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科学会是全世界备受尊敬的儿童健康权*机构,这本书是其先进育儿理念的集中体现。
本书经过6次修订,数百位专家的审核,充分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儿科医生广泛推荐,新手父母*选。
与世界儿科医学发展同步,紧跟时代,科学育儿。
全球销量超过4500000册,被译为数十种语言。
新增关键词索引,儿科疾病和重要的育儿词汇按照拼音顺序排列,方便读者查找需要的内容。
这是一本儿科医生经常推荐、家长值得信赖的育儿指导,包括了从如何照顾小婴儿到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的一切内容。无论是要解决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还是需要具体指导处理紧急的健康状况,家长都可以参阅这本*新增订的育儿百科。其具体内容如下:
为分娩的准备及新生儿护理,讲解了孕期营养、锻炼和孕期筛查。
关于新生儿喂养和婴儿护理的深入讲解。
0~5岁孩子的基本养育方法,包括各阶段的饮食与营养、睡眠问题。
孩子在各成长期身体、情感、语言、社交和认知发育的标准。
一部完整的儿童健康百科,涉及各种常见病、创伤、先天性疾病和其他问题。
早期大脑发育的*新研究成果。
对家人情感和家庭问题的探讨,如母亲的情感、父亲的情感和(外)祖父母的情感。
*新的安全标准:美国儿科学会的*新建议,涉及心肺复苏术的指导、疫苗接种、产品和玩具的安全等。
选择儿童看护项目和安全座椅的建议。
减少孩子暴露于环境污染的方法,如空气污染和二手烟。
关于睡眠和过敏(包括食物过敏)的更新内容。
新增一章探讨媒体和科技对孩子的影响。
以及更多内容。
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6 000名儿科保健医生、儿科专科医生和小儿外科专家构成的健康机构,主要致力于保障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该学会拥有科学、全面、紧跟时代的信息,是美国儿童养育及儿童健康权*机构,也是美国及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儿科研究学会。
主编斯蒂文 谢尔弗,医学博士,理学硕士, 美国儿科学学会员, 现任西奈山医学院儿科学教授,布鲁克林儿童医院的副院长,迈蒙尼德医疗中心和路德会医疗中心儿科主席。2002年,谢尔弗博士被美国儿科学会授予教育的终身成就奖。
我平时经常参阅《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本书,也会向身边的妈妈们推荐,因为我发现它的内容科学,对日常育儿和儿童疾病护理都有切实的指导价值。
——儿科专家 张思莱
我们第1次在公众号介绍这本书的时候,说到这是新手爸妈的“第1本”育儿书。其实这个形容还不够准确,应该说这是0~5岁家长所能找到的中文科学育儿书中*重要的一本。
——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
市面上育儿书籍繁多,而且同一个问题可能众说纷纭,让父母们无所适从,如果要我只推荐一本父母必读的书,那就是这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它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大家*可靠的答案,在里面找到的答案不需要再去他处进一步求证。
——裴洪岗(微博:小儿外科裴医生)
父母的理念、知识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果为人父母,你却还在崇古、听信各种奇方异术,却对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规律都不了解,才是真正输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由上百位儿科专家共同创作和审阅完成,全面、权*是它*大的亮点。它将向您提供真正靠谱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您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宝宝赢得崭新的开始。
——欧茜(微博:医生妈妈欧茜)
引言 最好的礼物
第一部分
第1章 为新生儿的到来做准备
第2章 分娩和分娩后
第3章 婴儿的基本护理
第4章 婴儿的喂养
第5章 婴儿的最初几日
第6章 第1个月
第7章 1~3个月
第8章 4~7个月
第9章 8个月~ 1岁
第10章 1岁的孩子
第11章 2岁的孩子
第12章 3岁的孩子
第13章 4~5岁的孩子
第14章 早期教育和看护
第15章 确保孩子的安全
第二部分
第16章 腹部/消化道
第17章 过敏症
第18章 行为
第19章 胸和肺
第20章 慢性病
第21章 发育障碍
第22章 耳、鼻、咽喉
第23章 急诊
第24章 环境健康
第25章 眼
第26章 家庭问题
第27章 发热
第28章 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
第29章 头、颈、神经系统
第30章 心脏
第31章 免疫接种
第32章 媒体
第33章 肌肉骨骼疾病
第34章 皮肤
第35章 孩子的睡眠
附录
腹泻
一般来说,根据孩子年龄和饮食情况的差异,排便的次数和规律都有所不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可能出现多达12 次的少量排便,而当孩子长到2 ~ 3 个月大的时候,甚至会好几天都没有一次大便。大多数1 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只能排出不到150 毫升的大便,而大一点的孩子每天可排出210 毫升左右。到2 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每天会有1 ~ 2 次量多的大便,但如果孩子每次的排便量少而次数稍微多一些,也是正常的,尤其是当孩子的饮食中包含了果汁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西梅、麦麸等。
