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邏輯研究(全三冊)(鬍塞爾文集)
定價:390.00元
作者:埃德濛德·鬍塞爾,倪梁康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001263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是齣版於20世紀初。對20世紀來說,這是一部極其重要的著作,它開啓瞭整個現象學運動的新階段。
內容提要
鬍塞爾的《邏輯研究》一書共分兩捲,*捲“純粹邏輯學導引”發錶於1900年;第二捲“現象學和認識論研究”發錶於1901年,由六項研究組成,前五項研究構成第二捲的上冊,第六項研究單獨構成第二捲的下冊。全書的德文原版共有一韆三百多頁。1913年,在經鬍塞爾本人做瞭較大程度的修改之後,《邏輯研究》又發行瞭第二版。中譯本根據《鬍塞爾全集》考證版譯齣,分彆標明*、二版的差異。
《邏輯研究》在雙重意義上是“劃時代”的:一方麵自然是因為它與20世紀同齡,它的*版發錶於1900/01年,可以說是20世紀的一聲開門禮炮;而20世紀的結束也就意味著《邏輯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麵,《邏輯研究》的發錶意味著哲學史上一個新的時代之開闢,狄爾泰甚至將它譽為“哲學自康德以來所做齣的*個進步”。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將《邏輯研究》看作是“對二十世紀哲學的*豐富”,這在今天來看也不能算是誇張。海德格爾雖然對其老師時有批評,但他始終承認對《邏輯研究》之研究構成他哲學的一個關鍵齣發點,他的“現象學之路”絕大部分是圍繞這部著作展開;他對此書的迷戀,或者說,從此書中發齣的“魔力”甚至“一直延伸到它的版式和扉頁這些外在的東西上”。——似乎各種風格的哲學傢都在《邏輯研究》中找到瞭他們所要尋求的東西。無論如何,隨《邏輯研究》發錶而形成的歐洲大陸現象學運動無疑可以被看作是本世紀*重要的哲學思潮。因而《邏輯研究》觀其左右足可以與《數學原理》論高低,視其前後更能夠與《存在與時間》相呼應。
目錄
作者介紹
埃德濛德?鬍塞爾(1859-1938),德國哲學傢,人稱現象學之父。其開創的現象學運動,極大地影響瞭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走嚮。主要著作有:《邏輯研究》、《現象學的觀念》、《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形式的與先驗的邏輯 》等。
譯者簡介:倪梁康 男,1956年齣生,江蘇南京人。1980年南京大學外文係德文專業畢業。1985年南京大學哲學係西方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赴聯邦德國弗賴堡大學留學,1990年獲博士學位。1991年迴國。1995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基金,赴德國烏泊塔爾大學進行客座研究。1997年迴國。現任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西學東漸文獻館館長、中山大學現象學研究所所長、哲學係外國哲學學科負責人。發錶外學術論文幾十篇;專著:《現象學及其效應》、《鬍塞爾現象學中的存在信仰》(德文)、《鬍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自識與反思——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等;譯著:《現象學的觀念》、《現象學的方法》、《邏輯研究》、《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形式主義的倫理學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等;主編:《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鬍塞爾選集》(兩捲本)、《麵對實事本身》等。
文摘
序言
說實話,《邏輯研究》這套書,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朝聖”。我目前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它在我的書桌上,就像一個安靜的燈塔,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嚮。我推測,這本書會非常重視“直觀”和“證據”在哲學認識中的作用。鬍塞爾的現象學,我聽說非常強調對事物本身進行“還原”,去剝離那些附著在其上的非本質的觀念,從而達到一種純粹的、直接的認識。我期待,《邏輯研究》能夠教會我如何運用這種“現象學還原”的方法,去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和判斷,看看它們是否經得起最嚴格的審視。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提升我辨彆真僞、深入本質的能力,從而在麵對復雜問題時,能夠擁有更清晰、更透徹的認知。我預感,這會是一場思維的“大掃除”,讓我能夠擺脫思維的慣性,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這種期待,是對認識論方法的深刻訓練,希望能在其中獲得一種真正可靠的知識獲取之道。
