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
:85.00元
作者:蔣文龍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09234291
字數:
頁碼:23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作者從2015年開始編撰,記錄瞭“麗水山耕”區域公用品牌自發布以來的點點滴滴,從“麗水經濟嚮何處去、‘農發公司’是個什麼角色、‘巨資’做規劃、打通生鮮農産品供應鏈、牛刀小試:一個現代版的行銷案例、全域旅遊時代的‘麗水山耕’、‘麗水山耕’的傳播之道”等十二個章節,係統地總結瞭“麗水山耕”的發展曆程、發展經驗、發展模式和重要人物等方麵內容。
目錄
序言
引子:“麗水山耕”背後的生態與人文資源
——26個英文字母的解讀
章 麗水經濟嚮何處去
點題
“多、小、散”的麗水農業“難有作為”
揚長避短,製定“生態精品戰略”
品牌是“生態精品戰略”的抓手
任淑女副市長的思考
組建運營實體
第二章 “農發公司”是個什麼角色
“農發公司”的定位
用心良苦:正處副處
企業所有,還是集體所有
閤作組建“藍城檢測”
實現産品可追溯
“1+N”服務體係
第三章 “巨資”做規劃
可遇不可求
鬍曉雲的“區域品牌觀”
奔赴麗水
是“九九麗耕”,還是“麗水山耕”
“法自然,享淳真”
“麗水山耕”的符號創意
品牌亮相
第四章 “綠盒”使命:打通供應鏈
“麗水館”的品牌資産去哪兒瞭
組建“綠盒電商”
“麗水山耕”,東西有點貴
揮淚斬“馬謖”
品牌化與電商化互動
梁汀汀的新煩惱
第五章 牛刀小試:一個現代版的行銷案例
為什麼是竹筍
排兵布陣
鼕筍之後是春筍
無锡、蘇州的“搶手貨”
嚮産業高地進發
第六章 全域旅遊時代的“麗水山耕”
“長壽之鄉聯盟”落戶麗水
“麗水山耕”與“麗水山居”
旅遊商品智能桓的創新營銷
打造“美麗田園”“美麗經濟”
“農産品轉換成旅遊地商品辦公室”
來瞭個颱灣人
體驗式營銷,完善購物體係
第七章 “麗水山耕”的傳播之道
會展傳播:“麗水生態精品農博會”
舉辦“浙江省農業品牌大會”推廣“麗水山耕”
《農民日報》等傳統媒體的關注
“麗水山耕”的活動傳播
浙江衛視的免費廣告
第八章 打造“麗水山耕”升級版
硃從玖副省長的關注
工商部門的作為:品牌保護與提升
質檢部門介入:解決認證問題
爭創國傢食品安全示範市
走嚮“大數據”時代
産業化發展再提升
第九章 “麗水山耕”帶來的製度震蕩
區域公用品牌農村綜閤改革
農村産權交易平颱
金融製度改革
組建“農閤聯”
第十章 “麗水山耕”啓示錄
品牌是“兩山”轉換的橋梁
倒逼農業轉型升級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結構
護航農産品質量安全
第十一章 “山耕”人物譜
張建芬:“白骨精”傍上瞭“麗水山耕”
陳旭東:“麗水山耕”讓煥發生機
硃旭峰:“麗水山耕”成就“悅享公社”
吳其進:新産品上做實驗
蔔偉紹:“麗水山耕”救瞭生態鱉
梅獻山:緊抱“麗水山耕”不放鬆
陳小方:“麗水山耕”讓我被人羨慕
第十二章 從“麗水山耕”.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區域公用品牌是中國特色的農業品牌化道路選擇
“公地災難”能否化解
如何讓生産主體
區域品牌的模式和運行平颱
運行主體可以盈利嗎,怎麼盈利
“麗水山耕”能否延伸復製
謹防扼殺創意
第十三章 附錄
附錄1 農民日報報道:守住淨土,就守住瞭“金飯碗”
——浙江麗水山區的生態精品農業發展之路
附錄2 農民日報報道:“麗水山耕”的品牌蝶變
附錄3 農民日報報道:麗水農村綜閤改革:綠水青山怎樣纔
能變成金山銀山
附錄4 農民日報報道:農旅融閤麗水破題
附錄5 農民日報報道:“山耕”聯“山居”,“土貨”變“好禮”
——浙江麗水農旅融閤發展探析
附錄6 新華社報道:公用品牌創造裂變——麗水山耕對農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啓示
附錄7 “麗水山耕”品牌建設實施方案
附錄8 浙江省四部門《關於支持“麗水山耕”品牌提升發展
的若乾意見》
附錄9 2016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
任淑女暢談一“麗水山耕”
附錄10 2016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
鬍曉雲對話“麗水山耕”
後記
作者介紹
蔣文龍,1963年生,杭州大學中文係畢業,2002年到農民日報工作,擔任浙江記者站站長。在“三農”領域中,專注於農業品牌化的宣傳報道以及農業品牌傳播研究。係浙江大學CARD董事會董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浙江省農業區域閤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芒種農業品牌管理機構顧問。
2004年開始關注、報道、研究農業品牌化,並以“區域公用品牌研究”為題完成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論文,得齣中國農業品牌化應該走區域公用品牌+農業生産主體品牌的“母子品牌”道路的重要結論。此後一直緻力於通過活動+新聞推動中國農業品牌化。策劃、組織、實施的活動有:“浙江省農業品牌論壇”(2005年)、“首屆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高峰論壇”(2009年)、“首屆中國農産品品牌大會”(2011年)、“中國農産品品牌包裝設計大賽”(2011-2014年)、“中國農業産業英雄會”(2015)、“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2016)等;參與農業部課題多個;參與“麗水山耕”等多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策劃與傳播。隨著農業品牌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提齣農業標準化、品牌化、電商化“三化互動”論斷。齣版《農民日報記者眼中的浙江三農》(中國農業齣版社)、《龍行浙江》(中國文聯齣版社)、《麥秀兩岐》(紅旗齣版社)等新聞作品集。發錶各類報道100多萬字,獲得“中國農業好新聞”一等奬、“浙江好新聞”一等奬、“浙江農業好新聞”一等奬等四十餘個奬項,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近百次。
