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知日 雜貨
定價:35.00元
作者:蘇靜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86474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知日雜貨》特集,深入雜貨品牌“MUJI”原點青山、白山陶器旗下的“HAKUSANSHOP”、原創傢具與雜貨選品店LEADMEHOMEbyRIVERGATE、北歐風雜貨店klala,走訪不同風格雜貨店鋪,領略多樣雜貨風景。專訪三百年老鋪“中川政七商店”3代社長中川淳、聞名於日本外的陶藝大傢安藤雅信、文具設計師阪田佐五郎;漫步京都古道與東京吉祥寺,領略異色世界中的雜貨風情。
從《飯島榮助傳》一書,瞭解經營舶來雜貨的先驅者如何將西洋雜貨引入日本;日劇《我的紳士時尚》空間造型擔當、販售古董傢具雜貨的Archeologie,展示古董物件與空間的結閤;15個步驟,打造自己理想中的雜貨店;速覽日本琳琅的雜貨書刊;進入藝術傢花代的華麗夢境……
雜貨之“雜”,在於其包羅萬象的物品種類。日語中的“雑貨”(Zakka)並非我們平時所指的概念,中國的傳統雜貨更鄉土,而他們的則更藝術。這種對日常物件的藝術追求,源自於一絲不苟的生活態度。日本的雜貨店,更多的是展現一種生活方式。
戀物,從雜貨開始。
內容提要
《知日雜貨》特集是專門關注日本的超人氣媒體品牌「知日」推齣的《知日》特集第24彈。
無印良品、中川政七商店、白山陶器、Galerie Momogusa、LEAD ME HOME by RIVERGATE、designshop……縈繞著溫情與雅緻的《知日雜貨》特集,深度探尋日本紛繁多樣的雜貨與雜貨店鋪。
特集囊括:
從無印良品“”青山店齣發,迴歸“MUJI”品牌誕生的原點;
白山陶器的“HAKUSAN SHOP”,經典陶器品牌的造物之態與待客之道;
日本知名傢具製造商MOMO natural旗下傢具定製店LEAD ME HOME by RIVERGATE;
北歐風雜貨店klala與歐洲陶藝傢的手作精品;
由村上美術株式會社創立的新生活方式選品店BRICK MORTAR; 《知日雜貨》特集是專門關注日本的超人氣媒體品牌「知日」推齣的《知日》特集第24彈。
無印良品、中川政七商店、白山陶器、Galerie Momogusa、LEAD ME HOME by RIVERGATE、designshop……縈繞著溫情與雅緻的《知日雜貨》特集,深度探尋日本紛繁多樣的雜貨與雜貨店鋪。
特集囊括:
從無印良品“”青山店齣發,迴歸“MUJI”品牌誕生的原點;
白山陶器的“HAKUSAN SHOP”,經典陶器品牌的造物之態與待客之道;
日本知名傢具製造商MOMO natural旗下傢具定製店LEAD ME HOME by RIVERGATE;
北歐風雜貨店klala與歐洲陶藝傢的手作精品;
由村上美術株式會社創立的新生活方式選品店BRICK & MORTAR;
嚴選日本工藝精品,以“設計”為標準的designshop;
主打雪具選品,獨立經營的特色北海道雜貨木屋SALT;
專訪三百年老鋪“中川政七商店”3代社長中川淳;
專訪陶藝大傢安藤雅信,走近他的古宅“百草畫廊”;
專訪文具設計師阪田佐五郎。
颱灣雜貨創作傢米力,帶你漫步京都,分享她的私房雜貨鋪;
古典係、和風係、文房係、現代係……花樣眾多的雜貨世界;
如何開一傢雜貨店?15步打造屬於你的雜貨小鋪;
東京吉祥寺,在異色街市中感受今朝昔日……
《知日雜貨》,帶你走進紛繁心動的雜貨世界!
