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交易的哲学
定价:49.00元
作者:江南小隐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3242336
字数:219000
页码:22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长期专注于正确的交易,虽不欲逐利,而利必趋之。这就达到了所说“不争”之德的高级境界。交易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经验和财富的累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灵修炼和悟道的过程,更应是一个不断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过程。掌握一套高胜算的分析方法或评估系统,是获得先见之明的必由之路,而这,付出异于常人百倍的努力是必须的。
内容提要
交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套完善、成熟的交易哲学来作为理论支撑、实践指导。而一套完善、成熟的交易哲学,它必然会包括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交易者,他不但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还需要建立清晰的交易逻辑思维体系以及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并把这些自然、和谐地融入到日常交易之中,才能拥有成熟的交易哲学,才能在市场中笑到后。本书用哲学的观点来论述交易的本质、核心及注意事项,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交易观,帮助投资者解决交易中的困惑。
目录
章 交易的认识和逻辑 / 1
1.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 2
1.1.1 两类交易 / 2
1.1.2 逐利是生活中的普遍逻辑 / 3
1.2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 4
1.2.1 交易是一场“狗咬狗”的游戏 / 4
1.2.2 市场的门槛很低,成功的壁垒却很高 / 6
1.3 风险是市场四处游走的鬼魅 / 6
1.3.1 不要被水的柔情蒙住双眼 / 7
1.3.2 非技术性风险 / 8
1.3.3 技术性风险 / 10
1.3.4 惹不起“恶狗”,就躲开它 / 11
1.4 交易只是一种非演绎性推理 / 11
1.4.1 逻辑的功用,就是由已知推导出未知 / 12
1.4.2 黑天鹅没有出现,不等于黑天鹅不会出现 /13
1.4.3 交易只是概率的游戏 / 13
1.5 金融市场的魔咒 / 14
1.5.1 再高的胜率,也无法避免黑天鹅事件 / 14
1.5.2 不能持续,就别指望在这个游戏里必然地赢钱/ 15
1.5.3 聚钱比亏钱艰难得多 / 15
1.5.4 夜路走多了,总会有遇到“鬼”的时候 /16
1.6 赢钱法则比资金的多少重要得多 / 17
1.6.1 复利是聚财的利器 / 17
1.6.2 “空手套白狼”的投机家,是我们的老师 /18
1.6.3 25% 的年复利,就能成为华尔街 / 19
1.7 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正确的交易习惯 / 20
1.7.1 断指存腕,趋利避害 / 20
1.7.2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 21
1.8 比吸毒更有害的理念或行为 / 22
1.8.1 冲破沉锚效应,放弃你原来对世界的成见 /22
1.8.2 应顺着流水的方向去寻找机会 / 23
1.8.3 寿星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 24
1.8.4 赢100 万不必赌100 万 / 25
1.9 低买高卖,你才能赢钱 / 27
1.9.1 不可违背投资原理 / 27
1.9.2 市场没有免费的礼物 / 28
1.10 没有波动,交易就会陷入泥潭 / 29
1.10.1 波动中的有序和无序 / 29
1.10.2 交易就是找出无序中的有序,再加以利用 /30
1.11 与市场共舞,你必须踏准节拍 / 32
1.11.1 与市场心有灵犀,才能跟对市场的节奏 /32
1.11.2 乘胜追击,但决不屡败屡战 / 32
1.12 逻辑缺乏一致性,迟早是待杀的羔羊 / 33
1.13 交易是一种生活习性和思维模式的自然映射 /34
1.13.1 追涨型风格 / 35
1.13.2 型风格 / 35
1.13.3 长线型风格 / 35
1.13.4 短线型风格 / 36
1.13.5 条条大道通罗马 / 37
1.14 不要以为持有一根木棍,就可以参加围猎 /37
1.14.1 哲学是一切方法之母 / 38
1.14.2 掌握胜算 / 39
1.14.3 以小博大 / 39
1.14.4 顺势而为 / 40
1.14.5 知雄守雌 / 41
1.14.6 无为而为 / 42
1.14.7 评估体系 / 43
1.14.8 木桶理论 / 44
1.15 谁是市场真正的高手 / 45
第2章 交易技术分析和策略 / 47
2.1 想赢得市场的青睐,你必须拥有策略和工具 /48
2.1.1 拿什么来行走江湖 / 48
2.1.2 省事的方法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 49
2.1.3 虚心地学习,决不盲目地崇拜 / 49
2.2 经典理论是技术分析中的精华 / 50
2.2.1 技术分析是交易者舍此无他的主攻方向 /50
2.2.2 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 / 51
2.2.3 不可做任何理论盲目的愚忠者 / 52
2.3 技术分析为什么会失灵 / 53
2.3.1 这是一种正确却无用的知识 / 53
2.3.2 你没有正确地理解这种知识 / 53
2.3.3 你没有正确地运用这种知识 / 54
2.3.4 你没有严格地执行这种知识 / 55
2.3.5 这不是适合你的知识 / 55
2.4 一个买点和两个卖点 / 55
2.4.1 买点的原理 / 56
2.4.2 卖点的原理 / 63
2.4.3 疑惑点 / 68
2.5 趋势技术分析 / 69
2.5.1 趋炎附势,交易的真谛 / 69
2.5.2 趋势分析技术是技术分析的核心 / 70
2.5.3 趋势操作的主买点 / 71
2.5.4 趋势操作的副买点 / 82
2.5.5 趋势操作的主卖点 / 90
2.5.6 趋势操作的副卖点 / 95
2.6 背离分析技术 / 102
2.6.1 一叶知秋 / 102
2.6.2 趋势形态背离 / 103
2.6.3 技术指标背离 / 107
2.6.4 技术指标背离原则 / 149
2.6.5 背离与背驰 / 155
2.6.6 背离背驰操作原则 / 171
2.7 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 179
第3章 资金管理 / 181
3.1 比资金管理更需要学会的规则 / 182
3.2 资金管理的三大原则 / 182
3.2.1 保护本金原则 / 183
3.2.2 仓位配置原则 / 183
3.2.3 资金主动性原则 / 189
3.3 退出的策略:止损与止盈 / 189
3.3.1 止损是交易者的刹车系统,能保护你避免车毁人亡 / 189
3.3.2 止盈,保住你的既得利益 / 194
3.4 股票市场的解套策略:补仓和游击战 /196
3.4.1 资金大幅深套的情况下,简单的割肉并无意义/ 196
3.4.2 补仓策略 / 196
3.4.3 游击战策略 / 198
第4章 交易心态 / 201
4.1 交易需要快乐,就像生活需要美酒 / 202
4.1.1 放大快乐,缩小烦恼 / 202
4.1.2 悲观与乐观都是种子 / 203
4.1.3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 204
4.2 既然无力改变市场,那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205
4.3 情绪起起落落,就别指望盈利能够稳定 /207
4.3.1 情绪是交易者的天敌 / 207
4.3.2 恐惧与贪婪 / 208
4.3.3 幻想是交易者的麻醉剂 / 209
4.3.4 交易绝不是一项可以靠运气能成就的事业 /210
4.3.5 困惑是一件好事 / 210
4.3.6 理性就是坚持事实和真理 / 211
4.4 耐心与坚持,你才能听到财富的声音 /212
4.4.1 交易的回报,来自于耐心和恒心 / 212
4.4.2 废铁成钢,需要千锤百炼 / 213
