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论精神
定价:17.00元
作者:(法)德里达(Derrida,J.)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2745333
字数:117000
页码:1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德里达的解构在其产生之初,就被指责为是非政治的。而由于它与海德格尔的遗产之间的某种程度上的“共谋”关系,他的思想更被指责为有的倾向。特别是1987年维克多·法里亚斯的《海德格尔与主义》一书的出版,似乎更加重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印象:海德格尔的事件并不是哲学家的一次偶然的失足,相反,思想已铭刻在海德格尔思想的深处。《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表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当然可以视为是对法里亚斯一书的回应。然而,该书的意义首先并不在此,毋宁说,它首先是对主义本身的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主义与整个西方思想的关系、尤其是与西方两千多年来所追求的各种不同的精神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而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解构海德格尔不同时期对于“精神”的不同态度和关于精神的不同思考来完成。
该书是德里达从早期到后期关于海德格尔的一系列文本中的*之作,也可以视为他对于海德格尔的一个总结性的思考。
目录
作者介绍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哲学大师,“解构主义”的及“后现代”思想的代表人物。
文摘
序言
从翻译质量的角度来看,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次的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面对德里达那繁复的、充满词语游戏的法文结构,译者需要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洞察力。我能感受到文字在跨越语言鸿沟时所付出的努力,那些长句的转折、双关语的微妙处理,都直接影响了读者对原意的把握程度。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是那种持续性的智力唤醒。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你会自信满满地向人阐述“我已经掌握了”的书籍,而是让你在合上书本后,对你刚才所读的一切产生一种深刻的怀疑和重估。我尤其欣赏那种在看似枯燥的理论推演中,突然闪现出的、对人类经验本质的深刻洞察。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理解的“精神生活”,是否早已被语言的限制所框死,而德里达的任务,似乎就是要在那框定的边缘地带,凿开一条缝隙,让那些异质的、不可译的“精神之光”得以泄露出来。
评分购买《论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对哲学前沿的敬畏与好奇。我深知德里达在当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如同一个思想的“黑洞”,一旦进入,就很难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评判。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进入一个高度自反性的对话空间。我特别期待他在讨论“精神”时,如何避免陷入传统形而上学的泥潭,而是通过对差异、痕迹、延异这些核心概念的运用,构建一个更加流动、更具开放性的精神图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思想上的“迷路”,但这迷路并非全然负面,它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温床。这本书强迫我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词语在上下文中的重量和重量的转移。它不是提供慰藉的读物,而是激发批判性思考的催化剂,每一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视角,揭示出上次阅读时忽略掉的微妙层次。
评分这本《论精神》的书名,光是“精神”二字就足以让人陷入无尽的遐想。我一直对哲学领域中那些关于意识、自我、以及现象本质的探讨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挑战传统二元对立的论述。德里达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他那标志性的“解构”手法,无疑为我们撕开了语言和意义的层层外衣,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时刻警惕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我预期这本书不会提供一个清晰、线性的“精神是什么”的答案,相反,它更像是一场精密的、有时甚至是令人迷失的迷宫漫步。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门口,里面所有的书架都是倾斜的,书页在风中不断翻动,而我必须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对文本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去捕捉那些隐藏在缝隙中的“在场”与“缺席”。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理解一个理论,不如说是一场智力上的搏击,考验着读者对思辨深度的耐受力。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我们习以为常的感知系统,直抵那个既无法被完全定义也无法被彻底否定的“精神”核心。
评分对我而言,阅读德里达更像是一种聆听。不是清晰的演讲,而是多声部合唱,不同层次的意义在同一瞬间发出声响,相互干扰,又相互成就。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直指“精神”,但我更关注的是他如何处理那些边缘化的声音和被主流话语所压抑的“非在场”的力量。我注意到他对传统笛卡尔式主体的激烈反思,那种认为“我思故我在”的坚定堡垒,在德里达的解构面前,显得摇摇欲坠。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颠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定义“理智”、“道德主体”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更清晰地理解他所构建的那个“非中心化”的世界观,一个没有绝对开端和终结的文本世界。每次我以为自己抓住了某一个核心论点时,下一页的论述就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将其转置或颠覆,这种永恒的动态平衡,正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它拒绝被轻易地“消化”和“吸收”。
评分坦白说,初次翻开这本厚重的译本,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和复杂的句法结构,差点让我打退堂鼓。德里达的文字向来以其密度和对传统逻辑的戏谑而闻名,但这本《论精神》,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试图与某种更接近“存在论”的语境进行对话。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对前人足迹的审慎考量。书中那些关于“他者性”、“在场形而上学”的反复论述,迫使我不断地停下来,在脑海中构建概念地图,试图理清他如何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壁垒。这不仅仅是哲学辩论,更像是一种对“阅读行为本身”的元批判——作者似乎在暗示,我们所理解的“精神”,恰恰是建立在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捕获的延迟和差异之上的。阅读的乐趣,就在于这种挣扎感,你知道答案就在那里,但当你伸手去抓时,它又化为了一串不断后退的文字链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