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理查德 泰勒】赢家的诅咒 中信出版社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理查德 泰勒】赢家的诅咒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为经济学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决策学
  • 心理学
  • 经济学
  • 理查德·泰勒
  • 赢家的诅咒
  • 中信出版社
  • 认知偏差
  • 行为金融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84826
商品编码:26016846731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具体描述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作品


书名:赢家的诅咒
定价:59.00元
作者:理查德塞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3
页码:35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84826


《赢家的诅咒》是诺奖得主、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的经典作品,主要分析经济中的反常现象。通过精彩有趣的案例,塞勒运用博弈论、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对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储蓄行为、金融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我们领略到当代经济学的思想精华,从而对市场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够在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经济行为。


"《赢家的诅咒》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关于经济学悖论和反常现象的杰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反常现象,用简明易懂、富有挑战性且很有趣的实验与案例,来阐述生活中的一些反常现象,例如:
○  拍卖竞标的赢家往往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会遭受损失,这就是“赢家的诅咒”现象;
○  放弃一项物品损失的效用,会大于获得它带来的效用,这就是“损失趋避”现象;
○  一个赌徒在输了一整天后,会孤注一掷,将赌资押在胜算小(赔率大)的目标上;
○  当一个人突然获得一笔小钱时,他通常会马上花掉它;当他获得了一大笔意外之财时,却往往会存起来;
○  一个足球迷多会支付200美元买一张球赛门票,但当他准备出售这张票时,他却想卖到400美元以上。

据此,行为经济学大师理查德•塞勒剖析了这些不理性决策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对后通牒博弈、禀赋效应、偏好反转、损失趋避、现状偏误等诸多领域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将行为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深入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启发读者的思考,在个人消费、企业营销与投资理财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
"


"推荐序一 VII
推荐序二 XVII
前 言 XXIX
第1章  合作
单次博弈的公共产品实验 008
重复博弈 010
互惠式利他主义 012
利他主义 015
评论 022
第2章  后通牒博弈
简单后通牒博弈 029
两阶段议价博弈 033
多阶段博弈 037
市场上的后通牒博弈 041
评论 042
第3章  跨行业工资差异
事实 051
可能的辩解 053
哪些行业工资高?为什么? 056
理论上的解释 059
评论 063
第4章 赢家的诅咒
实验证据 073
实地资料 080
评论 086
第5章  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及现状偏见
禀赋效应 092
交叉的无差异曲线 096
现状偏见 098
损失规避 101
强化的损失规避 104
对公平与公正的判断 106
评论 109
第6章  偏好反转
相容性假说 124
评论 128
第7章  跨期选择
个人贴现率的变化 137
参照点 143
享受与恐惧 148
评论 150
第8章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
目前收入账户:消费取决于收入 159
终生消费曲线 160
短期储蓄 161
收入、奖金及意外之财的来源 162
财富是可替代的吗? 165
养老金财富 165
房产 169
流动性限制或是债务规避? 172
评论 174
第9章  博彩市场
赛马博彩市场 179
投注策略 184
横跨不同赛马场的赌盘 187
乐透型彩票 188
评论 193
第10章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
1 月效应 205
周末效应 208
假期效应 213
盘中效应 214
评论 215
第11章  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
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归 227
截面数据的均值回归 231
短期均值回归现象 237
评论 240
第12章  封闭式共同基金
四种反常现象 249
标准解释 252
并非万能的 258
评论 265
第13章  外汇
远期贴水偏差的检验 272
外汇风险溢价 274
预期误差 279
一种可能的解释 282
评论 285

后 记 289
致 谢 291
参考文献 295


"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
生于1945年,1974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执教,任金融和行为科学及行为决策研究主任;此外,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持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他被公认为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先驱。
    2015年,理查德•塞勒当选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
    2017年,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主要著作还包括《错误的行为》,以及与卡斯•桑斯坦合著的畅销书《助推》。
"


"这本书的是分析经济中的反常现象。从对这些反常现象的分析中,塞勒运用博弈论、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在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储蓄行为和金融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构成了行为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梁小民 经济学家

经济学中处处都有“反常”,经济学的进步要从发现和解释这些“反常”入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的《赢家的诅咒》帮助你对市场经济有全新的认识。
       ——何帆 北京大学汇丰学院经济学

地道的经济学思维从来不假定人是理性的。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这个问题不重要,没有答案也无妨。经济学实际上研究的是存活的条件和规律。塞勒毕生搜罗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说到底就是在搜罗商机。读塞勒的书,是寻找商机的捷径。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家总会时不时地写几本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著作。理查德•塞勒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事。
                                                         ——《华尔街日报》