4.4.3 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 / 213
4.4.4 交易需要朝圣者般的孤独 / 214
4.5 江南小隐投资箴言 / 214
后记 / 216
作者介绍
江南小隐魏勇,长沙望城区作协常务副主席磁区理论创始人知名财经畅销书作家对哲学、经济、历史、军事、文化均有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交易的哲学》着实令人好奇,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部严谨的理论著作,充斥着大量的学术术语和复杂的概念模型,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作者巧妙地将“交易”这一概念,从狭隘的金钱交换,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人类互动和社会关系之中。他没有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深入探讨了在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甚至情感交流中,同样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交易”机制。 书中对“价值”的探讨让我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价值等同于价格,而是深入分析了商品、服务,甚至是个人声誉所蕴含的多维度价值。他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交易的公平性,以及品牌、信誉等非物质因素如何成为重要的交易筹码。这一点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在做出选择时,究竟是在交换什么,以及如何评估这种交换的真正意义。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对“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许多看似纯粹的竞争,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某种形式的合作,比如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从而使整个市场或领域受益。反之,许多合作,也需要通过精巧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来维持,本质上也是一种动态的交易平衡。这种视角让我不再简单地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它们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 在叙述方式上,这本书非常引人入胜。作者的语言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灵动。他善于运用许多贴近生活的例子,例如一个简单的家庭矛盾,一次朋友间的聚会,甚至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都被作者解读出了深刻的交易内涵。这些生动的案例,使得原本可能抽象的哲学原理,变得鲜活而具体,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到了其中的智慧。 总而言之,《交易的哲学》是一本打破了我固有思维的书。它让我意识到,“交易”并非仅限于商业活动,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宏观、更辩证的视角去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并最终能够更理性地进行判断和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交易的哲学》,听起来就很高深,一开始我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充斥着各种哲学名词和复杂的理论。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交易”现象。作者并没有从宏大的哲学视角出发,而是从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买菜、购物、甚至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都巧妙地被纳入了“交易”的范畴。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的观察力所折服。他能够从最细微的日常互动中,挖掘出深刻的交易本质。比如,他会分析为什么我们在超市里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包装更精美、信息更详细的商品,这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吸引,更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规避和价值判断。再比如,他讨论了“信任”在交易中的作用,它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无数次成功交易累积起来的沉淀,一旦被打破,其修复成本往往高昂。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利他”行为的重新解读。我们常常认为,无私的奉献是一种超越交易的精神,但作者却指出,即使是最纯粹的利他,也可能包含着一种长远的、不那么显性的“回报”预期,这种回报可能是情感上的满足,也可能是社会声誉的提升,甚至是一种对未来互惠的铺垫。这种解读挑战了我以往的认知,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行为动机,也更加理解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并不像我预期的那样枯燥。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引人深思。他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例子和类比,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通过“交易”的视角,我看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注意到的层面,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总而言之,《交易的哲学》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学或者哲学,更是关于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有效的联系,以及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明白,交易并非冷冰冰的金钱往来,而是贯穿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和艺术。
