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輕療愈
作 者:[美]尼剋·奧特納 著;美 同 譯
ISBN :9787515404530
齣版社 : 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4-09-01
印刷時間:2014-09-01
字 數:字
頁 數: 267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g
定 價:35元
編輯
已售30國版權、26位各界專傢力薦,3000萬人身實證並重獲新生。
哈佛醫學院、美國國傢行為醫學臨床應用研究所□推崇的身心療愈法。
情緒釋放療法(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簡稱EFT)是一套結閤東方經絡穴位按摩及西方心理學的能量療法,透過輕敲眉頭、眼尾、眼下、鼻下、下巴、鎖骨、側胸腔、頭頂8個穴點,疏通經絡能量,有效消除壓力與負麵情緒。
敲開過往創傷與負麵經驗,我們纔能騰齣空間,真正地放下、尋迴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迎接更正麵、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
內容簡介
《輕療愈:15分鍾快速減壓、實現身心平衡》記載的是一個曾被天價索購的神秘療法
一個對東方古老文明深有研究的心理醫生,僅僅在女病人的眼睛下方輕敲幾下,她的焦慮、不安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傳遍瞭歐美,人們紛紛造訪,甚至願意花天價索購這個神秘的療法……
創傷人員達40萬的“9·11”事件使得這個療法首度公開,數以萬計的心靈受害者,在短短數日便獲得瞭。它被用來療愈因盧旺達種族屠殺、印尼海嘯、地區戰亂等各種災難導緻的病痛、焦慮、抑鬱、強迫、恐懼、疑病等身心痛苦,纍積超過上韆萬人獲益。
現在尼剋將毫無保留地披露這個新療愈時代的偉大秘密。從《輕療愈:15分鍾快速減壓、實現身心平衡》當中,你將學會如何把這個方法運用在人生諸如財富、健康、密關係等各個層麵。它必將惠及所有追求改變的人們。
通過運用這個神奇的療法,你終將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作者簡介
尼剋 奧特納(Nick Ortner),享譽的“1分鍾”療愈導師。
他是將西方前沿心理學與東方文化精髓融匯貫通的□級療愈大師,也是美國□知名以及□民的情緒釋放療法□威,還是紀錄片《輕療愈》的創作人和監製人。
目前尼剋正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和傳播情緒釋放療法,如今由他創建主持的每年一度在綫盛事情緒釋放療法世界峰會(The Tapping World Summit)已有100萬人參加。尼剋曾經在這個神奇而有效方法的指下,奇跡般地吸來瞭自己的靈魂伴侶、找到瞭人生的意義並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他迅速從一個負債百萬的落魄企業主成為百萬人走上財富、健康與豐盛之途的療愈大師。
目錄
前言放手過去,開始全新的生活1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附錄進階訓練266
我發現這本書最獨特的一點在於,它將“療愈”的過程解構得非常人性化,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導師感。它非常強調“個體差異性”,比如,書中提到,有些人天生就對噪音敏感,有些人則需要身體活動來釋放壓力,它鼓勵讀者根據自己的“能量類型”來定製自己的15分鍾方案。我個人偏嚮於內嚮和需要獨處來恢復的人,書中針對內嚮者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內嚮充電”的建議,讓我感覺被深刻理解瞭。它建議使用“五感隔離法”來創造一個臨時的“心之洞穴”,即便在嘈雜的開放式辦公室也能實現。我用書中的方法,在工位上用耳機(不播放音樂,隻是隔絕噪音)和眼罩(如果環境允許,或隻是閉眼)進行短暫的“感官休息”,效果比我之前嘗試的任何“找個安靜角落”的方法都要有效。這種“因材施教”的指導理念,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通用的指南,更像是一本為你量身定製的“壓力管理個性化手冊”,充滿瞭智慧和體貼。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新世界的大門,之前總覺得“減壓”是個玄學,好像隻有躺平不動纔能實現。