理查德•塞勒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那些深奥晦涩的理论。这本书呈现了当代经济学中精彩绝伦的思想精华,让我们得以在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经济行为。
                                                      —— 《商业周刊》

"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你的梦中情人终于同意与你约会。在争论是去看芭蕾(你的选择)还是去看曲棍球比赛(她的选择)之后,你们总算达成一致,决定一起去看赛马。很自然地,你打算好好地炫耀一下自己对赛马和赌马策略的丰富知识,因此,你买了一份比赛表,开始仔细研究。你宣布要投注10 美元到被称为“老牛仔”的冷门赛马上,它的赔率是20∶1。你做了计算,如果赢了,你会大把的钞票用来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而如果输了,你至少会看起来颇有男子气概。当你一直在研究比赛表时,她只是在一旁晃晃悠悠,于是你问她是否要和你一起下注。她说:“不,我要到时候再决定。”场比赛开始前5 分钟,她开始盯着赛场显示赔率的“投注牌”,然后掏出计算器,按下一些数字算了起来。2 分钟后,她递给你一些钱说道:“50 美元赌3号马,玩法是前三名。”那匹马是比赛中的大热门之一。你很有耐心地跟她解释,这样的赌法即使后赢了,能赢得的钱也很少。她狠狠地看着你,你只好照她的意思去投注。

自然地,“老牛仔”落在了后,看起来它的名字取得很恰当,而3 号马跑了第二名,2 美元赌注可以赢得2.8 美元。这表示她赢得了70 美元,获利20 美元。同样的场景在每场比赛前都重复上演。她从不看比赛成绩表,或是任何其他有关的东西,直到比赛开始前5 分钟,她才在计算器上按了些数字。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她是不下注的,其他时间她都是赌在热门马身上,玩法不是赌跑进前三名就是前两名。那天结束时,她共下注4 次,全都赢了,她的钱累积到75 美元。与此同时,你则是忙着确认今晚的餐厅可不可以刷卡结账。

终于,你忍不住开口问她到底在用计算器算些什么。她微笑地从她的超大皮包中拿出一本书,书名叫作《Z 博士的跑马赛必胜法》。她说:“如果下次你想在跑马场上让另一位约会对象刮目相看,也许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另外,你喜不喜欢买彩票?”……

经济学家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关注股票市场,以测试市场性和理性的概念。本书后面几章会集中研究股票市场。然而,到华尔街探险之前,我们认为先观察下另外一种市场会很有用处,那就是赌注或是投注市场。关键的是,投注市场更适合测试市场运作的情形。投注市场的优点在于每一项资产(赌注)都有一个界定良好的终点,其价值在这个终点是确定的。股票市场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我们很难在股票市场上测试理性概念。由于股票在市场上是无限期的,它今天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以及人们明天愿意购买的价格。的确有人认为,投注市场因为具有易于学习的条件(快速,重复反馈),所以会比较率。然而,实证研究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例外现象。虽然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投注市场,无论是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本章将专注于分析赛马博彩市场及抽奖型的彩票市场。"


