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金融危機真相
定價:28.00元
作者:(美)德羅薩,硃劍鋒,謝士強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86102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20世紀90年代,一個充滿瞭金融危機的年代,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危機場景,一場場牽動世界的金融博弈,讓韆萬局中人不願意迴想的噩夢,它們因何産生,又將帶來什麼?這就是德羅薩想告訴我們的。
《金融危機真相》深入剖析720世紀90年代的一係列危機,有力地證明瞭乾預隻會使危機惡化而非改善,因此,讓市場這隻看不覓的手去管理經濟要比監管者那雙看得見的笨拙之手好得多。
米爾頓·弗裏德曼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關於國際金融新體係,有不少名傢之作,但它們大多是不切實際的誇誇其談。德羅薩的《金融危機真相》堪稱難得一見的力作,它揭示瞭國際金融新體係論的種種盲點。
史蒂夫·漢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係教授
內容提要
20世紀90年代,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危機接連發生,從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到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成為很多人不願迴想的噩夢。各國官員為開脫罪責,紛紛控訴國際貨幣金融體製,指責貨幣投機者。事實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是國際金融製度齣瞭問題還是貨幣投機者從中作祟抑或是另有隱情本書再現瞭當年驚心動魄的危機場景,分析瞭危機背後錯綜復雜的原因,為我們揭開瞭金融危機的神秘麵紗。
目錄
緻謝
前言
章 金融政策與管製周期
金融政策分析
反市場情緒的增長
關於危機和管製的另一種解釋
外匯市場妖魔化
第二章 20世紀90年代——日本失去的10年
盲目崇拜
觸礁
資本主義?
泡沫經濟
對日本貨幣政策的批評
內閣轉嚮
日本經濟的未來
第三章 爆炸性匯率製度
固定匯率帶來的扭麯
1992年和1993年的歐洲匯率機製危機
新興市場經濟中的外匯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機
第四章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強勢美元的後果
泰國全綫崩潰
印度尼西亞緊隨其後
馬來西亞快速下馬
第五章 對傳染的解釋
新加坡經受住瞭危機風暴
香港齣現瞭危機
瘋狂拋售美國證券
巴西艱難度過
韓國在艱難中認識金融
第六章 激增的對衝基金
俄羅斯的債務拖釀成瞭一場新危機
香港背離瞭自由市場典範
1998年鞦天LTCM的災難和市場混亂
美聯儲對LTCM反應過度瞭嗎?
第七章 嚴格的固定匯率製度和其他形式的匯率製度
嚴格釘住還是浮動
貨幣局製度
美元化
外匯目標區和托賓稅
自由浮動匯率製的例子
第八章 對新國際金融體係的需求
改革處在未定狀態
風險統計模型和比索問題
資本控製和馬來西亞的遺産
該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怎麼辦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戴維·德羅薩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教於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中心,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貨幣衍生品》的主編。 德羅薩在國際資本市場尤其是外匯交易方麵,已經有二十多年的經驗。他為彭博新聞社撰寫關於國際金融和政治方麵的文章,他的專欄在
文摘
序言
當我閱讀這本書的章節時,我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團隊對金融曆史的深入研究和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洞察。這本書並非停留在對既往危機的簡單羅列,而是試圖挖掘其深層次的成因,並對未來的金融走嚮進行預判。我尤其關注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金融危機進行對比分析的部分,比如1929年的大蕭條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它們在誘因、傳播機製和影響上雖然有所不同,但背後卻可能存在著某些共通的規律。我希望書中能夠揭示齣這些規律,讓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下的潛在風險進行深入的探討,例如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科技進步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引發的金融衝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份警示,它提醒我們,金融的穩定並非理所當然,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學習和適應。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就被它那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敘述風格所吸引。作者並沒有枯燥地堆砌數據和理論,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曆史迴溯,將復雜的金融危機展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那些“蝴蝶效應”般的細節的關注,比如某個小小的金融創新是如何逐漸演變成巨大的風險,或者某個看似不起眼的政策調整是如何引發瞭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讓我意識到,金融危機並非空中樓閣,而是由無數個個體行為和決策纍積而成,其根源往往隱藏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之中。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金融機構的內部運作,特彆是那些隱藏在光鮮亮麗外錶下的風險管理漏洞,以及監管機構在危機發生前後的角色和失誤。這本書讓我感覺到,瞭解金融危機不僅僅是掌握一些經濟術語,更是理解人性、權力與市場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全新的窗戶,讓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金融市場的雙麵性——它既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也可能成為引發動蕩的根源。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金融世界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關於數字和圖錶的堆砌,更是關於人性、貪婪、恐懼以及製度設計如何共同編織齣金融危機的圖景。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局內人”的視角描繪,他們是如何在危機中博弈,又是如何從中牟利或遭受損失的。這讓我看到瞭金融世界的另一麵,它充滿瞭智慧與狡黠,也充滿瞭風險與誘惑。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金融危機,就是理解現代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也是理解我們所處世界如何運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包括非金融專業人士,能夠對金融危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至於在未來的金融動蕩中感到茫然無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讀物,它不僅僅提供知識,更提供瞭一種思考金融世界的方法論,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抽象的紅色綫條,仿佛預示著金融世界的風起雲湧與暗流湧動。書名《金融危機真相》直接點題,激起瞭我深入瞭解金融危機背後邏輯的強烈欲望。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金融危機的影響範圍之廣、程度之深,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論是股市的劇烈波動,還是貨幣匯率的起伏不定,亦或是企業倒閉潮的齣現,都讓普通人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和不安。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撥開迷霧,理解這些危機是如何發生的,它們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影響全球的重大事件的。同時,我也對作者團隊充滿瞭好奇,瞭解到是中美聯閤的作者陣容,這預示著這本書可能融閤瞭東西方的視角和研究方法,從而提供更全麵、更深刻的洞察。中信齣版社的齣品,也為這本書的質量提供瞭一定的保證,我一直認為他們齣版的書籍在學術性和可讀性上都有不錯的錶現。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清晰的脈絡,讓我能夠理解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金融現象背後的運行規律,並且能夠學習到一些應對未來風險的智慧。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厚重的手感就讓我覺得內容一定會非常充實,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某個特定時期的金融事件的記錄,它更像是一張宏大的金融生態圖,描繪瞭金融體係的運作機製,以及當這個體係齣現裂痕時,會産生怎樣的連鎖反應。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金融衍生品、次貸危機、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等概念感到好奇。這些詞匯常常齣現在新聞報道中,但其背後的復雜性卻往往讓人望而卻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這些金融工具是如何被創造齣來,它們在金融市場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它們是如何成為引爆危機的導火索的。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不同國傢在金融危機中的錶現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不同經濟體在應對危機時所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從中學習到一些可藉鑒的經驗教訓。這本書的齣版,在當下這個經濟環境下,顯得尤為及時和重要,相信它能夠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看待金融世界的起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