治疗
大多数婴儿腹泻是由病毒性肠道感染引起。对于这种疾病,并没有任何特效药。腹泻的处方药一般只能治疗某些种类的细菌或寄生虫性肠道感染(相对而言,后者较少见)。如果怀疑是后者,儿科医生会要求留一些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还会再做一些别的辅助检查。
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也许有利于治疗某些原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一项研究的受试者是仅患腹泻的儿童,研究结果显示,在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早期时使用益生菌,病程减少1 天。这些奶制品补充剂被认为可以帮助消化,也有助于治疗过敏和阴道感染(见476 页“益生菌和益生元”)。
不建议2 岁以下的孩子服用非处方腹泻药,而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服用这些药物也应该格外谨慎。这些药物经常会加重肠道损伤,并引起水、钠潴留在肠道内而不被吸收。如果你没有格外注意孩子的情况,孩子在服用这些药物后更容易发生脱水——因为对症治疗后,腹泻似乎是停止了,家长容易掉以轻心。记住,在给孩子吃任何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儿科医生。
轻微腹泻
如果孩子出现轻微的腹泻,但没有发展到脱水的地步(见第480 页表格“脱水的症状和体征”),并且没有发热,同时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有饥饿感,就不用改变孩子的饮食。
如果孩子出现轻微腹泻并伴有呕吐,就应该买一些电解质溶液加入到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儿科医生可能推荐几种电解质溶液,让孩子每天喝合适的剂量,以保证孩子在呕吐停止之前维持体内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溶液只需要喝1 ~ 2 天就可以了。一旦呕吐停止,就可以慢慢地让孩子恢复日常的饮食。
千万不要给腹泻的孩子喝任何一种煮沸的牛奶(包括脱脂奶等)。煮牛奶的时候会使牛奶中的水分蒸发,剩下的浓缩部分盐和矿物质含量较多。事实上,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不应该给他喝煮沸的牛奶。
严重腹泻
如果孩子每1 ~ 2 个小时就排一次水样便,甚至频率更高,和(或)出现了脱水的症状(见第480 页表格),一定要咨询医生。他可能建议你至少24 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吃任何固体食物以及喝含糖量高的饮料(例如,果冻、软饮料、强化果汁,或加了人造甜味剂的汽水),含盐量高的饮料(浓缩汤料),以及低盐的饮品(水和茶)。同时,他可能建议孩子喝一些平衡了水、盐及矿物质的电解质溶液(见第474 页表格“口服补盐液估计摄入量”)。母乳喂养的孩子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治疗,不过少数非常轻微的患儿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记住,如果孩子腹泻了,保持他的体内水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他出现了任何脱水的症状(例如,尿量明显减少、哭闹的时候没有眼泪、眼窝凹陷、囟门凹陷等),立即咨询儿科医生,并且在医生给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前先停止给孩子喂食牛奶饮品及其他食物。当孩子看起来病得很严重,而且病情似乎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好转的时候,如果你判断孩子已经发展到中到重度脱水时,立刻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到最近的急诊室。同时,让孩子服用药店能买到的补盐液。
对于重度脱水的孩子,住院治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孩子通过静脉注射来补充水分。对病情轻微一点的病例,根据医生的建议,也有可能用口服补盐液来代替静脉注射。本书第474 页的表格给出了一个根据体重估算剂量的口服补盐液摄入量。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严重腹泻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来说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只需要在医生认为必要的时候增加一些口服补盐液就可以了。很多母乳喂养的孩子,只需要增加母乳喂养的频率,就可以保持机体内的水平衡。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简直超乎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侧重于宝宝生病怎么办这种“急救”指南,没想到它对早期潜能开发和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有独到的见解。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胎教”和“早期感官刺激”的那几章,内容非常细腻,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式教育,而是给出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小游戏和日常互动方式。