赢家的诅咒:博弈论、信息不对称与决策的陷阱 本书并非聚焦于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或其在2017年获得的经济学奖项,而是深入剖析一个在经济学、商业竞争乃至日常决策中普遍存在的悖论——“赢家的诅咒”(The Winner's Curse)。 核心聚焦: 本书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的前沿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系统阐述“赢家的诅咒”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诱使中标者支付过高的价格,最终导致其利润受损甚至破产的深层机制。我们不探讨行为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而是专注于信息结构如何扭曲理性决策的表象。 --- 第一部分:诅咒的根源——信息、不确定性与拍卖理论 “赢家的诅咒”最早在石油和矿产勘探的拍卖中被观察到,它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事实:在存在私有信息的情况下,最积极的竞标者(即最终的“赢家”)往往是那个“最乐观”或“信息最不充分”的参与者。 第一章:拍卖的数学模型与私人价值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拍卖理论(英式、荷式、密封信封第一价格、第二价格)切入,重点分析“私人价值拍卖”和“公共价值拍卖”的区别。 私人价值(Private Value): 每个竞标者对标的物有独立的、真实的主观估值。在信息完全透明的情况下,赢家的诅咒难以产生。 公共价值(Common Value): 标的物的真实价值是固定的,但所有竞标者都只能通过观察他人的出价或对公开信息的解读来推断这个价值。 第二章:信息不对称的结构性缺陷 这是诅咒产生的核心驱动力。本书详细解析了信息是如何被分割和隐藏的: 1. 共同知识的缺失: 参与者知道彼此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但不知道对方具体掌握了哪些信息。 2. 信号的误读: 成功的竞标者往往是那些对标的物“高估”的人。在公共价值拍卖中,高出价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表明该竞标者可能拥有(或错误地相信自己拥有)关于标的物更高价值的私人信息。 3. 贝叶斯更新的陷阱: 如何理性地利用对手的出价来修正自己对价值的初始估计?本书将构建贝叶斯模型,展示即使理性主体,在反复试探中也会倾向于高估,因为只有高估者才敢于出高价参与竞争。 第三章:均衡出价策略与最优不参与原则 在存在赢家诅咒的环境中,理性竞标者面临一个悖论:为了赢,必须出高价;但如果赢了,很可能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纳什均衡的修正: 传统的纳什均衡预测了所有参与者会基于对真实价值的共同认知进行出价。然而,在赢家诅咒模型中,最优策略是故意压低出价,或者更激进地——选择不参与竞标。 机会成本的衡量: 我们将量化“放弃参与”所带来的潜在机会成本,与“赢了但亏损”的预期损失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理性的退出点。 --- 第二部分:诅咒的领域——跨行业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赢家的诅咒远不止于石油租赁权。本书将分析这一现象在多个关键领域的体现,并探讨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来缓解或消除这一诅咒。 第四章:并购(M&A)中的陷阱 企业并购是赢家诅咒最显著的战场之一。收购方往往因为战略协同效应的“美好愿景”或防止竞争对手得标的“恐惧心理”,支付远超标的公司内在价值的溢价。 协同效应的过度乐观: 案例分析显示,管理层对“1+1>2”的信心往往是主观且难以量化的,这使得他们成为信息劣势方。 “面子工程”与代理人问题: 董事会和CEO为了展示自身能力或实现职业抱负,可能主动选择参与高溢价的竞购,将股东利益置于次要地位。 第五章:金融市场中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IPO定价是典型的公共价值拍卖(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价值的集体判断)。 承销商的困境: 承销商必须平衡向发行方收费(高价)和向投资者提供“甜头”(低价)的需求。 “非理性”投资者的角色: 散户投资者(即信息不充分的参与者)往往是最终的赢家——他们以较低价格获得股票。而那些相信自己能准确估值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反而可能成为长期亏损者,因为他们高估了对股票的吸引力。 第六章:体育选秀与人才招募 在体育联盟的选秀权交易或高管人才的争夺中,信息不对称同样致命。 潜力的不可预测性: 球队管理者对一个新秀未来表现的判断,本质上是私有信息。那些愿意支付最高选秀顺位价格的球队,恰恰是那些最相信自己“看走眼”的概率最小的球队,但这往往是错误的自信。 激励结构的影响: 失败者(输掉竞争的球队)往往因为退出了高价竞争,反而避免了诅咒,并能从剩余选项中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 第三部分:解药——机制设计与决策优化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致力于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指导决策者如何设计规则或调整自己的出价策略,以规避“赢家的诅咒”。 第七章:信息披露与信号的重构 如何设计一个拍卖机制,使得参与者愿意透露真实信息,而不是隐藏信息以防被利用? 荷兰式拍卖的引入: 在某些情境下,快速且连续降价的荷兰式拍卖可以迫使参与者迅速做出决定,减少过度分析和高估的可能性。 信托机制与尽职调查的限制: 探讨在并购中,如何限制买方获取信息的深度,反而能促使价格更接近公允价值,避免因“过度自信”导致的溢价。 第八章:理性参与者的行为修正 本书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自我校准流程,帮助决策者在竞标前进行“反向思考”: 1. 预期估值分布的绘制: 明确自己对标的物价值的最高和最低估计范围。 2. 对手倾向性的“去偏”处理: 假设最积极的出价者是信息最不充分或最乐观的,并根据这一假设调整自己的最高出价线。 3. “避免输掉”策略的摒弃: 认识到“错失良机”的心理代价,往往低于“得而复失”的实际财务代价。只有当预期的赢家诅咒损失超过了放弃该机会的预期收益时,才应坚决退出。 结论: 《赢家的诅咒》并非一本关于如何成为赢家的指南,而是一本关于如何避免因过于渴望胜利而成为输家的教科书。它警示我们,在信息稀缺的市场中,最高的出价者并非最明智的,而是最需要警惕的。本书旨在提供坚实的理论框架和实际工具,使决策者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竞争中,做出真正符合长期利益的理性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赢家的诅咒》,脑海里瞬间涌起对理查德·泰勒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无限好奇。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这本书,但仅仅是“赢家的诅咒”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经济学原理的猜测。我总是被那些看似矛盾却又合乎逻辑的现象所吸引,比如为什么那些在拍卖中表现得最积极、最渴望获得某件物品的人,最终往往要付出比物品实际价值更高的价格?这其中一定隐藏着关于信息不对称、人们的心理偏差,甚至是集体非理性行为的精彩论述。我相信泰勒教授,这位以行为经济学闻名于世的学者,一定会用他独特的视角,揭示出这一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刻洞见。这本书的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身就给我增添了一份期待,因为我一直认为中信出版社在引进和翻译高质量的经济学著作方面有着极佳的水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泰勒教授将如何剖析“赢家的诅咒”,又将如何引导读者理解并规避这种无形却又真实的陷阱。或许,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学理论,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做出更明智决策的生活指南,我对此充满信心。

