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貼敷療法2本套裝 | ||
| 定價 | 123.00 | |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05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田從豁、彭鼕青 主編 | |
| 裝幀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13219693(2本) | |
基本信息
書名:圖解穴位貼敷療法
:25.00元
作者:郭長青,楊淑娟 主編
齣版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6751254
字數:186000
頁碼:16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章 穴位貼敷療法總論
節 曆史與發展
第二節 理論依據及作用原理
第三節 選穴原則
第四節 常用劑型及使用方法
第五節 使用注意事項
第二章 內科疾病穴位貼敷療法
節
第二節 咳嗽
第三節 支氣管哮喘
第四節 呃逆
第五節 嘔吐
第六節 胃痛
第七節 腹痛
第八節 腹瀉
第九節 便秘
第十節 黃疸
第十一節 水腫
第十二節 癃閉
第十三節 淋證
第十四節 胸痹
第十五節 心悸
第十六節 頭痛
第十七節 中風
第十八節 失眠
第十九節 血證
第二十節 虛勞
第二十一節 汗證
第二十二節 高血壓病
第二十三節 癌痛
第三章 婦科、男科疾病穴位貼敷療法
節 痛經
第二節 月經不調
第三節 閉經
第四節 崩漏
第五節 帶下病
第六節 乳腺炎
第七節 乳腺增生
第八節 妊娠嘔吐
第九節 先兆流産
第十節 産後尿瀦留
第十一節 遺精
第十二節 增生
第十三節 鞘膜積液
第四章 兒科疾病穴位貼敷療法
節 小兒發熱
第二節 小兒肺炎
第三節 小兒疳積
第四節 小兒腹痛
第五節 小兒泄瀉
第六節 小兒遺尿
第七節 小兒疝氣
第八節 驚風
第九節 痄腮
第十節 鵝口瘡
第五章 外科疾病穴位貼敷療法
節 疔癤瘡瘍
第二節 丹毒
第三節 結石
第四節 皮癬
第五節 濕疹
第六節 褥瘡
第七節 燒燙傷
第八節 凍瘡
內容提要
本書是《輕鬆速學中醫特色療法叢書》之一,是一本全麵介紹穴位貼敷療法的普及讀物。在總論部分,作者對穴位貼敷的起源與發展、理論依據、取穴特點、常用劑型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作瞭簡要介紹;在治療部分,側重介紹瞭穴位貼敷療法在內科、外科、兒科、婦科及男科疾病中的應用,對於書中涉及的穴位均配以人體穴位圖和穴位貼敷治療圖。本書圖文並茂,實用性強,可供臨床醫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中國貼敷治療學(第2版) |
| 作者: | 田從豁,彭鼕青 主編 著作 著 |
| 市場價: | 98元 |
| ISBN號: | 9787513219693 |
| 齣版社: |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隨書附贈:人體經絡穴位彩圖1張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5-05-01 | 版次:2 | 頁數:661 |
| 印刷時間:2015-05-01 | 印次:1 | 字數:966.00韆字 |
| 目錄 | |
| 上篇基礎知識 XX章穴位貼敷療法的曆史與發展 第二章穴位貼敷療法的理論依據與作用原理 第三章穴位貼敷療法的應用範圍與優勢 第四章穴位貼敷療法的用藥原則與敷藥操作 第五章常用貼敷經絡腧穴 XX節經絡的作用 第二節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 第三節貼敷療法常用穴位與主治病癥 第四節臍的經絡關係 第六章穴位貼敷療法的現代研究 XX節穴位貼敷療法對呼吸係統功能的調節作用 第二節穴位貼敷療法對心血管係統功能的調節作用 第三節穴位貼敷療法對消化係統功能的調節作用 第四節穴位貼敷療法對神經係統功能的調節作用 第五節穴位貼敷療法對骨傷科疾病的調節作用 第六節穴位貼敷療法治療腫瘤的作用機製 第七章穴位貼敷療法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開發前景 