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投资人,作者深知“投智”比“投资” 来得重要,其含义包含两层:对内的管理提升和团队 配备,对外的资源对接。当完成这本《资本运作之道 (兼并收购操作实务)/战略成就**系列》时,弘骥 智库的“战略成就**”系列丛书**辑就全部出齐 了,但愿这套丛书能帮助企业修炼内功、打通任督二 脉,能帮助笑傲江湖、展翅高飞。由戴剑、罗清亮著 的《资本运作之道(兼并收购操作实务)/战略成就卓 越系列》以现代管理思想为核心,结合作者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经验,旨在引导处于制定决策位置上的管理 者,对并购战略分析、公司价值评估、目标公司调查 方法、交易结构和支付方式的选择。
罗清亮 熙昶专业咨询团队带头人,长期专注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策划、产业发展策略与研究,2003年以来,与多个咨询团队和政府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参与、主持和完成了50余个企业与政府咨询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地方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外包发展战略、招商引资策略及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发展战略、集团管控体系构建、战略采购体系及人力资源咨询等。 现就职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潜心研究、总结招商引资理论与实践,基于后危机时代招商引资及*新发展态势,设计了系统性的招商引资培训课程,在此基础上,经过2年多的辛勤努力,与戴剑先生共同完成了《现代招商引资操作实务》。另外,其他与招商引资实务相关的10余本专业书籍,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与读者见面。 戴剑 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电气工程、**贸易、企业管理、世界经济)和近30年的工作经验,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实业+金融”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的理论与实践,先后担任过大型医药合资企业市场与销售总监(以1994年为例,净利润1亿元人民币)、综合型企业集团下属主营业务(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综合型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业务公司总裁以及大型央企集团下属上市公司BD(业务发展)副总经理(负责投资与并购,总金额约100亿元人民币)等职务。出版有《战略规划一一企业持续成功的基因》、《集团管控之道》、《资本运作之道一一兼并收购操作实务》、《现代招商引资操作实务》等著作,曾以自有资金投资70余家企业,8家已成功上市。
序一
序二
第1章 全面了解并购
1.1 企业经营的*高境界
1.2 奇怪的“并购悖论”
1.3 并购是什么?
1.4 成功并购需要规划严密的流程
1.5 并购有风险,企业需谨慎
第2章 战略引导并购
2.1 从战略层面审视并购
2.2 并购服务于企业战略
2.3 成功并购离不开战略
第3章 高效而精准地筛选并购目标
3.1 科学的并购流程
3.2 收集和分析并购信息
3.3 确定并购目标筛选标准
3.4 确定*终并购目标
3.5 并购目标分析
第4章 并购尽职调查
4.1 尽职调查是成功并购的前提
4.2 并购尽职调查的益处
4.3 细分尽职调查关键议题
4.4 成功尽职调查的实施
4.5 尽职调查关键点
第5章 并购估值
5.1 并购估值是并购的核心
5.2 并购目标企业估值影响因素
5.3 目标企业估值方法
5.4 并购估值存在的限制
第6章 并购谈判
6.1 并购谈判概述
6.2 APRAM谈判模式
6.3 组建谈判团队
6.4 并购谈判前期技巧
6.5 并购谈判中期技巧
6.6 并购谈判后期技巧
6.7 各国和地区谈判的特点及对策
6.8 测试:你是否适合并购谈判?
第7章 并购整合
7.1 科学,还是艺术?
7.2 并购整合层次
7.3 并购整合模式
7.4 并购整合关键领域
7.5 成功整合的建议
第8章 并购风险管理
8.1 理解并购风险
8.2 主要并购风险
8.3 并购风险管理的作用
8.4 并购风险控制
第9章 并购案例
9.1 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9.2 联想并购
9.3 上海医药并购整合
9.4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
9.5 美的集团并购小天鹅
9.6 雀巢公司的并购成长之路
**0章 并购操作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战略思维在资本运作中的核心地位。兼并收购并非简单的财务操作,而是一个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工具。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每一次的并购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作为支撑,无论是为了获取技术、扩张市场、整合产业链,还是为了实现协同效应。书中对不同战略类型下的并购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让我认识到,没有清晰战略指导的并购,往往容易陷入盲目扩张或资源浪费的泥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协同效应”的深度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量化以及实现各种协同效应,例如成本协同、收入协同等。这让我明白,并购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否通过整合产生“1+1>2”的效果。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并购,将资本运作视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并非那种只讲理论、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相反,它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资本运作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进行的分析,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将每个兼并收购项目的背景、决策过程、遇到的挑战、最终结果以及从中可以汲取的经验教训,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阅读这些案例,就像是在亲身经历一场场复杂的商业博弈,我能感受到决策者在权衡利弊时的挣扎,也能体会到成功运作带来的巨大成就感。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很多时候我都会停下来反复琢磨,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商业逻辑用如此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让我明白,资本运作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游戏,而是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扎实的财务知识、精妙的谈判技巧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总能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资本运作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如此庞大且看似神秘的资本运作,竟然可以被如此系统化地拆解。作者在书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操作框架,从战略定位、目标筛选、尽职调查,到交易架构设计、合同谈判,再到交割后的整合,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了关键的操作要点和潜在的风险。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尽职调查的部分,它详细列举了需要关注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法律、税务、运营、人力资源等等,并且强调了不同类型交易中尽职调查的侧重点。这让我意识到,一份细致全面的尽职调查报告,是成功并购的基础,也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此外,书中对交易结构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不同的股权、债权、混合融资等方式如何服务于不同的并购目标,以及由此带来的税务和法律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套近乎“手册式”的操作指南,让我对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兼并收购有了清晰的认知和实践的指导。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实操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商业书籍时,会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但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怎么做”。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流程图以及操作模板,将兼并收购的复杂流程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谈判策略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原则,而是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技巧、应对策略以及常见的谈判陷阱。例如,在书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通过设定“底线”和“目标”来指导谈判,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达成协议。这些都是在实际商业环境中能够直接应用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并购顾问,随时可以查阅,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展现出的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兼并收购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领域,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每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细节,无论是合同条款的斟酌、风险的评估,还是尽职调查中需要深入挖掘的问题,都力求做到滴水不漏。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法律风险和税务风险的分析,它详细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纠纷和税务隐患,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规避和应对措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资本运作领域,任何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严谨细致、步步为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项目的成功。这本书让我明白,精细化操作是资本运作成功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专业人士能力的重要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