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与刀》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行销100多个**和地区,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经典学术畅销书。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
《菊花与刀》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内容简介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 后世界*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 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 掉美国吗?成为**一个被原**轰炸的**后,又 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 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 《菊花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 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 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 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 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 文化学视野里。时至**,她被**为历***懂日 本人的作者,《菊花与刀》这本书被**为**描写 日本文化的**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192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of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and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第一章 课题: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一个人的恶名
第九章 人类情感圈
第十章 品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磨砺儿童
第十三章 降服来的日本人
一直对日本文化充满好奇,尤其是那种既有精致的美感,又有内在坚韧的矛盾特质,总觉得那里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最近听说《菊花与刀》这本书,名字就很有意思,“菊花”代表着某种柔美、细腻、甚至有些脆弱的东西,而“刀”则象征着果断、力量、甚至是残酷。这种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猜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讲一些历史事件,更像是在试图解剖一种民族精神,去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会展现出这样复杂而矛盾的行为模式。我很好奇,作者会用怎样的视角和证据来支撑他的论点?是会从历史的演变入手,还是会深入到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我期待它能带我窥探到那个我一直模糊但又着迷的东方国度的深层肌理,去理解那些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
评分最近在整理一些关于战争的资料,总是会对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感到困惑。比如,为什么在二战中,日本士兵会展现出那样的“神风特攻”精神?那种视死如归,甚至主动寻求死亡的决心,在很多西方文化中是难以想象的。我希望《菊花与刀》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解释。也许书中会剖析日本的社会等级制度,那种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耻辱”的极度恐惧和对“荣耀”的无限渴望,是如何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准则?我期待它能揭示出,在这种看似非理性的行为背后,是否存在着一套完整的、自洽的文化逻辑?它或许能帮助我理解,那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民族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
评分我对很多民族的“矛盾性”特质一直很着迷,尤其是那种既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又能够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例子。日本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方面,他们拥有精致的茶道、花道,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感知;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工业制造的强国,科技创新能力惊人。那么,《菊花与刀》这本书,是否会探讨这种在截然不同的两种价值观之间游走的能力,是如何成为他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我好奇作者会如何论证,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对“精确”、“完美”的追求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在看似对立的元素中,找到一种平衡,一种既能传承过去,又能面向未来的力量。
评分我一直对“集体主义”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的思潮越来越普遍,但像日本这样,集体荣誉感依然根深蒂固的文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菊花与刀》这个书名,本身就暗示着某种内在的张力,或许就与这种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有关。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探讨他们的“武士道”精神,那种对荣誉的极致追求,对死亡的平静接受,甚至是对侵略战争中的那种狂热,是否都源于一种深刻的集体认同和对个人价值在集体中的定位?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是否会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甚至是文学作品来佐证?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解读,而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堆砌,能够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时刻,个体可以为了集体而牺牲一切,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那种极度的自我克制和对他人的尊重。
评分作为一个对人类学和社会学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书籍。《菊花与刀》这个书名,就给我一种感觉,它可能是在尝试解释一种独特的“精神地图”。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日本人对于“恩”与“义”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的。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分析,为什么在他们的文化中,个人情感的表达会如此含蓄,而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却显得如此重要?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不仅仅看到他们的“表象”,更能触及他们“内在”的逻辑,理解他们是如何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构建一种独特的相处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