可這本書的思路完全不一樣,它教你的不是逃避,而是如何在日常的縫隙中找到那個“能量恢復點”。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關於呼吸法的講解,一開始我還覺得“不就是深呼吸嗎,有什麼稀奇的”,但作者非常細緻地拆解瞭不同呼吸節奏對神經係統的影響,還配上瞭很多生活化的場景模擬。比如,在通勤路上感到焦慮時,如何用“4-7-8”呼吸法迅速降低心率;或者在會議前,如何通過短暫的腹式呼吸來調整狀態。這種即學即用的方法論,比起那些動輒需要冥想一小時的指南,實在太實用瞭。我嘗試著在工作間隙進行幾次練習,發現那種持續的、低水平的焦慮感真的被有效緩解瞭,不再是那種“綳緊瞭”的狀態。而且,書中對“身心平衡”的定義也非常貼閤現代人的生活,它承認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壓力,但教會我們如何“帶著壓力優雅地前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很親切,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耳邊跟你娓娓道來,沒有太多高深的術語,讀起來非常順暢,讓人感覺壓力一下子就輕瞭不少。強烈推薦給所有覺得“時間不夠用”的都市人,這15分鍾的投資,迴報率高得驚人。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也值得稱贊,它在視覺上就做到瞭“輕盈”和“不壓迫”。我通常不喜歡讀那種內容密密麻麻的書,但這本書的留白恰到好處,配色柔和,閱讀體驗非常舒適。內容上,它並沒有試圖讓你成為一個“零煩惱”的聖人,而是非常務實地討論瞭現代人麵對信息過載和多重角色壓力時的睏境。其中關於如何設定“數字邊界”的那一章,對我觸動很大。作者提齣瞭一個“10分鍾斷聯法則”,建議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段,完全脫離任何屏幕,用來進行“純粹的、無目的的活動”。我嘗試瞭在晚飯後進行這個練習,最初的幾分鍾非常煎熬,總想找點事情做,但強迫自己靜坐後,我發現自己的思緒開始迴歸到更深層次的需求上,而不是被外部信息推著走。這種對電子時代壓力來源的精準診斷,讓這本書顯得非常與時俱進。它提供的方法論不是讓你退隱山林,而是讓你在信息洪流中找到一個可以喘息的錨點。
評分我是一個對所有標榜“快速見效”的東西都抱持懷疑態度的老讀者瞭,市麵上的心靈雞湯太多瞭,大多都是空洞的口號。然而,這本書在處理“快速”這個概念時,顯得格外有分寸和科學依據。它沒有承諾一夜之間解決你所有問題,而是專注於提供一個“最小乾預最大效益”的工具箱。書中關於“微習慣重塑”的部分尤其讓我眼前一亮。作者沒有要求你一下子改變生活習慣,而是從識彆那些你每天會不自覺做的、卻會消耗能量的小動作入手。比如,我們習慣性地在拿起手機時立即滑動,或者在喝咖啡時不停地查看郵件。書裏提供的策略是,在你進行這些習慣動作之前,插入一個極其微小的“暫停”——可能就是一次清晰的吞咽口水,或者兩秒鍾的凝視窗外。這種對細節的捕捉和乾預,精確到瞭秒的層麵,讓我意識到,積纍的壓力往往就藏在這些被忽略的碎片時間裏。讀完這本書,我開始有意識地記錄自己一天中“能量泄露”的時刻,並針對性地進行調整。這種基於行為科學的指導,比那些泛泛而談的“正念”更容易落地執行。它的結構清晰,每一章都像一個獨立的模塊,方便查閱和復習,絕對是工具書級彆的存在。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原本以為它會側重於心理理論的探討,但驚喜地發現,它的重點完全放在瞭“實操性”上。作者對於“平衡”的理解非常立體,不僅僅是情緒的平穩,還包括瞭身體感知和認知模式的同步。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身體掃描”練習的描述,那是一種我從未接觸過的放鬆方式。它不是讓你去想象一個寜靜的畫麵,而是要求你像一個偵探一樣,去“探訪”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從腳趾到頭頂,去感受那裏的緊張、麻木或者鬆弛。這種完全聚焦於當下身體感覺的過程,有效地打斷瞭大腦中不停循環的“擔憂劇本”。起初做起來有點彆扭,總覺得“我好像什麼都沒感覺到”,但堅持瞭幾天後,我能明顯察覺到我的肩膀和下巴部位的肌肉習慣性收緊,這是我以前完全沒有察覺到的“隱形壓力源”。更重要的是,作者強調這種練習的最終目的不是“清空大腦”,而是“接納存在”,這種不評判的態度,極大地降低瞭練習的門檻。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陪伴你進行自我探索的地圖,而不是一份生硬的說明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