文摘
序言
序言
引子:“麗水山耕”背後的生態與人文資源
——26個英文字母的解讀
章 麗水經濟嚮何處去
點題
“多、小、散”的麗水農業“難有作為”
揚長避短,製定“生態精品戰略”
品牌是“生態精品戰略”的抓手
任淑女副市長的思考
組建運營實體
第二章 “農發公司”是個什麼角色
“農發公司”的定位
用心良苦:正處副處
企業所有,還是集體所有
閤作組建“藍城檢測”
實現産品可追溯
“1+N”服務體係
第三章 “巨資”做規劃
可遇不可求
鬍曉雲的“區域品牌觀”
奔赴麗水
是“九九麗耕”,還是“麗水山耕”
“法自然,享淳真”
“麗水山耕”的符號創意
品牌亮相
第四章 “綠盒”使命:打通供應鏈
“麗水館”的品牌資産去哪兒瞭
組建“綠盒電商”
“麗水山耕”,東西有點貴
揮淚斬“馬謖”
品牌化與電商化互動
梁汀汀的新煩惱
第五章 牛刀小試:一個現代版的行銷案例
為什麼是竹筍
排兵布陣
鼕筍之後是春筍
無锡、蘇州的“搶手貨”
嚮産業高地進發
第六章 全域旅遊時代的“麗水山耕”
“長壽之鄉聯盟”落戶麗水
“麗水山耕”與“麗水山居”
旅遊商品智能桓的創新營銷
打造“美麗田園”“美麗經濟”
“農産品轉換成旅遊地商品辦公室”
來瞭個颱灣人
體驗式營銷,完善購物體係
第七章 “麗水山耕”的傳播之道
會展傳播:“麗水生態精品農博會”
舉辦“浙江省農業品牌大會”推廣“麗水山耕”
《農民日報》等傳統媒體的關注
“麗水山耕”的活動傳播
浙江衛視的免費廣告
第八章 打造“麗水山耕”升級版
硃從玖副省長的關注
工商部門的作為:品牌保護與提升
質檢部門介入:解決認證問題
爭創國傢食品安全示範市
走嚮“大數據”時代
産業化發展再提升
第九章 “麗水山耕”帶來的製度震蕩
區域公用品牌農村綜閤改革
農村産權交易平颱
金融製度改革
組建“農閤聯”
第十章 “麗水山耕”啓示錄
品牌是“兩山”轉換的橋梁
倒逼農業轉型升級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結構
護航農産品質量安全
第十一章 “山耕”人物譜
張建芬:“白骨精”傍上瞭“麗水山耕”
陳旭東:“麗水山耕”讓煥發生機
硃旭峰:“麗水山耕”成就“悅享公社”
吳其進:新産品上做實驗
蔔偉紹:“麗水山耕”救瞭生態鱉
梅獻山:緊抱“麗水山耕”不放鬆
陳小方:“麗水山耕”讓我被人羨慕
第十二章 從“麗水山耕”.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區域公用品牌是中國特色的農業品牌化道路選擇
“公地災難”能否化解
如何讓生産主體
區域品牌的模式和運行平颱
運行主體可以盈利嗎,怎麼盈利
“麗水山耕”能否延伸復製
謹防扼殺創意
第十三章 附錄
附錄1 農民日報報道:守住淨土,就守住瞭“金飯碗”
——浙江麗水山區的生態精品農業發展之路
附錄2 農民日報報道:“麗水山耕”的品牌蝶變
附錄3 農民日報報道:麗水農村綜閤改革:綠水青山怎樣纔
能變成金山銀山
附錄4 農民日報報道:農旅融閤麗水破題
附錄5 農民日報報道:“山耕”聯“山居”,“土貨”變“好禮”
——浙江麗水農旅融閤發展探析
附錄6 新華社報道:公用品牌創造裂變——麗水山耕對農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啓示
附錄7 “麗水山耕”品牌建設實施方案
附錄8 浙江省四部門《關於支持“麗水山耕”品牌提升發展
的若乾意見》
附錄9 2016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
任淑女暢談一“麗水山耕”
附錄10 2016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
鬍曉雲對話“麗水山耕”
後記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地域文化、自然資源與現代商業模式巧妙結閤的案例充滿好奇。當我在書架上看到《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這本書時,我仿佛看到瞭一種全新的可能。書名中的“麗水山耕”已經足夠吸引人,它勾勒齣一幅淳樸而充滿希望的畫麵,讓人聯想到那些被精心嗬護的土地和辛勤勞作的人們。而“品牌賦能”和“營造法式”則更進一步,暗示瞭作者將要講述的,是如何通過一種精細、有章法的方式,將這份土地的價值轉化為消費者能夠理解和認同的品牌力量。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深入剖析麗水山耕的獨特之處,例如它的生態環境、農産品特性、當地文化等,然後闡述如何將這些元素進行提煉和升華,最終打造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我很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構建品牌故事、如何進行市場定位、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等方麵的見解,這些對於任何一個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齣的品牌都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樸實卻又不失力量的視覺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種迴歸自然、迴歸本源的農業理念。封麵上“麗水山耕”的字樣,自帶一種山野氣息,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溪水的潺潺。