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教师挑战(全4册)》鲁道夫·德雷克斯挑战系列,心理学宝典

正版现货 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教师挑战(全4册)》鲁道夫·德雷克斯挑战系列,心理学宝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甄颖 译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亲子关系
  • 婚姻家庭
  • 教育
  • 自我成长
  • 德雷克斯
  • 挑战系列
  • 沟通技巧
  • 行为改变
  • 实用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犀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0741
商品编码:25209267253
包装:精装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继“挑战三部曲”系列之一《孩子:挑战》 中译版销售逾20万册之后,三联生活书店原班人员引进推出同系列经典《教师:挑战》。

 《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教师: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挑战系列,心理学宝典,现代教育必读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成了孩子教育的全部。

 接受过心理学培训的教师,才能灵活地应对教室里的每个孩子。全书充满智慧,帮助教师既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科知识的传递,又能防止并纠正孩子在教室里的不适应行为,比如焦躁不安、不服管教、喜欢挑衅等。

 所有可以赢得孩子信任、理解孩子、给孩子指出方向的人都可以帮助孩子改变方向。《教师:挑战》指导教师关注孩子心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整和改进孩子。全书有大量的课堂实例,真实展示孩子课堂上的各种表现与行为特点,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动力分析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获得学校里的成功。

 德雷克斯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教师:挑战》是德雷克斯儿童教育心理学经典,书中提到的课堂心理动力分析与群体心理对父母有同样的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


《孩子:挑战》中推荐的方法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基于此,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孩子:挑战》,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学习永不嫌迟!


《婚姻:挑战》是两性心理学经典著作,它是*早的一本明确将关注点引向婚姻问题的书。它不仅解决了如何处理婚姻关系中“挑战”这个问题,还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男人怎么当丈夫,女人怎么当妻子;如果希望爱情之树长青,如何呵护它。这套理解婚姻的方法体系,即辨别相互的误解、错误观念、不健康的互动方式,以及训练必要人际关系技能,不仅适宜于每对伴侣采取补救措施,而且也适用于婚前伴侣、婚姻富足的家庭和家庭教育中的预防。种种经营婚姻关系的新方式,正是以相互尊重的精神来解决两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人们能够平等地一起生活。



      《教师:挑战》是德雷克斯儿童教育心理学经典著作。如今传统的型的教育理念正在被抛弃,老师处于更复杂的境况中,为此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成为必要,它帮助老师了解孩子,认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而使用内部激励的方法取代外部压力来教育孩子,达成教育的自然结果。尤其是面对那些有不良行为和情感认知障碍的孩子,这些教室里的心理学能让老师更从容而有效的应对。

作者简介

鲁道夫·德雷克斯(1897-1972)Rudolf Dreikurs: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 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德雷克斯与阿德勒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著作有《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教师:挑战》。