中篇貼敷常用膏藥 第八章常用貼敷中藥 第九章常用貼敷膏藥的劑型、分類及功用主治 XX節敷藥劑型 第二節常用貼敷劑型製法、貼敷方法及注意事項 第三節膏藥的分類 下篇常見病癥治療 第十章呼吸係統病癥 XX節 第二節咳嗽 第三節哮喘 第四節肺結核 第五節肺膿瘍 第十一章心血管係統病癥 XX節心悸 第二節心絞痛 第三節高血壓 第十二章消化係統病癥 XX節瘧疾 第二節嘔吐 第三節胃痛 第四節腹痛 第五節黃疸 第六節腹瀉 第七節病毒性肝炎 第八節痢疾 第九節便秘 第十節霍亂 第十一節呃逆 第十二節胃下垂 第十三節腹脹 第十四節脅痛 第十五節食道梗阻 第十六節消化不良 第十七節高脂血癥、脂肪肝 第十八節肝硬化 第十九節腹部腫塊(癮瘕積聚) 第二十節結胸 第十三章神經精神係統病癥 XX節頭痛 第二節三叉神經痛 第三節臂叢神經痛 第四節中風 第五節眩暈 第六節麵癱 第七節麵肌痙攣 第八節痿證 第九節癲癇 第十節精神失常 第十一節失眠 第十二節抑鬱癥 第十三節癡呆 第十四節奔豚 第十四章風濕免疫係統病癥 XX節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節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三節痛風 第十五章內分泌代謝係統病癥 XX節糖尿病 第二節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 第三節肥胖癥 第十六章泌尿生殖係統病癥 XX節水腫、鼓脹 第二節關格 第三節泌尿係感染 第四節癃閉 第五節尿失x 第六節陽痿 第七節 第八節遺精 第九節陰莖異常勃起 第十節男子不育 第十一節縮陽 第十二節夾陰傷寒 第十三節房事暈厥 第十四節下焦蓄血 第十七章急癥 XX節暈厥 第二節虛脫 第三節中暑 第四節高熱 第五節痧癥 第六節齣血癥 第十八章外科病癥 XX節流行性腮腺炎 第二節急性乳腺炎 第三節乳腺增生 第四節急性闌尾炎 第五節直腸脫垂 第六節痔瘡 第七節疔瘡、癰、癤 第八節疝氣 第九節增生癥 第十節單純性甲狀腺腫 第十一節肝膿瘍 第十二節膽囊炎、膽石癥 附:膽道蛔蟲癥 第十j節腸梗阻 第十四節腸麻痹 第十五節淋巴結核 第十六節壞疽 第十七節下肢慢性潰瘍 第十八節凍瘡 第十九節燒傷、燙傷 第二十節毒蛇咬傷 第二十一節破傷風 第二十二節狂犬病 第二十三節腳氣 第十九章骨傷科病癥 XX節跌打損傷 第二節腱鞘囊腫、腱鞘炎 第三節骨髓炎 第四節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閤徵 第五節外傷骨摺 第六節落枕 第七節頸椎病 第八節肩關節周圍炎 第九節腰痛 第十節腰椎間盤突齣癥 第十一節骨質增生 第十二節股骨頭缺血壞死 第十三節足跟痛 第十四節肱骨外上髁炎 第二十章婦科病癥 XX節月經不調 附:經行吐衄 第二節痛經 附:上環後腹痛 第三節閉經 第四節功能性子宮初血 第五節絕經前後諸癥 第六節陰道炎 第七節不孕癥 第八節子宮脫垂 第九節慢性盆腔炎 第十節子宮肌瘤 第十一節子宮內膜異位癥 第十二節妊娠諸癥 第十三節臨産前後諸癥 附:熱入血室 第二十一章兒科病癥 XX節小兒遺尿 第二節小兒驚厥 第三節小兒疳積 第四節小兒積滯 第五節小兒腦性癱瘓 第六節小兒弱智 第七節小兒注意力缺陷多動癥 第八節小兒臍部疾患(臍濕、臍炎、臍瘡、臍腫、臍疝、臍血) 第九節小兒咳喘 第十節小兒腹瀉 第十一節小兒疝氣 第十二節小兒腹痛 第十三節小兒厭食癥 第十四節小兒癃閉 第十五節小兒水腫 第十六節小兒蛔蟲病 第十七節小兒汗證 第十八節小兒夜啼 第十九節小兒麻痹癥 第二十節小兒鵝口瘡 第二十一節小兒、發熱 第二十二節小兒麻疹 第二十三節小兒水痘 第二十四節小兒白喉 第二十五節小兒百日咳 第二十六節小兒蛇舌 第二十七節小兒尿布性皮炎 第二十八節小兒貧血 第二十九節新生兒破傷風 第三十節新生兒二便不通 第三十一節新生兒黃疸 第二十二章皮膚科病癥 XX節蕁麻疹 第二節帶狀皰疹 第三節丹毒 第四節扁平疣 第五節神經性皮炎 第六節接觸性皮炎 第七節斑禿 第八節疥瘡 第九節頭癬 第十節手足癬 第十一節甲癬 第十二節雞眼 第十三節顔麵斑(顔麵雀斑、色素痣、壽斑、黃褐斑) 第十四節白癜風 第十五節須發早白 第十六節酒糟鼻 第十七節粉刺 第十八節濕疹 第十九節膿皰瘡 第二十節褥瘡 第二十三章五官科病癥 XX節急慢性結膜炎 第二節麥粒腫 第三節近視 第四節耳聾、耳鳴 第五節中耳炎 第六節鼻竇炎 第七節過敏性鼻炎 第八節牙痛 第九節咽喉腫痛 第十節口腔潰瘍 第十一節失音 第二十四章其他 XX節自汗、盜汗 第二節癌病 第三節慢性疲勞綜閤徵 第四節抗衰老 第五節戒煙 附篇 附一田從豁教授介紹 附二紀念廣安門醫院開展鼕病夏治消喘膏治療慢性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五十周年田從豁講稿 附三針灸技術操作規範第9部分:穴位貼敷 主要參考文獻 |
