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論精神
定價:17.00元
作者:(法)德裏達(Derrida,J.)著
齣版社:上海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2745333
字數:117000
頁碼:16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德裏達的解構在其産生之初,就被指責為是非政治的。而由於它與海德格爾的遺産之間的某種程度上的“共謀”關係,他的思想更被指責為有的傾嚮。特彆是1987年維剋多·法裏亞斯的《海德格爾與主義》一書的齣版,似乎更加重瞭人們的這樣一種印象:海德格爾的事件並不是哲學傢的一次偶然的失足,相反,思想已銘刻在海德格爾思想的深處。《論精神——海德格爾與問題》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發錶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它當然可以視為是對法裏亞斯一書的迴應。然而,該書的意義首先並不在此,毋寜說,它首先是對主義本身的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對主義與整個西方思想的關係、尤其是與西方兩韆多年來所追求的各種不同的精神之間的關係的思考。而所有這些又都是通過解構海德格爾不同時期對於“精神”的不同態度和關於精神的不同思考來完成。
該書是德裏達從早期到後期關於海德格爾的一係列文本中的*之作,也可以視為他對於海德格爾的一個總結性的思考。
目錄
作者介紹
雅剋·德裏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國哲學大師,“解構主義”的及“後現代”思想的代錶人物。
文摘
序言
對我而言,閱讀德裏達更像是一種聆聽。不是清晰的演講,而是多聲部閤唱,不同層次的意義在同一瞬間發齣聲響,相互乾擾,又相互成就。這本書的書名雖然直指“精神”,但我更關注的是他如何處理那些邊緣化的聲音和被主流話語所壓抑的“非在場”的力量。我注意到他對傳統笛卡爾式主體的激烈反思,那種認為“我思故我在”的堅定堡壘,在德裏達的解構麵前,顯得搖搖欲墜。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顛覆,它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定義“理智”、“道德主體”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更清晰地理解他所構建的那個“非中心化”的世界觀,一個沒有絕對開端和終結的文本世界。每次我以為自己抓住瞭某一個核心論點時,下一頁的論述就會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將其轉置或顛覆,這種永恒的動態平衡,正是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它拒絕被輕易地“消化”和“吸收”。
評分從翻譯質量的角度來看,上海譯文齣版社這次的工作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麵對德裏達那繁復的、充滿詞語遊戲的法文結構,譯者需要極高的文學素養和哲學洞察力。我能感受到文字在跨越語言鴻溝時所付齣的努力,那些長句的轉摺、雙關語的微妙處理,都直接影響瞭讀者對原意的把握程度。這本書帶給我的體驗,是那種持續性的智力喚醒。它不是那種讀完後你會自信滿滿地嚮人闡述“我已經掌握瞭”的書籍,而是讓你在閤上書本後,對你剛纔所讀的一切産生一種深刻的懷疑和重估。我尤其欣賞那種在看似枯燥的理論推演中,突然閃現齣的、對人類經驗本質的深刻洞察。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所理解的“精神生活”,是否早已被語言的限製所框死,而德裏達的任務,似乎就是要在那框定的邊緣地帶,鑿開一條縫隙,讓那些異質的、不可譯的“精神之光”得以泄露齣來。
評分坦白說,初次翻開這本厚重的譯本,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和復雜的句法結構,差點讓我打退堂鼓。德裏達的文字嚮來以其密度和對傳統邏輯的戲謔而聞名,但這本《論精神》,似乎又在某種程度上試圖與某種更接近“存在論”的語境進行對話。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對前人足跡的審慎考量。書中那些關於“他者性”、“在場形而上學”的反復論述,迫使我不斷地停下來,在腦海中構建概念地圖,試圖理清他如何拆解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壁壘。這不僅僅是哲學辯論,更像是一種對“閱讀行為本身”的元批判——作者似乎在暗示,我們所理解的“精神”,恰恰是建立在那些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捕獲的延遲和差異之上的。閱讀的樂趣,就在於這種掙紮感,你知道答案就在那裏,但當你伸手去抓時,它又化為瞭一串不斷後退的文字鏈條。
評分這本《論精神》的書名,光是“精神”二字就足以讓人陷入無盡的遐想。我一直對哲學領域中那些關於意識、自我、以及現象本質的探討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挑戰傳統二元對立的論述。德裏達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他那標誌性的“解構”手法,無疑為我們撕開瞭語言和意義的層層外衣,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時刻警惕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認知框架。我預期這本書不會提供一個清晰、綫性的“精神是什麼”的答案,相反,它更像是一場精密的、有時甚至是令人迷失的迷宮漫步。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仿佛站在一個巨大的圖書館門口,裏麵所有的書架都是傾斜的,書頁在風中不斷翻動,而我必須依靠自己的直覺和對文本細微差彆的敏感度,去捕捉那些隱藏在縫隙中的“在場”與“缺席”。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理解一個理論,不如說是一場智力上的搏擊,考驗著讀者對思辨深度的耐受力。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我們習以為常的感知係統,直抵那個既無法被完全定義也無法被徹底否定的“精神”核心。
評分購買《論精神》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對哲學前沿的敬畏與好奇。我深知德裏達在當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如同一個思想的“黑洞”,一旦進入,就很難用簡單的“好”或“不好”來評判。這本書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讀者進入一個高度自反性的對話空間。我特彆期待他在討論“精神”時,如何避免陷入傳統形而上學的泥潭,而是通過對差異、痕跡、延異這些核心概念的運用,構建一個更加流動、更具開放性的精神圖景。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感到一種思想上的“迷路”,但這迷路並非全然負麵,它恰恰是創造性思維的溫床。這本書強迫我慢下來,去品味每一個詞語在上下文中的重量和重量的轉移。它不是提供慰藉的讀物,而是激發批判性思考的催化劑,每一次重讀,都會帶來新的視角,揭示齣上次閱讀時忽略掉的微妙層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