目 录

《孩子挑战》

第一章 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12

第二章 了解孩子/24

第三章 鼓励/56

第四章 孩子的错误目标/82

第五章 对惩罚与奖赏的误解/96

第六章 利用自然结果和合理逻辑结果/108

第七章 坚定而非强硬/122

第八章 对孩子表现尊重/130

第九章 发展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138

第十章 发展对他人权利的尊重/148

第十一章 消除批评和减少错误/154

第十二章 保持规律/168

第十三章 花时间训练/174

第十四章 赢得合作/182

第十五章 避免给予过度关注/196

第十六章 避免权力之争/204

第十七章 退出冲突/216

第十八章 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226

第十九章 不要“赶苍蝇”/238

第二十章 不轻易取悦:有说“不”的勇气/242

第二十一章 避免冲动: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252

第二十二章 避免过度保护/260

第二十三章 激发独立/268

第二十四章 不参与战争/278

第二十五章 不受恐惧的影响/296

第二十六章 做自己的事/308

第二十七章 不要可怜/324

第二十八章 提出合理恰当的要求/340

第二十九章 有效跟进,前后一致/346

第三十章 一视同仁/354

第三十一章 倾听/360

第三十二章 注意说话的语气/366

第三十三章 放松,从容/370

第三十四章 降低“坏”习惯的重要性/378

第三十五章 一起享受乐趣/386

第三十六章 电视挑战/392

第三十七章 “和”他们说话,而不是“对”他们说话/398

第三十八章 家庭会议/408

养育孩子的新原则/415

附 录 使用新方法/416



《婚姻挑战》

第一章

什么是爱?/ 28

情绪的功能/爱是一种情绪/性的功能/

性作为一种工具/浪漫的功能/爱的功能/

作为人生三大任务之一的爱/爱的定义

 

第二章

两性之间的战争/46

爱的沮丧—— 一个社会问题/ 女性的社会地位/

男科学家的困惑/ 主导性别的四个权利/ 特定的性

权/ 女性的羞怯—— 一种文化要求/“ 男性至上”

的衰落/ 爱是战争/ 现在的混乱/ 支持和反对女

性解放的斗争/ 性别魅力和骑士精神的谬误/ 女性

解放的文化意义

 

第三章

性的概念/ 74

性特征的社会基础/ 异装癖案例/ 对“优势”性别的模仿/

 两性的功能/ 性与社会秩序/ 性与宗教/ 儿童对异性的印象/

儿童对性产生恐惧/ 性的启发/ 儿童早期性探究/ 爱的训练/

青春期/性的三个功能

 

第四章

伴侣的选择/ 100

无意识的人际沟通/ 配对为个人的秘密期望服务/

过去影响现在/个人品位/ 美丽的意义/ 距离的产

生/ 选择聪明的伴侣/ 给错误方向开“绿灯” / 缺

陷的吸引力/ 生活方式的回应/ 吸引的真正原因/

一见钟情/ 感觉只是可靠的仆人/ 理性是不是合理

的选择依据?/ 逃避婚姻/ 寻找完美/ 欲望与真

正意图/ 反对婚姻/ 如何找到合适的伴侣/ 纠正

错误选择

 

第五章

一起生活/ 142

社会生活的逻辑/合作的科学/ 对合作的两种态

度:支持或反对/ 关系以互动为基础/ 逻辑价值

VS.心理学意义/ 否决比需求力量更大/ 互不尊重

的根源/ 亲昵行为会妨碍友谊/ 胁迫,却不是坚

定/ 用作武器的逻辑/ 要求,而不是赢得/ 推卸

责任/ 我们决定自己的响应/ 婚姻不是天堂/ 精

神很有价值

 

第六章

嫉妒/ 170

嫉妒是爱的信号吗?/ 忠诚的问题/ 不忠的原因/

男人与女人之间可能有“友谊”吗?/ 对调情的解

答/ 嫉妒的目的/ 为缺点找借口/ 引起关注与获取

权力/ 报复/ 引起伴侣的嫉妒/ 理解与帮助嫉妒

的伴侣/ 作为精神病学问题的嫉妒/ 克服我们自己

的嫉妒/ 改善,从自己开始

 

第七章

婚姻问题与冲突/ 200

 人类问题的性质/ 事实的主观性/ 婚姻冲突的背

景/ 性的不协调问题/ 满足感需要相互调整/ 态

度比技巧重要/ 爱需要时常呵护/ 每个问题都是

共同任务/ 对方家人是相互的任务/ 经济困难/

作为供养者的男人/ 妻子的战略地位/ 激发新的

兴趣/ 娱乐与参与社会活动/ 失望的真正原因/

找到解决方法/ 婚姻心理咨询服务/ 作为婚姻问

题的离婚/ 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

 

第八章

生儿育女/ 258

计划生育/ 孩子的功能/ 父亲的功能/ 母亲的功

能/ 母亲的不足/ 抚养孩子时常见的错误/ 对待

孩子的正确方法/ 理解孩子/ 生活方式/ 家庭星

座/ 帮助孩子调整以适应社会生活

 