| 內容簡介 | |
| 全書分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從宏觀上介紹瞭貼敷療法的發展曆史、作用原理、應用範圍等。中篇介紹瞭貼敷常用藥物的作用及不同劑型的製造及功用。下篇則對內、外、骨傷、婦、兒、皮膚、五官等科近200種常見病,以病為綱,以古書中記載的貼敷方為目,分彆介紹具體的製法、臨床操作及注意事項。 |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中國傳統醫學領域的一大盛事,特彆是對於那些熱衷於非藥物療法、尋求溫和而有效治療方案的讀者來說。我一直對針灸、推拿等中醫經典療法抱有濃厚的興趣,但中醫貼敷這種更具普遍性和操作簡便性的療法,卻是我過去接觸較少的部分。這次的《中醫貼敷 中國貼敷治療學(第2版)》與《圖解穴位貼敷療法輕鬆速學中醫特色療法》的組閤,恰好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讓我對這一博大精深的中醫分支有瞭全新的認識。 書中對於貼敷療法的起源、發展、理論基礎的闡述,脈絡清晰,邏輯嚴謹。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方劑和穴位,而是深入剖析瞭貼敷療法為何能夠發揮治療作用,其作用機理是如何與中醫的經絡學說、髒腑學說相契閤的。例如,書中對不同材質的藥膏、藥粉在體錶的滲透、吸收過程,以及通過經絡傳導至髒腑的機製進行瞭細緻的解讀,這對於理解“辨證論治”在貼敷療法中的具體應用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病癥的貼敷處方設計,它並非韆篇一律,而是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地域氣候等因素,進行靈活調整,這體現瞭中醫“因人施治”的精髓。
評分讀罷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醫貼敷療法原來如此豐富多彩,而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它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手段,更是一種融入生活的健康哲學。書中對貼敷療法的曆史淵源、理論依據的梳理,讓我看到瞭中醫的博大精深,而不僅僅是流於錶麵的“偏方”。它詳細介紹瞭各種貼敷藥物的藥性、功效,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病癥和體質進行配伍,這讓我對貼敷療法的內在機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書中對於不同類型貼敷的區分,例如冷敷、熱敷,以及內服與外用的結閤,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這為我們提供瞭更加全麵的治療思路。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辨證施貼”的理念,它強調不能簡單地套用,而是要結閤中醫理論,分析患者的具體情況,從而選擇最閤適的貼敷方案。這與現代醫學強調的“個體化治療”不謀而閤,足見中醫的智慧早已超越時空。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衝擊,是它將看似復雜的貼敷療法,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特彆是《圖解穴位貼敷療法輕鬆速學中醫特色療法》這部分,它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找到每一個穴位,如何正確地粘貼藥物,每一個步驟都清晰可見。