目錄
作者介紹
撰稿人
feature
米力
天生的玩傢,後天的雜貨創作傢,擅長為“物”注入靈魂,現任知名卡片公司創意總監,米力生活雜貨、溫事創辦人。以優雅的插畫、簡潔的文字,創作齣清新的圖文作品而廣受歡迎。著有《米力的幸福講義》《我愛橫條衫》《我愛花花世界》《生活傢的器物》等。
regulars
毛丹青
外號“阿毛”,中國國籍。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過魚蝦生意,當過商人,遊曆過許多國傢。2000年棄商從文,中日文著書多部。現任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專攻日本文化論。
劉聯恢
旅居日本多年,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學院教師,專職教授外國留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每年為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等學校的暑期訪華團做中國文化講座。
吳東龍
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傢、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劃者。在多麵嚮的設計工作裏,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係列書籍,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意聚落“地下連雲企業社”負責人。
夏達
中國漫畫傢,中國漫畫團隊夏天島工作室簽約作者。代錶作品:《子不語》《長歌行》《哥斯拉不說話》《遊園驚夢》。其中《子不語》在連載後登陸日本,作品《長歌行》同步連載於中國漫畫雜誌《漫友》和日本主流漫畫雜誌《Ultra Jump》,火爆,引起熱潮。
受訪人
中川淳 株式會社中川政七商店 第十三代社長
1974年齣生。2002年進入中川政七商店,擔任常務董事,加速“遊中川”品牌的直營店進程,並確立瞭日本以工藝為基礎的SPA(製造零售業)行業形態。2003年推齣新品牌“粋更kisara”,2008年就任社長。以“中小企業的品牌推廣”為主題,進行瞭眾多麵嚮經營者、設計師的演講。著有《品牌的創立法》《品牌的塑造法》等。
安藤雅信 陶藝傢
1957年齣生於日本岐阜縣,24歲從武藏野美術大學雕刻專業畢業,1998年建立“百草畫廊”。專注陶器製作,作品種類超過韆種,類型多變,在外有很高人氣。著有《美與生活——百草畫廊》一書,並曾舉辦多個展覽。
阪田佐武郎 文具設計師
1985年齣生於京都,2009年在京都成為獨立設計師,活躍於平麵設計和産品設計領域。2013年曾受上海玻璃博物館邀請,參加“國際創意玻璃設計展”。
花代 藝術傢、攝影師
1970年齣生於東京。大學肄業後,曾於東京嚮島進行藝伎學藝。1996年齣版本攝影寫真集《ハナヨメ》。現以藝術傢、攝影師的身份活躍於東京、柏林、倫敦、巴黎、香港等世界各地。
特彆鳴謝
株式會社良品計劃、ギャルリ百草(Galerie Momogusa)、白山陶器株式會社、HAKUSAN SHOP、株式會社中川政七商店、Klala、Archeologie、BRICK&MORTAR;、LEAD ME HOME by RIVERGATE、designshop、SALT、townphoto.
中川淳、安藤雅信、阪田佐武郎、米山勝範、花代、衝澤康平、sunkist
文摘
序言
閤上書頁,心中湧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這本書不像是那種一次性消費品,讀完就束之高閣。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你可以在任何一個閑暇的時刻,隨意翻開某一頁,都能獲得一份新的感悟。它提醒著我,生活的美學,並不在於多麼昂貴的物品,而在於那些被用心對待的、充滿故事的細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雜貨”,其實蘊含著生活的智慧和哲理。我開始嘗試去發現和收集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的小物件,並用一種更加珍視的態度去對待它們。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物”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去品味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評分一本裝幀素雅的書,封麵上的“知日·雜貨”幾個字,帶著一種日式特有的含蓄與精緻,仿佛初次見麵就注定是一場溫情的邂逅。我拿到它的時候,正值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書香,那是紙張與油墨混閤而成的熟悉氣息。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的質感溫潤,觸手生津。我尤其喜歡它留白的設計,讓每一個畫麵、每一段文字都有瞭呼吸的空間,不至於顯得擁擠和嘈雜。
評分閱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靈的寜靜。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轟炸,被各種欲望驅使。而翻開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一個慢下來的世界。那些精美的圖片,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文字,都有一種治愈的力量。它讓我放下瞭手機,暫時逃離瞭網絡的喧囂,沉浸在一種平和而美好的氛圍中。我開始留意自己身邊的物品,那些被我習以為常的物件,是否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是否也值得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惜?這本書,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對質樸、對寜靜的渴望。
評分與其說這是一本關於“雜貨”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的書。每一件被展示的物品,都摺射齣日本人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認真、細緻、懷有敬意。他們不追求一時的潮流,而是注重物品本身的質地、功能以及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書中對這些“雜貨”的介紹,不僅僅是簡單的圖文展示,更深入挖掘瞭它們背後的故事,包括設計師的理念、製造的工藝,甚至是使用者的生活習慣。這種深入的剖析,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待物品的態度。我們是否在過度消費,是否在追求那些轉瞬即逝的新奇,而忽略瞭那些能陪伴我們長久的、有溫度的老物件?
評分翻閱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京都一條蜿蜒麯摺的小巷中漫步,不經意間就會發現隱藏在角落裏的驚喜。那些被收錄的“雜貨”,並非是尋常可見的物件,而是承載著時光痕跡,凝結著匠人溫度的生命體。它們可能是一把用瞭幾十年的木梳,梳齒間還殘留著歲月的溫潤;也可能是一隻樸素的陶碗,手捏的痕跡清晰可見,仿佛還能感受到製作者的呼吸。書中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描繪,將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賦予瞭靈魂。我仿佛能聽到它們在低語,講述著與主人相伴的點點滴滴,那些被遺忘在日常中的美好,被一一拾起,重新閃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