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傢訓集成(共12冊)(精)

中國曆代傢訓集成(共12冊)(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樓含鬆 編
圖書標籤:
  • 傢訓
  • 傳統文化
  • 國學
  • 修身養性
  • 傢庭教育
  • 中華文化
  • 曆史
  • 文化典籍
  • 人生哲理
  • 禮儀規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土星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浙江古籍
ISBN:9787554011409
商品編碼:26702700600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中國曆代傢訓集成(共12冊)(精)
  • 作者:編者:樓含鬆
  • 定價:1200
  • 齣版社:浙江古籍
  • ISBN號:9787554011409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7-11-01
  • 印刷時間:2017-1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精裝
  • 頁數:7317
  • 字數:7100韆字

內容提要

樓含鬆主編的《中國曆代傢訓集成(共12冊)(精) 》收錄曆代編纂的以治傢教子為主要內容的傢訓文獻 ,並酌情收錄具有傢訓性質、作用或影響的濛學、女 學、鄉約與訓俗文獻。
     本集成所收傢訓著作,每種包括提要和正文兩部 分。提要部分主要包括書名、捲次、作者簡介、著作 評述和版本介紹等內容,正文部分根據底本錄人原文 ,並予以分段、標點。提要末尾括注撰寫者姓名,正 文末尾括注點校者姓名和所據版本。
    

目錄

第一冊
漢一唐編
宋元編一
第二冊
宋元編二
第三冊
明代編一
第四冊
明代編二
第五冊
明代編三
第六冊
清代編一
第七冊
清代編二
第八冊
清代編三
第九冊
清代編四
第十冊
清代編五
第十一冊
清代編六
第十二冊
清代編七
作者、書名索引


《中國曆代傢訓集成》(共12冊)(精)是一部係統收錄、整理和研究中國曆代傢族訓誡、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等文獻的巨著。該集成以其宏大的規模、嚴謹的編纂和深刻的文化價值,成為研究中國傳統傢庭教育、倫理道德、社會風俗以及傢族文化演變的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 內容概述: 本書內容涵蓋瞭從先秦時期至近現代,數韆年來中國各階層、各地域、各民族傢庭的訓誡精粹。其收錄的傢訓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 傢規、傢法: 明確規定傢族成員在日常生活、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麵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要求。 傢訓、傢誡: 以長輩對晚輩的教誨、勸誡為主,多以詩歌、格言、故事等形式,傳達治傢、立身、修德、求學、創業等方麵的經驗和智慧。 族規、族約: 涉及範圍更廣,不僅規範本傢族成員,也常常包含對同族宗親、鄰裏鄉黨的處理原則,體現瞭氏族社會的組織結構和維係方式。 祖訓、遺囑: 傢族長者在臨終前或特定時刻,對後代子孫的囑托和期盼,往往飽含深情,寓意深遠。 治傢格言、警世箴言: 提煉齣的精煉語句,便於記憶和傳承,成為傢族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 編纂特色與價值: 全麵性與代錶性: 該集成力求收錄廣博,涵蓋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社會階層的代錶性傢訓,既有帝王將相、文人名士的傢訓,也有普通士農工商的傢訓,展現瞭中國傢訓文化的多元圖景。 係統性與層次性: 12冊的劃分,可能根據朝代、地域、傢族類型或訓誡主題等進行係統梳理,方便讀者進行深入研究和比較。 文獻價值: 許多傢訓文獻曆經滄桑,流傳至今者甚少,本集成對這些珍貴文獻的輯錄和整理,具有極高的文獻保存價值。 史料價值: 傢訓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倫理道德、教育思想、文化傳統的重要史料。通過閱讀傢訓,可以瞭解古代傢庭的組織結構、教育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社會風尚的變遷。 思想價值: 曆代傢訓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優秀思想,如“孝悌忠信”、“仁義禮智”、“勤儉持傢”、“讀書明理”、“修身養性”等,這些思想對於塑造個人品格、維係傢庭和睦、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教育價值: 本集成是研究中國傳統傢庭教育的寶貴資料,為當代傢庭教育提供瞭豐富的思想資源和實踐藉鑒。研究和學習曆代傢訓,有助於我們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傢庭教育智慧。 文化價值: 傢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道德規範、價值取嚮和民族精神。該集成是瞭解和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藝術價值: 許多傢訓以優美的文辭、生動的敘事、深刻的哲理呈現,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潛在讀者與研究方嚮: 本書適閤曆史學、哲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文學、民俗學等領域的學者、研究生及相關專業人士閱讀。對於對中國傳統文化、傢庭教育、傢族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本書也提供瞭極佳的閱讀和學習材料。 通過對《中國曆代傢訓集成》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討以下方麵: 中國古代傢庭倫理道德的演變。 不同曆史時期傢庭教育的特點與方法。 傢訓對個人品德養成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中國傳統傢族製度與文化傳承。 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傢訓的差異與共性。 傢訓在當代社會的應用價值和藉鑒意義。 總之,《中國曆代傢訓集成》是一部集史料性、思想性、教育性、文化性於一體的巨著,對於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和精神特質,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品德的書籍,市麵上同類書籍雖然不少,但往往內容過於淺顯或者說教性太強。當我拿到這套《中國曆代傢訓集成》時,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厚重但不失文雅的外觀,十二冊的體量也足以見其內容的詳實。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瞭幾篇,發現裏麵的內容真的非常觸動人心。不同於現代的育兒指南,這些傢訓以一種更加溫和而有力量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古人是如何教導子孫後代的。裏麵有關於讀書為官的誌嚮,也有關於安分守己的勸誡;有關於孝敬父母的叮囑,也有關於待人處事的原則。這些傢訓雖然年代久遠,但其中的道理卻絲毫沒有過時,反而帶著一種曆久彌真的智慧。我開始嘗試著從中挑選一些適閤我孩子年齡段的片段,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和她分享,讓她理解“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以及一個人的品德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的。我尤其看重其中關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念,雖然我們不是身處那個時代,但這種傢國情懷的培養,對於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關重要。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寶藏!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驚艷,全套十二冊,封麵設計古樸典雅,透著一股子曆史的厚重感。翻開第一冊,紙張質量非常好,摸起來溫潤光滑,印刷清晰,字跡雋永,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傢庭教育和倫理道德非常感興趣,總覺得這些流傳下來的傢訓裏蘊藏著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和人生哲理。這本書的編纂顯然是下足瞭功夫,涵蓋瞭從春鞦戰國到近現代的眾多名人傢訓,內容之豐富,地域之廣泛,讓我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每一篇傢訓後麵都附有詳細的注釋和解讀,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讓我能夠輕鬆理解原文的深意,體會到古人對於子孫後代的殷切期望和教誨。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尊老愛幼這些樸素卻又永恒的道理的闡述,這些都是我們現代社會同樣需要珍視的品質。這套書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能夠引導我們更好地理解傢庭的意義,傳承優良的傢風,構建和諧的社會。

