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我們每天做的大部分選擇都是深思熟慮決策的結果,其實並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是習慣的産物,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在過去的20年裏,神經學傢、心理學傢、社會學傢以及市場營銷人員通過研究不僅發現瞭習慣的運作機理,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瞭改變習慣的方法。
習慣是我們刻意或深思後做齣的選擇,是即使過瞭一段時間不再思考,也仍然經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為。這是我們神經係統的自然反應。習慣形成後,我們的大腦進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者意識到其他新習慣的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J會自然而然地啓動。雖然每個習慣的影響相對來說並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習慣綜閤起來J會對我們的健康、效率、個人經濟安全以及幸福有著巨大的影響。
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不能被消除,卻能被替代。
本書作者綜閤瞭近20年科學傢與商業對於“習慣學”的研究,包括數百篇學術研究、300多位科學傢與企業管理者的訪談,以及數十傢企業的實踐研究成果,分三個部分探討瞭個人的習慣、成功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作者都希格認為,隻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中的暗示與奬賞,找到能獲得成J感的正確的慣常行為,無論個人、企業,還是社會群體,都能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J能讓人生與事業煥然一新。
顯示全部信息百萬級暢銷書 新版重磅上市
作者都希格新增後記,分享讀者重塑生活案例
掌控習慣的力量,讓你的工作、生活不斷迭代、升級
前 言 // V
D一部分 個體的習慣
D一章 習慣迴路 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某段記憶比另一段更重要? // 005
暗示、慣常行為和奬賞 // 013
習慣是脆弱的 // 021
尋找幸福的能力 // 026
D二章 渴求的大腦 如何創造新習慣
“白速得”與全民刷牙的習慣 // 033
“紡必適”的除異味策略 // 038
滿足潛意識的成J感 // 044
渴求驅動習慣 // 053
D三章 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 為什麼習慣會發生變化
海盜隊:不是創造新習慣,而是改變球員的舊習慣 // 063
匿名戒酒社:是習慣還是成癮? // 068
你眼睛看著哪裏? // 079
習慣不能被消除,隻能被替代 // 082
D二部分 成功的組織機構的習慣
D四章 核心習慣 Z重要的習慣
什麼是核心習慣? // 099
1先找到“小成功” // 109
建立能融入新價值觀的文化 // 116
D五章 星巴剋和成功的習慣 讓意誌力變成自發意識
意誌力甚於好奇心 // 127
D自律成為企業習慣 // 131
關鍵時刻與慣例 // 139
自主支配的機會 // 145
D六章 危機J是轉機 LDZ怎樣通過意外事件創造新習慣
醫療事故:危險的習慣模式 // 153
閤理的平衡點 // 158
重新分配責任 // 163
抓住危機,重塑組織習慣 // 171
D七章 連鎖銷售商能預知消費者的行為 企業如何預測和操縱你的習慣
如何預測哪些是懷孕的顧客? // 181
音樂行業:化生為熟 // 195
用舊的習慣裝扮新的內容 // 202
D三部分 社會的習慣
D八章 濛哥馬利公交車抵製事件 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熟人社區與群體 // 215
弱聯係的力量 // 222
靈性成長:習慣讓精神豐滿 // 230
D九章 自由意誌的神經學 我們是否要為自己的習慣負責?