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憑這封麵,就激發瞭我對書中內容的好奇心。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農業的書,更像是在講述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土地和諧共生的智慧。我尤其好奇“營造法式”這個詞,它會讓我想象到一種精巧、細緻,甚至帶點藝術感的方式來發展農業,這與我之前接觸到的很多傳統農業書籍的粗獷風格截然不同。這是一種融閤瞭現代理念和傳統智慧的嘗試嗎?還是說,它在探討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産模式,一種能夠賦予品牌生命力,使其在市場中脫穎而齣的策略?我想,這一定是一本充滿瞭探索和啓示的書。
評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如何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的案例,希望能從中汲取靈感。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時,立刻被它吸引住瞭。書名中的“品牌賦能”聽起來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暗示瞭這本書將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會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品牌的力量來提升農業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而“麗水山耕”則讓我聯想到浙江麗水那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以及那裏勤勞的人們對土地的耕耘。我很好奇,作者蔣文龍先生將如何將“麗水山耕”的獨特魅力,通過“營造法式”這樣的方法,轉化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品牌?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幫助像我這樣的農業從業者,或者對鄉村振興感興趣的人們,找到新的發展方嚮?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作者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這對於我們理解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構建一個有靈魂、有故事的農業品牌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讓我産生瞭很多聯想。首先,“麗水山耕”四個字就自帶一種返璞歸真的畫麵感,仿佛置身於綠水青山之間,感受著土地的厚重和生機。而“品牌賦能”則指嚮瞭現代商業邏輯,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農業生産本身,更是關於如何讓農業産品擁有更強的市場生命力。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營造法式”這個詞,它似乎暗示瞭一種精心設計、富有匠心的方法論,用一種獨特而有體係的方式來構建品牌。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麗水當地的獨特資源和人文情懷齣發,解析如何將這些“軟實力”轉化為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和産品價值。它會不會涉及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例如某個農産品是如何通過精心的品牌策劃,從普通商品變成瞭市場追捧的明星産品?或者,書中是否會提供一套關於如何挖掘並放大地域特色、打造差異化品牌形象的係統性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富有啓發性的思路,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當下的消費環境中,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的生機。
評分我是一名對品牌營銷頗感興趣的讀者,最近一直在關注一些跨界整閤的案例,尤其是在傳統行業如何藉助品牌的力量實現升級。偶然間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品牌賦能:麗水山耕營造法式》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感和探索性。“麗水山耕”讓我聯想到一種生態、自然、原産地的品牌定位,而“營造法式”則是一種更具藝術性和精細化的手法。我想象這本書會不會在探討如何將地域特色、農産品本身的價值,通過一係列有策略的品牌構建過程,轉化為消費者能夠感知並産生情感連接的獨特體驗。它會不會介紹一些具體的品牌故事、傳播策略,甚至是産品包裝設計、渠道選擇上的創新?我很好奇,作者蔣文龍先生是如何理解並實踐“品牌賦能”這一概念的,是否會提供一些理論框架,又或者是具體的實踐經驗分享。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農業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為任何一個具有地域特色或獨特價值的産業注入品牌生命力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