评分

“赢家的诅咒”——仅仅是这个书名,就点燃了我心中对经济学奥秘探索的火焰。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自翻阅《赢家的诅咒》这本书,但它所代表的理查德·泰勒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思想,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图景。我一直对那些看似违反常理但又被科学解释的现象深感着迷,而“赢家的诅咒”无疑就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什么让那些在竞争中“获胜”的人,反而成为代价的承担者?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刻的人类心理和社会动力学。我非常期待泰勒教授能够以他一贯的幽默和犀利,揭示出那些隐藏在价格信号背后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诅咒”的。这本书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这让我对其品质有了额外的信心。我设想,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会是一次智力上的盛宴,一次对自身决策模式的深刻反思,一次对经济世界更深层次理解的启程。

评分

对于《赢家的诅咒》这本书,虽然我尚未开始阅读,但它已经在我的书单里占据了显要的位置。理查德·泰勒,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非凡的洞察力,尤其是在行为经济学领域。我一直对那些解释人类行为而非纯粹理性决策的理论感到好奇,而“赢家的诅咒”这一概念,恰恰触及了竞争、拍卖和信息不对称这些核心的经济议题。我设想,泰勒教授会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也许是那些著名的公司并购,也许是那些备受瞩目的艺术品拍卖,来生动地展示“赢家的诅咒”是如何发生的。我期待他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在何种情况下,竞价最高者反而会因为信息不足或情绪驱动而付出过高的代价。中信出版社引进这本书,也让我对翻译质量和内容的易读性抱有很大希望。这本书很可能会颠覆我一些既有的关于市场和竞争的认知,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世界,这无疑是阅读的最大乐趣所在。

评分

关于《赢家的诅咒》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一幅幅生动的拍卖场景,以及那些在竞拍中你来我往、争夺激烈却最终可能得不偿失的参与者。我曾多次在各种新闻报道或纪录片中瞥见这种“赢家”背后隐藏的“诅咒”,总觉得那是一种既令人着迷又让人警醒的社会现象。理查德·泰勒的名字,这位用他非凡的智慧洞察了人类行为经济学迷宫的诺贝尔奖得主,让我更加确信,这本书必然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超越传统经济学模型的解释。我猜想,泰勒教授的笔触会非常接地气,不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而是用许多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案例,来阐述“赢家的诅咒”是如何在商业竞争、股票交易,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悄然发生的。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想了解,当我们因为过于自信,或者被群体的狂热所裹挟时,究竟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中信出版社的选择,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和内容呈现应该会相当不错,毕竟是国内重要的经济类图书出版机构。

评分

《赢家的诅咒》,这几个字在我脑海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经济博弈即将展开。尽管我尚未亲手触碰这本书,但理查德·泰勒,这位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名字,就已经为这本书赋予了强大的吸引力。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各种各样的拍卖场景:高价的艺术品、稀缺的资源、甚至是公司合并的竞价。我总是觉得,在这些看似公平的竞争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陷阱,而“赢家的诅咒”恰好点明了这一点。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泰勒教授将如何剖析这种“诅咒”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是情绪的驱使,还是人类固有的认知偏差?我猜想,他会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案例之中,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深刻的启示。中信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和翻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评分

如果抢到200-50/300-100的券的话,最后算下来还是比平时便宜些。

评分

热门书,凑单一起买,翻译还好。

评分

热门书,凑单一起买,翻译还好。

评分

非常好的书籍。值得用心看看。增长知识提升境界。

评分

顺便吐槽,有些想买的书不参加活动,此一;

评分

plus价格+活动,非常实惠。

评分

内容确实不错

评分

顺便吐槽,有些想买的书不参加活动,此一;

评分

很不错,卖家超级给力!很不错,卖家超级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