賭徒巴赫曼 // 245
習慣的道德和選擇 // 250
誘惑、夢遊癥和癮 // 258
重塑習慣的社會責任 // 265
後 記 // 273
附 錄 // 283
緻 謝 // 295
譯後記 // 299
顯示全部信息你早上起來做的D一件事是什麼?是去洗澡、查郵件,還是從廚房竈颱那裏抓個甜甜圈?你是洗臉前刷牙還是洗臉後刷牙?是先係左腳的鞋帶還是右腳的鞋帶?你在齣門的時候會跟孩子們說什麼?你開車走哪條路上班?你坐到辦公室時,是先看郵件,還是先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寫備忘錄?中午吃沙拉還是漢堡包?迴傢時,你是穿上跑鞋跑步,還是倒杯酒,在電視機前吃晚餐?威廉?詹姆斯在1892年曾這樣寫道:“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確的形態,但其實都是由各種各樣的習慣構成的。”
我們每天做齣的大部分選擇似乎都是精心考慮的決策結果,其實不然。這些選擇都是習慣的結果。雖然每種習慣的影響相對有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吃飯時點的菜,每天晚上對孩子們說的話,你是儲蓄還是消費,鍛煉的頻率,以及你的思維組織與日常工作安排,對你的健康、工作效率、經濟保障以及幸福都會有巨大的影響。杜剋大學200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錶明,人每天有40%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由決定促成的,而是齣於習慣。
從亞裏士多德到奧普拉,威廉?詹姆斯和無數的研究者一樣,花瞭很多時間去研究為什麼會存在習慣。但直到20年前,科學傢和商人們纔真正開始瞭解習慣的運作機理,更重要的是,還發現瞭習慣是如何改變的。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D一部分的焦點是習慣如何在個人生活中産生。這部分探討瞭與習慣形成有關的神經學,如何養成新習慣、改掉老習慣和老方法。比如,某位廣告人以前是如何將刷牙從一項鮮有的做法變成瞭社會性的習慣;寶潔集團如何利用消費者的習慣性欲望,把一種叫“紡必適”的噴霧劑變成瞭一樁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戒酒無名會是怎樣在成癮的癥結上糾正人的習慣,改變人們的生活;還有托尼?鄧吉是怎樣讓球員自動對場上暗示做齣反應,扭轉全美橄欖球聯盟中Z差球隊的命運的。
D二部分研究瞭成功公司和組織的習慣,詳細介紹瞭保羅?亨利?奧尼爾在D上美國財政部部長之前,是如何通過聚焦關鍵習慣,讓一傢掙紮於生死存亡邊緣的鋁業公司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公司中拔得頭籌的;還有星巴剋是怎樣將旨在增強意誌的習慣灌輸給一位高中輟學生,使其變成DJ經理人的;以及為什麼D醫院的組織習慣偏離正軌時,Z有纔華的外科醫生也會犯下大錯。
D三部分探討的是社會習慣,介紹瞭小馬丁?路德?金和民權運動的成功之道——一部分原因J是改變瞭亞拉巴馬州濛哥馬利縣根深蒂固的社會習慣;也解析瞭同樣的做法是如何幫助年輕牧師瑞剋?沃倫在加州的鞍峰榖建立全美Z大的教堂的。Z後,該部分還探討瞭棘手的倫理問題,比如英國的一位謀殺犯如果能令人信服地證明是自己的習慣導緻瞭殺戮,那麼是否應該讓他獲釋。
本書的所有章節都圍繞一個中心論點:如果弄清楚習慣運作的原理,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
本書參考瞭上百項學術研究,采訪瞭超過300位科學傢和企業高管,並且參考瞭許多公司的研究。本書集中研究瞭嚴格意義上的習慣:有時我們刻意做齣的選擇會在自己停止有關思考後持續,而且是日復一日地持續。在某一刻,我們會有意識地決定應該吃多少,想安排自己何時去辦公室,多久喝一次酒,或者什麼時候去慢跑,然後J不再做選擇,這些行為會自然而然地持續。這是人類神經係統作用的自然結果。通過弄清楚背後的原理,你可以重新構建你選擇的模式。
顯示全部信息我一直對心理學領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關於人類行為和動機的探討。《習慣的力量》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深刻的見解。我一直好奇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堅持長期的目標,而有些人卻總是半途而廢。這本書從成癮、奬勵迴路、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學原理來重塑自己行為等多個角度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它讓我明白,很多看似難以改變的行為,其實背後都有著一套可以被理解和操作的機製。書中關於“觸發器”、“慣例”和“奬勵”的“習慣迴路”理論,簡直是打開瞭我認知的大門。我開始能夠識彆自己身上那些自動化的行為模式,並嘗試去改變其中的“慣例”。例如,我發現自己在感到壓力時會不自覺地刷手機,而書中的方法讓我學會瞭用閱讀、聽音樂等更積極的“慣例”來替代。這種基於科學原理的自我改造,讓我覺得既有力量,又不會過於痛苦。它讓我意識到,改變並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和工具。這本書讓我對自我探索和成長的過程有瞭更積極的期待。
評分職場上的挑戰總是層齣不窮,壓力也隨之而來。我曾經一度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齣,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本書就像是我職場生涯中的一本“導航儀”,指引我找到瞭前進的方嚮。它不僅僅是關於工作方法,更是關於如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我一直以為工作效率高的人都是天生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這都源於日積月纍的良好習慣。作者分享的關於“深度工作”的理念讓我受益匪淺。我過去常常被各種郵件、信息和會議打斷,導緻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總是感到身心俱疲。通過學習書中的方法,我學會瞭如何規劃專注時間,如何屏蔽乾擾,如何讓自己的大腦進入一種高效運轉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書中關於“反思”的建議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工作流程,找齣可以優化的環節。現在,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也能更有效地分配時間和精力。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讓我在職場上變得更加自信和有條理。
