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博客,竟然能够引来近190万人次基民的访问,到底是什么在吸引他们?本书将其中的精华和秘笈**大公开,将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成功、富有的基金投资者。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本书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因为本书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
作者季凯帆的网名一Laok恐怕要比他的真名还要响亮,因为他的作品 《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和他的博客几乎传遍了中国基金类网站的各个论坛 ,成为基金投资者入门和提高的**文章。
本书就是作者在《我的投资观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明确投资目标、 选择基金品种和制定投资策略等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坚持长期 投资和注重风险控制的投资观点,并***地解读基金投资的奥秘。无论 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他的著作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的 享受,因为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
康峰:中国基金网(cnfund)网络编辑,曾在搜狐理财、腾讯(QQ)基金、东方财富网、中金在线等财经媒体发表过文章。热衷于基金知识普及工作。 季凯帆,天文学博士/教授,中国基金网名誉顾问,《证券市场红周刊》特约栏目撰稿人,开放式基金投资散户,2000年开始在美国投资开放式基金,回国后在**继续投资**市场,并以“LAOK”为网名发表系列文章“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并建立博客http://laok2.blog.sohu.com.获得广泛好评。
向谁求取“基经"
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
第一章 投资的准备
1.咱们该投资吗
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3.态度决定一切
第二章 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
1.基金的风险是什么
2.拿多少钱来投资
3.让时间成为朋友
4.复利计算的72法则
5.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6.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
第三章 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
1.*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
2.**基金公司是**
3.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
4.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
5.别患“净值恐高症”
6.要抢购新基金吗
7.基金的分拆和复制
8.其他的一些开放式基金形式
9.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
10.我理想的资产组合
11.“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12.怎样读基金招募书
13.三个参考组合
第四章 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
1.去哪里购买基金
2.网络安全吗
3.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
4.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
5.千万不要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
6.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
7.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8.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9.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 我的投资实践
1.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
2.**市场的苦辣酸甜
第六章 博客日志节选
1.从对上投先锋的质疑想到的
2.给别人点时间吧
3.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
4.减仓?加仓?还是观望
5.明年准备买支“瘟鸡”
6.咱们该喜欢牛市还是熊市
7.在美投资对我投资观的影响
8.别难为“专家”了
9.理财不是发财 。
10.我的基金投资心得
11.投资心态的基础
12.一个笑话
13.2006晨星开放式基金五星俱乐部
14.部分基金公司2006年4季报综合
15.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
16.复利和分红
17.**中证指数系列
18.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
19.分红和收益
20.再说波段操作
21.再说理财和发财
22.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
后记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接地气”的语言和“有温度”的分享。作者在阐述复杂的投资概念时,总是能用最朴素、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释,比如他用“种树”来比喻长期投资,用“理财的‘坑’”来警示新手投资者可能遇到的陷阱。这种亲切的表达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投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我特别欣赏他在“风险管理”部分的内容,他并没有回避风险,而是直面风险,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他强调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资产配置和止损来控制风险。更重要的是,他分享了自己在面对巨额亏损时的心理调适过程,以及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这种真实的经历分享,远比空洞的理论更有说服力。书中关于“基金选择”的指南,更是详细到每一个小步骤,从如何筛选基金经理,到如何分析基金的历史业绩,再到如何规避一些常见的基金销售陷阱,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么投”,更教会了我“为什么投”以及“如何投得更安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不是简单地罗列基金的种类和操作方法,而是从投资的哲学层面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第一部分关于“投资心态”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析普通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误区,比如追涨杀跌、恐惧贪婪等,深刻剖析了这些情绪如何导致投资决策的偏差。他提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定期回顾”、“设定止损”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却需要极强的自律才能实践。我尤其欣赏他关于“长期主义”的观点,他用大量数据和案例证明了时间在复利效应中的巨大作用,也让我认识到,投资并非一朝一夕的冒险,而是需要耐心和信心的马拉松。书中关于“资产配置”的部分,更是给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自己的财务目标、风险偏好以及市场情况,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有效分散风险。他不仅仅给出了理论模型,还结合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如何进行再平衡等,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完整的投资框架,让人能够从零开始,逐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之路。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作者对“市场周期”的深刻洞察。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描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故事。他并没有简单地预测市场的涨跌,而是强调理解周期的规律,并在不同的周期阶段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这种“顺势而为”的理念,比那些鼓吹“预测未来”的言论更具实操性,也更能让人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书中关于“估值”的章节,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不仅仅是介绍市盈率、市净率这些基础指标,更是深入探讨了如何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来综合判断一个基金的投资价值。他举了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了不同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估值水平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回报差异,这让我对“低估值”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反向投资”的思考,他解释了为何在市场恐慌时买入,在市场狂热时谨慎,这是一种需要极大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做到的。这本书在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充满了作者的个人经验和思考,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沉静而内敛的美感,银色和墨蓝色的碰撞,低调中透着一股专业和力量。当我拿到它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翻开扉页,作者的序言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像朋友一样娓娓道来,分享了自己与基金结缘的初心,以及在市场波动中不断学习、摸索的心路历程。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认知”的阐述,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投资秘诀,而是强调了理解市场运行规律、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性。他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比喻,比如把基金比作一支精心调配的营养餐,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效药,这让我对基金投资有了更宏观、更理性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他毫不避讳地分享了自己曾经的失误和教训,这种坦诚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分享他的人生智慧。他关于“价值投资”的理解,更是颠覆了我以往对“抄底”的狭隘认知,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企业的内在成长性,而非短期的价格波动。整本书的语言风格流畅且富有逻辑,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反而像在听一场精彩的讲座,引人入胜,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并非是市面上常见的“速成”型投资教程。作者没有承诺一夜暴富,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投资观”的建立上。他花了很大篇幅来探讨“理性的投资态度”,认为这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础。他通过分析不同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揭示了情绪和非理性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负面影响,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我尤其认同他关于“独立思考”的观点,他鼓励读者不要盲目追随他人的建议,而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书中关于“长期价值投资”的阐述,更是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用生动的语言,将一家优秀的企业比作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而基金投资则是为这棵大树提供养分和阳光的园丁。这种比喻让我深刻理解了价值投资的本质,也让我对“短期波动”有了更豁达的心态。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他在投资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这些真实的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投资知识,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投资理念和哲学,让人在投资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