第九章

解决性别的困惑/ 304

个体的力量/ 对性的困惑/ 变化方向/ 已改变的婚

姻关系/ 不道德与新道德/ 婚姻困惑是全世界的困

惑/ 社会向平等前进/人类的统一与平等化/ 民主

的生活/ 女性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迈向新文化/

明天的人类/ 一夫一妻制的挑战/ 建设性的态度/

与性和平相处



《教师挑战》

第一部分 基本原则

第一章 教师的角色/ 26

第二章 了解孩子/44

第三章 具体的纠正方法/ 76

第四章 非具体的纠正方法/ 112

 

第二部分 实际应用

第五章 鼓励/ 152

第六章 自然结果/ 174

第七章 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 196

第八章 改变孩子的目的/ 234

第九章 群体讨论/ 310

第十章 集体情况/ 380

第十一章 有效的步骤/402

结语/464


《父母挑战》

第一部分心理学背景

第一章

父母面临的处境/ 28

爱/焦虑/期望/要求/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父母的

自卑感/父母是受害者/父母对教育有哪些了解/对

教育者进行教育/母亲的地位/父亲的地位/(外)

祖父母的地位

 

第二章

孩子面临的处境/ 56

人生计划/遗传/社会兴趣(或社会情怀)/社交

不安全感/自卑感和气馁/争取优越感/道德意识/家庭星座

 

第二部分训练方法

第三章

有效方法/ 92

                       A. 维持秩序(家庭氛围/遵守内部的权利和义务/

一致性/果断/自然后果)

B. 避免冲突(观察和反思/克制/灵活性/ 激发兴

趣/赢得孩子的信任/缓解局势/撤离)

C. 鼓励(称赞/引导和指示/相互信任/用“可以”

代替“必须”/努力/揭示/儿童群体中的孩子)

D. 家庭会议

 

第四章

儿童训练中最常见的错误/ 154

娇纵孩子/没有爱/过度喜爱/收回感情/焦虑/吓

唬孩子/过度监督/说话过多/忽视/敦促/索取承

诺/“控制好自己”/报复/要求盲目服从/唠叨/

吹毛求疵/轻视/严酷/羞辱/体罚

 

第五章

特定的训练情形/ 214

产前调整/最初的经历/喂养/断奶/早期的肌动

活动/如厕训练/最初的独立/生活在成人的世界

中/玩耍/穿衣/说话/洗漱/饮食习惯/帮忙做家务/“被废黜”的孩子/孩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开

始上学/暂时性的疾病/逆境/外部情形的变化/

不幸事故/家庭纠纷/“隐秘搭档”/性启蒙/通过

适龄的方式对待孩子/青春期/放松父母的束缚

 

第三部分困难儿童

第六章

理解孩子/ 276

 A. 寻求关注机制

积极—建设性方法(“模范”孩子/夸张的责任心/聪明的言辞)

积极—破坏性方法(炫耀/鲁莽冒失/“十万个为什么”/“可怕的小顽童”/不安定)

消极—建设性方法(过度依赖/虚荣)

消极—破坏性方法(羞怯/依赖与懒散/缺乏注意力和毅力/自我放纵和轻浮/焦虑和恐惧/饮食困难/语言障碍)

B. 争取权力[不听话/倔强/发脾气/ 不良习惯(吮拇指、挖鼻孔、咬指甲)/手淫/撒谎/磨蹭]

C. 报复(偷窃/暴力与残酷/尿床)

D. 表现出能力不足(懒惰/愚蠢/“不足”/“粗暴”的消极)

E.病理反应(神经失调/精神失常/病态人格)

第七章

指导与再调整/404

案例分析

哭泣/恐惧/“跷跷板”兄弟/欺凌/“暴君”宝宝/

“可怕的孩子”/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智力迟钝/假迟钝

结论/458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不错的,多学习

评分

学习。

评分

书不错的,多学习

评分

学习。

评分

东西收到了,感觉不错的

评分

老师推荐的书,还没看呢。一定不错。

评分

值得思考。

评分

学习。

评分

希望有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