評分這本書簡直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自我!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很差,總是被各種瑣事拖延,每天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問題齣在哪裏。作者用非常生動有趣的例子,拆解瞭“習慣”這個看似簡單卻無比強大的概念。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論書籍,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反而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他把我內心深處的睏惑一一剖析,然後給齣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學到瞭如何識彆那些阻礙我進步的壞習慣,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建立積極的新習慣,並且讓它們真正融入我的生活。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裏提到瞭“微習慣”的概念,這讓建立新習慣變得不再那麼 daunting。我一直以來都想著要每天早起跑步,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從運用瞭書裏的方法,我開始從每天隻做5分鍾的拉伸開始,然後慢慢增加時長和運動量。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看到瞭改變的希望,而且真的堅持下來瞭!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提高工作效率,更是關於如何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讓自己更有掌控感,更有成就感。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學到的方法應用到生活的更多方麵,比如學習新技能、改善健康等等。
評分成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的過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棒的框架,幫助我構建更積極、更有意義的生活。我一直渴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這並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需要具體的行動和持續的努力。這本書讓我明白,要實現自我完善,關鍵在於能否建立起一套支持個人成長的習慣係統。它不僅僅是關於工作或學習,更是關於身心健康、人際關係、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我被書中關於“目標設定”和“進度追蹤”的方法所吸引,並開始將它們應用到我生活中的各個方麵。例如,我開始設定一些小目標,比如每周閱讀一本書,每天寫一篇日記,並且定期迴顧自己的進步。這種可視化的成長軌跡讓我非常有成就感,也激勵我不斷嚮前。這本書讓我相信,通過有意識的、持續的努力,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它讓我看到,自我完善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賦權。
評分我必須承認,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自控力”這個詞總是有種莫名的畏懼感,覺得它聽起來就像是一種嚴苛的自我約束,會讓我失去很多樂趣。然而,《習慣的力量》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並沒有販賣“雞湯”式的勵誌口號,而是從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淺齣地解釋瞭自控力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失控”。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延遲滿足”的闡述。我一直以來都習慣於即時享樂,很少能為瞭長遠的目標而犧牲眼前的誘惑。書中用很多案例說明,強大的自控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和策略來培養的。我開始嘗試書中提供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將誘惑物移齣視綫,設置奬勵機製等等。我發現,當我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多的預設和準備時,麵對誘惑時就沒那麼容易屈服瞭。以前我總是覺得,隻要“意誌力”夠強就能做到,現在我明白,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自控力,是關於如何巧妙地設計環境和自己的心理預期,從而讓“做正確的事”變得更容易。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自控力並非是壓抑本能,而是與本能和諧共處,並引導它們走嚮積極的方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