阀内部结构精密,非专业人员随意拆卸容易造成损坏。如需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结语 液压阀作为液压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深入理解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分类和选择要点,并严格执行日常的使用和维护规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液压系统的优势,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本指南希望能够为广大从事液压技术工作的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入手了《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实在是很惊喜。作为一个刚接触液压领域不久的工程师,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原理,又能结合实际应用的书籍,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首先,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液压传动基本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类型液压阀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对于我这种需要扎实理论基础的读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显得尤为宝贵,不会因为上来就涉及复杂的理论而感到无从下手。 其次,书中对液压阀的分类、符号以及各种阀门之间的配合关系讲解得非常细致。例如,对于方向控制阀,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滑阀、转阀等不同类型的结构和控制方式,还通过图例和文字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它们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这让我对液压系统的回路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关于电液比例阀和伺服阀的部分,书中深入剖析了它们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对于需要实现精确控制的液压系统,这部分内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再者,在“使用与维护”这部分,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列举了液压阀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并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提供了详细的排查方法和维修步骤。这一点对于一线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解决了实际工作中最大的痛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阀芯卡死、内漏、外漏等常见问题的分析,书中的讲解非常到位,配以清晰的图示,让人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且,这本书在语言表达上也相当精准和专业,但又不失可读性。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作者也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来解释,使得理解起来不再困难。例如,在讲解液压冲击时,书中用类比的方式解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给出了有效的抑制措施,这让我对液压系统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的优秀液压阀技术书籍。无论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还是作为资深工程师的案头必备,都显得非常合适。其详实的讲解、清晰的图示、丰富的案例以及实用的维护指导,都让我在液压阀领域受益匪浅。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液压阀技术的朋友,我强烈推荐这本《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

评分

拿到《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非常“厚实”,但翻开后,却发现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显得冗杂。作为一个对液压技术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液压阀世界的窗户。 书中对液压阀基本原理的阐述,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系统、最清晰的之一。它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阀口关闭度与流量、压力关系的图示讲解,这让我对阀门的节流、调压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理论,比如关于阀门动态响应的分析,通过详细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图解,让我在理解其工作机制的同时,也掌握了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使用与维护”方面,这本书的价值更是凸显。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故障排除指南,涵盖了从最常见的漏油、动作迟缓到一些比较隐蔽的性能下降等问题。书中对于故障的发生原因分析得非常透彻,往往能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而且,针对每一种故障,都提供了清晰的检查步骤和解决办法,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动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我曾经遇到过液压系统动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书中关于阀芯磨损和弹簧疲劳的讲解,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此外,这本书在液压阀的安装、调试和保养方面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它提醒了许多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阀门的安装方向、清洁度要求、以及定期检查的周期等等。这些细节对于保证液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而书中对此的强调,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总的来说,《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液压阀的奥秘,并在实际应用中少走弯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实用技能。

评分

翻开《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首先吸引我的是其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论述风格。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液压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而液压阀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其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这本书的内容,从基础的液压元件介绍,到复杂的系统集成分析,都做得非常扎实。 书中对不同类型液压阀的原理讲解,我个人认为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常见的溢流阀、减压阀、节流阀、顺序阀,还是更为精密的比例阀、伺服阀,书中都对其结构、工作方式、性能参数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对于比例阀和伺服阀,书中不仅解释了其电信号到液压量的转换机制,还深入分析了影响其动态响应和控制精度的关键因素,这对于我进行高性能液压系统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此外,这本书在“使用与维护”章节的实用性也令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贴合实际生产中的需求。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故障案例,并给出了相应的诊断和维修方法,这些内容对于一线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救命稻草”。例如,书中关于液压阀的磨损、密封件老化、污物堵塞等常见故障的分析,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清洗、调整和更换,都写得非常具体,很容易理解和操作。 我对书中关于液压阀的选型原则和应用指南也颇为赞赏。书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了详细的选型建议,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在特定情况下要选择某种类型的阀门。这对于减少设计中的盲目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液压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从中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总的来说,《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液压阀技术参考书。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实用性强。对于任何希望提升液压阀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值得仔细研读。

评分

对于《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这本书,我的评价可以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来概括。作为一个在液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液压阀的实际应用和维护经验非常丰富,也接触过不少相关书籍,但这本书依然给了我不少启发。 书中对各种液压阀的原理讲解,虽然我早已熟悉,但作者通过更细致的图解和更专业的术语解释,让我对一些细节有了新的认识。例如,书中对滑阀不同密封形式的讲解,以及不同密封形式对阀门性能的影响,我之前并没有深究过,但通过这本书的详细描述,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奥妙。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工况下的阀门性能分析,比如在高温、高压或腐蚀性介质环境下的表现,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让我尤为欣赏的是,这本书在“使用与维护”部分,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针对具体的阀门类型,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维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例如,对于精密液压阀,书中强调了清洗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清洁介质的要求,这对于防止二次污染、保障阀门寿命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监测阀门运行状态来预判故障的方法,这在预防性维护方面非常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做得相当出色。它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工程应用案例,深入剖析了在这些案例中液压阀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并从中学习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于一体的优秀技术书籍。它不仅适合液压初学者,也能够为有经验的工程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液压技术著作。作为一名长期在自动化设备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液压阀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 书中对液压阀的原理讲解,我认为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解释了各种阀门的基本工作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影响其性能的各种因素。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液压阀的动态特性分析,例如阀门的响应时间、频率特性等,这些对于设计高性能液压系统至关重要。书中通过清晰的图示和严谨的推导,让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使用与维护”方面,本书的内容绝对是实用至上。它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故障排除指南,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液压阀故障,并给出了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液压阀内漏的分析,书中详细列举了导致内漏的各种原因,如密封件老化、阀芯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大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查和维修步骤,这对于我日常的故障诊断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此外,书中在液压阀的选型和应用方面,也给出了非常专业的指导。它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工作要求,推荐了合适的液压阀类型,并解释了选型的依据。这一点对于避免设计中的失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液压阀标准方面的介绍,这对于进行国际项目合作非常有价值。 总而言之,《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第3版)》是一本集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和维护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它内容详实,讲解清晰,图文并茂,极具参考价值。对于任何从事液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