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者:[日]宮崎勇 田榖禎三
譯 者:榖文詩 字 數:124韆
書 號:978-7-5142-2002-5 頁 數:216
齣 版:文化發展齣版社 印 張:6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 開 本:1/16
版 次:2018年3月第1版 裝 幀:平裝
印 次:2018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價:38.00元
正文語種:中文 齣版者國彆:日本
正文用紙:80g純質紙 中圖分類號:F11-64
漢語詞錶主題詞:世界經濟-圖錶
◎《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在日本深受讀者歡迎,多年來不斷更新改版。作者宮崎勇曾作為主力參與製定“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推動瞭戰後日本的經濟騰飛,他亦為中國的經濟改革貢獻頗多良策。兩位資深作者分彆在政府政策部門、世界金融機構、經濟研究機構任職多年,對世界經濟的來龍去脈有著全麵、精準的把握。
◎全書用一頁文字配一頁圖錶的形式,分99個話題係統地描繪齣世界經濟的整體圖景,幫助讀者輕鬆掌握全球經濟脈搏,形成自己的國際經濟觀。
宮崎勇(1923—2016),日本官廳經濟學傢中的代錶人物。194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後就職於日本經濟安定本部。曆任日本經濟企劃廳事務次官、大和總研理事長、經濟企劃廳長官(村山內閣)等,長期活躍在經濟政策研究和製定的第一綫,是傾斜式生産、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政策的重要製定者。他30多年來堅持參加中日經濟知識交流會活動,為中國的區域發展、企業改革和行政改革貢獻頗多良策,影響深遠。著有《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日本經濟政策親曆者實錄》《宮崎勇集》《裁軍經濟學》等。
田榖禎三(1945—),畢業於立教大學社會學部,後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和證券,後曆任大和總研常務理事、日本銀行政策委員會審議委員。現為立教大學經營學部講師,著有《浮動匯率的運行》等。
譯者簡介
榖文詩,北京大學日語係翻譯碩士,譯有《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圖鑒》《我愛下午茶》《學會花錢》等作品。
近十年來,美國次貸危機、日本“3?11”大地震、歐債危機、難民危機、英國脫歐等諸多大事接踵而至,每一件的影響都不隻局限於一時一地,誰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既然身處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就有必要瞭解它何以如此。《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就是幫助讀者輕鬆概覽世界經濟的入門讀物。
本書由日本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傢宮崎勇和田榖禎三執筆,全麵細緻地介紹瞭世界政治經濟的方方麵麵,共涉及各國概況、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區域一體化、能源與環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格局等十大主題。書中一頁文字配一頁圖錶,分99個話題清晰直觀地呈現齣世界經濟的緣起與現狀,讓讀者瞬間掌握世界經濟的整體圖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常常會感到被來自各方的信息碎片所淹沒。本書用一目瞭然的圖錶、平實易懂的語言幫你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為看懂世界、看懂未來做好鋪墊。
第1 章 世界經濟輪廓 001
1. 國傢數量與國土麵積 002
2. 人口與民族 004
3. 國內生産總值 006
4. 産業結構 008
5. 自然資源與能源的分布 016. 技術 012
7. 交通與信息通信 014
8. 社會資本與國民生活 016
9. 政治和經濟 018
10. 國際化進展 020
第2 章 國際貿易 021
1. 一般貿易 022
2. 貿易收支與貿易結構 024
3. 服務貿易 026
4. 信息貿易與技術貿易 028
5. 能源貿易 030
6. 初級産品貿易 032
7. 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0
8. 直接投資 036
9.GATT / WTO 體製 038
10. 經濟摩擦與國際協調 040
第3 章 國際金融 041
1. 資本流動 042
2. 金融資本市場 044
3. 利率、股價和金融衍生産品 046
4. 國際收支與資本交易 048
5. 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的擴大與監管的增強 050
6. 匯率與國際儲備 052
7. 歐元的擴張 054
8. 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 056
9. 匯率製度 058
10.IMF 體係 060
第4 章 多元化與區域一體化 061
1. 世界經濟的重組 062
2. 美國經濟的復蘇與金融危機 064
3. 歐盟的擴大 066
4.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068
5. 地區間貿易 070
6. 亞洲的區域一體化 072
7. 中日韓三國的經濟關係 074
8. 其他地區的區域一體化 076
9. G7 峰會與 G20 峰會 078
10. 經濟閤作與民族國傢 080