评分《交易的哲学》这个书名,一开始就给我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我以为会是一部非常理论化、脱离实际的书籍。然而,当我翻开它,却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交易”的概念,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谈论什么经济模型或者市场规律,而是从最基本的人类行为出发,去剖析我们为什么会做出某种选择,为什么会与他人建立联系。 让我感到尤其受启发的是,作者对“机会成本”的解读。他不仅仅是将它局限于经济学的范畴,而是将其引申到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机会,而如何权衡这些机会成本,并做出最优的决策,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一场深刻的“交易”。这种认识让我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个决定,也更加珍惜每一个选择所带来的可能性。 书中对于“信号”在交易中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眼前一亮。无论是产品包装上的标识,还是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交易时传递的“信号”。而如何解读这些信号,以及如何有效地发出信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信号传递中的种种陷阱和智慧,让我对信息传播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写作风格上,这本书可以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直击人心。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而且在章节的安排上,也能够层层递进,将读者从浅入深地引入作者的思考体系。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有一种越读越想继续下去的冲动。 总而言之,《交易的哲学》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书。它让我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不断进行的交易,而理解交易的哲学,就是理解生活的智慧。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理解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视角。
评分《交易的哲学》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似乎承诺了一种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深度洞察。我一开始抱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去翻阅,并没有预设它会提供多么颠覆性的理论。然而,越读下去,越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某种“终极真理”,而是通过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引导读者去审视和理解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书中对于“承诺”与“契约”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指出,在任何一段关系,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情感上的,都存在着一种隐性的或显性的“契约”。而“承诺”则是这种契约的基石,它承载着信任和未来的预期。他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案例,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展现了当承诺被违背时,所产生的巨大代价,以及建立和维护信任的长期性与重要性。 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信息”在交易中的角色的阐释。他并非简单地谈论信息不对称,而是更深入地分析了信息如何被感知、被解读,以及如何被用来构建价值和权力。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利用信息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交易,这都是书中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们能够自己去探索。 从文笔和结构上来看,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灵活多变。有时,作者会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有时,他又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用辛辣的笔触剖析现实。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转折,而是像一条蜿蜒的河流,将读者带入一个个更深的思考之中。这种多层次的叙事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惊喜,也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交易的哲学》并非一本“告诉你做什么”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如何思考”的书。它成功地将“交易”这个看似功利的概念,升华为一种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运作的哲学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许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敬畏。
评分《交易的哲学》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过于宏大,仿佛是一部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理解的学术巨著。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却发现它以一种极其细腻和人性化的方式,触及了我们生活最本质的层面。作者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堆砌,而是从最贴近我们日常经验的场景出发,例如朋友间的互助,家人间的付出,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一次善意行为,都巧妙地被融入了“交易”的框架之中。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作者对“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交易属性的探讨。他认为,我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就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易,用宝贵的时间去换取知识、经验、快乐,甚至是生存的必需品。这种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去思考哪些“交易”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些是低效的,从而更主动地去掌控自己的生命。 另一个让我深思的章节,是关于“情绪”的交易。作者指出,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常常会不自觉地进行情绪的交换,喜怒哀乐,相互影响。而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实际上也是一种高级的交易艺术。他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情绪表达方式的对比,揭示了这种无形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语言风格上,这本书可以说独树一帜。它没有刻板的论述,也没有程式化的论证,而是充满了作者个人独特的思考和感悟。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进行一次深度对话,他的观点时而犀利,时而温暖,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触动读者的内心。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使得整本书充满了生命力。 总体来说,《交易的哲学》是一本能够引人入胜的书。它将“交易”这一概念,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让我们得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它不是一本速食读物,而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反复琢磨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