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宋詞三百首 | 作者 | (清)硃孝臧 ,趙娣 |
| 定價 | 12.00元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ISBN | 9787550243620 | 齣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宋詞三百首》是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硃孝臧編定,其選錄標準,以混成為主旨,並求之體格、神緻。硃孝臧曾先後三次增刪。*後選定的版本選詞傢共81傢,選詞共285首,稱為三編本,本書采用的便是硃祖謀先生*終定稿的三編本。 |
| 作者簡介 | |
| 硃祖謀(1857—1931)原名硃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吳興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因病假歸作上海寓公。工倚聲,為晚清四大詞傢之一,著作豐富。書法閤顔、柳於一爐;寫人物、梅花多饒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詞》。 |
| 目錄 | |
| 【宋詞三百首 目錄】 趙佶 / 011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011 錢惟演 / 011 木蘭花 / 011 範仲淹 / 012 漁傢傲 / 012 蘇幕遮(懷舊)/ 013 禦街行(鞦日懷舊)/ 013 張先 / 013 韆鞦歲 / 014 菩薩蠻 / 014 醉垂鞭 / 014 一叢花 / 015 天仙子 / 015 青門引(春思)/ 016 晏殊 / 016 浣溪沙 / 017 浣溪沙 / 017 清平樂 / 017 清平樂 / 018 木蘭花 / 018 木蘭花 / 019 木蘭花 / 019 踏莎行 / 020 踏莎行 / 020 蝶戀花 / 020 韓縝 / 021 鳳簫吟 / 021 宋祁 / 021 木蘭花(春景)/ 022 歐陽修 / 022 采桑子 / 022 訴衷情(眉意)/ 023 踏莎行 / 023 蝶戀花 / 024 蝶戀花 / 024 蝶戀花 / 025 木蘭花 / 025 浪淘沙 / 025 青玉案 / 026 柳永 / 026 麯玉管 / 027 雨霖鈴 / 027 蝶戀花 / 028 采蓮令 / 028 浪淘沙慢 / 029 定風波 / 029 少年遊 / 030 戚氏 / 031 夜半樂 / 031 玉蝴蝶 / 032 八聲甘州 / 032 迷神引 / 033 竹馬子 / 033 王安石 / 034 桂枝香 / 034 韆鞦歲引 / 034 王安國 / 035 清平樂(春晚)/ 035 晏幾道 / 035 臨江仙 / 036 蝶戀花 / 036 蝶戀花 / 036 鷓鴣天 / 037 生查子 / 037 木蘭花 / 038 木蘭花 / 038 清平樂 / 039 阮郎歸 / 039 阮郎歸 / 039 六幺令 / 040 禦街行 / 040 虞美人 / 041 留春令 / 041 思遠人 / 041 蘇軾 / 041 水調歌頭 / 042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042 念奴嬌(赤壁懷古)/ 043 永遇樂 / 043 洞仙歌 / 044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044 青玉案(和賀方迴韻送伯固歸吳中故居)/ 045 臨江仙 / 045 定風波 / 04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046 賀新郎 / 046 秦觀 / 047 望海潮 / 047 八六子 / 048 滿庭芳 / 048 滿庭芳 / 049 減字木蘭花 / 049 浣溪沙 / 049 阮郎歸 / 050 晁元禮 / 050 綠頭鴨 / 050 趙令畤 / 051 蝶戀花 / 051 蝶戀花 / 051 清平樂 / 052 晁補之 / 052 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052 憶少年(彆曆下)/ 053 洞仙歌(泗州中鞦作)/ 053 晁衝之 / 054 臨江仙 / 054 舒亶 / 054 虞美人 / 055 硃服 / 055 漁傢傲 / 055 毛滂 / 056 惜分飛 / 056 陳剋 / 056 菩薩蠻 / 056 菩薩蠻 / 057 李元膺 / 057 洞仙歌 / 057 時彥 / 058 青門飲 / 058 李之儀 / 059 謝池春 / 059 蔔算子 / 059 周邦彥 / 060 瑞龍吟 / 060 子 / 061 蘭陵王 / 061 瑣窗寒 / 061 六醜(薔薇謝後作)/ 062 夜飛鵲 / 062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063 過秦樓 / 063 花犯 / 063 大酺 / 064 解語花(上元)/ 065 蝶戀花 / 065 解連環 / 066 拜星月慢 / 066 關河令 / 067 綺寮怨 / 067 尉遲杯 / 067 西河(金陵懷古)/ 068 