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
定价:38.00元
作者:(美)波斯纳 ,徐昕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01
ISBN:97875620207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说是后记,其实是一篇中记,乃是本人在翻译过程中突有感触和冲动之记载。
首先,非常感谢苏力教授给我这个继续学习、研究波斯纳的机会。当然,这无疑也是一个品尝艰辛的机会,尤其是在这段也许可谓一生之中繁忙劳累的时刻。而追根溯源,还得感谢波斯纳法官(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是他的作品––––本人所翻译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使得我能够进入苏力先生的视野。进而,波斯纳法官还慷慨地把他这本著作原稿的电子版发送给我,为本人翻译和文稿编辑、尤其是表格编排提供了便利,并节省了大量时间。
然而,我翻译它,也并非仅仅因为苏力教授的厚爱和指派,更为至关重要的,乃是因为爱。
这是一本我喜爱的书。喜爱它,不只是因为它贴近本人广阔无际的兴趣;而且也由于波斯纳的慷慨陈词,就像其他公共知识分子一样,他说出了许多痛快淋漓的话语,那是你、我、他都不敢说的话,有些,当然也是在下的肺腑之言;进而,他也为诸如本人这样一位积极接近“知识分子”目标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些更加便捷地追求声誉、以及避免声誉损失的路径,尽管他的话更多的是警醒和教训。此外,喜爱,还可以是无需诉诸理由、陈述原因的;喜爱,也可以仅仅只因为“波斯纳”这个品牌;喜爱,还可仅仅只是––––以爱的名义。
我尊敬的导师,张卫平教授,对知识分子著述的广泛兴趣直接影响到我。这种影响和教诲,无论如何估计都是绝不过分的。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久前他便说过,象“今日说法”这样的节目不可做得太多,即所谓“公共性越多,知识性越少”。
苏力教授对译稿作了诸多校正,走此深表谢意,但是翻译的错漏当然由我个人负责。译者水平有限,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亲爱的兄弟、亲密的战友,徐昀,一年之前,我们有过愉快的学术合作,共同翻译了波斯纳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此番,他念及兄弟情谊,又给予大哥不胜枚举、不计名利、无私的主义援助。刚刚得知,他考上清华大学法学院,并成为我正宗的师弟。他的导师是王亚新教授,王亚新先生于我而言,虽不据导师之名,却有谆谆教育之恩。北京工商大学的王琳,河北经贸大学的傅诚刚先生,为本人做了大量的辅助性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我的夫人,郑晓静女士,*限度地发挥了内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分担了部分的文稿处理工作。尤其值得感激的,是在我埋头沿着崎岖的“智识”路径朝向“知识分子”的山峰攀登之时,她,多年以来,近乎独立、悉心细致地培养和教育着一位未来的“知识分子”––––徐鉴劲小朋友。如今,我的儿子鉴劲,他的“智识性”已经依稀可辩,朦胧之间,我似乎已然见到:那一丝聪慧、一丝天真、一丝狡诘、一丝启迪……他俨然就像是一位小小“公共知识分子”,几乎可以就一切的一切发表高见,并视角独到,想像无限,且偶而还相当自信地声称,“你们连这也不知道?”这一切,朦胧而真实,在我翻译这本《公共知识分子》的时候,时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与那些世界知识分子的言论及其批判交织在一起……
应该交待的是,我的儿子生于公元1997年8月16日,快到5岁了。由于学业繁忙,很少顾及他,了他好多好多礼物,故而想把这本书献给他,作为2002年春天的祝福。不过,如同我的其他礼物一样,在春天承诺送出,也许要到秋天才能收到。和这礼物一道,我还打算送给他——那一片蓝蓝的大海……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另外一位朋友,也姓王名琳,偶然之机会令我们相遇,他便是网络大虾天涯法网(请频繁点击:.tyfw.)的版主是也;他促成了我五月的海南之旅。在本书译稿修订之后阶段,应海南大学的邀请,我全家来到了美丽的海南岛。鉴劲小朋友,一见到大海,便奋不顾身,扑将而去,戏水一番,拾贝无限,流连忘返。他不断宣称,他喜欢这儿,他要在大海中游泳。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我的儿子与我是如此的相像,因此,他的喜好从方法论而言基本上也表明了我的热爱。我,或许将留在这儿,期望在这“看得见的”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当然,这只是一种初步设想,在设想也现实之间,从来都充满着变数。
当然,论及我儿子的智识性,那只是一种期望(也可算是幽了“公共知识分子”一默),正如我的父亲母亲对我的期望一样。本人之所以选择,并不断努力地接近“知识分子”之目标,乃是基于他们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虽然自从我十年前读研以后,便一直与父母分多聚少,但纵隔万水千山,他们连同他们的孙子,却一直构成了我生活和学习的精神支柱。
目录
《波纳文丛》总译序
当,还是不当,这是一个问题 (代译序)
引言
编 一般理论与经验主义分析
章 范围的确定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
类型:形式和风格
第二章 公共知识分子市场
需求
供给
市场均衡
市场失灵
第三章 关注与洞察
第四章预测与影响
无人记录
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五章 公共越多,智识越少