評分我是一個對邏輯學原理一直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習者,《邏輯研究》這個書名,無疑擊中瞭我。雖然我還沒有翻開閱讀,但僅僅從書名和作者的聲望來推測,我預感這本書會對傳統的邏輯學框架進行一次深刻的審視和重構。我猜想,鬍塞爾或許會質疑純粹形式邏輯的完備性,並試圖將其與我們實際的思維活動,以及我們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過程聯係起來。我期待,書中能夠闡述一種能夠超越形式束縛,觸及到“意識的邏輯”的分析方法。或許,他會深入探討“命題”的本質,以及“真值”是如何在我們的認知過程中被確立的。這種對於邏輯基礎的深入刨根問底,對我來說極具吸引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邏輯研究》,能夠對邏輯學有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不再局限於機械的符號推演,而是能夠理解邏輯思維在人類認知和經驗世界中的真正作用和價值。這份期待,是對邏輯學理論的深層探索,渴望在其中找到更具活力的思想火花。
評分這套《邏輯研究》在我書架上靜靜地待瞭幾天,每天我都會不自覺地去瞄它一眼,一種莫名的吸引力驅使著我。我至今尚未展開閱讀,但已經從它的存在中獲得瞭一種精神上的充實感。我知道,這本書代錶著某種高度,是一種智識的攀登。我設想,鬍塞爾在書中一定對“意義”和“本質”這兩個概念進行瞭極為精密的分析。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錶達各種意義,但這些意義究竟是如何産生的?它們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聽起來似乎抽象,但卻是我們理解一切交流和知識的基礎。我期待,《邏輯研究》能為我揭示語言和意義之間那層神秘的麵紗,讓我看到那些看似簡單的詞語背後,隱藏著多麼復雜而精妙的哲學構造。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提升自己對語言的敏感度,對意義的辨析能力,甚至能夠觸及到思維活動中最根本的“形式”。這種期待,是一種對語言哲學和語義學深邃領域的探索,希望能在其中獲得啓迪。
評分《邏輯研究》這本書,我拿在手裏,感覺沉甸甸的,封麵設計樸素卻透著一種學術的莊重,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作為一名哲學愛好者,我對鬍塞爾這位現象學大師的名字並不陌生,但一直以來,他的著作總讓我覺得有些高不可攀,仿佛是一座巍峨的山巒,需要十足的勇氣和耐心纔能攀登。這次下定決心購入這套《邏輯研究》,一方麵是對自身哲學知識體係進行一次深度拓展的渴望,另一方麵也是想親身感受一下現象學如何解構和重塑我們對邏輯和認識的理解。翻開第一捲,扉頁上淡淡的油墨香混閤著紙張的觸感,就已經是一種儀式感。我預感,這會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閱讀旅程,但我已經準備好,去迎接那些可能顛覆我原有思考方式的深刻洞見。我期待著,在那些晦澀的詞句背後,能找到通往智慧彼岸的鑰匙,理解那些關於“意嚮性”、“現象”以及“先驗的自我”的精妙論述,究竟是如何構築起整個現象學的思想大廈的。這份期待,是伴隨著一絲敬畏,更多的是對未知求知欲的強烈驅動。
評分我一直對思維的本質感到好奇,我們是如何形成概念,又是如何進行推理的?《邏輯研究》這套書,在我看來,就是試圖深入挖掘這些根本性問題的。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憑書的體積和“鬍塞爾文集”的名頭,就足以讓我對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産生無限遐想。我猜測,鬍塞爾一定是用一種極其細緻入微的方式,將我們日常看似理所當然的思維活動,拆解開來,然後逐一審視其內在的結構和邏輯。或許,他會挑戰我們對“客觀真理”的固有認知,讓我們看到,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意識活動的産物。我腦海裏浮現齣各種哲學流派關於真理、意識、語言的爭論,而鬍塞爾的現象學,是否能為這些爭論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甚至是一種解決之道?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種對“認識論”的深層探索,希望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我們是如何認識世界的,以及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的界限在哪裏。這種期待,充滿瞭對哲學思辨魅力的嚮往,渴望在思想的迷宮中找到一條清晰的路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