瑞鶴仙 / 068 浪淘沙慢 / 069 應天長 / 069 夜遊宮 / 070 賀鑄 / 070 青玉案 / 071 感皇恩 / 071 薄幸 / 071 浣溪沙 / 072 浣溪沙 / 072 石州慢 / 073 蝶戀花 / 073 天門謠 / 074 天香 / 074 望湘人 / 075 綠頭鴨 / 075 張元幹 / 076 石州慢 / 076 蘭陵王(春恨) / 076 葉夢得 / 077 賀新郎 / 077 虞美人 / 078 汪藻 / 078 點絳唇 / 079 劉一止 / 079 喜遷鶯(曉行)/ 079 韓疁 / 079 高陽颱(除夜)/ 080 李邴 / 080 漢宮春 / 080 陳與義 / 081 臨江仙 / 081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081 蔡伸 / 082 蘇武慢 / 082 柳梢青 / 082 周紫芝 / 083 鷓鴣天 / 083 踏莎行 / 083 李甲 / 084 帝颱春 / 084 憶王孫 / 085 萬俟詠 / 085 三颱(清明應製)/ 085 徐伸 / 086 二郎神 / 086 田為 / 087 江神子慢 / 087 曹組 / 087 驀山溪(梅)/ 087 李玉 / 088 賀新郎 / 088 廖世美 / 089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 089 呂渭老 / 089 薄幸 / 089 魯逸仲 / 090 南浦(旅懷)/ 090 嶽飛 / 090 滿江紅 / 091 張掄 / 091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091 程垓 / 092 水龍吟 / 092 張孝祥 / 093 六州歌頭 / 093 念奴嬌(過洞庭)/ 093 韓元吉 / 094 六州歌頭 / 094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095 袁去華 / 095 瑞鶴仙 / 095 劍器近 / 096 安公子 / 096 陸淞 / 096 瑞鶴仙 / 097 陸遊 / 097 蔔算子(詠梅)/ 097 陳亮 / 097 水龍吟 / 098 範成大 / 098 憶秦娥 / 098 眼兒媚 / 099 霜天曉角 (梅)/ 099 辛棄疾 / 099 賀新郎 (彆茂嘉十二弟)/ 100 念奴嬌 書東流村壁)/ 100 漢宮春(立春日)/ 100 賀新郎 (賦琵琶)/ 101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101 摸魚兒 / 102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02 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103 祝英颱近 / 103 青玉案(元夕)/ 104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104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5 薑夔 / 105 點絳唇 / 105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106 踏莎行 / 106 慶宮春 / 106 齊天樂 / 107 琵琶仙 / 108 八歸(湘中送鬍德華)/ 108 念奴嬌 / 108 揚州慢 / 109 長亭怨慢 / 110 淡黃柳 / 110 暗香 / 111 疏影 / 111 翠樓吟 / 112 杏花天 / 112 一萼紅 / 113 霓裳中序 / 113 章良能 / 114 小重山 / 114 劉過 / 115 唐多令 / 115 嚴仁 / 116 木蘭花 / 116 俞國寶 / 116 風入鬆 / 116 張鎡 / 117 滿庭芳(促織兒)/ 117 宴山亭 / 117 史達祖 / 118 綺羅香(詠春雨)/ 118 雙雙燕(詠燕)/ 118 東風枝(春雪)/ 119 喜遷鶯 / 119 三姝媚 / 120 鞦霽 / 120 夜閤花 / 121 玉蝴蝶 / 121 八歸 / 122 劉剋莊 / 122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123 賀新郎(端午)/ 123 賀新郎(九日)/ 124 木蘭花(戲林推)/ 124 盧祖皋 / 125 江城子 / 125 宴清都 / 125 潘 / 126 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 126 陸叡 / 126 瑞鶴仙 / 127 吳文英 / 127 渡江雲(西湖清明)/ 127 夜閤花 / 128 霜葉飛(重九)/ 128 宴清都(連理海棠)/ 129 齊天樂 / 129 花犯(郭希道送 水仙索賦)/ 130 浣溪沙 / 130 浣溪沙 / 131 點絳唇(試燈夜初晴)/ 131 祝英颱近 (春日客龜溪遊廢園)/ 131 |
| 編輯推薦 | |
| 詞是文學閬苑裏傾吐著芬芳的仙葩,至今仍然以她不減的美麗,與詩並稱“雙絕”。欣賞古典詩詞並不需要跨越多高的門檻,人人皆能從其中獲得美的享受。生動的意象、流暢的韻律、凝練的結構,和作品中錶達的普世情感,鑄就瞭這人類藝術的奇葩,也奠定瞭它們韆年來不可逾越的地位。 對當代人來說,閑來品讀這些先賢的傑作,仍能時常引起共鳴。一冊在手,既可為焦躁的心靈指路,為漂泊的情感提供碼頭,更能為失落的人生撐起一片精神的傢園。 |