附录:搜索和评估程序
第二编 类型研究
第六章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学评论
第七章 政治讽刺文学
第八章 悲观主义学派
第九章 公共哲学家
第十章 公共知识分子与法律
结论 市场的改进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波斯纳(1939年-—),先后以名毕业于耶鲁大学文学系(1959)和哈佛法学院(1962)。曾任联邦高法院大法官助手、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任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至今(1993-2000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
文摘
序言
从装帧的整体气势来看,这本书散发出一种深邃而内敛的学术力量感。它没有采用那种浮夸的、哗众取宠的设计,而是通过材质和工艺的精良,来烘托内容的厚重。这种低调的奢华感,恰恰是严肃思想流传所需要的稳固基调。封面上的细微纹理,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微妙的变化,让人忍不住想要反复触摸和把玩。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对某个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郑重宣言,它用其高标准的物理形态,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本书的内容,值得你付出专注的时间与精力去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纸张的质感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能留得住的书。封面设计上,那种深沉的色调配上典雅的字体,透露出一种学者气质,让人不禁对书中的内容充满期待。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烫金的标题和作者名字,在光线下会反射出低调而高级的光泽,这对于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整体感觉,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读物。这本书的版式也设计得非常合理,字间距和行距都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书脊的粘合度看起来也很牢固,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评分这本书的开本选择非常巧妙,拿在手里既有足够的阅读区域,又方便携带。它不像那种特大开本的书籍那样笨重,也不像袖珍本那样因字太小而牺牲阅读体验。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寸,让它既适合在安静的书房里细细研读,也方便在通勤路上随时拿出来翻阅。书的重量感也控制得很好,让人在长时间握持时不会感到过度的负担。这显示出出版团队在产品设计环节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使用场景,真正做到了形式服务于内容,而不是让内容屈就于形式。
评分初翻开书页,那种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味扑鼻而来,瞬间将我拉入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氛围。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核心章节,但光是序言和导论部分所展现出的逻辑严谨性和论证的周密性,就足以让我对作者的学术功底留下深刻印象。文字的组织层次分明,行文流畅,即便是面对比较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语言进行阐释,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晦涩感。这种行文风格,极大地降低了理论阅读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涉该领域的人,也能较快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整本书的编排结构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考量,每一个章节之间的过渡都自然而然,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主题,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表示由衷的赞叹,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墨迹浓淡适中,边缘清晰锐利,尤其是那些可能出现的图表和引文部分,都保持了极高的清晰度。在当今许多出版物都追求快速、低成本的背景下,能够坚持这样的品控标准,实在难得。这种对质量的坚持,反映出出版方对知识传播的严肃态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文字本身,而不是被印刷缺陷所干扰。我可以想象,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本书也会因为其扎实的做工而显得与众不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易泛黄或散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