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形拳法真诠
定价:22.00元
作者:薛颠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3772969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形拳法真诠》讲述了自伏羲画卦,阐明阴阳,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作八卦,象生其中。嗣命阴康作大舞戏,舒展肢体,循还气血,以愈民疾;黄帝作内经,探按摩导引诸法,以却病苦;讲性命,学成道教鼻祖;释氏谈慧命,旨成西方之佛;孔子论天命之性.而易行乎中;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熊经鸟伸,以求难老,汉华佗氏因而推广作五禽戏(虎鹿熊猿鸟),运动锻炼身心,以神,此皆古圣发明体育之由来也。今之讲体育者,不能参赞古圣之旨,言术不言理,言势不言意,视击技为无用,不以作锻炼身心之大道,已失体育之原理矣。且人生日食五谷,又有七情六欲之熏心,荣卫失宜,六气所中气,血凝聚而成疾,青年人往往而夭寿,良可痛惜也。此书是编,释明古圣真意,作象形术以倡其道,使人四体百骸运动而像其形,效其灵性,悟其真意,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是故延寿莫大乎?法象变通莫神乎?心意象以道全命,以术延道理则为体,术则为用,性命双修之法门,尽在于斯。学者至诚不息,而深思默悟,得之于身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则终身用之不尽也。
目录
总纲绪言
章
节 武艺道艺分论
第二节 初学规矩
第三节 初学三害
第四节 桩法慢练入道
第五节 三层道理
第六节 三步工夫
第七节 三种练法
第二章 九要
节 三弓
……
上篇 象形拳法真诠
下篇 八象合卦目录
作者介绍
薛颠,字国兴,生于1887,死于1953年,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理顺井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弃文习武,拜李振邦、薛振纲为师,学习形意拳。李振邦为李太和之子、李老能(飞羽)之孙,直承形意拳嫡系,所传弥真。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讲究了,那种老式的函套和纸张的质感,一下子就让人回到了那个讲究“手感”的年代。封面那种朴素中带着一丝厚重的字体选择,也让人感到这本书绝非等闲之作,它沉淀着历史的重量。拿到手里,那种微微的油墨香气,和略带粗糙的纸张纤维,都让人忍不住想细细摩挲。内页的排版布局更是花了心思,字距、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有那种市面上很多廉价印刷品带来的视觉疲劳。尤其是一些关键图示的印刷清晰度,即便是早期的技法描摹,也显得非常到位,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身体运行轨迹至关重要。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版和印刷环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完全尊重了原著的精髓,没有为了追求低成本而敷衍了事。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仿佛真的在触摸一份珍贵的武学孤本,而不是一本普通的印刷品。这套书的价值,光从它物理形态的呈现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评分与其他强调“快、猛、刚”的武术流派不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它所蕴含的“静”与“柔”。在那些看似缓慢的起手式和行进过程中,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蓄势待发,一种内在的张力远胜于外表的爆发力。它似乎在教导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力量的运用不是通过蛮力去硬碰硬,而是通过巧妙的借力和卸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对柔韧性、平衡感和呼吸控制的强调,使得它非常适合那些希望通过长期的内在修炼来提升整体素质的人。我尝试着去体会其中关于“松沉”的描述,一开始觉得难以掌握,但随着反复的体会和练习,逐渐能感觉到身体核心部位那种自然下沉的稳固感。这种对内家修为的细致描摹,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搏击技术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人体潜能开发的指南。
评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历史文献的引用和考据方面做得相当扎实,这让我在阅读时感到非常信服。它不像某些武术著作那样,将创始人神化得不切实际,而是尽量还原了技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演变过程。其中穿插的对于不同流派技艺异同的比较分析,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我尤其留意了其中对古代兵器运用与拳法衔接的部分,它清晰地说明了徒手搏击技艺如何从冷兵器格斗中提炼和升华而来,这种历史脉络的梳理,为理解拳法中的某些怪异动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对于那些对武术史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严谨和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拳”,更是在“述武学史”,这种广度和深度是许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
评分我过去翻阅过不少武术理论书籍,但很多要么是过于玄乎,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偏向实战套路的介绍,缺乏对核心原理的深入剖析。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则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技术层面的复杂性,但同时又极其注重“理”与“法”的结合。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拳架或动作时,总会先引出背后的哲学依据或者力学原理,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仅仅告诉你“该怎么做”。这种由内而外的阐述逻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我特别欣赏它对“劲力转换”那一章节的处理,那种层层递进的剖析,将原本抽象的气机运行,用非常具象化的语言和比喻描绘出来,让人茅塞顿开。读完后,会有一种感觉,你不仅仅是学会了一套拳法,更是领悟了一种看待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新视角。它要求的不只是肌肉的记忆,更是心意的专注和对自身潜能的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评估,我认为要放在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框架下来看。它不是那种读完一小时就能立刻上场比武的“速成手册”。相反,它更像是一张详细的地图,告诉你目的地在哪里,路该怎么走,但最终的跋涉还是需要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书里对于“桩功”的讲解篇幅很重,这在现代武术读物中相对少见,但恰恰说明了作者对基础训练的极端重视。我感觉这本书对于心态的塑造作用甚至大于身体的塑造。它要求练习者保持一种谦逊、耐心和持续求证的态度。每次重读,都会因为自身阅历和练习进度的不同,而领悟到之前忽略的细微之处,这是一种持续的“再发现”过程。可以说,它为真正的武术习练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长期跟随、不断探索的智慧宝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