這本書的便攜性設計也十分貼心,雖然內容厚重,但整體重量控製得相當好,這在需要攜帶外齣或在咖啡館靜讀時非常實用。我通常習慣在戶外閱讀,以往的精裝古籍要麼太沉,要麼容易磨損封麵,但這一本的皮質封麵摸上去既有韌性又不易留指紋,即便是放在包裏摩擦,也能保持較好的外觀。而且,書中內嵌的拉鏈式書簽繩設計非常人性化,不用擔心書簽滑落,這在查找特定篇目時提供瞭極大的便利。細節決定成敗,這種對讀者使用場景的充分考量,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重視,讓人感到非常舒服,也更願意經常把它帶在身邊,隨時沉浸其中。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注釋和校勘方麵做得非常嚴謹細緻,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研究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古籍中常見的疑難字詞和典故,它都提供瞭清晰且貼切的解釋,標注的位置恰到好處,不打斷閱讀的流暢性,卻又能在需要時提供及時的信息支持。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似乎在某些經典篇目的版本選擇上做瞭大量的比對工作,某些我記憶中略有齣入的句子,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權威的確認或閤理的解釋。這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本可以信賴的“工具書”。正是這種對準確性的執著追求,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放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詞麯的意境之中,不再需要頻繁地去查閱其他輔助資料。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在“文論”部分的收錄和編排。通常的詩詞選本會過於側重作品本身,而忽略瞭對詩詞理論和評論的介紹,但這本卻非常全麵地囊括瞭不同時代的評論精粹。那些關於格律、意境、氣象的論述,被有機地穿插在具體的作品解析之中,使得理論不再是枯燥的教條,而是鮮活地服務於對作品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其中幾篇關於詞體興衰的論述,它們沒有采用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是用一種平實的筆觸,娓娓道來文學思潮的變遷,讓讀者能夠以一種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和欣賞古典詩詞的生命力。這種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整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文化氣息。封麵選用瞭典雅的宋代風格插畫,色彩搭配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審美的精緻。紙張的質感也相當考究,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讓人在閱讀時仿佛穿越迴瞭那個詩詞鼎盛的年代。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體的選擇既清晰易讀,又透著一股古樸的書捲氣,而且行距和頁邊距處理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要知道,一本好的古詩詞選集,除瞭內容本身的價值,載體的美感同樣重要,它讓每一次捧讀都成為一種享受,不僅僅是知識的汲取,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代文人雅士的心靈對話。這本書的整體製作水平,絕對稱得上是收藏級彆的精品,無論是放在書架上展示,還是日常翻閱品味,都讓人心生歡喜。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廣度與深度令人驚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更像是一部精心構建的中國古典文學脈絡圖。我翻閱時發現,它巧妙地將不同曆史時期的代錶性作品穿插對比,使得讀者能清晰地看到詩歌體裁的演變和審美趣味的流轉。比如,它對某一特定主題(比如詠柳或寫月)在唐詩和宋詞中不同處理手法的對比分析,處理得極為細膩和有啓發性。這對我理解詞的“彆是一傢”的獨特韻味,幫助極大。它提供的背景介紹和簡要賞析,並非那些老生常談的套話,而是充滿瞭洞察力的新鮮解讀,有些觀點甚至讓我對過去熟記於心的詩句有瞭全新的認識。這套選本的編纂者顯然是下足瞭功夫去梳理和提煉的,絕非市麵上那種粗製濫造的“閤集”可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