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6-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5……略
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8-123……略
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4-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8-209……略
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总书记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3.此引用语句的原典
■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4.原典释义
■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大道:伟大的制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我是一个对文字的精确性要求很高的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每一个引文的来源考证都做得非常扎实,注释详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挑剔的模糊地带。这种对学术规范的坚持,使得整本书的论述建立在一个极其稳固的基石之上,让我可以完全信赖作者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的思想体系时,展现出一种化繁为简的魔力,他们能够用极其凝练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抓住典故最核心的精神,然后将其与当下的重大议题进行无缝对接。对于我这样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进行高质量精神汲取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上佳的选择,它用最精炼的篇幅,给予了最丰厚的思想回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颇具匠心,那种沉稳的色调和清晰的排版,让我在阅读时感到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但最让我称赞的,还是它在解读深度上所展现出的非凡功力。它没有采取那种故作高深的空泛论述,而是立足于现实的语境,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落地到具体的、可感知的层面。例如,在解读某一则关于民生政策的引语时,作者不仅交代了出处,更详细阐述了为什么在当前的特定历史时期引用此语,其深层用意何在,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读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感觉自己仿佛是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先贤的智慧进行着真诚的交流,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推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
评分坦率地说,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用典”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阶段,总觉得这不过是高层讲话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如同一个精密的显微镜,将那些看似寻常的引用,拆解成了最基本的元素,然后用极其富有逻辑性的方式重新组合,揭示了其内在的强大张力。读完前几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看待问题不再是孤立地去看待眼前的现象,而是习惯性地去追溯其历史的脉络和哲学的根基。特别是针对一些军事策略相关的典故解读,那种将古代兵法与现代战略部署巧妙结合的论述,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不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的全局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学会如何从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撷取最亮的那颗星辰来指引方向。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摆在书架上,光是那个沉甸甸的重量就让人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敬畏。初翻开扉页,我就被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每一个引用的典故,都仿佛经过了历史的打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这些典故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他们没有简单地罗列原文,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则引语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背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对那些古老智慧的沉思之中,想象着古人是如何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说出这番话语,又是如何穿越时空,与当下的决策产生奇妙的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解读集,更像是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览手册,它以一种非常现代和鲜活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的经典重新带回了我们眼前,让我深刻感受到,那些流传千年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力的冒险。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思辨的火花和思想的张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某些历史人物性格和决策逻辑的侧面描绘,这些补充材料虽然不是重点,但却让那些被引用的典故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厚重感。当我读到某一则关于历史教训的引用时,我不禁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仿佛被赋予了一种使命,要去继承和发扬那些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政治学习资料,它真正成为了一部引导我们如何以古人的智慧,来应对当代复杂挑战的“思想导航仪”,让人在学习和思考中获得真正的充实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