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 | 作者 | 李培林 魏后凯 吴国宝 王萍萍 檀学文 李静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20120531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精准扶贫,是当今中国扶贫开发的主题和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继开发式扶贫之后对国际减贫事业做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建构了精准扶贫政策分析框架,全面总结和分析了2013年以来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成效,讨论和分析了中国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 |
|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1972年在山东师范毕业大学附中高中毕业。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考取出国留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集中学法语。1983年赴法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与夫人一起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城乡社会学研究室。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任工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享受特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2011年3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12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魏后凯,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南省衡南县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9月参加工作,中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曾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10月任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2008年9月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9月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12月,到嘉峪关市挂职,任市委常委、副书记;2015年5月拟提升为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员,10多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1972年在山东师范毕业大学附中高中毕业。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考取出国留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集中学法语。1983年赴法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与夫人一起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城乡社会学研究室。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任工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享受特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2011年3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12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魏后凯,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南省衡南县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9月参加工作,中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曾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10月任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2008年9月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9月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12月,到嘉峪关市挂职,任市委常委、副书记;2015年5月拟提升为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员,10多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 |
| 目录 | |
| Ⅰ 总报告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扎实和权威感,深蓝色的封底搭配醒目的书名,让人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议题比较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中国在扶贫领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那些具体到县、乡、村的实践经验。这本书名中的“蓝皮书”本身就暗示着其背后有严谨的数据支撑和深入的调研分析,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翻开第一页,纸质的触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合理,这让阅读体验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我尤其对报告中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如何落地执行的部分充满好奇,例如,在不同地区,面对不同的贫困原因,是如何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措施的?那些摆脱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报告里会不会有鲜活的案例和人物故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堆砌,更能展现出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智慧、坚韧和温情。
评分我一直对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定和微观执行之间的联系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恰好触及了这个我最想探索的领域。2017年,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非常想知道这一年,国家在扶贫战略上有没有什么新的调整或侧重点?比如,对于那些“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是如何进行搬迁安置和后续生计保障的?报告中会不会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管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我个人觉得,再好的政策,如果执行不到位,或者资金被滥用,都可能事倍功半。所以,我特别期待看到报告中关于监督、评估和问责机制的论述,这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效和可持续性。此外,我也想了解,在2017年,有哪些创新的扶贫模式得到了推广,比如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等,它们是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内生发展动力的?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揭示这些“看不见”的细节,让我对中国扶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我首先被它所传递出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所打动。从书名“扶贫蓝皮书”以及出版机构的权威性,我就知道这不会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扶贫无疑是其中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项任务。我尤其好奇的是,在2017年,面对一些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贫困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突破性的举措?报告中是否会深入分析导致贫困的深层原因,例如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短板,以及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有哪些区域性的扶贫经验是特别值得借鉴的,它们是如何克服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限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同时,我也很想知道,报告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关于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和评估的数据,这对于我们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挑战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中国在2017年所推进的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期待。作为一个关心社会发展的普通公民,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就必须关注其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努力。扶贫,无疑是这项努力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我非常想知道,在2017年,针对那些生活在极端贫困地区的群体,国家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帮扶政策?报告里是否会涉及关于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给出详细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我尤其关注的是,在这一年中,有没有出现一些创新的扶贫模式,这些模式是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也想了解,在扶贫过程中,社会各界是如何参与的,例如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等,他们的贡献在报告中会得到怎样的体现?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描绘出一幅2017年中国扶贫攻坚的全景图,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评分《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的厚重感和专业性,让我在翻阅它时,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国家层面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对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敏锐观察的读者,我深知扶贫工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充满了挑战和复杂性。我特别想知道,在2017年,围绕着“精准扶贫”这个核心战略,具体有哪些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例如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的,报告中是否有详尽的案例和分析,说明是如何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帮扶?我渴望了解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进步,更希望看到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的扶贫干部们的努力,以及那些受益于扶贫政策的老百姓们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是否能为我展现出这些生动的人物故事和感人的奋斗历程,让我对中国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有一个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