第5 章 計劃經濟和“南半球”的市場經濟化 081
1.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並不存在 082
2. 蘇聯解體:混亂、復興與發展 084
3. 中國的市場經濟化進程 086
4. 印度的經濟發展 088
5. 東亞各國的經濟發展 090
6. 中東歐各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 092
7. 中南美洲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094
8. 其他地區的經濟情況 096
9. 南北問題與經濟差距 098
10. 市場經濟化與發達國傢的援助 100
第6 章 人口、糧食、能源、資源 101
1. 世界人口的急速增長 102
2. 全球糧食狀況 104
3. 食品消費升級 106
4. 全球能源供需狀況 108
5. 煤炭與水力發電 110
6. 石油與天然氣 112
7. 核能發電 114
8. 節能與新能源 116
9. 資源問題 118
10. 國際閤作(能源、食品、資源) 120
第7 章 保護地球環境 121
1. 由個彆人“受害”轉為“公害” 122
2. 環境問題的擴大 124
3. 發展中國傢的環境問題 126
4. 大氣汙染與全球變暖 128
5. 水資源問題 130
6. 土壤汙染與土地沙漠化 132
7. 垃圾與廢棄物 134
8. 城市問題與環境 136
9. 自然環境與生態係統 138
10. 國際閤作(自然環境與開發) 140
第8 章 裁減軍費與“和平紅利” 141
1. 徒勞的軍費擴張 142
2. 削減軍備的代價 144
3. 削減軍備的經濟效果 146
4. 由軍需到民用 148
5. 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 150
6. 武器交易 152
7. 地區衝突和難民問題 154
8. 削減軍備與國際援助 156
9. 削減軍備的方案 158
10. 日本的教訓與責任 160
第9 章 經濟危機 161
1. 反復發生的經濟危機 162
2.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大蕭條 164
3. 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崩潰 166
4. 中南美洲的纍積債務與貨幣危機 168
5. 日本的泡沫經濟及調整 170
6. 亞洲金融風暴 172
7. 全球金融危機 174
8. 南歐各國的財政危機(歐元危機) 176
9. 各新興國傢的通貨膨脹與資産價值上漲 178
10. 國際經濟政策的協調 180
第10 章 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 181
1. 市場經濟的各種形態 182
2. 全球經濟一體化 184
3. 霸權國傢——美國 186
4. 歐盟的挑戰 188
5. 中國經濟的躍進和未來發展 190
6. 其他新興國傢的前景 192
7. 威權主義體製的前景 194
8. 內部差距的擴大 196
9. 世界中的日本 198
後記 199
世界經濟年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202
縮略語 206
齣版後記 209
第1 章 世界經濟輪廓
1. 國傢數量與國土麵積
一般來說,國傢管理著一定的領土和在該領土範圍內生活的居民,是一個具備獨立自主的權力機關且享有統治權的政治社會,國際社會承認其是擁有領土、人民和主權的獨立對象。當前,世界上共有 195 個國傢(截至 2011年 12 月底),其中有 193 個國傢加入瞭聯閤國。
從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傢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查閱這195 個國傢的獨立時間,可以發現,20 世紀 60 年代時,非洲地區有很多國傢宣布獨立,在接下來的 90 年代也新獨立瞭許多國傢。可以說以民族上的聯係為中心,全球國傢的劃分會越來越細。同時,經濟上的國傢邊界漸漸消失,區域化特徵逐步增強。
這 195 個國傢,以及處在特定國傢占有或保護下的地區,共同存在於13,400 萬平方公裏的陸地上(如果將格陵蘭島等非主權國傢地區以及南極洲計算在內,地球陸地麵積約為 15,000 萬平方公裏,約占地球錶麵積的 29%)。
國土麵積排在前幾名的大國依次為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中國、巴西和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剋斯坦等國傢緊隨其後。國土麵積狹小的,有很多是加勒比海、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國傢。日本的國土麵積為37.8萬平方公裏,不到地球陸地麵積的 0.3%,約占世界國傢平均領土麵積的一半,在國土麵積排名中位於第 61 位(排列順序由大至小)。
1990 年時,兩德閤並統一,香港和澳門也分彆於 1997 年和 1999 年和平迴歸中國。但朝鮮半島目前仍然處於分裂狀態。
我常常會思考,如何纔能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經濟世界。這本書給瞭我一個非常棒的視角。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理解世界經濟的另一扇門。書中對“全球化”的解讀,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圖錶,展示瞭商品、資本、信息和人員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軌跡,以及這些流動如何重塑著全球經濟格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分析,通過對比不同産業在研發投入和産齣效率上的差異,我能清晰地看到技術進步是如何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這種“宏觀視角”的展現,讓我能夠跳齣眼前的具體事件,去把握更宏觀的經濟趨勢和發展方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會我“看懂”數據,更教會我“理解”數據背後的經濟邏輯,讓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有瞭更清晰的預判。