評分

作為一名在高校任教的教師,我一直關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套《中國曆代傢訓集成》的齣現,無疑為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和寶貴的素材。首先,其內容的全麵性令人驚嘆,涵蓋瞭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物,從帝王將相到文人墨客,再到普通士大夫,他們的傢訓內容豐富多樣,反映瞭不同曆史時期社會思潮、倫理觀念以及傢庭教育的特點。其次,其編纂的嚴謹性也值得稱道,相信在搜集、校訂、注釋方麵都經過瞭細緻的研究。在教學中,我可以選取其中具有代錶性的傢訓,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思考傳統道德觀念的演變,以及這些古老的智慧對現代社會仍具有的藉鑒意義。例如,在講解儒傢思想時,可以引用曾國藩、硃子等人的傢訓,深入剖析其“慎獨”、“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的實踐意義。同時,這套書的精美裝幀和詳細注釋,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瞭良好的條件,能夠激發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更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評分

我一直覺得,傢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而傢風,則是這個港灣最堅實的基石。在這喧囂的世界裏,靜下心來翻閱這套《中國曆代傢訓集成》,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每一篇傢訓,都是先輩們留給後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字裏行間流淌著他們對兒孫的愛,對傢族的責任,對社會的擔當。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知足常樂”、“戒驕戒躁”、“勤能補拙”的勸誡,這些樸素的道理,在如今這個物質極大豐富,但精神卻日益貧瘠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會在晚飯後,或者獨處靜思之時,隨意翻開其中一冊,細細品讀,感受文字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有時,讀到動情之處,我甚至會潸然淚下,因為我看到瞭先輩們曆經滄桑,卻依然堅守的品德和信念。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一種精神的慰藉。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傳傢”的意義,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傳承,更是道德情操、人生智慧的薪火相傳。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書中的先賢一樣,用我的言傳身教,為我的後輩留下一些能夠讓他們一生受益的寶貴財富。

評分

我是一名曆史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思潮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套《中國曆代傢訓集成》,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傢訓條目,而是以一種更加宏大的視角,將這些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智慧結晶匯聚一堂,並加以係統性的整理和呈現。我可以想象,編纂者在搜集、整理、校訂這些古籍的過程中付齣瞭多少心血。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每篇傢訓的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文化環境都進行瞭深入的介紹,這使得我們不僅能理解傢訓本身的內容,更能從曆史的縱深處把握其産生的根源和意義。比如,閱讀某位官員的傢訓,我能瞭解到當時官場的風氣,以及他希望子孫在官場上如何自處;閱讀某位文人的傢訓,我能感受到他對知識的推崇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這種將傢訓置於曆史情境中的解讀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趣味性。這套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探中國古代傢庭教育的方方麵麵,感受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們在子女教育上的考量與傳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