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声音环境的设置来促进听觉发育,这个细节我以前完全没注意到。而且,它在谈论辅食添加时,那种循序渐进、尊重宝宝个体差异的理念,让我这个超级“鸡妈”学会了放松。不再强求一次性塞进多少克米粉,而是关注宝宝的进食信号和情绪反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养育”这件事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不再是简单的“喂饱穿暖”,而是一场充满智慧和爱的长期陪伴艺术。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一位计划要孩子或者刚有孩子的家庭珍藏,它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扎实而可靠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厚度把我刚拿到手时震撼了一下,但一旦开始阅读,那种厚重感反而转化成了一种沉甸甸的信赖感。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客观,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术语,即便是像我这种非医学背景的家长也能轻松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睡眠训练的部分,它并没有给出一个“一刀切”的答案,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生理特点,然后提供了几种应对不同睡眠问题的策略。这种尊重科学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人性化。我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作息,效果立竿见影,宝宝的夜醒次数明显减少,我们全家的睡眠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手册,更像是一本教会你如何“读懂”自己孩子需求的说明书,实用性强到令人感动,简直是育儿路上的灯塔。
评分我一直认为,育儿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从容不迫,而这本《第六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恰恰是通往这个境界的桥梁。我尤其欣赏它对“预防”的强调。书中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得极其详尽。例如,关于家庭环境的空气质量、水中铅含量的警示,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深度内容。它让我意识到,好的育儿是从怀孕前就开始规划的系统工程。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自我校正了很多之前道听途说的“经验之谈”,用更科学的知识武装了自己。每次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那种翻找和确认的过程,也逐渐让我建立起了育儿的自信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帮你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科学育儿知识体系,让你面对任何突发状况都能保持镇定。
评分天哪,我终于找到了这本传说中的育儿宝典,简直是我的救星!最近家里添了个小家伙,新手爸妈手忙脚乱,各种信息轰炸让我焦头烂额。朋友强烈推荐我入手这本《第六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市面上育儿书籍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但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我淘到宝了!它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每一个喂养、睡眠、发育阶段的建议,都有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依据支撑,读起来让人无比安心。尤其对我们这种“菜鸟”家长来说,那种面对未知时的恐慌感,这本书几乎用它严谨的内容一点点抚平了。我最喜欢它那种不贩卖焦虑的态度,而是提供清晰的路线图,让你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那种清晰的排版和易于查找的索引,在半夜娃哭闹需要快速查阅时简直是救命稻草。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背后有整个美国儿科学会的专家团队在支持着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是跨越时间线的,它不是那种“保质期”很短的育儿潮流书,而是能够伴随孩子从新生儿期一直到学龄前的重要参考。我特别关注了它关于过渡到固体食物和处理“挑食”行为的章节。它把辅食添加描述成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而不是一场拉锯战,这一点对我的心态调整帮助很大。它教会了我如何识别宝宝对新口味的接受度,如何巧妙地将营养融入到他们喜欢的食物形态中。那种细腻到位的文字描述,仿佛是经验丰富的老园丁在指导我们如何照料一株娇嫩的植物。我感觉自己购买的不是一本书,而是获得了一个长达数年的、顶级的育儿顾问团队的支持。对于追求高质量、科学化育儿的父母来说,这套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