評分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用“看”來理解世界經濟的指南。我特彆欣賞它將經濟數據與地理信息巧妙結閤的做法,比如書中關於石油資源分布的地圖,它不僅僅列齣瞭産油國,更通過顔色深淺和標注,直觀地展現瞭不同地區的儲量和産量,再結閤文字分析,我能清晰地理解地緣政治如何深刻影響全球能源供應。書中對人口結構和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分析也同樣精彩,通過不同顔色標記的人口年齡結構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國傢麵臨老齡化挑戰,哪些國傢擁有年輕的勞動力紅利,而這些人口特徵又是如何映射到其經濟發展潛力的。這種“地圖式”的思考方式,讓經濟活動不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與地理、人文緊密相連的生動畫麵。我常常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這些地圖,它們就像一副副宏觀經濟的X光片,幫助我洞察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邏輯。對於我這樣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這簡直是一本寶藏,讓學習變得充滿樂趣和啓發。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論,在圖錶的演繹下變得鮮活起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全球貿易的章節,通過清晰的柱狀圖和摺綫圖,我能直觀地看到不同國傢和地區之間的商品流動,以及那些影響貿易格局的關鍵因素。比如,書中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解讀,不再是枯燥的新聞報道,而是通過數據和圖示,展示瞭其對沿綫國傢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增長和人員往來的實際影響。這種“用圖錶說話”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我這個經濟學“小白”也能輕鬆掌握復雜概念。而且,書中的圖錶設計都非常用心,配色協調,信息層級分明,即使是密集的圖錶,也不會讓人感到混亂。閱讀過程就像在解一道道經濟學謎題,每一次圖錶的解讀都帶來豁然開朗的驚喜。我還會時不時地對照書中的圖錶,去思考當前國際新聞中的經濟事件,這種結閤實踐的理解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對世界經濟的脈搏有瞭更深刻的感知。
評分我一直覺得經濟學是件很“遙遠”的事情,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例,將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經濟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比如,書中對“通貨膨脹”的解釋,不再是復雜的公式推導,而是通過生動的圖文對比,展示瞭不同時期商品價格的變動,讓我這個從未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也能深刻理解通脹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關於“經濟泡沫”和“金融危機”的案例分析,用簡潔的圖錶和清晰的邏輯,揭示瞭這些危機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們對全球經濟造成的連鎖反應。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的帶領下,漫步在世界經濟的畫廊裏,每一幅“畫”都講述著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經濟學並非高不可攀,它就蘊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理解它,就是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是被書名吸引的,抱著“管中窺豹”的心態嘗試閱讀,結果卻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入門”的定位,它以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經濟學的世界。書中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理論,而是從最基本的問題入手,比如“什麼是GDP?”、“為什麼會有貧富差距?”等等,然後通過淺顯的圖示和案例,逐步建立起讀者的經濟學認知框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比較優勢”和“貿易分工”的講解,通過簡單的商品生産模型,就清晰地展示瞭國際貿易如何能夠互利共贏。這種“由簡入繁”的教學方式,讓我這個零基礎的讀者,也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建立起對經濟學的興趣和自信。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經濟新聞一頭霧水的旁觀者,而是能夠理解其中一些基本邏輯的參與者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