我一直以來都對中醫的穴位按摩、艾灸等療法感興趣,但對於穴位的定位總覺得有些模糊不清。《圖解》的齣現,瞬間消除瞭我的睏惑。 書中的穴位圖譜非常精細,不僅標注瞭準確的定位點,還配有真人模型的插圖,讓你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穴位在身體上的實際位置。這對於我在傢自行操作,或者為傢人進行簡單的保健,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書中還根據不同的病癥,推薦瞭相應的穴位組閤和貼敷方法,例如針對失眠的穴位貼敷,針對頸椎病的穴位貼敷等,這些都非常實用,能夠迅速地為讀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它讓中醫不再是高深莫測的學問,而是觸手可及的健康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係統地梳理瞭中醫貼敷療法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治療體係。它讓我意識到,貼敷並非僅僅是將藥膏塗抹在皮膚上那麼簡單,而是蘊含著深刻的中醫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貼敷 中國貼敷治療學(第2版)》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從理論層麵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貼敷療法的核心思想、發展演變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應用。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藥物選擇的細緻講解,它不僅列齣瞭常用的貼敷藥物,還詳細介紹瞭它們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以及炮製方法。這對於理解為何某些藥物適用於特定的病癥,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書中還提到瞭貼敷療法的禁忌癥和注意事項,這體現瞭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患者安全的重視。它提醒我們,任何療法都需要在瞭解其原理和局限性的前提下進行,纔能發揮其最大的療效,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醫的邊緣療法一直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深感中醫貼敷的魅力在於其“簡便、廉驗、安全”的特點。很多時候,我們望“病”興嘆,覺得難以入手,但貼敷療法卻像一位溫和的引導者,帶領我們走進中醫的殿堂。這本書的齣現,讓我仿佛找到瞭開啓這扇門的鑰匙。《圖解穴位貼敷療法輕鬆速學中醫特色療法》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齣色,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理論,而是從最直觀的“圖解”入手,將人體穴位、經絡與具體的貼敷位置一一對應,清晰明瞭,即便是中醫零基礎的讀者,也能在圖文並茂的引導下,快速找到正確的施術點。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常見病癥的貼敷治療方案的介紹,比如感冒、咳嗽、腹瀉,甚至是落枕、扭傷等,都有詳細的圖示和步驟說明。這些案例貼近生活,操作起來並不復雜,讓我覺得中醫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的健康智慧。書中還強調瞭不同季節、不同體質的人在貼敷選擇上的差異,這使得貼敷療法不再是單一的模式,而是更加個性化、精細化的選擇。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為傢人貼敷瞭一些簡單的藥膏,效果齣乎意料的好,這讓我對中醫的信心倍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